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士 >

第186章

国士-第186章

小说: 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云鸣看着他惊疑不定的模样,微笑道:“上游诸公素来以为天府自成一体,却不知道一个人只要有心,什么机密都是能探查出来的,何况是以京湖一地之财力,来探查人口繁盛的四川呢?”说着,他突然以锐利的眼光,冷冷的环视了重庆府的官员一圈。
    蜀中难制,几乎成了大宋朝的通病,自曹彬攻灭孟氏之后,蜀中屡有变乱,自从南渡之后更加是难以控制。除了屡次兵变和抗命之外,更有吴曦卷全川之众力图披发左衽,投降金国,并要以十万大军顺江而下直取江南的劣迹。四川上到朝廷派出的宣抚大员,下到普通官吏百姓,似乎都不把朝廷的命令太当真。以至于朝廷对四川的印象相当恶劣,再加上四川虽然号称天府,却是**横行,冗兵冗员之害胜于江南。四川繁花似锦,但财政收支却是赤字,每年要朝廷补贴一千多万缗才能勉强维持财政平衡。难怪朝中屡屡有放弃西蜀江南自己亦能立国的呼声了。
    郑云鸣却懂得,经营好四川对于整个大宋的关键意义所在。川东地区山势崎岖,正是克制蒙古骑兵的最佳场所,蒙古人的习惯,又是高屋建瓴,迂回包抄,四川正是符合他们传统战法的理想战场。未来十年里,蒙古人会不断的将重兵投入四川战场,试图从这里突破顺江而取江南。经营好了四川,就是保住了大宋,就是保住了炎黄法统。
    但经营好四川,首先得慑服这群当惯了土霸王的地方官员们。郑云鸣凌厉无比的扫视了众人一眼之后,马上又转为温和的口气说道:“我素知各位是忠义之臣,今日朝廷派我来,并不是要将我置于诸位之上,而是从旁协力,朝廷一贯相信凭着四川文武群臣的能力,是能够治理好四川保卫好四川的,各位只管勤勉做事,尽心报国,舍此之外,有郑云鸣在,不会让诸位的功绩埋没在川中。”
    他一个年资如此浅的官员,才踏上四川的土地就发出这等狂言。重庆的官员们却战战兢兢,不敢不认真。和京湖的官场一样,四川官场一样在京湖布有眼线。京湖最近发生了什么官员异动,什么重大政治军事举措,又崛起了什么新人。不出十日,必然能进入四川官员们的耳中,虽然朝廷的正规信使消息不通,各地官员的私人消息倒是传播的飞快。
    这位郑副都统的事迹他们早就明白了七八成,何况数日前接到公文的时候早已经接获了小道消息,声称这位郑都统是受了皇帝手书,要到四川来部署战守事宜的。他刚下船来就给了迎接的众官一个下马威,更是坐实了这则风闻。当下各人无不加了小心,生怕得罪了这位不是钦差的“钦差”。
    众人迎着郑云鸣来到重庆府小牌楼知府衙署坐定之后,郑云鸣问道:“四川当年情势究竟如何,先前江路不通,我等又面对曲出率领的大军猛攻,实在没有机会兼顾到四川方向。自曹将军阵亡,成都沦陷之后,敌军动向如何,现在何处还有蒙古人的大军屯驻,二太子阔端驻扎在何处。各地州郡哪些被蒙古人攻破,哪些被游骑蹂躏,哪些还在我们手中?我军的兵力布防怎样?蜀中究竟还残留多少战力?钱粮还留下多少?”
    众人听他连珠炮似的发问,都把眼睛盯住了彭大雅,论官阶,彭大雅是重庆知府,虽然也是刚上任不久,还没有加上四川制置副使的头衔,但论官阶,完全可以压住安抚副使的郑云鸣一头,也只有他担当的起和郑云鸣商议的资格。
    彭大雅不紧不慢的一桩桩跟郑云鸣讲说起来。
    “成都沦陷之后,胡人骑兵四出,几乎抄掠了川西平原的每个州县。汉州、眉州、彭州、永康军全都陷落,军民被胡人屠杀者数十万人,成都府西南的邛州也陷落,知州阵亡。此外,蒙古军又扫荡嘉定北方的资州和普州,正在准备进攻嘉定府。而且川东各个州县都出现了在野外扫荡的蒙古游骑,他们焚烧庄园,摧毁庄稼,杀掠人民。各地无不传出警号。”
    “但敌人最近突然班师而还,而且走的很急,各地州县的蒙古骑兵一夜之间都自行撤退,想来是因为都统在襄阳大捷,打死了曲出那厮,因而蒙古军才急着北返吧。”
    郑云鸣摆手道:“军中有一说一,那曲出确系自行病死,并非我军的战功,府台的意思是蜀中现在已经没有蒙古军的重兵了?”
