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士 >

第80章

国士-第80章

小说: 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义长盘问了半天,总是不得其法。但是仆妇那躲闪而警惕的目光,让他心里觉得很不舒服,这个女人,一定隐藏着些什么。
    当他准备离开赵家宅邸的时候,发现赵家人正在手忙脚乱的收拾着行装。
    “老爷不在了,我们呆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我们准备雇一艘船到扬州去住。”那仆妇如是说道。
    很好,但是为什么偏偏要这么急着离开呢?宋义长在心中又多了一分疑惑。
    当他在客栈里休息的时候,脑子里依旧是一团乱麻。
    第二日班头敲开客栈房间的门的时候,看到是宋义长黑色的眼眶和疲惫的脸孔,显然一整晚他都没有怎么认真睡好过。
    班头兴奋的说道:“您不必在困扰啦,我们发现了新的重要证据,这下肖公子的罪名算是板上钉钉了,虽然县里肯定不愿意听到这个消息,但是大伙好歹能顺利结案了。”
    宋义长脸上飞快的略过一丝焦急的阴影,随即淡淡的说道:“如此可得恭喜三班差人了,不过新发现的证据未必一定都指向结案,或许当中也有新的疑点存在呢?”
    “您看了就会知道了,肖公子就是凶手,这绝对跑不掉。”班头说着话就要转身离开:“您吃了早饭就到赵家宅邸来吧,这件公案已经水落石出,您也不必太慌张了。”
    宋义长摇摇头,在需要思考的时候他时常会饿着自己的肚子,这样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虽然他并不明白这是因为血液分配的关系,但一到关键时候就尽量少进食已经成为了习惯。
    或许那位事必躬亲的诸葛丞相,也是因为需要时刻保持最清醒的分辨力,才每日吃那么一点点东西,渐渐搞垮自己的身体。
    宋义长跟着班头来到了赵家宅邸,看见县令、县尉和县丞已经到了现场,班头领着宋义长来到花园的月门处,用手指着月门下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说道:“看吧,证据就在这里。”
    宋义长顺着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灰白色的墙壁上有半截鲜红的手印。
    “您当然知道,天下间没有哪两个人的指纹会是完全相同的。”班头自信的说道:“我们去狱中提取了肖公子的指纹,这必然是肖容的掌印。”
    “这就是决定性的证据!”
    站在二人身后的县令也点头称道:“这的确称得上是可以定案的证据了。”
    “没错,这的确是决定的证据!”宋义长喊道:“一个真正决定性的发现!”
    “恭喜你,班头!借助这个决定性的发现,我们终于可以找到真凶所在了!”
    县令叹了口气:“没想到果然是肖公子谋财杀人,这样本县以何种姿态再去见肖太公?”
    宋义长却不理那县令,问班头道:“这个手印又是谁发现的?”
    “还是前日指认肖公子的那个仆妇,半夜告诉给在大宅门前警戒的衙役了。”
    “原来如此。”宋义长眨了眨眼睛说道:“如果县令准许,我想把这座宅邸再好好的检查一下。”

