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283章

无赖帝师-第283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回的登上了各自的马车。

    “师父,您之前不是说过,曹操和孙权不会结盟的么?可按照现在的局势,徒儿实在想不出他们不结盟的理由。”赵家家主身旁,一个中年人小心翼翼的低声说道。

    说话之人,名叫隋未,是赵家家主的徒弟。

    都说赵家家主桃李满天下,可正儿八经磕过头拜过师的,不过只有七人而已,这个隋未,就是七个徒弟之一,排行老三。

    由于天性敦厚,为人老实,再加上只想一门心思研究学问,隋未并没有接受各方势力的邀请,为那些称霸一方的诸侯出谋划策,而是选择一直跟随在师父身边。

    自从六岁拜入赵家家主门下,隋未就谨遵师父的教导,每日清晨用凉水冲洗身体,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隋未,无冬历夏,仍是保持着这个习惯,一天也没有懈怠。

    隋未一直记得,当年师父说过,用凉水冲洗,一天都会精神抖擞,读书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

    只是隋未不知道,这其实只是师父当年的一句玩笑话,他却当了真,真的按照师父的话去做了,而且一做就是三十几年。

    望着自己这个老实巴交的徒儿,赵家家主眼神中满是欣慰。

    别看隋未看上去脑子不太灵光,可若论肚子里的学问,就连赵家家主的大徒弟,也比不上他。

    隋未读书,与他为人处事的方式截然相反,从不死钻牛角尖,对于前人留下来的那些古本典籍,他有着一番独到的解读,而且经常能提出与其他人不同的观点。

    所谓大智若愚,正是如此。

    隋未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昨日师徒二人之间曾有一番探讨,重点就是孙权到底会和哪一方结盟。

    赵家家主的观点是,孙权会观望到最后一刻,才会采取行动,而且即便是选择与他人结盟,也绝不会和曹操结成盟友。

    隋未向来尊师重道,可在探讨问题的时候,隋未却从不会因为与师父的见解不同而选择闭口不言,这一次,他依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凡事没有绝对,孙权完全有可能依照局势的变化而提前行动,也许中途发生的某种变故,就会导致孙权提早做出决断。

    只是就连隋未也没有想到,这个变故会来的这么快。

    “徒儿啊,你为何还是觉得,曹孙两家必然会联手啊?”赵家家主笑着问道。

    “曹操一上来,就丢了四颗玉石,孙权也丢了两颗,这种一边倒的局面,难保两方不会联手,再加上……”隋未面露一丝难色,小心翼翼的看了师父一眼,压低了声音,“再加上刘赫刚才火上浇油的那句话……”

    赵家家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平静道:“你前面说的很对,可最后这句,却是大大的错了。”

    隋未想了想,恭敬的施了一礼,“还请师父明示。”

    赵家家主手捻长须,笑道:“这句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确实是有些火上浇油的意味,可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是如同一盆凉水,浇在了孙权的脑袋上,同时把他最后一丝想和曹操结盟的念头,也给浇灭了。”

    隋未疑惑的皱起了眉头,望向了远处的刘赫,却见刘赫也在笑着朝自己这边张望。

    赵家家主看了看那个自己最心爱的徒儿,“你是不是觉得,他的所作所为,在书中从来也没有看到过,很不合乎情理?”

    隋未思量了许久,最终缓缓的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赵家家主欣然一笑,望向了远处那个看上去吊儿郎当的年轻人,“所以书中,也从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荒唐的会战。”

    赵家家主随后走下高台,头也不回的对紧紧跟在自己身后的隋未说道:“徒儿啊,这世上的很多道理,都被前人记在书上,留了下来。可你要知道,书中所记载的,未必是这世上的全部。有许多道理,还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如果一味沉溺于书本,无法跳脱,必然会走上循规蹈矩的老路。”

    说着,赵家家主突然停下脚步,转过头来一脸严肃的看着隋未。

    “天下之乱,就乱于循规蹈矩,规矩太多,太旧,就会产生积郁,直到有人站出来把它打破,天地人伦才能重回正轨,只可惜,你和我,都不是那个可以将规矩打破的人。”

