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路 >

第21章

三国路-第21章

小说: 三国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用手紧紧抓住程玉手腕,并仔细打量程玉的脸。程玉努力克制,才没有在他冲过来的时候拔剑砍过去,心里暗想医圣怎么会这样,这种礼节可是没有见过的,不过随即明白对方是在替自己诊断。

张仲景也一直没有说什么,只是反复的试探程玉的脉搏,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不住咋舌,过了好久,才长吁了一口气问道:“你应该就是我师弟信上提到的那个程太守吧?我听他介绍了你的病情,怕是很罕见,很麻烦的病症,刚才我帮你看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说,是个很罕见的症状,我需要再好好的诊断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净室之类的地方,让我仔细给你看一下?”当然,此时的张仲景对程玉的语气并不是很尊敬,因为他和程玉以前的官职是一样的,自己的年纪又比程玉要大,自然不用对他客套什么,何况他是医生,平时就不拘小节,而程玉对这些本来就不太在意,也没有注意到此时张仲景的失礼。

程玉听了,忙将张机请进府邸,带到了自己的书房,由他为自己诊断。

这次张仲景对程玉进行了更详细的检查,除了脉搏,又让程玉将衣服脱下,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又摸了一下他的骨骼,然后又长长的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久,他才告诉程玉说:“还好,你的病症发现的早,如果药材齐备的话,虽然治起来比较麻烦,但应该会有希望的,我给你一个方子,你按着上面的材料准备药材,经常服用的话,应该可以弥补你的先天不足。”

程玉一听,名医就是名医,许多普通医生看都看不了的病,竟然张仲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想出解决的方法,他对于张仲景是十分的信任,自然十分高兴。突然他心中灵机一闪,问道:“谢谢张先生医治之恩,我有一个朋友有这样一种病,常年干咳不已……”接着将郭嘉的病症说了一遍,医圣听了也很感兴趣,又询问了一些关于病症的具体问题。程玉虽然没有见过郭嘉犯病时候的样子,但据后人推断,郭嘉应该是死于肺结核,于是就说了一些结核病常见典型的症状。

张仲景听了,略一思索,就说:“这是一种先天不足的虚症,恐怕会是一种恶疾,按着他现在的情况来推算,恐怕没有几年的光景了。我给你留下一个药方,如果你见到他,就请交给他吧,如果他能坚持服用,应该可以保证让他颐养天年。”

程玉这会更是大喜,连忙千恩万谢,搞的张仲景对他也刮目相看,以为他对朋友比对自己还关切,不过如果他要是知道现在程玉心里想的是什么,恐怕会气个半死了。

给程玉开过两个方子之后,张仲景就坚持要离开,连一天也不愿意让程玉接待,在他的心中,什么样的应酬也没有那些等待他的病人重要。

程玉送走医生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下的几个重要武将和智囊请到了自己的新会客厅,让仆人们都退出去以后程玉对他们说:“虽然我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我想曹操不会因此而减少对我的敌意,从他派满宠作为使者来这里,应该就能了解到,——这个满宠是曹操手下的智囊之一,他来这里应该是怀有刺探军情的使命。我短期内还不想和曹操发生冲突,要和他结成联盟,不知道几位对这个想法怎么看?”

手下的几个人听了他的话,在下面商量了几句,也觉得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于是都纷纷表示赞同,不过大家的一致意见都是这个任务难度太大,恐怕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执行。

突然,下首坐着的一人发言到:“主公,我来到这里以后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这次就让我去洛阳为主公说动曹操,与他结盟,以消主公心头之患吧。”

程玉扭头一看,原来是徐庶,按理说他的智谋那么高,做一个说客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于是说:“有元直先生去,自然是马到成功,我也可以安心了。”想了一想又说:“元直先生此去,可将伯母顺路接回来,免的久居异地,彼此挂念。”其实他的意思是怕将来再有人用徐庶母亲要挟徐庶,那就一点也不好玩了。

徐庶那里知道他的想法,只以为是主公关心自己,心下一片暖烘烘的说:“多谢主公关心,徐庶一定不辱使命。”

程玉又想到自己刚才大胆的计策,对徐庶说:“徐先生此去,不知需要带什么礼物?”

徐庶却回答:“只要带舌头去就好了,这样的事情其实对我们两家都有好处,如果能对曹操解说明白,就算没有礼物,他也一定会接受的。”

程玉一听,微微一笑说:“不过礼物还是要有的,我决定给曹操送一份‘特别’的大礼。来人,取纸砚来,再给我准备几个锦盒。”

堂下的人都有点奇怪,送礼还要纸砚干什么,不过他们心目中大多觉得这个主公高深莫测,这么做必然有他的深意,也就静静的看着。

程玉等纸笔拿来,在纸上写了一些什么东西后就折起来,如是写了三张,又拿过旁边军士手上的锦盒,将三张字条分别放在里面,然后命令手下人按着顺序贴上标签和封条。——程玉已经来到汉末三年了,自然写个东西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写的还是不怎么样。

最后,程玉又拿出一张纸,写好一封信后对徐庶说:“徐先生,如果曹操同意了盟约的话,你就把这封信带刚才的三个锦盒一起交给他,说我算出了他今后可能会遇到的三件大事,如果到时候他能遵照上面写的话,一定会给他一个惊喜。

众人一听,这才明白,徐州众将和东莱的人马当年都见过程玉神算大发神威的时候,自然对他说的话比较相信,想不到主公竟然会送一份这么大的惊喜给曹操,想必日后他必然会和主公好好相处的。

