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419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419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代当前已经走到极盛巅峰的蒸汽煤钢,成为时代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忍痛将心中的信仰放到一旁,全力投入到未雨绸缪的将来谋划当中。

有鉴于此,德国便必须获得足够对他国形成明显优势的航母总吨位了。事实上,即便是按照当前主力舰的份额来分配,清英心中都有些许的不悦:毕竟美国人都占了自己的80%,这无疑为将来增添了相当程度的变数。如果说主力舰的吨位大家都还好商量的话。那么航母吨位则是德国海军所必须坚守的底线!

除此之外。清英也不能对那个敏感的2。7万吨航母单舰上限做出削减。因为根据后世航母的设计经验。这种平顶船必须要在这个吨位下,才能在螺旋桨时代实现载机量、防护等多项指标的均衡,日本的翔鹤、大凤便是典型的例证;而如果吨位过低,则航母的性能则必将会因为边际效应而出现急剧减弱。虽然清英能通过种种源自后世知识的开挂手段,将战列舰、巡洋舰等舰艇的性能实现大幅度的飞跃,但却并不能在既定性能下减少多少航母的吨位。除了他本身主要是以设计主力舰为主,对船型干舷、舱室划分迥然不同的航母缺乏经验之外,其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大挂水下突出部。无法在航母上实现,也是其中的核心关键。

对于正统的火炮型舰艇而言,其水上空间基本上就只有作为船员生活和工作区的唯一用途;因此清英完全可以砍掉一部分水上部分的舰宽,在节省结构重量的同时、也省掉对tds纵深区域毫无意义的甲板防护。而蛮夷航母则不然。这货的水上空间不仅要做为机库停放飞机,还要保证甲板面积来作为飞机的停靠,这就决定了航母的水上空间以及甲板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清英依靠削减水上舰宽来大幅降低吨位的开挂手法,自然也就行不通了。即便是他还拥有基于后世流体力学的尾板和球鼻艏的外挂,但它们能起到的也仅仅只是平地提速1。5~2节左右。对于航母吨位的质变性控制于事无补。

而航母所能搭载的火炮上限,也同样是清英刻意准备留给各国海军的一个条约漏洞。由于舰载机技术发展的相对迟缓、和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历史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各国海军对航母的定位都还十分模糊,准备让航母兼顾炮战的思想始终盛行不衰。《华盛顿条约》中规定了大型航母不得搭载口径超过8英寸的舰炮,美国人便在列克星敦级上以双联装炮塔形式装了8门;而只想占便宜却不肯吃一丁点亏的日本人,更是给他们的一航战双姝装了10门8寸炮,其炮械总量甚至超过了大多数的条约巡洋舰!

有鉴于此,清英便有意将航母所能装备的火炮上限提升到了254毫米。如果美英等国的航母受此限制的误导,装上了这一口径的火炮,那么其航空能力和装甲防护都将因此而大打折扣,根本无法与专业的德国航母争锋。如果这一限制得到与会各国的通过,那么清英几乎可以断定必然有国家会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历史上各国在条款明细的《华盛顿条约》中,尚且不厌其烦地找寻漏洞并钻来钻去,又怎么会错过这么明显的一个机会?更何况除了德奥之外,其余各国都拥有254毫米的现成口径,将这种不知从哪蹦出来的蛮夷舰艇改成俊美雄壮的炮舰简直是手到擒来;虽然这一口径的主炮用来对付战列舰无疑是隔靴搔痒,但用作对抗巡洋舰却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其2。7万吨排水量的巨大潜力,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根本不存在任何的技术瓶颈可言!

不过,这些却都需要时间来发酵了。清英已经做好了与各国代表团进行长期抗战的准备,务必要让他们接受自己的这一提议。而实现意志的途径则与之前如出一辙,即紧密联络奥匈这颗卫星,同时与在对抗美国上利益一致的日本身上下功夫,争取将他们的立场转到自己这一边。趁着当前航母这个舰种还处在不为人知的萌芽状态,清英必须先发制人,在这场会议中将它的限制予以明确。

