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士 >

第153章

国士-第153章

小说: 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的来源。无论在东方或者西方,双手兵器和刀牌都大量装备部队,唯有两只手同时使用的进攻武器在战场上极少见到。双手兵器的进攻互相配合,可以说在进攻上加强了一倍的威力不止,但防守的时候门洞打开,根本难以做到防备周全,江湖上传说的一手进攻一手防御的招式,多半只是随口说说,其需要的武艺必须很高,既要能够用一支单手武器抵挡住敌人的全力一击,又要能够让另一支武器击破敌人的防御,这样的武将在大宋的军队里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其实用不着这红衣小将如何奋勇,三面震天的嘶吼声已经预示了蒙古人在全局的劣势。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宋人陷阱的蒙古兵们行动依旧果断,立即丢弃正在和陷阵军肉搏的同伴,骑上战马朝着北面落荒而走。在那里蒙古已经布置的伏兵虽然杀伤了不少退却的敌骑,终究拦不住高速的逃跑大队。但那些殿后的还没有来得及上马的蒙古军,来不及撤走的战马,还有满是帐幕的营地,以及停泊在汉水的二三百艘渔舟,还有三座气派的水排堡垒是带不走了。它们很快就被淹没在宋军白色的人流中。
    站在汉水岸边振臂高呼的人群中,郑云鸣被热情的士兵们簇拥着大声称颂着,有哪一个士兵不热爱一直带来胜利的统帅呢?热烈的欢呼声里,李伯渊和姚之元都亲自来拜谢郑云鸣亲赴解围的恩德。郑云鸣只是简略的逊谢了几句,随即嘱咐二人赶紧打扫战场,向四野放出哨探,抓紧时间修补城壁,治疗伤兵。商谈未了,但看见孟珙的将旗远远的高举着朝这边过来。

