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255章

无赖帝师-第255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知完了侍卫,他也算是尽到责任了,此时的门房,将头深深的埋了下去,连看都不敢再看那位天机先生一眼。

    刘赫缓缓回过身去,扫视了一圈那队侍卫,“我不想伤人,你们都退下吧。”

    侍卫们显然对刘赫很是忌惮,一个个紧张的攥着手中的长戟,不自觉的,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

    对于眼前这位天机先生的武功,虽说他们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却是早有耳闻。

    成都坊间传言,天机先生武功之高,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尤其是定军山一役,以一人之力,就挡住了夏侯渊十万雄兵。

    这些侍卫自然知道,这些传闻,只是那些不会武功之人的夸大其词罢了。

    以一人敌十万人,简直是无稽之谈。

    可他们都觉得,以一人之力,敌百人千人,对于眼前的这位天机先生来说,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侍卫们的紧张情绪,全被刘赫看在了眼里,可令刘赫感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些侍卫,似乎一点要退下的意思都没有。

    刘赫虽说是硬闯进来的,可他的本意,却只是想探望一下诸葛亮的病情而已,根本不可能给诸葛亮造成任何的危险。

    就算退一步讲,他现在闯进去,可能真的会影响到诸葛亮养病,可即使是这样,这些侍卫也没必要如此的坚持吧?

    “你们是什么时候来诸葛先生府上的?我之前,怎么没见过你们?”刘赫觉得事有蹊跷,当即出言试探道。

    听到刘赫这么问,这帮侍卫不仅没有回答,反而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刘赫站在原地,将两只手插在袖子里,平静的看着那些侍卫,一步一步的向自己逼来。

    他压根就没把这些人放在心上,只是想着出手不要太重,万一把人打伤打残了,诸葛亮的脸面上可不好看。

    可一交手,刘赫就意识到,他明显是轻敌了。

    看这些侍卫的衣着,只是最下层的普通士卒而已,然而真到动起手来,武功却高的有些出乎刘赫的意料。

    这些人之中,基本全都已经达到了百斩境界,领头的那个,更是已经踏入了千回境界。

    虽说那人明显只是刚刚踏入千回境界不久,根基还不算扎实,但对于一个普通的护卫士卒来说,却是有些高的不太合情理了。

    没想到诸葛亮那小子这么怕死,竟然背着自己,在府中养了一群高手。

    刘赫在闪过几根长戟的围攻之后,心里暗自琢磨着。

    这帮侍卫的武功高是高,可那只是相对于普通士卒来说的,对于现在的刘赫来说,还是不够看。

    刘赫的两只手根本没从袖口里抽出来,只凭肘击肩撞,十几个侍卫,就相继倒在了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叫大夫来给他们看看!”刘赫呵斥了门房一句,接着转身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听到刚才交手的嘈杂声,又有几队侍卫闻声赶来,只是他们看到倒在地上的那十几个府中的高手,便再无人敢上前自取其辱,找刘赫的麻烦。

    刘赫有些纳闷,之前诸葛亮的府邸他来过一次,没见到这么多的侍卫,怎么今日的守卫如此森严。

    可转念一想,或许是由于这些日子自己没在成都,再加上诸葛亮又染病在身,以他谨小慎微的性子,多安排些侍卫在府中,倒也正常。

    虽然只来过一次,但不用任何人的引领,刘赫依然轻车熟路的来到了诸葛亮的寝室外。

    走到门前,刘赫伸出的手,却在半空中停了下来。

正文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道屏风

    这件事,诸葛亮究竟会给出一个怎样的答复呢?

