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航海 >

第325章

三国大航海-第325章

小说: 三国大航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雍沉吟片刻,淡淡的问道:“越国如今财大气粗,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够出售的?”

    “多了。”顾裕笑笑道:“别的不说,长沙、豫章一带的柑橘就很有前景,江陵的柑橘现在是蜀国从越国换钱的一大宗,比蜀锦差不了多少。”

    “有这么多?”顾雍眉头一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蜀锦是成都的特产,江陵的柑橘虽然数量不少,可是价钱就差远了,怎么能相差不多。越国每年消耗得了这么多的柑橘吗?

    “是的,柑橘主要是航海的人买,据说,每天吃上一两个柑橘,能治那什么坏血病,所以现在只要出海的商人,都要带上一些。大王正在筹划远航,这柑橘的储藏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准备措施。”

    顾雍兴趣大增,和顾裕越谈越高兴。

    “大王来了。”孙权到来的消息,打断了顾雍父子的谈话,他们互相看了看,都觉得有些意外,顾雍让顾裕暂避一下,然后穿好朝服,准备亲自出门相迎。他刚出了后院,迎面就撞上了大步走过来的孙权。

    “顾公,免礼免礼。”孙权笑道:“闻说季则回来了,一定带了不少扶南特产,我赶来沾点光。”

    顾雍吃了一惊,顾裕刚刚到家,孙权就赶来了,这也太快了吧?他不敢怠慢,立刻把孙权迎上了正堂坐下,又让人摆上茶点,接着孙元英出来拜见。孙权谈笑风生,还拉着孙元英问了几句,最后只剩下他和顾雍两人,他才收起了笑容。

    “顾公,你做丞相已经有两个月了吧?”孙权拈起一块糕点放进嘴里,一边慢慢的嚼着,一边淡淡的说道:“可有什么问题?”

    顾雍不解其意,试探的说了几个问题,孙权都不置可否,直到他说到钱荒的事情,孙权才来了精神:“顾公准备怎么解决?”

    顾雍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如果不是刚巧顾裕向他说到这个问题,现在突然被孙权拷问,他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好办。”顾雍平静的说道:“交易者,交而互易也,我们不能只是买,更要想着卖,这样才能保持钱的数量稳定。”

    “有人提到要铸大钱,你说这可行与否?”

    顾雍看了一眼孙权,默不作声。孙权尴尬的笑了一声,知道顾雍不说话那就是反对了,他当然也知道这个主意有点馊,这个时候提出来并不恰当。铸大钱这种事,以前也不少,汉武帝搞过白鹿币,王莽也铸过一刀平五千,就是一枚刀钱当五千枚五铢钱用,“一刀”两字上错了金,后世又称为金错刀,是后世钱币收藏的珍品,但是从币制改革上来说这却是个败笔。就算错了金,一枚刀钱也当不得五千钱,有利可图,自然有人冒险,于是仿铸盗铸的事情屡禁不止。刘备在成都也搞过当百大钱,但是那只是临时手段,是为了把流散在外的钱币圈回手中的措施,时间很短就结束了。现在有人向孙权提出铸大钱,不过是这种办法的翻版,能应一时的急,但是解决不了最终的问题。因为一钱当千,钱币的价值远远超过钱币铜材的价值,就会有人把铜钱熔铸,然后铸成当千的大钱来牟利,这可比做生意发财快多了。

    “那又怎么卖东西?我吴国的能有什么东西能卖钱的?”孙权讪讪的说道。

    “吴国能出售的东西太多了。”顾雍笑道:“我们有良材,有果蔬,有大船,有铜有盐,不仅可以和越国做生意,还可以和魏蜀交易,别的不说,每年从大江上经过的商船多如江中之鱼,仅是提供这些人的饮食,便可以赚取大量的铜钱……”

    孙权看着侃侃而谈的顾雍,忽然觉得有些陌生,顾雍什么时候谈起生意经也这么流畅?