    跟随师父三十余载,隋未第一次听到如此颠覆的言论,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脱口而出道:“师父所说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天下第一读书人忽然一脸轻松,释然笑道:“徒儿啊,你这辈子最看不懂的人,或许就是那个可以将一切规矩全部打破的人。”

    隋未痴痴的站在原地,连赵家家主已经远去,也好像浑然不知一般。

    许久之后,他缓缓回过头去,看了看远处那个年轻人,随后转身大步而去。

    刘赫坐在座位上,望着隋未的背影,心里琢磨着,自己到底认不认识这个人。

    看那人的容貌,实在是没什么印象,应该是不认识。

    可转念一想,刘赫又觉得有些奇怪,如果真的不认识,那个人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对他笑呢?

    第二天一早,刘赫再次来到了观战台。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向来准时的曹操和孙权,今天就跟商量好了的似的,全都没有出现。

正文 第五百八十四章 最后的骑兵

    刘赫觉得这其中有些蹊跷,今天是会战的最后一天,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三方的将士就将全部撤出战场,届时第一次会战的结果,也会揭晓。

    就算曹操和孙权不听斥候带来的昨日战报,也总该亲眼见证一下结果吧?

    在刘赫听完了己方斥候的战报之后,当即明白了一切。

    这里面已经不是有些蹊跷的问题了,而是大有蹊跷。

    在第二天的战斗中,曹操的部队不仅没有及时挽回败势,反而更加的溃不成军,又被那些江湖人夺走了五颗玉石。

    曹操这边先暂且不提,孙权那边就更加诡异,一夜之间,所有的部队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刘赫手下所有的部队找了整整一天,却连孙权部队的影子都没看见。

    结论很明显,如果不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搜索孙权部队上,那些江湖人,应该还能从曹操手中夺下更多的玉石。

    刘赫拿起桌上的一杯茶,便陷入了沉思,直到那杯茶完全失去了热度,仍是紧紧握在手中,没有动一下。

    他站起身来,缓缓走到扶栏边上,一杯凉茶入口,还未及下咽,已是满嘴苦涩。

    他最不愿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出现了。

    从曹操部队单方面的消耗来看,他与孙权,显然是并没有结盟。

    而孙权部队的凭空消失,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配合了曹操的行动,刘赫的部队,此时一定会因为提防孙权部队的突袭而束手束脚。

    孙权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在拖延时间,可曹操到底想干什么,刘赫可有些看不懂了。

    根据斥候的汇报,曹操的部队也在不停的游走,始终不肯与刘赫的部队发生正面的冲突,从这一点上来,曹操似乎也是想拖延时间。

    但是拖延时间,总要有个底线才行,第一天四颗,第二天五颗,接连两天九颗玉石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刘赫本以为,曹操和孙权在看到那些江湖人的实力之后,都会选择与自己联手,可现在看来,不仅曹操没有善罢甘休的意思,就连孙权,似乎也在暗中酝酿着什么。

    此时此刻,刘赫已经不再关心孙权的部队是如何凭空消失的,因为方圆二十里的地方,哪怕孙权只有八百人参战,也不可能不留下一丝痕迹,唯一的解释,就是曹操主动替孙权当起了挡箭牌,将孙权的部队,挡在了刘赫部队的视野之外。

    这并不是刻意为之的结盟行为,而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在曹操和孙权的眼里,此时刘赫手下的那群江湖人,就如同这密林中的一群猛兽,只能用尽一切办法与之周旋。

    整整一天,刘赫都独自一人,坐在观战台上。

    他粒米未尽,桌上的茶也是凉了又换,换了又凉。

    直到日头到了西山上,曹操和孙权的马车,才同时出现在了观战台外。

    刘赫不动声色的望去,从曹操和孙权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端倪,可从他们的两个随从身上,刘赫却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少年阿蒙,昂首挺胸的走在自家主公的身后,说不出的春风得意,好像这场会战已经胜券在握一样。