    多年的相处,诸葛亮在刘赫的心中,已经从神一样的人物,逐渐变为了一位至交密友。

    他深知,诸葛亮的性格,与自己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类型。

    他的性格张扬,而诸葛亮却很谨慎,无论是看待事物的角度还是处理问题的方法,两人都是完全不同。

    刘赫一直很小心的处理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自己与诸葛亮之间,是一种互补,而不是格格不入。

    这也是他为何要将所有的政务全都交由诸葛亮一人的原因,不是他不愿去承担那副重任,只是他怕过程中若是有什么意见分歧,会让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裂痕。

    然而今天,那种他之前想过,却又不敢往深了去想的局面,终于还是发生了。

    政见不合而导致的分崩离析。

    诸葛亮亲手起草并颁发的这条法令,自己是一百个不赞同,这个结果,诸葛亮当然也应该早有预料,可他仍是选择这么去做了,而且还是选在了自己不在成都的时候。

    万一,诸葛亮听不进去自己的劝阻,坚持要将这条足以摧毁整个益州经济的法令推行下去,自己又该如何抉择呢?

    是公然翻脸,也要废除这条法令,还是宁愿看着蜀地日益凋零,也要保全兄弟之间的情分?

    这两种局面,刘赫都不愿看到,更不愿去面对。

    所以那只手,始终悬停在半空中,没有去叩响门环。

    “是伯显么?”房内突然传来了诸葛亮微弱的声音。

    刘赫心头一紧。

    那个声音是那样的虚弱,声音的主人,显然由于日以继夜的操劳,已经几乎没有力气再发出的更大的声音了。

    “既然来了,就进来吧。”

    刘赫调整了一下情绪,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进屋,一股浓烈的草药味扑面而来。

    刘赫看了看摆在桌案上的那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药,轻声道:“不吃药,病好不了,还是快趁热把药喝了吧。”

    说着,刘赫端起了汤药,向诸葛亮的床榻走去。

    “不要过来!”诸葛亮当即大喝一声,因为用力过猛,又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刘赫端着那碗眼看就要失去温度的汤药,站在了原地,没有再往前走。

    他忽然感到自己与诸葛亮之间,隔着什么东西,就好像此时眼前那道挡住了视线的屏风一样。

    或许这次的事件,也会变成一道屏风,从此将两人彻底的隔开,再无交心的可能。

    可悲的是,这道屏风究竟是谁摆下的,什么时候摆下的,又有谁可以将其搬开,这些刘赫都很想知道,却又都不知道。

    “大夫说了,我这个病,可能会传给别人,有什么话,你就在外面说吧。”诸葛亮有气无力的说道。

    刘赫的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轻松感。

    他太需要一个理由了,一个为什么要在两人之间摆下这道屏风的理由。

    他可能并不在乎诸葛亮给出的答案是否合乎情理,只要诸葛亮肯给,刘赫就觉得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他将那碗汤药轻轻放回的桌上,往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平静道:“我离开这几个月,成都城就像是变了个样子,这事,你知不知道?”

    屏风的另一边沉默了许久,接着传来了诸葛亮微弱的声音,“我知道,你一定会为这件事来找我。我就直说了吧,我收到消息,曹操和孙权,都在招兵买马,我们若是不及早动手,与他们的实力就会越差越远。扩充军备,需要银子,所以我只能采取这个办法。”

    “你这种办法,就如同揠苗助长,根本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况且外面的情况你多少也应该了解了一些了,就连眼前的燃眉之急也解决不了。税这么重,逼得那些商户都不敢再做生意,没了生意,也就没了税银,你拿什么去扩充军备?”

    刘赫的这番话,想了整整一路,可话一出口,却似乎早在诸葛亮的预料当中。

    “你可知道,施行新政的第一个月,收上来多少税银?你说的那些,我都想过,可结果是,第一个月收上来的税银数量,就相当于过去半年的总和,有了这笔银子,足以维持一年的开销了。”

    “那之后呢?”刘赫的情绪,明显有些激动,“除了头一个月之外,恐怕再也收不上来什么,就算那一个月可以顶上半年,那半年之后呢?”

