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2章

无赖帝师-第2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赫淡然一笑,轻声道:“我这人说话随意,你不必太在意。这话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说你知识虽然渊博,却不是个掉书袋之人。不像有些人,只知道满嘴的大道理,却连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人情味?”诸葛亮一皱眉,随即一笑,“先生这番话真是别出心裁,承蒙先生谬赞。”

    谬赞?你是不知道自己有多牛,后世是怎么评价你的。不过这几声先生,倒是让刘赫心里说不出的受用。

    二十里的路程不算远,虽然山路崎岖,可一路行来,只用了不到半日的功夫。

    来到诸葛亮住处,刘赫不禁眼前一亮。

    想不到这穷山僻壤之中,竟有如此别致的一个小院。

    院中虽只是几座茅草屋,但却错落有致,不失优雅。院墙全部由红土堆砌,显得整洁大方。整个院落之中最为点睛之笔,就是由黑白两色石子铺设而成的地面了。乍看上去好像是随意摆放,可仔细一看,黑白两色竟然呈现出一副八卦图的模样。

    这也难怪,既然是诸葛孔明的居所,自然不能太寒酸,不然怎么能让刘备对其刮目相看?

    说起刘备,刘赫心中倒是一路上不停盘算。

    也不知道这情节是怎么设定的,若是哪位大神大笔一挥,让刘备不来三顾茅庐,而是整出其他什么莫名其妙的桥段,自己恐怕就要无计可施了。

    不管怎样,为了能完本,只能赌上一把了,希望这个故事的情节不要太离谱。

    院内站着一个与诸葛亮衣着打扮相近的年轻人,见到诸葛亮回来,急忙迎上前来说道:“二哥,你可回来了,你刚走的那天就有客人来访,我跟他说你出门了,可是没过几天他又来了,还说今天会再次来访。”

    一听这话,刘赫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看来总算是赶上了。

    此时诸葛瑾应该已经去江东为官,家中就只剩他们兄弟二人,听那年轻人对诸葛亮的称呼,肯定就是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了。

    诸葛亮问道:“那人可曾留下姓名?”

    诸葛诞想了想,却一时好像记不得了。

    “那人叫刘备。”

    刘赫波澜不惊的说道。

    诸葛诞眼睛一亮,点头连声称是。

    刘赫心中暗喜,偷偷瞄了诸葛亮一眼,却发现他对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讶,而是低头沉思起来。

    刘赫眉头一皱,没有吭声。

    “二哥,这位先生竟能未卜先知,不知是哪位前辈高人啊?”

    听诸葛诞这么一问,诸葛亮这才收回思绪,笑道:“这是我在襄阳城中遇到的一位高人,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他的尊姓大名呢。”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他们也无妨,只是这古代的人不仅有姓名,还有字,得赶紧想一个响亮的才行。

    不过这字也不是想怎么取就怎么取的,一般是名的反义词或者是名的注解。

    像诸葛亮,字孔明,这个明字就是亮的注解。而诸葛诞字公休,则用的是反义词。

    刘赫略一沉思,笑道:“我叫刘赫,字伯显。”

    这个赫字,本义是显著、明显、盛大的意思,所以取个显字。至于那个伯字,古人按家中排行依次是伯、仲、季、叔,刘赫是独子,自然也就是老大了。

    还好,诸葛兄弟二人对刘赫临时想出的这个字没有丝毫质疑,只是礼貌性的赞了几句好名字。

    刚才听诸葛诞说,刘备今天还会再来,也不知道诸葛亮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刘赫刚想开口询问,却听诸葛亮请他到屋中一叙,刘赫微微一皱眉,便随诸葛亮走了进去。

    一进门,不等诸葛亮开口,刘赫便开门见山道:“你是不是一直在等刘备?”