    彭大雅点点头:“若说是重兵,现在只剩下一支了,就是驻扎在青神县境内的巩昌帅汪世显部,号称三万余人,根据前线战报分析,至少也有二万余骑的实力,四川境内没有一支部队能在野外和这二万余精锐骑兵相抗衡。”

第七十二回 干戈未料几时休(1)
    “这汪世显在金国的时候就是一员名将,自从归附蒙古,更成为我军的祸害。”郑云鸣叹道:“要遏制蒙古军的猖狂凶焰,必须先制住汪世显。川中现在还有多少人马可供调用?”
    “蜀口的部队是蜀中精锐。”彭大雅叹道:“往日有曹将军时,屡败蒙古军,守护蜀口周全。今曹将军已败,余者皆不足论。金州都统和彦威是蜀口兵最后的遗存,目前还留在北边的金州,所部只剩数千人,蒙古军一定会捕捉他加以歼灭。夔州路安抚使庐普手中掌握了一万人马,战斗力说不上坚强,其他不过是些州郡守兵罢了,其中若说是战斗力最强的,是目前嘉定府的守将雄边军统制王夔,他手下虽然只有五千军马,其中就有一千骑兵,骁勇善战,只不过为人就。。。。。。。”
    “为人如何?”郑云鸣问道:“国朝管理,彪悍之辈必然野性难制,难道又是滋扰地方的匪气不除的枭将么?”
    “何止滋扰地方。”彭大雅叹道:“这个王夔,四川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王夜叉’,想着这名字也明白了,遇着他的就死,沾着他的就亡。听说他驻在嘉定府,每日最大的爱好就是捉了富贵人家来拷打,把簸箕套在人家头上,四周点燃了火来恐吓,或者用弓弦挂在鼻子上放在木架子上,又或者用木头压人的两条腿,又或者强行给人灌醋,目的不过是捞取一些金钱,若是他不满意,随时就可能被杀死。他的部下则在乡里四处抄掠贫苦人家,见鸡拿鸡,见鸭拿鸭,又掳掠妇人。乡里对他们是痛恨到了极点。但是现在胡人大军正在四处肆虐,四川就只剩这么一点军马还稍有战斗力,谁也不敢去动他。”
    “我懂了,”郑云鸣淡淡的说道:“稍后我自去一趟嘉定府会会这位王统制。现在川东的府库赀藏情况如何,粮食是否短缺?”
    一说起钱粮的问题,彭大雅马上摆出了一副苦瓜脸:“蜀中的经济,原本就已经是赤字了,加上赵制置安抚使这一年来大肆迁移民户府藏到重庆府,中途所花费的物资更是不可胜数。如今敌人入侵,四川总领所和制置使司的储藏,被敌人在阆中缴获,茶马司、转运司和州府的贸易所得,又在利州被敌人拦截。如今成都的附近人户一空,重庆府的附近确是挤满了逃难而来和事先搬迁过来的人口,没有耕地可以养活他们。连我这个重庆的父母官,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重庆附近的难民有多少人?”郑云鸣皱起了眉头,从襄阳开始,他不乏处理流民的经验,也知道一张张需要吃饭的嘴对于一个地方官是多么巨大的压力。
    “开始的时候,原准备之搬迁成都居民两万户,十万居民,后??,后来消息传开,人人自危,逃往重庆府的居民越来越多,后来差不多有六七十万人从成都城迁往重庆。加上开战之后仓促逃亡到重庆的,重庆城内外的流民超过了一百万人。”彭大雅用手扶着额头,脸色很是难看:“府衙已经打开了仓库,尽量周济难民。但附近的人口实在太多,这么下去,很快就会把整个重庆搜刮一空。”
    这些问题郑云鸣在来蜀地的路上,早已经在船上反复考虑了许多遍,无兵无钱无粮,重庆防备不周全,还有上百万要吃饭的人,这些早在他心中了然,至于解决的办法,也筹划过无数遍了。
    “此事光靠四川一地难以解决,我等马上请求朝廷支援,当务之急是要求朝廷三件事,但相对的,我们自己也要做三件事情。”
    彭大雅微微一愣,向朝廷要钱要粮是笃定要做的事情,但重庆自己要做什么事呢?