第三十二回 慧眼亦难识真容(2)
    03…11
    县令惊愕的准许了,宋义长开始仔仔细细的检查宅邸的每一处细节,首先是三重院落,然后是后院的书房、庭院和木材场,整个院落没有一处不认真检查的。一直到检查到赵天壬主人卧房的时候,他突然笑了起来。又仔仔细细的在卧房内外看了几遍,回到大门口对县令说道:“看起来肖公子是罪责难逃了,不过我想各位连那方寿山石都没有找到,口供也没有录到,想要清楚结案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我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目击证人,如果有了这名证人的供述,想必各位结案的时候就要有力的多了。”
    县令喜道:“是什么人?请先生立即将他请出来。”
    “这事情只怕有点困难,”宋义长说道:“这个证人估计武艺不凡,轻易人少了抓不住他。”
    县令说道:“这里两班衙役和力手总有五十多人,难道还能叫那人跑了不成?”
    宋义长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请随我来,大家一定要小心行事,只怕那证人太厉害,十个八个人不是他的对手。”
    说罢他在班头耳边耳语了几句,班头面露惊讶之色,随即带了几名衙役先行离去。
    宋义长带着县令、县尉和几十号人来到赵天壬的卧房外,推门进去,冲着只有几件简单家具摆设的东墙喝道:“赵老爷,在夹墙里躲了这么久,也应该出来见见太阳了吧。”
    众人大惊失色中,墙角吱呀一声推开一扇暗门,一个略带几分猥琐、眼神异常锐利的老人慢慢的迈步走了出来、
    宋义长转身对县令说道:“这就是本案不得不见的重要证人赵天壬赵翁。”
    县令如同看见了鬼魂一样,颤声说道:“你、你不是被烧死了?那我们这几天在查的是什么案子?”
    赵天壬确实桀桀干笑了几声,声音仿佛是将无数砂石放入铜锅中摇晃,沙哑难听:“果然好厉害的南朝书生,你是怎么识破我的计谋的?”
    “简单的很。”宋义长慢慢的说道:“阁下不愧是大冶县一等一的聪明人,你设了这个圈套来陷害肖公子,合县上下上万人没有一个人能看破的。并不是大家智谋不够,实在是你这个计划过于精巧隐蔽,以至于连我也看不穿当中的奥秘。”
    “可惜的是,你缺乏一种画家所谓的点到为止的功夫,你自己亲自参与的画蛇添足的一笔,毁掉了整个精巧细密的阴谋网。”宋义长说道:“昨夜你连夜叫那仆妇印上去的半截血手印,就是让你露出行藏的致命错误!”
    赵天壬一愣,沉声说道:“我原知道不应该找章氏加那个手印上去,但如果不及早将肖容定案了结此事,我也不容易从容脱身回北边去了。”
    “不错,如果不是你多余的这个动作。我也不会识破你尚在人间了。”宋义长说道:“一直到昨日我检查整个宅邸的时候,我分明记得清清楚楚,在月门的墙上并没有这个手印,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一个想要陷害他的计谋。我想,这是赵公子在品赏石头的时候无意中手蘸着了印泥按在纸上留下的印记,估计当时你也没有在意,直到事后才想起来要用这个方法来进一步勒紧圈套。”
    “不错。”赵天壬冷笑道:“不想这个小小的举动却被你窥破了整个盘算,这是我智计不及,甘拜下风。”
    大冶县令高声说道:“你和肖容公子素不相识,为了什么要编织这么恶毒的陷阱来构陷他!”
    “谁有心情来陷害这个纨绔子弟,”赵天壬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这不过是为了给某人一个教训而已。”
    “你说的那个某人,就是肖容的舅父,也就是黄州孟帅的牙将。”宋义长说道:“只因为你是北地来的奸细,被肖容的舅父追查紧急,所以想出这个办法,一则可以假死脱身,二则也报复了肖容的舅父。”
    “果然是聪明人。”赵天壬也不隐晦:“我实是蒙古国汉军万户张柔部下细作,真姓名不必对你说了,但北方人送外号千面佛,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宋义长一摊手:“从没听说过。”
    那赵天壬哼了一声,继续说道:“那肖容的舅舅追查我已经半年,眼看就要追到大冶县发现我的存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诈死以躲避,然后设陷阱杀死肖容,也好为我脱身北归赢得一些时间。”
    县令冷笑道:“你却没有想到宋先生识破了你的奸计。不要说挟私报复,就算想要脱身也不可能了。”
    他一声令下,十几名捕快冲上前来,将赵天壬团团围住。
    赵天壬号称千面佛,是说他精通易容伪装之术,而并不是说他武艺如何高强。南朝的衙役扑上来的时候,他并没有抵抗。
    但另一方面,宋义长对那名身怀武功的仆妇却低估了,在班头带衙役前去锁拿的时候,那仆妇打倒了三名衙役,打伤了班头一只手臂,匆匆逃出了县城。
    另一方面,县衙方面在将赵天壬全家收押之外,还及时将肖容无罪开释。