    而曹操身边的许褚,更是与前两日不同,本就身材魁梧的他,此时换上了一身戎装,更是给人一种强悍勇猛的感觉。

    刘赫看了看许褚手中那把不输关羽的大刀,继而唤来了法捷,附耳轻声交代了几句。

    法捷刚一退下,曹操和孙权便已来到了刘赫的身边,坐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他们两家的斥候,早在上午的时候,就已返回了战场,到底有没有将情报留下,刘赫无从而知,而曹操和孙权,更是好像无所谓一样,连问也没有问一句。

    三位当今天下呼风唤雨的人物,就那样默默的坐着,望着向阳坡下的一片空地。

    从始至终,三人之间都没有任何的交流,甚至都没有再去看上对方一眼,直到一队人马,出现在对面的密林中。

    这群士卒到底举得的是那一方的大旗,这么远的距离,谁也看不清,但从他们身上那各不相同的穿着上就能分辨出,这队人马,正是刘赫手下的那群江湖人。

    刘赫的心中一阵狂喜,之前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他都在担心,这些江湖人虽然武功远远高于曹操和孙权的部队,但毕竟没有经历过连续三天的持久战斗,刘赫最怕的,就是这些江湖人由于没有沙场经验,而被对方活生生的给拖垮。

    如今看到他们的出现,刘赫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从那些江湖人到观战台,仅剩下不到一里的路程,中间只需渡过一条河流,接下来便是一马平川了。只要他们抵达观战台下的出口,那九块玉石,刘赫就可以踏踏实实的放入自己的口袋了。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一段路,却让那些江湖人走得分外艰辛。

    一队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从观战台下冲入了战场,人数之多,大大的出乎了刘赫的意料。

    在看清那些骑兵所穿的军服后,刘赫突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猛地回过头去,却发现一直站在曹操身后的许褚,早已不见了踪迹。

    “当初先生在许昌城里走了一圈,就让我损失了十万虎豹骑,现在想起来,曹某仍然觉得有些肉疼啊,”曹操面带得意,主动开始介绍了起来,“现在先生所看到的这支虎豹骑,是最近才刚刚训练完毕的,比起之前的那支……算了,十个士卒送进去,最后只能活下来一个,先生宅心仁厚,想必也不愿听下去。”

    刘赫没有理会曹操,而是死死的盯着那队骑兵前面领头的大将许褚。

    毫无疑问,许褚的目标,正是那群刚刚从密林中出来的江湖人。

    而这支此时才进入战场的虎豹骑,也正是曹操一直捏在手里的一枚棋子。

    刘赫终于明白了曹操的意图,他是想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最后的关头,如果那些江湖人顶不住这波虎豹骑的冲杀,不仅曹操的那九颗玉石会被夺回去,就连刘赫自己的那十六颗,也会一颗不剩。

正文 第五百八十五章 挺身而出

    密林旁,刚见到了一丝胜利曙光的江湖人,看着迎面而来的这支彪悍骑军,皆是大惊失色。

    从密林中出来,他们刚刚渡过了一条河,此时再渡过河去躲入密林,已经是来不及了,恐怕走到河道中间,就会被这些骑兵冲杀殆尽。

    四下散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可经过了三天的拼杀,这些江湖人的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靠着两条腿,终究还是跑不过四条腿,况且一旦分开,彼此失去了支援,只会全军覆没的更快。

    此时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咬紧牙关,顶住这些骑兵第一波的冲锋,接着趁他们拨转马头的机会,杀人夺马,再冲向观战台。

    按照规矩,只要冲出了出口,哪怕双方只有一步之遥,也绝对不允许再出手。

    可是想用血肉之躯拦住飞奔而来的铁骑,谈何容易?

    那为首的一员悍将,看样子就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儿。

    所谓擒贼擒王,拦不下许褚,他后面的骑兵就会顺势掩杀,这些江湖人,一个也跑不了,全都得葬身在对方的铁蹄之下。

    “谁能将敌将拦下?”金钱帮帮主金崖,紧紧盯着飞奔而来的许褚,高声喊道。

    作为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金崖当然要响应刘赫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