    不料诸葛亮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诚恳道:“先生果然神机妙算,此事关乎孔明一生命运,还望先生赐教。”

    本来就是打死他也想不到,声名赫赫的诸葛亮竟会跪在自己面前,还向自己求教。

    可刘赫却没有一丝慌乱,甚至没有要去伸手搀扶的意思,只是自顾自说道:“当今天下,曹操势大,又得汉家天子,这是天时。江东孙家,固有长江之险,这是地利。可曹操刚刚收服河北,兵强马壮,手下武将谋臣众多,你若投入他的账下,恐怕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孙家就更不用说了,账下全是一群当年追随孙坚的老臣,你去了也是个外人,不会有出头之日,再说……”

    诸葛亮坚定道:“请先生明言,不必有所顾忌。”

    刘赫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再说你兄长诸葛瑾已出仕江东,而你和诸葛诞则也会分别投效一位主公,你们诸葛家下的真是一局大棋啊。”

    诸葛亮眼神复杂,思量许久之后说道:“一开始我只道先生是那刘备派来游说我的说客,所有的一切,只是故弄玄虚罢了。可没想到先生竟然能将此事看的如此透彻,如此大才,又怎么会屈居人下?看来是孔明错怪先生了,还望先生赎罪。”

    刘赫淡然一笑,一把将诸葛亮扶起,说道:“我不是什么大才,你也不要如此妄自菲薄。你此时心中所想,我都明白,可我劝你,最好别动这个心思,我也没有那个想法。刚才我说了,曹操占天时,江东占地利,而眼下你只能依附于一个占有人和的主公,才能成大事。”

    “先生说的可是刘备?”

    “正是,刘备虽然势弱,又无立锥之地,可所到之处,都深得百姓拥戴,又有皇叔之名,这就是人和之主。你若助他一臂之力,便可成就你那三分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一听到三分天下不由得大惊,思量片刻,随即笑道:“既然是先生,也难怪能将我事前想好的布局都算出来了。”

    刘赫笑道:“我还帮它想了个名字,就叫隆中对。”

正文 第四章 书童

    看来自己猜测的没有错,眼前的这位卧龙先生至今还是为出仕何处而踌躇不决。虽然有那么一瞬间刘赫动了改变历史的念头,可如此一来,一切就都会变成未知的,自己也就丧失了这先知先觉的能力,为了让剧情顺利发展下去,早日完本离开这里,还是老老实实的让诸葛亮出仕刘备吧。

    既然是依照史实,那这三顾茅庐的桥段自然不可或缺。刘赫在屋内扫视了一遍,说道:“你现在还缺个书童。”

    “书童?”诸葛亮微微一皱眉,“不知先生这是何意?”

    刘赫笑道:“你既是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又三番两次前来请你出山,如果一会他来了你自己亲自去开门,岂不是有失高人风范?你堂弟日后要去曹操那里,今日也不便现身,而我一个外人,更是不能去给刘备开门了。”

    诸葛亮恍然大悟,笑道:“先生虽然说得在理,但我向来不喜欢如此故弄玄虚之举,所以舍下也没有书童侍奉。”

    刘赫摇了摇头,说道:”此言差矣,你不喜欢,不代表刘备不喜欢,你想想,若是你费尽周折去请一个人出山,可那人却一点高人风范都没有,会不会心里多少也会有些失望?”

    诸葛亮沉思片刻,笑道:“先生所言极是,我这就去旁边村中找一个书童来。”

    过了没多久,诸葛亮就领来一个稚童,看那年纪大约五、六岁左右,一蹦一跳的样子,倒是十分活泼讨喜。

    走近一看,还是个小姑娘,梳两个俏皮的羊角辫,精致的小鼻子上还有着星星点点的雀斑,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别提多可爱了。

    小姑娘抬起头,对诸葛亮甜甜一笑,说道:“猪哥哥,你答应了一会要给我买糖吃,可不许耍赖。”

    诸葛亮摸了摸那小姑娘粉嫩的小脸,柔声道:“放心吧雀儿,等一会咱们做完了游戏,我就带你去买糖。还有,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别叫我猪哥哥,叫我诸葛哥哥。”

    想来这名被唤作雀儿的小姑娘是不知道诸葛是个复姓,还当跟一般人一样第一个字是姓呢。

    “不嘛!”雀儿使劲的摇了摇头,将两根俏皮的羊角辫甩了甩,“我就是要叫你猪哥哥,我家也有一头大白猪,就和猪哥哥一样白,我可喜欢了。”

    这小姑娘喜欢一个人的方式还真是特别,竟然将这位卧龙先生与自家的大白猪相提并论。不过越是如此不合逻辑的比喻,从这般年纪的孩子口中说出,越是让人更加喜爱。让人不禁感叹这童言无忌的岁数,的确是最好的年华。

