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249章

无赖帝师-第249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五百一十三章 深巷长谈

    早已认出郭家家主身份的钱专,急忙站起身,恭敬的举起酒杯,一口喝了个干净。

    郭家家主笑着点了点头,似乎很是欣慰,喝完了一杯之后,又自己满上了一杯,举到了钱专他娘的面前。

    “主人家,今日唐突到访,实在是叨扰了,我敬您一杯酒,还望主人家莫怪。”

    刘赫闻言一惊,急忙偷眼去观察钱专他娘的表情。

    钱专他娘仍是一脸的平和,微笑着拿起酒杯,抿了一口,一点也没有因为郭家家主的出现而表现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就在刘赫长出一口气,以为平安无事之时,却听钱专他娘忽然说道:“您太客气了,我还有件事想要拜托您。如果见到他,劳烦您帮我转告他一声,我们母子俩,一切都好。”

    刘赫心里咯噔一下,钱专他娘这句话之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可太大了。

    如果见到他,这个他到底指的是谁?

    如果这个他说的就是郭家家主自己,那么就说明,虽然郭家家主多年未曾照顾过她们母子俩,可钱专他娘仍是对其痴心不改。

    可如果这个他指的是钱专他娘后来嫁给的那个男人,那这里面的意思,可就是截然相反了。

    钱专他娘这明显是在咒郭家家主早些死,才能见到她的亡夫。

    若是这种解释,那么就说明钱专他娘对眼前这个抛弃她们母子俩的负心人,已是深恶痛绝,恨不得他早点死才好。

    可若真是这样的话,又为何钱专他娘始终一脸的平静,而郭家家主也是面带微笑呢?

    人心难测,刘赫根本看不出钱专他娘真正的本意。

    无论是多年未见仍痴心不改,还是因爱生恨的恨之入骨,都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就在刘赫思绪万千之时,郭家家主忽然起身告辞,转身之时,还意味深长的看了刘赫一眼。

    刘赫当即心领神会,起身前去送行。

    这是刘赫第二次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走在这条悠长的小巷之中。

    上一次,是对真相全然不知的忐忑,而这一回,则是知晓一切之后的心力交瘁。

    “谢谢你,没有当众拆穿我的身份。”郭家家主忽然说道。

    刘赫笑了笑,“我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钱专,这辈子头一回和亲生父亲在一张桌子上喝酒,我不想扫了他的兴。”

    郭家家主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凄凉神色,“可他并不知道实情,更不知道我才是他的亲生父亲。”

    刘赫平静道:“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有些东西,终归是变不了的。只是你今天的举动,让我很意外。”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那天我在三楼,全都看到了。既然这是你我之间的赌约,就要愿赌服输。”

    刘赫回敬了一个会心的笑容,“说起来,我还要谢谢你,以你的阅历,想必不会幼稚到跟我去打那场赌,这件事,我也是之后才想明白的。我很好奇,如果郭家现在真的很需要钱专,你又完全有能力把他从我身边拉走,你又为何还要跟我赌那一场呢?”

    郭家家主停下脚步,望向了刘赫,正色道:“起初,我只是想试探一下你,可渐渐的,却发现自己已是深陷其中。你这个人,看似浮于表面,却有种与众不同的深藏不漏,就好像一个漩涡,将靠近你的人全都卷入其中,无法自拔。我身边的那个孩子如此,那两个侍女如此,我也是如此。等我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已是你我赤裸相见的那一刻,再想抽身,已是不可能了,唯一的能做的,只有跟你赌完这一场。”

    刘赫笑道:“我那都是些胡搅蛮缠的手段,登不上大雅之堂,你遇到像我这样不讲理的对手,就好比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你输的冤枉,我赢的也不怎么光彩。”

    在刘赫看来,郭家家主一辈子都在和庙堂里的暗流对抗,像他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套路,想必在官场上活不了多久,而郭家家主也自然不太习惯他这种套路,所以才让他在一时之间占了先机。

    与郭家家主打赌这件事,刘赫回去想了很久,也明白了一件事。

    以郭家家主的身份和阅历,不会被他这些伎俩所迷惑,更不会以郭家的未来为代价,去跟他打什么赌。

    只是刘赫始终想不明白,郭家家主又为何还要跟他赌上这一场呢?