此后的数日时间内,清英便再度开始了联络盟友、以便共同在谈判桌上像美英施加压力的举动。尽管奥匈、意大利、和日本三国代表都对这台由清英独自演出的表演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抗拒,但出于尊重这个欧洲帝国未来继承者的考虑,在抗拒一番之后也都纷纷选择了支持他的提议。奥匈今后毕竟还要跟着德国混,日本也要依靠德国的力量在大西洋上牵制美英;而意大利虽然在之前有些不满德国在之前的战后利益分配、和当前的主力舰谈判中的独断专行,但他们却在清英一席极富暗示的话语下瞬间为之倒戈,成为了推动航母谈判的急先锋。

原因无他。由于之前的主力舰吨位限定,使得意大的4艘新式卡拉乔洛级战列舰不得不全部废弃:面对德美英日奥5国都有权开工新式主力舰的情况,意大利人无疑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极度的焦虑。而当前,清英的“航母”设想,却是给了他们一个建造大型舰艇的绝好机会。他们的新型战列舰刚开工不久,完全可以在船台上变更设计、做为这种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航母”继续建造并竣工服役。至于火炮口径的限制,自己先遵从了便是;至于今后是保留254毫米火炮用于对抗巡洋舰,还是恢复原有的381毫米重炮变成战列舰,就全看自己的心情了!

得到意大利一方的加入之后,清英便已经在会场上集结了4个国家的力量。而由于英国本身也在战争中拥有了搭载飞机的舰艇,这使得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局面。经过多方角力之后,关于航母的总吨位限制也最终被敲定:德美英日所能拥有的上限分别为15万吨、12万吨、10万吨、8万吨,意大利和奥匈则为5。4万吨。而在意大利代表的强烈要求下,与会各国也在之后加了一条附加协定:意大利海军允许将2艘卡拉乔洛级战列舰建成为航母,但必须遵守排水量和火炮的限定。

看着面条们那人人振奋的脸,清英心中也长舒了一口气。只要己方稍微用一点超重大法,德国海军就能拥有6艘标准的舰队航母;加上自己在设计理念上的指引,足可保证今后二十年凌驾世界的舰队实力无虞。

而在挪动航母发展的引路牌上,无私的意大利人也为德国做了最好的先驱。清英几乎可以肯定,在自己的那番话语之下,意大利这两艘改自战列舰的大型航母必然会带上浓重的炮舰元素,而这个先行者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也将是空前的。一旦意大利人的航母模式被各国海军接受,并纷纷为之跟风的话,德国就可以独自在另一条宽阔平台的道路上,笑看被引入歧途的各国海军跌入深坑。清英借助意大利人之手在这一点上取得的成绩,甚至还要高出他原本的预期!

此后,与会代表们又对各种舰艇的服役年限进行了限制。主力舰被毫无疑问的限制在了25年整,且替代舰的开工时间不得早于目标舰服役的第22年。航母和巡洋舰的服役期限分别是20年和18年,驱逐舰和潜艇则为15年和13年。这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有效期则为20年。期间各国又恢复了一团和气的局面,此前的激烈争夺仿佛遥远得来自另一个世界。1914年7月16日,这一条约最终得到签署,世界的局势从此又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ps:感谢书友潇湘夜雨异乡客、孤独小七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话说这两日订阅量十分悲催,作者心中冰寒如冬啊。。。。

第615章签约之后

苍穹幽蓝,夜风吹卷,一团团姹紫嫣红的焰火在空中绽放开来,流丽万端。随着《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顺利签订,身为东道主的美国人随即为各国代表们举办了盛大的晚宴舞会。除了例行的国事宴请之外,与各国加深商贸上的往来也是他们的一大目的:毕竟除了海军将领之外,此番各国也都派遣了举足轻重的政府高官前来出席会议。如果能从这些政要的手中收获一些订单或是债券,对于在谈判中已经收获颇丰的美国而言,则无疑又是一则锦上添花之喜。

对于美国伸出的橄榄枝,英国人和此前一直在海军谈判中担任看客的法国人无不反应热烈。虽然德国最后都给予了他们相对体面的和平,但持续一年的大战对其国民经济的损伤无疑极巨:尤其是法国,他们当前的经济已然陷入冰点,亟需海外资本来为其注入生机。而就连意大利人,也对美国这个工业和经济实力都爆棚的国度充满兴趣:虽然双方之间曾经因为意大利对法国的背后一刀的无耻行径而心存罅隙,但看在钱的份上,双方仍是相谈甚悦。

见到这一情形,清英心中不禁暗生警惕。自己准备通过对南美圭亚那的占领来在美国的后花园中埋下一颗楔子,美国又何尝不策划着用英法来阻碍向世界蔓延的德国势力?虽然经过这场欧洲大战之后,英法的力量被大幅削弱,但他们却仍是在欧洲牵制德国的不可多得的势力。就连两面三刀的意大利,也能作为奥匈的长年世仇来对抗德国这个最重要的盟国:就算罗马政府在柏林的威压之下不敢有什么明显的背叛举动。但私底下搞点小动作却也是毫无压力的!