    顾雍说到最后,重新回到了币制的问题,他隐晦的建议,孙权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因为就算吴国不参加,越魏蜀三国也能达成协议,到时候吴国再想挤进去就难了。现在吴越一体,越王让大公主回来,那就是向大王示好,大王何不抓住这次机会,与越王一起并肩办好这次东海会盟,这样魏蜀看到吴越交好,他们也就不敢再动吴国的念头了。

    孙权沉默不语,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听顾雍劝他和孙绍和好,毕竟顾雍的儿子孙子都在越国担任重职,顾雍希望的是吴越和好,不希望的是撕破面皮,大打出手。

    可是他慢慢的被顾雍说动了,顾雍虽然有私心,但是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和孙绍和好,远比和孙绍作对来得有利。别的不说,孙绍站在他背后支持他,和在他背后捅他一刀,对吴国来说就完全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顾公言之有理。”孙权有些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我想和季则见见,可以吗?”

    顾雍笑了笑:“大王有令,焉敢不从?”

    ……

    顾裕匆匆的赶回了钱唐,把孙权愿意和解的消息报告给孙绍。孙绍笑了,让人请来了虞翻。

    “虞公,麻烦你去一趟建邺吧,和顾公商量一下相关的事宜。”孙绍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按说应该另外约一个大家都近的地点,可是事情很急,再有十来天,天子就要到长江口了,这里还没谈妥,蜀王还没影子,为了节约时间,只好委屈你一趟。”

    虞翻本来确实有些不高兴,顾雍是吴国的丞相,他是越国的丞相,既然要会面,按说应该挑一个靠在边境的地方,让他赶到建邺去见顾雍,这可有些掉价。可是孙绍已经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推辞,只得应了。

    “来来回回的浪费时间。”孙绍接着说道:“我先把我的底线告诉你,然后具体怎么谈,全由你做主。”孙绍想了想,又道:“就象当初你和盛家、周家谈判一样。”

    虞翻顿时心情大好,当初就是他接受孙绍委托和会稽的几个世家谈判,奠定了越国最初的根基,现在孙绍又把这样的机会交给他,那是对他的莫大信任,就是有再大的委屈,他也愿意忍受。

    “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负大王使命。”虞翻躬身施礼。和孙绍商量了一些具体的条件之后,他立刻带着几个属吏出发,直奔建邺。

    顾雍得到消息,请示了孙权,孙权一听说是虞翻来了,不免有些担心。以前虞翻还是他的臣子时,就不给他面子,现在成了越国的丞相,更不用给他面子了。为了避免被虞翻面折,孙权决定还是让顾雍去谈,及时向他汇报就是了。顾雍听了,不禁暗自叹气,孙权和孙绍都是王,可是气量差多了,虞翻到建邺来,是全权代表孙绍,而他同样是丞相,得到的授权却相差甚远,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他有预感,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自己肯定要被虞翻讥笑。

    事情被顾雍不幸而言中,随后的谈判中,虞翻因为心中有底,不用请示,所发牢牢的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而顾雍因为授权不足,步步受制,吃尽的苦头。好在虞翻的宗旨很明确,越国无意与吴国为敌,看在吴王、越王都姓孙的面子上,我们是拉你们一起发财的,你们要是识相,就立刻答应和谈,参与会盟,同时派快马通知蜀国,如果不识相,再拖两天,坏了我家大王东海会盟的好事,嘿嘿,那就不用谈了。

    顾雍立刻把这个消息送给孙权,孙权权衡了很久,最后决定,派快马通知孙登,让他与关羽谈判,邀请蜀王刘备参加即将召开的东海会盟。

第一卷 江左风流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九十一章 先下一城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九十一章 先下一城

    腊月二十三,曹彰率领五千精骑赶到广陵,代孙绍迎接他的是越国前将军、金瓯侯崔谦。为了抖威风,崔谦将运来的十头全副武装的战象一字排开,自己高坐在象背上,一声令下,十头战象齐声长鸣,远远的把曹彰吓了一跳。不过他带来的精骑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一看情况有变,老远的就勒住了战马,由前进队列转化为进攻队型,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只待一声令下,就投入战斗。

    曹彰举起一只手,命令停止前进,自己催动坐骑缓缓向前走去。广陵境内一马平川,突然冒出这十个闪闪发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庞然大物,而且还有武器的寒光,他不敢掉以轻心。部曲督赤昭带着一百亲卫,紧紧的跟了上去。

    “曹子文,别来无恙乎?”崔谦老远的就大声叫道,催动战象,迎了上去。

    曹彰一看,哑然失笑,摆手示意赤昭等人停住,自己松开缰绳,一路小跑到崔谦的面前,指了指崔谦坐下的战象笑道:“崔建中,这便是扶南的战象吗?好大的一块肉啊,一箭两箭的还真射不死,得到床弩才行。”