    刚才郭家家主的一番话,说的很明白,可刘赫却对这个答案有些半信半疑,自己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招数,对付一般人倒还勉强能应付,想在这位有着很深城府的大族之主面前讨到便宜,那可就是有些痴心妄想了。

    郭家家主却摇了摇头,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

    “我这辈子,遇到过很多的对手,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都已是司空见惯。官场之上,多是善于谋略之人,却也不乏行事乖张之人,只是他们往往都死在了通向官场顶点的路上,最终能真正踏入庙堂的,我一个都没有见过。第一次见你,我觉得你也是这样的人,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你的出现,我身边的人都发生了明显的情绪波动,我从来没见过清儿……就是守在我门外的那个孩子,我从来没见过他表现出任何的情绪,可唯独对你,他却好像有种天生的敌意。这件事我想了很久,终于有了答案。你跟他之前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这种与众不同,让他对你有了很强的好奇心,可他又不知该如何表达,所以表现出来的,才会是处处与你作对的样子。”

    “你说的是他么?”刘赫笑着指了指巷子口站着的那个年轻书生,“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脾气有点大。”

    “他自小脾气温和,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有过争执。”

    刘赫撇了撇嘴,“那是你没看出来而已,我就随便说了他几句,他就气成那个样子,不是脾气大又是什么?”

    郭家家主叹了口气,“这才是你可怕的地方,你能让一个人,在你面前表现出本心。我自小看着清儿长大,自以为很了解他的脾气秉性,直到那天之后,我才知道,他在我面前,一直都在克制着自己。”

正文 第五百一十四章 郭嘉的死因

    郭家家主忽然回过头,期许的望向刘赫,“让人露出本心,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刘赫平静道:“你和我想要的东西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别人的反应,自然也不同。你一心只想郭家兴旺,整日想的念的都是这件事,其他事和这件事比起来,都无关紧要,所以他在你面前只要表现出办事麻利的一面就够了,再有的,就全是多余。而我不同,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想捉弄一下这个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大家子弟,我和他之间,没有任何的利益牵连和冲突,或许是他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那种表现。”

    郭家家主长叹一声,闭上了眼睛,感叹道:“若是你能早点出现,奉孝或许就……”

    一种深深的悔恨,让老人那本来就沟壑纵横的脸上,又添了几分沧桑。

    “你今日的所作所为,是否跟郭嘉有关?”刘赫思量片刻后问道。

    老人沉默许久,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说起了一段郭嘉不为世人所知的往事。

    “嘉儿从小聪慧,什么道理都是一点就透,其他孩子看不懂的生涩古籍,他却不仅能倒背如流,还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看到族中出了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而且还是我的亲生儿子,我自然很高兴,将所有的心血全都倾注在他身上。他很争气,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已是博览群书,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军,都已在我之上。我觉得时机成熟,便准备替他挑选一方势力,让他前去效力,好为我郭家在庙堂上谋得一席之地。”

    “这么说,投到曹操帐下的这个决定,并不是他自己做的,而是你替他选的喽?”刘赫的语气,显得十分不悦,“当时颍川的几大家族都有人在曹操帐下,即便郭家去了,也未必能替你们郭家争来什么,你做这个决定,是不是有些太过轻率了?”

    “你说的对,当时的颍川,各大家族确实都争先恐后的将族中子弟送进了曹操的大营,可这也就意味着,曹操是当时最被看好的一方势力。”

    刘赫想了想,说道:“当时曹操刚刚起兵不久,跟他比起来,难道不是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看起来更有机会么?”