第五十九回 赵信城边羌笛雨(1)
    三人一起前来参拜孟珙,此时此地宋军诸军会集,孟珙就是这里官衔最高的将军,也是郢州附近全部宋军的临时总指挥。他惯于招徕北军,在北方投降的将兵中人气很高,和湖广总领姚之元都是旧识。此番相见,表现的甚是热络。众人正在商议要安排水手转移缴获的渔船,以免在接下来的大战里重新被蒙古人夺走的时候,但见那红衣小将压着一名蒙古军官远远的走了过来。他大声呵斥着让那蒙古军官上前,自己在孟珙面前跪倒。
    孟珙皱起了眉头,严肃的问道:“此战纯是郑都统指挥,为何不来与他表功,反而来找我?”
    那红衣小将抬起头看了看郑云鸣,倒是生的一副眉清目秀的面孔,但眉目中总有一股难以让人轻易驯服的桀骜之气。他也不说话,只是朝着郑云鸣拱了拱手,冷淡至极。
    孟珙大怒,高声喝道:“这是什么态度!左右,把他拖下去打十军棍,以儆效尤!”
    郑云鸣赶紧阻拦:“胜利之后责罚有功之人,对军队可不吉利。大帅就看在我的情面上,权且饶过他这一回。”他转头对那红衣小将说道:“等入郢州城后依序论功行赏。你先下去到检校功劳犒赏处将功绩录入功劳薄,稍后本将亲自为你颁发赏格。”
    那小将站起身来,躬身朝郑云鸣施了个礼,自行退下。只留下那被五花大绑的蒙古军官被留了下来等待问询。
    行军千户也力忽,原本是弘吉剌部人,因为嫌恶本部人缺乏斗志,只图安逸,从部族里逃了出来,以逃亡者的身份进入了国王木华黎的部下当兵,后来被弘吉剌部族发现了行藏,官司一直打到了三王子窝阔台面前,是木华黎爱惜他有勇力,善攻战,出面力保,让他脱离了弘吉剌部的籍贯,让渡到自己的部下效力。十年以来纵横河朔,曾经作为骑兵队的头领在野战中击溃金国的精兵,也曾经作为攻城指挥先登过名城的城头,这一次蒙古军大举征南,他又作为管理水军的将领尽职尽责,不料想就在郢州城下吃了平生最大的一次败仗,以至于成了思南思人的俘虏。
    他瞪着眼睛大吼道:“思南思的懦夫,速速把我斩了,要是皱一皱眉头就不是蒙古男子!”
    郑云鸣耷拉着眉毛,斜着眼看着他,仿佛是在看一件拙劣的美术品。
    “陈词滥调,完全是陈词滥调。”他用蒙古话说道:“只有地洞里的兔子才没有名字,报上你的名号来。”
    也力忽大声的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大叫道:“塔思国王手握三万精兵在南方驻扎,只要他得到了消息,不用一日功夫就能赶到郢州,将尔等一网打尽?”
    郑云鸣哈哈大笑,长声喝道:“我就坐?就坐在这里,等着塔思带三万大军前来邀战!”
    他挥了挥手,背嵬兵上来将叫骂不已的也力忽带了下去。
    “三万大军么。。。。。。。”孟珙沉吟道:“若是三万骑军,我军没有一倍的兵力很难在野战中牵制住对手,此事李将军怎么看来?”
    李伯渊从河南一路败到京湖,早就熟知蒙古骑兵的锋锐难敌。但如今手里有了火器,总算不再太害怕蒙古军攻打城池,拱手说道:“依末将愚见,咱们四五万人守在城中,城头遍布竹将军,郢州城池用石头修砌,坚固至极,有竹将军相助,就算塔思真有三万人,也奈何咱们不得。”
    “这不行。”郑云鸣果断的说道:“郢州与襄阳不同,郢州城池小,摆布不开四万大军,大家都窝在城里,就算粮食不缺,只要敌人竖起砲车攻打,每一发砲石都能造成不小的伤亡。”
    “依叔谋之见如何?”孟珙问道:“要尽起此处大军,下到复州水网纵横之地和蒙古骑兵一决雌雄么?”
    “复州并非大兵团展开决战的战场。”郑云鸣说道:“在彼处我军只消用数千军马牵制,足以保障黄州和鄂州两地的安全。况且胡人马快,战场由不得我们选择,一旦塔思知道自己后路被截断,一定会连夜赶回来攻打我军。”
    “守是必须要守的,但怎么守,中间大有学问。”郑云鸣说道:“我们先进城中补给,此中计划慢慢说给三位详听。”
    宋军的最高将领们各自骑上坐骑,连骑向郢州而去,郢州二将在前,郑云鸣和孟珙落在后面。郑云鸣将身子向着孟珙倾斜了一些问道:“那红衣小将究竟是什么人?”
    孟珙笑了起来:“我知道官人一定会中意此人。此人名作陈英瑞,原本是李虎手下。襄阳大乱之后,李虎被朝廷追究激化冲突,被连降三级,送往江西思过。他的部属被几位都统分别代管。说是代管,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此子归于我部下之后沉默少言,但平时训练对士卒要求极为严格,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往上冲,的确是骁勇难当。简直比我部下精锐都要好用。”
    “他寄人篱下,当然分外卖力以避嫌疑。现在国家危难之际,这样的虎将对咱们是饥渴中的一汪泉水,大帅使用的还需小心谨慎,不要让他轻易折损在蒙古人手中。”
    “这个我自理会得。。。。。。”孟珙反问道:“反而是官人,塔思得知郢州之围被击溃,马上就会率军前来郢州,说不定从各地还会调集来新的军队。那时如何应付?”
    郑云鸣耸了耸肩,表示对这个问题的无奈:“我哪有什么好办法,唯有四个字,叫塔思知难而退罢了。”
    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叫习惯了胜利的蒙古铁骑知难而退,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塔思听见自己派出去的骑兵被宋军硬生生的赶了回来的时候,令这位蒙古帝国中数一数二的年轻将军吃惊不小。他派出去的不是几十上百人的探马赤,而是多达上千人的前锋侦查部队。塔思运用侦查骑兵有其独创的战术,并不习惯以探马赤军三五成群的散放出去进行全领域的覆盖侦查,而这通常是蒙古将领惯用的手法。塔思的侦查战术与此不同,他惯于在主要行军路线上投入五百到一千精锐甲骑,这些骑兵未必一定专精侦查,但他们在前后左右又部署警戒的探马赤军,这些先锋骑兵在大军前方引路,一旦遭遇到小股敌军就地分路进击将其歼灭,一旦遇到敌人大军则一面骚扰牵制,一面飞马通报主将,让主力军团及时做好进行决战的准备。
    其实这一次先锋部队不过是意外失手而已,当他们冲上那道山脊的时候,因为山阳处树丛遍布,没有发现同样在登山的宋朝先锋步兵队,结果被敌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至于对方人数到底有多少,到底是哪位将军的部下,竟然没来得及查清。
    塔思勃然大怒,挥手一鞭就打在那先锋将领背脊上,那将领疼的咬牙切齿,只是不敢叫唤出声音来。
    “你打了这么多年仗,难道不知道树林荫下是伏兵的好地方,忘记了成吉思汗当年在红柳林的大战了么!”塔思喝道:“刘拔都儿!明日随我前去观看一下思南思人的虚实!”
    刘拔都儿瓮声瓮气的答应了一声,只要有思南思人可以交手,他是最欢喜不过的。至于那里是不是有众多的思南思军队,可能会有危险,他一点也没有考虑,只要刘拔都儿在的地方,思南思军一定望风而逃的。
    这一次的思南思军可能并不会如蒙古勇士的意那么轻易退走了,在高大的山岭上已经布满了各色杂号旗帜。旗帜下一队队兵士阵伍严整,不停的有士兵从山后越过山脊增援到正面来。毫无疑问,南军绝不仅仅是他们目力可及的部分而已,他们很聪明的将大营扎在了蒙古军看不到的山阳面,而侧翼地形险要又有南军把守,探马赤军即便进行迂回也探看不到山后的详细情形。看不到敌军的全貌,指挥官在布置战守的时候就有些棘手。
    更让塔思觉得棘手的,是宋军完全没有跟骑兵进行决战的意思,只是抓紧了时间修筑工事和障碍。他们只是昨日才夺占的山脊,这个时候却已经在山脚处摆出了一条由拒马和铁蒺藜组成的临时防线。拒马之后,宋人正在加班加点的抢挖壕沟,在壕沟之后树立栅栏。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摆出了一副乌龟不出头的姿态,完全放弃了主动攻击的精神。南军缺乏主动精神,这是塔思早就知道的事实,如果是在别的战场上遇到,他也许会一边鄙视对手的怯懦一边分布骑兵调动这些龟壳中的敌人,一边寻机予以击杀。但在此时此地,他不由得开始为这些正在准备据守的南军头疼起来。
    探马赤的侦查线向两翼延伸出上百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想攻打郢州这里几乎是一条必经之地。在南下的时候塔思也曾经留心过这道山脊,当时看起来,这里似乎是延绵不绝的山脉中一处较为容易通行的所在。但他根本没有料到认真推敲起来,这里的战略位置竟然是如此重要。

