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186章

无赖帝师-第186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马超的第二个理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士卒们纷纷表示赞同马超将军的提议,刘赫想了想,也觉得并无不妥,便答应了下来。

    亲眼见证了那座百人冢的落成,魏孝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他偷眼向庞统望去,只见庞统正站在马超的身边,指着那座百人冢激动的说着什么。

    不用说了,这个百人冢的主意,想必也是庞统给马超出的。

    不管怎么说,这场危机总算是被化解,而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将其深埋在心底,只盼着能早日回到成都去,好让这一切全都烟消云散。

    诸葛亮大军将至的消息,不仅传遍了刘赫的军营,曹军主将夏侯渊,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这个消息。

    刘赫和夏侯渊都很清楚,两军最终的一场大战,就是赶在诸葛亮大军抵达之前的这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胜负,决定了眼前这座定军山的最终归属,同时也决定了双方争夺汉中的走势。

    山谷之中,一片沉寂,而山谷的两侧,则是一副剑拔弩张之势,双方已经整齐列阵,大战也已是一触即发。

    刘赫一身戎装,立于谷口,手中握着那把曾让曹军肝胆欲裂的长剑。

    天机先生再次亲临前线,已是让士卒们士气大振,再加上看到刘赫手中的那把熟悉的长剑,一时之间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刘备军竟是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架势。

    士卒们虽是信心十足,可刘赫的心里却并不轻松。

    他已经收到消息,这场战斗,敌方的主将夏侯渊也会像自己一样,亲自上阵,而随他一同前来攻打定军山的,则是那支赫赫有名的神速营。

    神速营,顾名思义,是以行军和奔袭的神速而得名,这种速度奇快的部队,在这种需要速战速决的攻坚战之中,便显得更加如鱼得水。

    一阵马蹄声过后,位于谷口的刘赫,已经可以透过狭长的山谷,看到山谷另一边那面绣着夏侯两字的大旗,而让刘赫感到有些惊讶的是,那支以速度见长的神速营,竟然就和韩义手下的成都卫一样,全是清一色的重甲铁骑。

    人马都披着一身沉重铠甲的重甲铁骑,本身就是以损失一定的机动力为代价,换取更为强大的冲击力。

    可若是有一支重甲铁骑,可以在破坏力惊人的同时,还能兼顾速度,很难想象这是一支拥有着怎样恐怖战力的部队。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三章 鸣镝

    一  作为防守的一方,刘赫并不急着一口吃掉这支神速营,他只需安静的等着,等着这些重甲铁骑冲入狭隘的山谷之后,再指挥弓箭手对其进行攒射即可。

    然而刘赫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支鸣镝从山谷的另一侧激射而来,转眼间便穿过了山谷。

    等刘赫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那支鸣镝已经飞过他的身侧,直接一箭贯穿了他身后一名弓箭手的胸膛。

    弓箭手当即当地而亡,身旁的士卒看得目瞪口呆,刚刚还是信心十足的表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恐慌的神色。

    这也怪不得这些士卒会惊恐,敌方的一箭,竟能穿过山谷,直接命中身边的袍泽,这种诡异的箭术,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韩义拍马来到刘赫的身边,轻声道:“夏侯渊善射,这支鸣镝应该就是他射过来的。”

    正说着,已有人从那名被贯穿前胸而亡的弓箭手身上,拔下了那支鸣镝,递到了刘赫的面前。

    鸣镝,又称响尾箭,前端有锋刃,后面有铤,铤部上端带有葫芦形物,上有三个或四个小孔,借助强弓远射,飞行时会发出一种声响,极为刺耳。

    都说暗箭伤人,而夏侯渊却是堂而皇之的当着所有人的面伤人,而且还用这种会发出刺耳声响的鸣镝作为兵器,若不是对于自己的箭术有着极高的自信,又怎会做出如此招摇的举动。

    刘赫低头看了看那支鸣镝,接着对一旁的陈默和秦霜使了个眼色,两人走上前来,刘赫将手中的长剑交还给了秦霜,自己则和同样两手空空的陈默一起,三人并排而立,显然是在提防着夏侯渊下一次的攻击。