    “用不了那么久,我已经将此事交代给法正了,下个月初一,就将这条法令废除。”诸葛亮说着,忽然停顿了一下,“我没想到,你会出去这么久才回来,我真是失策,失策啊……”

    刘赫没有再说什么,在这件事上,他确实有点理亏,把所有事全都甩给了诸葛亮,他自己却带着一帮兄弟出去游山玩水了。

    这个关口上,又遇到了这么大的事,诸葛亮身边也没个人商量,再加上他又重病缠身,所以才会有此疏漏。

    今天是二十五,眼看就要到月底,仅仅五天的时间,估计也不会再出什么大问题,等到下个月月初,这条法令被废除,一切就都还有回旋的余地。

    说完了正事,刘赫又询问了几句诸葛亮的病情,在得知诸葛亮只是感染风寒,并无大碍,刘赫这才放下心来。

    从诸葛亮的房间中出来,那群侍卫仍然围在门口,手持长戟,紧张兮兮的盯着刘赫。

    刘赫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径直向前走去。

    将近一百名侍卫,却谁也不敢上前阻拦,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这位不请自来的天机先生,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

    晚饭时分,稍微休息调整了半日的天机营众人,又重新集结在刘赫的府中。

    在得知下个月初,就能将这条法令废除之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刚刚他们离开醉仙楼时,并不知道这条法令的存在,可钟离寻和庞统,仍是按照他们看到的萧条景象,给其他人讲解了一番将有可能出现的后果。

    按照钟离寻和庞统的一致说法,如果是这样的局面,恐怕用不了三个月,整座成都城就会陷入瘫痪的状态。

正文 第五百二十七章 法正的异动

    所有的商家虽然都打开门,却又都不做生意,货品就无法流通,百姓们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长此以往,可能还会引发民众的暴动。

    好在下个月初,就不会再是这番景象,虽说这次的风波影响不小,可事情总归还算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只是有一点,在听过了刘赫和诸葛亮之间的那番对话之后,钟离寻和庞统当即提出了同一个质疑。

    以诸葛亮的才干,一定也能预料到当下的结果,即使是需要银两来扩充军备,诸葛亮也绝不会出此下策。

    在这点上,刘赫也和他们二人抱着相同的态度。

    刚才从诸葛亮府上回来的时候,刘赫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件事。

    这笔账,其实也很好算。

    以前的税率是两成,如今提到了七成,一个月便相当于以往半年的税银。

    如此算来,有一成的税银是用作最基本的开销的,以前两成的税率,就是一半一半,刨去一成的用度,还余下一成。

    如今七成的税率,仍是一成的用度,余下六成,正好是半年的数额。

    这笔账是官府的,而花驰给刘赫算的那笔商家的帐中,大概能有一半的利润,以前交了两成的税,商家还能剩下三成。

    也就是说,如果将税率暂时提高到四成,而不是当下这种丧心病狂一般的七成,就仍在商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五成的利润中,交上四成的税,即便是只能剩下一成,也算是还有些赚头,换个角度想想,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些商家还会绞尽脑汁将生意做得更大,仅从税收来说,反倒不见得是件坏事。

    而对于官府来说,税率到底是四成还是七成,无非就是二个月和一个月的事,而且税率如果保持在四成的话,还能保证每个月都能按时收上税银来,怎么算,都好过一锤子买卖的七成。

    刘赫觉得,这笔账连他都能算的明白,一手操办益州大小事务的诸葛亮,不可能算不清楚。

    但是刘赫也有另外一层考虑,他从来没有插手过政务,万一其中有什么他不知道的隐情,也未曾可知。

    可听钟离寻和庞统这么一说,刘赫便确信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诸葛亮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上,的确是有问题。

    只不过诸葛亮那几句明显是带着埋怨的话,让自觉理亏的刘赫,最终决定还是大小化小小事化了的好。

    既然这件事马上就要过去了,那从今往后,谁也就都别再提了。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件事对成都民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为此,刘赫又与钟离寻和庞统商量了很久,还特意叫来了花驰,听了听他的意见。

    最终刘赫拟定了一整套安抚民心的方案,按照之后百姓所表现出来态度的激烈程度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

    一切安排妥当,就等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