几番计较之后。清英也有了自己的主意。在今后的十年时间里。德国都不宜同美国有任何大的冲突,因此通过代理人来实现自己对欧洲诸国的控制,便成为了清英选择的对策。对于意大利,清英准备扶持那名在另一个时空中于意大利近代史上留下了并不光鲜、但却绝对是浓墨重彩一笔的报刊记者,以期待他能够像历史上一样将,意大利上层的那些传统的投机政客们尽数清除出决策核心,从而让这个国度像奥匈一样真正成为德国的从属。至于法国,清英也准备在今后试探一番当前仍是陆军中将的贝当的态度。看看其在法国对德复仇已然无望的当前,是否会像历史上的二战时期一般持对德亲善的态度。

事实上,后世冷战中的两个超级大国也都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贯彻自己的意志,在亚欧美非各大洲的各场冲突战火中,都能看到他们隐藏在幕后的操纵黑手。

“美国人和英国人这么快就迫不及待的要品尝结合的禁果了。”一个满含鄙夷的声音在清英身旁响起。清英转头看去,却见是一身黑色中将军服的舍尔目光凌厉,透过一片乐师和舞女、直视正在热切交流的英国外相格雷和美国国务卿布莱恩的身影。见到这一情形,清英不禁微微一笑道:“将军,东方有句古话,无论是天要下雨还是娘要嫁人。都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事情。英国人刚刚在我们手上失去了离岸平衡手和头号海军强国的地位,现在他们能放下心来结交的。也就只有大洋彼岸的这群操着同一语言的撒克逊表兄弟了。”

“殿下,您或许不应该在海军谈判上做如此程度的退让。现在公海舰队的阵容几乎是英国人的两倍,综合战斗力更是比美国海军高出三倍有余;可通过这次条约,这两国的舰队力量之和却达到了我们的150%,使得德意志在舰队规模上所面临的局面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舍尔嘴唇翕动,终是有些耿耿于怀地开口说道,“大量经过实战考验的主力无畏舰,将不得不在今后的数年内予以报废,而美国人却只是拆了2艘实验性质的初代无畏,其主力核心都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今后,面对有联合趋势的英美,公海舰队的全体官兵又需要绷紧警惕的心弦。”

听得舍尔那难掩怨念之意的话语,清英也明白这位未来的公海舰队司令官在忧虑些什么了。根据当前《华盛顿条约》中的有关条例,将主力舰规模限制在55万吨的德国,必须在未来两年内将包括德意志级在内的7艘无畏舰和所有的前无畏舰全部解体:而在4艘h…40级战列舰竣工之后,4艘赫尔戈兰级、3艘拿骚级、和1艘冯德坦恩级,也将因吨位溢出而被报废。要知道,这些船不仅是在1906、1907年度开工的新货,在公海舰队中只服役了四到五年,更兼经历了实战的检验:在那场辉煌的北海决战中,它们与凯撒级一道,共同铸成了公海舰队的绝对中坚。将这些战舰剔出现役,本身就是对公海舰队实力的极大削减。

数年之后,德国公海舰队中的现役主力舰就将从当前的46艘骤降至21艘:4条尚未下水命名的h…40、8艘国王、7艘凯撒、1艘德弗林格尔、1艘塞德利茨,这便是黑秃鹫十字旗的全部家底。

相比之下,美国海军的保留情况则无疑就要好太多了。他们自特拉华级起的4艘无畏和4艘超无畏都尽皆得到保留,并且还能在未来三年内得到2艘内华达、2艘宾夕法尼亚、2艘科罗拉多和2艘列克星敦:其中前4艘未成舰都装有12门356毫米重炮,后4艘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