    “之所以不选择袁绍,原因有二。一是袁绍本就不是一个开言纳谏之人,在他帐下无法发挥才能。二是当时他已是如日中天,兵多将广,相比默默无闻的年轻谋士,他更喜欢招揽那些早已名扬天下的大名士,嘉儿若是投到他的帐下,恐怕连见上他一面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是为他出谋划策了。而曹操则不同,当时的曹操,正急需人才,对每一个来投靠的人都会以礼相待。以嘉儿的才华,必定能被其重用。这也是当时颍川所有的家族都会选择曹操的原因。”

    刘赫意味深长的看了郭家家主一眼,“郭嘉当时也这么认为?”

    郭家家主苦笑着摇了摇头,“嘉儿当时确实也认为曹操是最理想的人选,可他的想法却和我们这些家主不同。他说放眼天下,虽然曹操最具有平定乱世的潜质,可这乱世却不是一时半刻便可平定的。即便是曹操,也未必能在有生之年达成夙愿。与其穷极一生,掏空心思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倒不如游历山水,做个闲云野鹤之人,反倒自在。”

    刘赫曾经以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大遗憾,就是没能亲眼见识过羽扇纶巾的美周郎,可听完了郭家家主的这段话,刘赫突然觉得,真正的遗憾,是错过了那个鬼谋之才的郭奉孝。

    与那些争名夺利了半生仍无法自拔的大谋士相比,郭嘉却早早就看透了一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下已乱,想要重回治世,仅仅靠一代人,恐怕难以达成。

    这个道理,或许很多人都明白,可他们仍是放不下名利之心,毅然决然的投身于官场,哪怕只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也甘愿为此而献出一生。

    唯有郭奉孝,看穿了天下大势,想通了处世之道,却最终因为背负着家族兴衰的重任,而走上了和他人相同的道路。

    那条他早就一眼看到了结局的不归路。

    “你当初真不该逼他,他才是这天底下,最明白的人啊。”刘赫语气中,带着一种强烈的埋怨。

    郭家家主点了点头,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这个道理,我当时不懂,训斥了他一顿之后,他将自己关在房里三天三夜,最终还是答应了。那三天的时间,他粒米未进,一直在喝酒。从前的他,是滴酒不沾,可从那天起,他每天都要喝的烂醉才肯入睡。”

    这一点倒是和刘赫之间所熟知的郭嘉有几分相近,书中曾经记载,郭嘉在曹操帐下率献奇策,可私下却是作风放浪,经常醉酒闹事。身边之人多次向曹操状告郭嘉,却都被曹操一一拦下了。

    “借酒浇愁,愁更愁啊。”刘赫轻叹道。

    “他若只是借酒浇愁,倒也罢了,可我万没想到,他最终竟会因此而寻死。”

    刘赫大吃一惊,所有的书中,提及郭嘉的死,给出的都是同一种说法,北征乌桓艰难取胜之后,于归途中病逝。

    而他的死因,则是众说纷纭,有的书中说的是水土不服,有的则是由于气候恶劣所致,还有的则说是操劳过度。

    可听刚才郭家家主所言,郭嘉的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他不是行军途中病死的么?”刘赫一脸惊愕的问道。

    郭家家主的脸上,露出一丝凄凉的神色,“极北苦寒之地,干旱无水,又无补给,他却要急行军,二百里长途奔袭敌军,这不是求死又是什么?”

    “或许他只是想兵行险着,以求一胜呢……”刘赫喃喃自语着,说这番话的时候,一点底气也没有。

    相比需要冒些风险的新鲜事物,人往往更怕之前固有的认知被颠覆。

    刘赫此时,就是这种状态。

正文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枚铜钱

    这就好比你一直认为看过无数次的那副画上,画的是蔚蓝色的天空,忽然有一天,有个人告诉你,那上面画的是一片深红色的血海,而那个人,还是那副画的作者。

    而郭家家主接下来给出的答案,让刘赫知道,他曾经以为的天空,原来真的是一片血海。

    “他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养了许多日子都没好,后来来了位名医,几服药下去,就药到病除。从此他就迷上了医术,相比治国之道和兵法,他更喜欢看那些医书,还曾经立志成为一代名医。以他在医术方面的造诣,又怎能看不出,他当时的身体,根本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