    郑云鸣一字一句将腹中的计划缓缓道来:“粮食是当下第一要务,损失的财物也需要补充。这两样四川目前解决不了,只得请求朝廷支援,府台同意的话,我这就以夔州路安抚副使的名义写信给朝廷,请求朝廷拨付京湖屯粮五十万石,额外补助金一千五百万缗,送到重庆来,作为重整四川民生的钱粮。但做这两件事情之前,朝廷必须做另一件事情。”
    彭大雅望了郑云鸣一眼,看着他老练的谈论这些国家大事,半点没有年轻人的青涩。
    “还有何事比补给钱粮更重要的?”
    “在补给钱粮之前,首先要打通江路,建立完整的驿站系统。”郑云鸣说道:“南渡之初,吴玠为宣使的时候,朝廷的金字牌飞马到蜀口前线只要十五天,如今呢,从临安用金字牌急递铺传递消息,到达成都也超过了三十八天,甚至很多时候江路不通,朝廷根本得不到成都的半点消息,朝廷的诏令也难以通达全蜀。因此朝廷猜忌蜀臣,蜀臣也常常自作主张,和朝廷的大政相背离。若想治理好蜀地,抵抗住蒙古军的凶悍攻势,非得使得蜀地和朝廷连为一体,上下一心不可。所以我会要求朝廷派遣人员重整驿站道路,四川也会全力配合,要在一年之内,达成从临安到重庆府,只需要十二天快马金字牌急报就能抵达的程度。让朝廷对四川不再抱有疑心,然后四川可定。”
    重整驿路之事,自由惯了的四川文武臣未必心甘情愿,但当下正是有求于朝廷的时候,群臣实在没有和朝廷谈条件的资格。
    “而重庆亦不能坐等钱粮,什么改变也不做。”郑云鸣的表情严肃起来:“重庆府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条,等钱粮到日,马上展开以工代赈行动,展开修筑山城的大工程。”
    郑云鸣看座中众人并不显露出吃惊的样子,反而不少人在暗自微微点头,心知抢筑山城一事,早就在许多四川官员心中酝酿了。他整理了一下思路,朗声说道:“自我从京湖一路西来,沿途所见城池均是夯土所筑成,有的甚至还是三国时候修筑的土城。今日到了重庆,看见重庆的城池依旧是夯土的。如今蒙古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投石机技术,光凭土城是挡不住他们的。”
    “为今之计,就是仿照襄阳的样式,构筑以青石条为基础,双层包砖的城墙,经过襄阳的实战检验,就连蒙古军最重型的二十一稍大砲,对这种双层砖墙都不能产生结构性的破坏。”
    郑云鸣又说道:“我从京湖带来一百名烧砖师傅,在重庆选好地址之后,马上可以架起砖窑开工。”
    彭大雅却摇头说道:“重庆到处是山地,少土多石,安抚用砖反倒不如用石料来的可靠。”
    郑云鸣点了点头:“重庆出石料素来闻名,我也略有所知,用料小事灵活考虑,能用石料者用石料,适合用砖料时用砖料,不拘一格,只要城壁坚固就是目的,您看如何?”
    彭大雅点头称是,郑云鸣又接着说道:“光是重庆一地筑城,远不足够,所谓筑城,一定修筑一连串的支撑点,然后将支撑点练成防线,再由数条防线构筑起坚固的防区,然后敌军不可犯。所以重庆筑城,乃是计划中较小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将要在川东大兴土木,构筑山城,形成一整套连锁防御体系,将川东建成坚固的抗战基地,让蒙古人纵有大军也无所能为。”
    “至于修建山城的地点,我会会同各位地方官员,沿路考察,务必把守住险要隘口,让胡人无缝可钻。”
    这年轻人年纪虽轻,可是说话的口气好大,在险要处筑城把守,须得耗费许多钱粮人力,不知道他有没有本事将这个庞大的计划落到实处。众人皆是存了这个想法,听着郑云鸣继续说道:“第二件要紧的事情,就是张榜求贤,光求人才。四川天府,人杰地灵,杰出的人才不在少数。而且本地人士对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了然于胸,必然能够奉献奇策。我有个想法,就是在小牌楼设立一个集贤馆,就在府衙隔壁,但凡有能人异士,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见解的,官府不论身份一概予以欢迎。至于集贤馆的饮食和各种供应,一律比照我的待遇。不知道府台以为如何?”
    他言语里很是客气,但以彭大雅为首的四川官员都晓得他肚肠里是什么鬼主意。宋军新败,成都被屠,赵彦呐刚刚被朝廷解除了官职,整个四川的官场在面临战争考验的同时免不了有一场人事上的地震。这个时候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