    肖容出狱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客栈拜谢宋义长的救命之恩。
    “不必多说,宋某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已。”宋义长从包袱里取出一封书信:“这是白翊杰给你的亲笔书信,当中的事情可能你已经知道了。”
    肖容把书信打开仔细读来,兴奋的说道:“这么说来,白兄打算将大冶、萍乡和汉阳三地的矿藏、匠户的输卒混为一体?这倒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只是让我主持大冶冶炼的事情,我不过寻常一个不学无术的落地秀才罢了,怎么能担当的起这么重大的任务?”
    “白翊杰看上的人,绝不会有错。”宋义长拍了拍肖容的肩膀:“好好做吧,有白翊杰在前头为咱们开路,功名的道路就在脚下了。”
    肖容问道:“那宋兄又有什么打算?”
    “我这就要离开大冶县,”宋义长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容:“不过在离开之前,还有一件小事要做。”
    河南地永城县的芒砀山脚下是一片宽广的平原,原来这里是金国用于耕作的农庄。这里阡陌纵横,良田美景,曾经是一片诗意的田园。窝阔台大汗南下洛阳,直取开封的时候路过此地,将上万倾庄稼全部蹂躏,农人尽数屠杀。村庄全都焚毁,这里无人经营数年,野草早已经长了数尺长,将俯身皆是的白骨骷髅都掩盖的快要看不见了。现在这里望上去就是一片了无人烟的草场而已。
    这正是让每一个蒙古人觉得安心的环境。一直到入主中原十多年后,还有在高墙大院里住的不舒服的蒙古贵族向窝阔台大汗提出要将北方所有汉地居民斩尽杀绝,悉空其地作为草场的建议。这种荒谬的建议自然不可能付诸实践,时人都传说是良相耶律楚材以汉地能收税多少布帛粮食相劝的结果,其实蒙古用于攻略金国的主力部队很多都是汉地的军阀,要尽杀他们领地内的人民无疑是让他们自断生路。
    虽然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执行,但窝阔台部下的蒙古军将,甚至包括世代居住在中原的汉、女真、契丹等部的军将,不折不扣的执行蒙古人“敢发一箭相抗者即行屠城”的传统,在中原大地大开杀戒,数以百万计的平民膏血于野蛮人的刀锋上,往昔尚算繁荣的中原大地已经处处白骨暴野、千里无人的凄凉景象。
    草原上一队蒙古骑兵压着一群神情麻木的百姓朝着一座山头行进着。这些人正是在去岁入侵京湖的时候被掳掠的汉人百姓,其中的老弱大半已经在敌人严厉的催逼之下死在路途中,剩下的人不过是苟且偷生而已,只是今日,苟且偷生的日子也到了尽头。
    山头上整整齐齐的排着两排铁甲精骑,高举的旗帜上书写着回鹘文字。一名身材高大的骑兵一手控着缰绳,一手高举着牛毛编制的大蠹,站在骑兵队前方。
    一名千户从队列中跃马而出,将手中的铁杖朝山下的百姓一指,喝道:“前方百姓,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骑兵队发出雷鸣般的应和,胡笳声里骑兵队分散成稀疏的阵势,朝山下猛冲下来。
    不明就里的百姓们突然看见山上的蒙古骑兵发疯一样的朝着自己冲了过来,再也不顾押送的骑兵大声呼喝,纷纷转头四散而逃。
    冲下山的骑兵们一面追逐着奔逃的百姓,一面开始开弓放箭,看的出来,他们都经历过严格的弓箭训练,每一次扬手开弓,必然有一个百姓中箭倒下。随着他们距离着步行奔跑的百姓越来越近,开弓的频率也越来越峻急,到最后居然个个有如连珠飞射一样,箭雨连绵不绝的射向越来越少的百姓,最后只剩下几十个拼命跑在最前面的壮年男丁。前方的骑兵收起了弓箭,纷纷抽出腰间的长刀,猛力呼喊着家族的名号朝着最后的幸存者们冲杀过去,经过一阵淋漓畅快的劈刺,将剩余的逃生者全部劈杀在地,成为了和草场上白骨作伴的新的冤魂。

第三十二回 慧眼亦难识真容(3)
    03…12
    满身沾满鲜血的骑兵们重新返回山脚下排成两排横队,举着大蠹的骑兵在其前方慢慢踱步经过。
    千户举起手中的短杖,高声喝道:“你们是谁的部下!”
    骑兵们齐声振臂高呼:“我们是天下的主人蒙古大汗的部下!”
    “你们为谁而战!”
    “我们为了大汗去横断黑水,挖取人心!”
    “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秃鲁花!我们是秃鲁花!”
    呼喝声中满满的极度的自豪和奋勇。
    立马在山坡上的数人将这一幕从头至尾的看在眼中。郝经侧身对宋义长笑道:“宋先生,我秃鲁花的这些孩儿们的表现,比南朝军马如何?”
    宋义长摇头叹道:“论起杀手无寸铁之人,南朝兵马也一样这般神勇的,我素闻大汗帐下怯薛是天下精兵,只要有一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