    崔谦不以为忤,哈哈大笑,在象背上站起身来,叉着腰,居高临下的看着曹彰:“曹子文,你紧张什么,我这是奉我家大王之命前来迎你,又不是和你作战。真要开打的话,你看我不把你这五千精骑碾成肉泥,到时候看谁更是块肉。”

    “随时奉陪。”曹彰不以为然的一笑,拱了拱手。

    “走吧,我家大王等着你呢。”崔谦摆摆手,驭手拍拍战象的耳朵,战象驯服的跪下前腿,崔谦伸手相邀:“曹子文,来,让你这个土包子开开眼。”

    曹彰笑骂,也不推辞,直接从战马上飞身而起,也不接崔谦的手,一拧身就跳上了象背,稳稳的和崔谦站在一起。战象起身,他还是纹丝不动。

    “行啊,平衡能力大有长进啊。”崔谦怪笑道:“看来再想把你弄到水里去可不容易了。”

    曹彰顿时有些尴尬,被崔谦打落到水里的那一次是他平生单挑唯一的一次失利,这个崔谦却好死不死的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实在可气。不过,他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在辽东的时候交情就不错,这些年也一直保持联系。曹彰对崔谦在扶南的战绩十分羡慕,对崔谦敢于临时决策的作风也十分赞同,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唯胜是求,不喜欢拘泥于命令的胆大派。

    “建中,拿下扶南,你们发财了吧?”曹彰摸了摸黄须,羡慕的笑道:“你立了那么大的功,越王殿下赏了你什么?”

    “还行吧。”崔谦故意摆出一副淡然的样子,漫不经心的说道:“扶南其实也不大,最多也就是相当于冀州和青州,嗯,可能还要加上一个三河。要算人口呢,大概也就是百万之数,唉,人少啊。我说子文兄,你们能不能再支持一点人给我们?”

    “给你们?”曹彰一翻眼:“你们越国也太损了吧,虞丞相搞了个什么授田,差点连我们豫州的农夫都骗走了。你以为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实话告诉你吧,整个魏国控制的地盘全加起来,最多也就是四百万口,你们一下子就拿下一百万人口,该送一点给我们才对。”

    “且”崔谦不屑一顾:“扶南一年三熟,随便搞搞就能吃饱喝足,天气又热,连衣服都省了,他们会到你中原来吃苦?”

    曹彰心头一动:“那你们岂不是粮食堆满仓,吃不完?”

    “那当然。”崔谦不假思索的说道:“我们不缺粮,就缺人,要不然的话,早对天竺下手了。”

    “天竺?”曹彰有些不解:“你们还想打天竺?”

    “是啊,那帮阿三,看我们发了财,东挑鼻子西挑眼的,居然敢来叫嚣,我想收拾他们很久了,就是兵力不足。怎么样,子文兄,我们联手啊?拿下天竺,随你挑一个地方,绝对比你们魏郡还要大。”

    曹彰抚须不语,崔谦说得很吸引人,他也早想和越国一样对外征伐,博取功名,可是要让他到万里迢迢到扶南去,却是不太可能。他想了片刻,摇摇头道:“我虽有心,可是万里征伐,士卒水土不服,恐怕未战先要折损一半。如果建中兄真有心的话,不如你先帮帮我。”

    “帮你,怎么帮?”崔谦笑了:“我们可是水师,一直没有发展骑兵,帮不上你什么啊。”

    “要想帮,当然是帮得上的。”曹彰笑笑:“我魏国要征伐鲜卑,兵力有,粮食也能挤得出来,可是运输却是个大问题,如果你们越国能帮我们运粮,甚至支援我们一些粮食,那我们的把握就大得多了。当然了,如果能再支援一些军械给我们,我就有把握把鲜卑人打得十年翻不过身来。”

    “你有多少大军?”崔谦转过头看了他一眼:“能要多少粮,还要我们帮你运?”

    “大概有两万骑。”曹彰笑道:“骑兵消耗大,如果自带轻重,速度就快不起来,如果不带,以步卒运粮的话,又跟不上步伐。你们用船运,运力要多得大,由辽水转饶乐水,就可以送到草原深处,我们就近取粮,就方便多了。”

    崔谦沉吟了片刻:“这件事我做不了主,呆会儿你见我家大王的时候可以提一下,按我的估计应该不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