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126章

无赖帝师-第126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对方看到金条一点反应都没有,陶老爷就知道今天是遇到了真正棘手的麻烦,急忙赔笑道:“这点小小的见面礼,是我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刘赫淡淡一笑,将那盘金条推开,说道:“陶老爷的心意我领了,不过这金条,陶老爷还是收回去吧。我今天来,是有些事要和陶老爷商量。”

    陶老爷一听这话,更是暗自叫苦不迭,看来这件所谓要和他商量的事,付出的代价一定比这盘金条还要昂贵。

    “公子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陶某一定尽力而为。”陶老爷强打起精神,拍着胸脯,做出一副慷慨的样子。

    看着陶老爷那故作镇定的样子,刘赫不禁有些好笑,可表面上还是平静的说道:“其实这件事对陶老爷来说,还是件天大的好事。我今天来,是替我的一位朋友,来向陶老爷提亲的。”

    “提亲?”陶老爷有些难以置信,“公子这次来,就只为提亲这件事?”

    刘赫笑道:“不然呢?难道陶老爷以为,我是为那一池塘的锦鲤而来的么?”

    提起那池锦鲤,陶老爷顿时又开始紧张起来,他一边笑着观察着刘赫的一举一动,一边心中暗自揣摩,对方是不是在借此要挟自己。

    说起他那个一直待字闺中的女儿,陶老爷早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女儿加入官宦之家。

    这种想法的根源,皆是由于他自己的商人身份。

    士农工商,作为一个商人,哪怕再有钱,依然是排在下层的位置,好不容易养育了一个姿色不错的闺女,当然想要钓上一个金龟婿。

    只要与做官的连了亲,今后便再没有人敢瞧不起自己,而且有了亲家的庇护,也不会再被其他官员任意盘剥。

    面对刘赫提出来的这门亲事,陶老爷还真有些动心,看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样子,一定是出身豪门,只是有一点,他说的可不是给他自己提亲,而是替他的朋友来提亲。

    按理说以对方的身份,他的朋友也应该家世显赫,可万一赶巧了,是眼前这位年轻人的一个穷朋友呢?如果贸然答应下来,等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自己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反复思量之后,陶老爷硬着头皮问道:“敢问公子,您的那位朋友是何方人士啊?”

    “陶老爷不如开门见山,直接问我那位朋友家中是否有人在朝为官不就行了,何必兜这么大一个圈子呢?”

    被刘赫一语道破心思的陶老爷满脸尴尬,一时语塞。

    刘赫笑道:“不瞒陶老爷说,我的那位朋友,家中无人为官,他自己也是一介布衣。”

    陶老爷闻言面色一沉,低下头去,不再说话,似乎表明了自己对这门婚事的反对。

    见陶老爷这种反应,刘赫不慌不忙道:“不过,本地的县官何老爷,已经联络了城中的几名豪绅,决定推举他为孝廉。”

    一听这话,陶老爷顿时心花怒放,孝廉是什么,那就是未来的官老爷啊,一旦被举为孝廉,用不了多久就能被委与官职,到时候那身官袍穿在身上,自己不就是官老爷的老丈杆子了么?

    可仔细一想,陶老爷又不禁皱起了眉头,举孝廉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年满四十岁的人才有资格,而自己的女儿只有十几岁,虽说这年头老夫少妻比比皆是,可毕竟是自己的独生女儿,一直视为掌上明珠,若真让她嫁给一个四五十岁,甚至年纪更大的老头子,陶老爷还真有点舍不得。

    “不知公子那位朋友,今年多大年纪?”陶老爷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个问题,还真把刘赫给难住了,他可不知道举孝廉还有四十岁的这个规定,只知道曹操举孝廉时,不过二十岁而已,所以陶老爷此时的忧虑,刘赫并不知晓。

    而钟离寻的年纪,只见过其一面的刘赫当然不是很清楚,不过看上去,钟离寻似乎比他自己还要年轻一些。

    “二十出头吧。”刘赫随口说道。

    一听到这话,陶老爷顿时大喜过望。

    他高兴的原因,不仅仅是女儿可以嫁给一个年龄相当的夫君,不会年纪轻轻就守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既然年仅二十岁就能被推荐为孝廉,就说明此人一定有很大的来头和背景,否则怎能无视朝廷年满四十方可举孝廉的规定?