    诸葛亮灿烂一笑,弯下腰伸手刮了一下雀儿的小鼻子,起身对刘赫说道:“先生稍候,我带雀儿去打扮一下,平日里我在村中教孩子们读书,倒是有几套孩子的衣服。”

    不多时,雀儿已经换好衣服。刘赫一看,心中大喜。

    眼前的雀儿,活脱脱就是一个小书童模样,再加上这孩子本身容貌清秀,更让人觉得这书童的主人不是一般人。

    刘赫满意的点了点头,蹲下身子,柔声道:“一会有人来找猪哥哥,他会跟你说三句话,你不用管他说什么,你只要记得如何回答就可以了。第一句话,你要回答他,太长了,记不住。第二句话,你就回答,好,你等着。接着你就进到屋子里转一圈,然后出去跟他说,先生正在里面午睡,等他醒了再说吧。记住了吗?”

    雀儿眨了眨大眼睛,用力的点了点头。

    刘赫这么说,当然有他的道理。刘备前来见到雀儿,第一句话必定是表明身份,为了彰显地位,肯定是一大串的名头,让雀儿说太长了,记不住,是让刘备知道知道卧龙先生身边的书童是见过世面的,管你什么来头,都不好使。

    刘备就算再怎么生气,也不能跟一个孩子过不去,也只好说是刘备来访,雀儿回答,好,你等着。然后假装进屋转一圈,回去再跟刘备说,诸葛亮正在午睡,等他醒了再说吧。

    这么做虽说有点故弄玄虚之嫌,但为了给诸葛亮营造出一个高人的形象,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切安排好,刘赫心中还是有几分顾虑,毕竟这雀儿年龄还小,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她能不能记住。

    一旁诸葛亮见状,笑道:“先生放心,别看雀儿年纪小,却是聪明过人,一定不会误事。”

    既然这孩子能得到诸葛亮的夸奖,自然是不用再担心。刘赫让诸葛亮独自在房中等候,又让雀儿在院中玩耍,他自己则躲在偏房之中。这个位置是他精心挑选的,简直就是专门为偷窥而设计的。

    看看天色也不早了,想来刘备也快到了。传说中刘备双耳垂肩,双手过膝,不知道马上要看到的刘备是不是这样子。

    其实刘备倒是其次,刘赫最关心的是张飞的相貌。

    《三国演义》之中张飞是个粗鄙不堪的黑脸大汉,而据《三国志》中记载,张飞不仅能征善战,还精通书法、绘画,是个白面书生,相貌可以用俊美来形容。

    如果一会见到的张飞是个黑脸汉子,则说明所有的剧情都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反之如果是个白面书生,今后恐怕就没有那么多演义中的桥段了。

    不过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刘赫都烂熟于胸,只要知道了大方向,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能早做准备,完本之事也指日可待。

    一阵马蹄声传来,看来是那刘皇叔到了,那决定今后走势的张三爷肯定也随之而来了。

    他轻轻将窗户推开一条缝,不禁翻了个白眼。

    虽然他期待出现一个不一样的张飞,可眼前这黑脸大汉,不是张飞又是谁?

    再看那刘备,却和想象中有些出入,没见耳朵有多大,也没见胳臂有多长,只是和常人无二,倒是那相貌威严,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正文 第五章 狭路相逢

    刘赫又仔细张望了半天,却不见关羽的踪影。这兄弟三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如此的如胶似漆,怎么今日却只有刘备和张飞两人前来?

    正在这时,院中传来刘备的声音。

    “小姑娘,我们的马栓在门口可以吗?”

    雀儿小眼珠一转,说道:“太长了,记不住。”

    刘备和张飞面面相觑。

    太长了,系不住?

    看来这小姑娘是不让他们将马栓在这里,张飞恼火道:“你个小娃娃,别跟这捣乱,信不信我揍你?”

    雀儿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好,你等着。”

    说罢转身而去。

    张飞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小声嘟囔道:“没想到这里的民风如此彪悍。

    刘赫在偏房之中,表情绝望。

    雀儿确实是将自己交代的话说的一字不差,可没想到这刘备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啊。

    这番对话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就好像是一方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