    果然,就在三人刚刚站定的同时,又是一阵鸣镝发出的声响,只不过这一次,是三支鸣镝几乎同时射出。

    面对这威力极大的三支鸣镝,三人顿时如临大敌一般,不约而同的向后退去,并且十分默契的按照三人所处的位置,每人紧紧盯住其中的一支鸣镝。

    转眼间,三支鸣镝已经穿过山谷,眼看就要飞到谷口,三人却是停止了后退的脚步,脸上同时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根据他们三人的观察,这三支鸣镝飞行的轨迹,明显与刚才那支射杀己方弓箭手的鸣镝不同,如果是朝着某人而来的话,飞行的高度应该低于一个人正常人的身高才对。

    可这三支鸣镝马上就要飞出谷外,可仍是距离地面有将近二人的高度,这种高度就算是骑在马上的那些成都卫骑卒,也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先斩下一支再说。”刘赫低声对一旁的秦霜说道。

    面对这种高度,手中并无兵器的刘赫和陈默只能是望而兴叹,唯一可能拦下高空中的鸣镝的,就只有秦霜手中的长剑了。

    秦霜没有丝毫的犹豫,转身跑出几步,飞身一跃,脚尖在一匹战马的马背上轻轻的一点,整个人便腾空而起,迎着那三支鸣镝的方向而去。

    三支鸣镝转眼即到,秦霜长剑出鞘,斩断了其中的一支,而另外的两支鸣镝,却已是无能为力,只能仍由其飞向自己的身后。

    没有人去管掉落在地上的那两截被斩断的鸣镝,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仍在低空中飞行的另外两支鸣镝上。

    就在所有人都聚精会神之时,韩义忽然拍马赶到,出现在了两支鸣镝的前方。

    他一手握着墨刀,另一只手在马背上一撑,接着前冲之势,到达了与那两支鸣镝相同的高度。

    刘赫看着这幅场景,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在这心念一转的瞬间,韩义已经高举手中的墨刀,找准了一个极为刁钻的角度,试图同时将两支鸣镝一并斩断。

    然而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就在韩义的墨刀即将触碰到两支鸣镝的时候,两支鸣镝却犹如长了眼睛一般,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弧度,同时向韩义的头顶飞去。

    韩义一刀劈空,本就是心中一惊,再加上鸣镝突然改变方向之后,又像是朝他的面门射来,饶是身经百战的韩义,此时也已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好在那两支鸣镝在改变了飞行的方向之后,并没有像韩义所想的那样射向他的面门,而是继续向更高的地方激射而去。

    韩义落在地上,没有丝毫的停顿,马上转头望去,想看看那两支好像长了眼睛一般的鸣镝,究竟要飞向何处。

    韩义知道,刚才这两支鸣镝之所以会忽然改变了方向,一定是由于他挥下墨刀之时,卷起的那阵强风所致。

    显然夏侯渊并没有要用这三支鸣镝再次伤人的意思,否则也不会在鸣镝上做这些改动。

    在第一次出其不意之后,夏侯渊也一定很清楚,接下来的这三支鸣镝,刘赫这边一定会有所防范。

    如果说夏侯渊这些都是有意而为之的话,那么他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韩义紧紧的盯着空中的两支鸣镝,神色愈发凝重。

    他实在是猜不出夏侯渊到底想要做些什么,因为此时那两支鸣镝,已经几乎笔直的向正上方飞去。

    照这么看,两支鸣镝最终的结局,只不过是失去力道,自行跌落到地面上罢了,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

    可韩义始终不认为,夏侯渊这么做是在故弄玄虚,如果只是为了以此来炫耀箭术,动摇对方军心的话,夏侯渊的第一箭显然更加有效,而且已经起到了作用。

    望着那两支飞向天空的鸣镝,士卒们全都长出了一口气,好在只是虚惊一场,没有再次出现袍泽惨死身侧的惨剧。

    然而就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再次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两支鸣镝飞到半空中,忽然开始纠缠在一起,一阵激烈的碰撞之后,其中一支鸣镝失去了上升的力道,直接跌落到地面上。

    而另一支鸣镝,则没有士卒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了,在与另外一支鸣镝发生碰撞之后,这支鸣镝再次改变了飞行的轨迹,忽然朝斜下方激射而去。

正文 第三百八十四章 刘字大旗

    一  韩义大叫一声“不好!”,接着提起墨刀,猛然向鸣镝瞄准的方向狂奔而去。

    对于韩义的这番举动,士卒们更是大惑不解,他们刚刚已经估算过,明明鸣镝射向的地方是个空无一人的地方,没有人会因此而受伤,韩校尉他又为何如此的惊慌?