    陶老爷强压住心中的狂喜,努力用平静的语调说道:“小女的婚事,就请公子多费心了。”

    刘赫一摆手,“陶老爷不必客气,我看这样,选日不如撞日,我今天就约那位何老爷出来,大家坐下来,将此事敲定,你看如何?”

    陶老爷当场拍板,“好,好,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刘赫起身告辞道:“既然这样,一个时辰之后,还请陶老爷,到云清茶楼一叙。”

    陶老爷急忙起身相送,刘赫走到大门口,突然回过头,看着陶府下人手中的那盘金条。

    “陶老爷,我看这样,这盘金条,不如让我替你做个顺水人情,送与那位何老爷作为见面礼,这一来吗,一会你们二人见面也会亲近些,二来吗,毕竟他是本地的县官,以后你要有什么事,也好向他开口,你看可好?”

    对于这位财大气粗的陶老爷来说,相比女儿能有一桩美满的姻缘,还能与县太爷攀上关系,区区几根金条又算得了什么?

    他当即叫人将金条装进一个锦盒中收好,交给一旁的魏孝,并且一再对刘赫道谢。

    刘赫简单和陶老爷客套了几句,便带着魏孝,离开了陶府。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贪财的县官

    一出大门,跟过来看热闹的陈默就迎了上来,好奇的打开锦盒一看,惊呼道:“头儿,你就进去这么一会功夫,他就给你这么多金子,你到底跟他说什么了?”

    刘赫对魏孝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做声,接着对陈默说道:“我跟他说,给他介绍一个上门女婿,他一高兴,就把这些金条都给我了。”

    只知道刘赫要帮钟离寻,却对其他事情的来龙去脉毫不知情的陈默一脸惊叹,“你给他介绍的上门女婿是谁啊,能让他高兴成这个样子,一定是个来头不小的人吧?”

    刘赫一本正经道:“那可不是,一听说是万武门的少门主要来给他做上门女婿,他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

    陈默哭丧着脸,走到泰猛身边,情真意切的说道:“大猛子姐姐,以后我要留在这里给人家当上门女婿了,我不在,你要好好照顾你自己,还有兄弟们,对了,还有头儿,虽然他一声不吭的就把我给卖了,但我也不会记恨他的。”

    刘赫一把搂过陈默,装作一副后悔的样子,对魏孝说道:“老魏,把钱退回去,跟他说,陈默我不卖了!”

    见刘赫说这话时,不住的给自己使眼色,魏孝顿时心领神会,拿着锦盒撒腿就跑,“那不行,收了人家的钱,就不能反悔,我看陈默这小子,以后就留在这吧!”

    陈默一脸委屈的看了看刘赫,又看了看早已跑的没影的魏孝,失落的转身就往陶府里走。

    刘赫急忙上前一把将他拉住,指着魏孝逃跑的方向,“还不追?”

    陈默这才恍然大悟,撒丫子就跑,不一会的功夫,就消失在视线之中。

    刘赫奸计得逞,心情大好,溜溜达达的向前走去,钱专走上前来提醒道:“头儿,要不要跟上去看看,我怕陈默那小子一根筋,万一……”

    刘赫顿时一头冷汗,急忙大步向前走去,正如钱专所说,万一魏孝不交出锦盒,陈默那牛脾气上来,两人再动了手,魏孝可就要倒大霉了。

    等到了县官何老爷的府前,两人果然已经扭打在一起,泰猛和钱专刚要上前将两人拉开,就听何府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几名家丁鱼贯而出,列好阵势,接着从中走出一人,看那架势,应该就是那位本地的县官何老爷了。

    何老爷看了看仍是不肯罢手的两人,皱了皱眉头,对一旁的一个官家模样的人说道:“就是他们俩?”