第五十九回 赵信城边羌笛雨(2)
    宋人几乎是一手扼住了整个战场的咽喉,他们虽然在各处战场受制,但在郢州这个关键要冲上却反而占据了主动,只要坚守此处,分散在京湖各处的蒙古军就不能相互支撑,反而有被割裂的危险。
    因为延绵不断的大洪山山系阻隔的缘故,这时徘徊在德安府的张柔部,在淮西抄掠的刘黑马、严实部,必须穿过大洪山才能和自己会师,而在枣阳休整养病的曲出则要全心全意的准备二攻襄阳,无力分兵南下支援。自从大军团从襄阳撤退后,襄阳城中的守军一改去年消极避战的态度,四面出动袭击骚扰在各地抄掠的蒙古骑兵。他们沿江而进,在鬼门山附近登陆,袭击了在枣阳休整的蒙古部队。派遣数千军马北上反击,将樊城当面的骑兵队一路驱赶到唐州境内。
    他们还沿着汉水逆流而上,攻打均州境内的蒙古军。在均州和蒙古人连战三场,先败后胜,扼断了从商洛地区向前线蒙古军运送给养的道路。围攻襄阳,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与其以二三万骑兵对襄阳进行包围,不如集中兵力发动一次彻底的攻击,将襄阳和城中数万兵力一同毁灭,就算今年来不及渡过长江深入江南,起码在来年的征途上再也不会有这么一座高城梗阻在前,让他们习惯的抄掠战术都时常觉得掣肘了。
    基于这一点,曲出已经向京湖的全部蒙古军队派出箭筒士,传达的命令只有一条:收拢部队,在襄阳附近组成强力的封锁圈,集中一段时间以来在京湖劫掠所得的物资和俘虏,会合从北方支援而来的物资和夫役,对宋朝在京湖的战略重镇襄阳府进行总攻。
    在这样的时候,应该没有人会关心塔思国王对郢州的攻略,就算塔思有心从别处抽调一二万人前来支援也不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在国王本人而言,他希望率领手中的有限的部队,配合劫掠到的少数俘虏,对郢州进行一次强有力的进攻,成则破坏了这里的宋军基地,阻挡了思南思人从水路对襄阳的支援,不成则疾速远畅,加入围攻襄阳的主力部队。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先得打通这道该死的山梁。
    “刘拔都儿!”塔思突然大声喝道:“前方敌情如何!”
    刘拔都儿明白国王的用意,大声答道:“敌军防备不完,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