    就在士卒们疑惑之时,却发现天机先生也和韩校尉一样,突然加速,向鸣镝射向的方向飞奔而去。

    在士卒们诧异的目光之中,两人同时奔向了同一个地方。

    那是一根旗杆,旗杆顶端,是那面迎风飘扬的旌旗,那面代表着全军尊严的刘字大旗。

    两人几乎同时抵达旗杆之下,先到一步的刘赫,弓起马步,两手在身前交叉,随后赶到的韩义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跃起,一脚踏在刘赫的双手上。

    刘赫用力向上一抬,便将韩义送上了半空。

    韩义这一跃,显然距离旗杆顶端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身在半空的他,挥舞起手中的墨刀,一下就掷了出去。

    围观的成都卫顿时目瞪口呆,早在鬼见愁时,那时还被称为韩家军的军中,就有一条铁律。

    刀在,人在。

    手中的墨刀,那是大过自己的性命的,除非是死在沙场上,否则手中的墨刀绝不能轻易离手。

    而韩义的武功,那些随其征战多年的成都卫更是看过了无数次了,哪怕境况再危险,他们也从未见过韩义用过这种掷出墨刀的功夫。

    然而就是韩义这明显是拼尽全力的一掷,最终还是落了个空。

    刘字大旗被那支鸣镝当场洞穿,鸣镝射穿的地方,在狂风的撕扯下越来越大,最后终于被撕扯的不成样子,像几根破布条一样,在风中不停的摇摆着。

    看着被射成这般模样的刘字大旗,刘赫怒火中烧,双眼好像要喷出火来一般。

    不曾在军中混迹过的人,不会懂得刘赫的这份愤怒,更不会懂得,那面旌旗的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

    沙场上,双方领军的武将只是开战前有着一时的风光,真正开战之后,双方恶战之时,士卒们最关注的不是己方的将领,而是身后那杆大旗。

    打仗不是儿戏,战场也从来不是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的嬉闹地方,双方的士卒混战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混乱的场面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所以武将想在战场上临时发号施令,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那些所谓的击鼓助威和鸣金收兵存在的意义,也不过是从未经历过战场之人的杜撰罢了,真正能决定士卒在战场上的进退的,就只有那面高高竖起的旌旗。

    只要旌旗还在,就说明己方的气势还在,士卒们就会奋勇厮杀,若是旌旗倒下,则说明败局已定,士气也会因此一泻千里。

    很明显,夏侯渊这么做,就是想重挫一下刘备军的士气,从而在这场注定要你死我活的战斗中,占得一丝先机。

    韩义拔起地上的墨刀,走到刘赫身边,轻声道:“头儿,夏侯渊一定会借着这股势头发动一轮猛攻,我们还需早作打算才是。”

    韩义所说的这些,刘赫当然心知肚明,只是他一时之间,还无法决定接下来的策略。

    刚才夏侯渊所展现出的惊人射术,已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虽然夏侯渊即便是再身怀绝技,也只能一次射杀一人,但这种让人猝不及防的远距离攻击,却已是让己方全军上下人人自危。

    试想一名士卒怀揣着不安的心情,既要防备眼前敌人的攻势,还要提防着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出现的锋利箭矢,这种让人几近崩溃的局面如果一直存在,那么用不了多久,全军的士气就会跌落谷底,随时可能一溃千里。

    刘赫不是没有想过,让天机营几人同时出动,以防夏侯渊的冷箭再次得手,可当前的局势下,实在是不允许他这么做。

    刘赫本来的战术,是由在后方的弓箭手对山谷内冲过来的曹军进行一番攒射,对于冲出谷外的曹军,再由成都卫进行一阵冲杀。

    将天机营几人安排在成都卫的前方,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么做虽然保护了成都卫,可天机营的那些兄弟,就要在防备夏侯渊冷箭的同时,还要直面其手下那些神速营的铁骑。

    可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