    官家急忙上前不住的点头,“对,就是他们俩,门房刚才向我汇报,说这两个人,已经在府外纠缠多时了。”

    何老爷不耐烦道:“那还废什么话,直接给我轰走,要是他们敢反抗,就给我抓起来,打进大牢,关上他十天半个月的,就老实了。”

    刘赫见势头不对,急忙上前朗声道:“何老爷息怒,这两人是我的仆人,他们听说我今日要登门拜访何老爷,都想一睹何老爷的风采,为了争一个能随我进府的名额,这才在此大打出手的,还望何老爷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

    何老爷上下打量了刘赫一番,“你这人说话倒还算中听,好吧,既然如此,你就让他们两个一起进来吧。”

    刘赫急忙呵斥住两人,尤其是那个仍是一副不依不饶架势的陈默,拉着他一起走进了何府。

    与刚才那位陶老爷的宅子比起来,这座何府可就显得朴素太多了,可即便如此,仍是比寻常百姓的房子,不知要大上多少倍,从大门到会客厅,也走了半柱香的功夫。

    进到会客厅,何老爷居中坐下,也没有让下人上茶,甚至都没招呼刘赫坐下,直接说道:“你今天来找我,到底有何事?”

    对于何老爷的傲慢无礼,刘赫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他直接从魏孝手中接过锦盒,放到何老爷面前。

    “这是……”何老爷看到锦盒,便猜出了对方的意图,只是碍于身份,实在不便亲手上前将其打开。

    刘赫揭开盒盖,里面本来码放整齐的金条,由于魏孝和陈默二人的争抢,已经变得散乱。

    可就算是再算乱,金条还是金条,何老爷一见,顿时两眼直放光。

    刘赫看到何老爷那贪婪的表情,便知道泰猛和钱专带回来的情报一点没错,这位何老爷刚刚上任不久,上一任留下来许多亏空,让他在任期之内,几乎没什么油水可捞。

    而他之前的官职,更是一个一枚铜板好处都拿不到的虚职,为了能到秣陵这里来当这个县令,他几乎是倾尽家财,却没想到最终竟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就是这样一个满脑子都是钱的县老爷,看见这些金条,怎能不本相毕露?

    “我今天来,是想请何老爷帮忙,举荐一位孝廉。”刘赫说着,轻轻将锦盒的盖子又重新盖好。

    何老爷这才收回视线,却是一脸为难,“不是我不想帮你这个忙,只不过朝廷有令,郡国二十万户每年举一人,不满二十万户每两年举一人,不满十万每三年举一人,上一任的秣陵县令,刚刚推举过一人,下一次,恐怕就要等到三年之后了。”

    刘赫不慌不忙道:“大人不必担心,朝廷新近下令,关于举孝廉的规定,对于别郡有特别的优待,满十万户,便可每年推举一人,秣陵正在此列。”

    何老爷叹了口气,“可秣陵这个地方,也没有十万户啊,就算是朝廷有新令,最快也要再等上两年。”

    刘赫故作惊讶道:“大人难道不知,秣陵的人口,已经超过十万户了么?”

    何老爷想都没想,就一口断定,“这不可能,我上任时刚刚看过户籍记录,秣陵的人口,登记在册的,只有八万余户。”

    刘赫淡淡一笑,“何老爷说的,那是半年前的事情了,就在三个月前,长江以北的百姓因为不满曹操要迁徙长江北岸的政令,全都举家迁往南方,如今秣陵的人口,早已超过十万户了。大人如果不信,可叫来管理户籍的官吏,一问便知。”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事成双

    何老爷急忙派人去找管理户籍的小吏前来查问,果然如刘赫所说,现今秣陵登记在册的人口,已经接近十一万户了。

    何老爷得知后大喜,既然如此,自己也可趁着这个机会捞上一笔了。

    他看了看一旁安静等候着的刘赫,眼珠一转,问道:“不知你要我帮忙推举孝廉的人选,是何人啊?”

    刘赫当然对何老爷的心思了若指掌,他不过想凭借着朝廷的这个新令多得些好处,而且最好是能拿到一场长期的饭票。

    “他叫钟离寻,是陶老爷的未来女婿,这些金条,就是陶老爷送给何老爷的见面礼。”刘赫说着,又刻意的将锦盒打开,将金灿灿的金条摆在何老爷的面前。

    何老爷想了想,问道:“陶老爷?可是那位本地的那位富商陶老爷?”

    刘赫笑着点了点头,“陶老爷说了,想跟何老爷交个朋友,今日在云清茶楼,请何老爷一叙……”

    这种捞钱的大好机会,何老爷又怎能放过,不等刘赫说完,便一口答应下来。

    可刘赫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只是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何老爷一见,急忙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