不过,下面还是有人提出了异议,当然这种活,有要太史慈来干了,只见他满脸的疑惑问道:“三弟,如果是结盟也就罢了,是不是就不要泄露什么天机给他了?如果真的有大用的话,那岂不是便宜了曹操,要是没有用的话,又空给曹操留下话柄。”

程玉神秘一笑说:“这个不止对曹操会有莫大的好处,我们也可以因而获得大利,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为什么我不做呢?是不是,二哥。”

反正太史慈对程玉就一句话,绝对信任。听程玉这么一说,也不管真的假的,就一脸佩服的回去坐到了自己的地方。

程玉正准备告诉徐庶他可以走了,但心中隐隐约约觉得似乎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沉吟了好久,才突然想起自己派去荆州的使者到底有没有把给卧龙凤雏的信给带到啊?自己被张机给忙活糊涂了,竟然忘记了这件最重要的事情。想通了这一节,忙叫人把那个士兵找来。

这人一进来程玉就问:“我叫你带的另外两封信你有没有带到啊?”

他马上跪倒回答:“禀告大人,两封信虽然都带到了,可是都没有见到本人。”

程玉一听,心里这个气,一个人也没有见到还叫都带到了,不过心中更大的是失望,就让这个士兵把经过详细的讲一遍。

程玉这才知道,此时的诸葛玄已经死去,而诸葛瑾想去江东碰碰运气,已经离开一段日子了,诸葛亮正是少年,不甘坐守家中,也要四处去求学,所以程玉派去的人只见到了还是个孩子的诸葛均。而庞统也是因荆州文士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想去江东看看有适合什么自己发挥好地方,如此一来,让程玉平白高兴一场,最后两个人都没有找到,不过程玉也不是很伤心,一切都看缘分,自己有了徐庶陈宫这样的人就已经很满足了,何必要把天下的名士一网打尽呢,更何况就算自己想他们跟自己,他们是否看好自己还是未知数,当然不必为虚渺的事情发愁。

第二天,满宠就告辞要回去了,他这种人,不需要去观察一些什么细节,只要大略的看一下,对徐州的大体情况已经很了解了,他对徐州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看的出程玉在内政方面下了比较大的本钱,和当初陪同主公一路打过来时的徐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而且好象收降了吕布属下之后,徐州兵的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毕竟青徐之兵虽然勇敢彪悍,但还是缺乏实战经验,加上身经百战的吕家兵马和东莱带来的严整军纪,这只部队的实力绝对不可以小看。

程玉一听他要回去,忙把徐庶给推了出来,只说是朝见朝廷的使者,其实满宠心里自然知道,所说的朝廷,不过就是自己的主公,既然他想和自己一起回去,自己也没有理由反对,于是两人结伴而行,向洛阳进发。

一路之上,徐庶知道自己的目的在于和曹操交好,和满宠两个人也就比较亲近,满宠和徐庶一聊天,才知道这个人不简单,文韬武略,只要自己能想的到的,他竟然都有所涉猎,而且任何一项也不在自己的水平之下,不由惺惺相惜,暗中为他跟了其他的主公而惋惜,准备一回到主公身边,一定要说服他想办法挽留徐庶。

这队人马刚走到一半左右,突然有人报告满宠说,曹大人已经将国都迁到了许,并更名为许昌,现在他们的目标应该相对修正一下了。

在同一个车队里的徐庶自然也能够听得到这个消息,他的心里是暗暗赞叹,看来曹操手下的人也都不简单,这一手实在是太高了,把国都由势力边缘的洛阳迁移到了中心的许,这一下子,朝廷更是牢牢的掌握在曹操的手中,以后谁想要拥立皇帝的话,只有把他先整个灭掉才有可能,不过恐怕还没有打到许,就被天下的勤王之师给灭了,不由对程玉的战略眼光十分钦佩。

这回路程变的近了,没两天,这队人马就到了许都,徐庶是第一位迁都后来朝拜的诸侯使臣,他的到来在外人看来就是徐州军阀程玉对曹操此举的认同,自然让曹操高兴万分,加上满宠对他说了徐庶的过人之处,曹操更是兴起一见真容的念头。于是曹操下令在自己的府邸大摆酒宴,款待徐州来的使者。

这一场酒宴,基本上曹操还在身边的文武重臣都来了,徐庶心中也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正好可以借此看一下曹操手中的人才。

酒宴开始之前,照例是互相介绍与寒暄,等酒宴开始后喝了几轮,曹操才把话题拉向了正题。

曹操为人倒是简单明了,一上来就问:“不知元直先生受程大人所托,来到这许昌,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徐庶一听,微微一笑:“主公知道曹大人以安定天下为己任,想助大人一臂之力。”

曹操仰面大笑说:“好好好,我意在削平割据逆臣,不知你家主公又能助我什么呢?”

徐庶回答说:“无论我家主公做什么,怕都是对大人最好的帮助。”

“哈哈,此话何解啊。”

“现在天下豪强林立,北有袁绍于河北,南有刘表与荆州,淮南袁术时时心存野心,关西二贼刻刻欲犯大宝,近尚有刘备屯兵于汝南,张绣盘踞于宛城,曹公虽一心为天子,只怕有诸侯不服,此时的曹公惟有兴起义兵,收并亡鼎。区区徐州不过是弹丸之地,与曹公,不足以成其大,而与逆贼,却足以乱其谋。我主程公,一心思报效朝廷,恨不能为大人之行摇旗助威,正是忠义之士,如徐州之主易一逆贼,尚不知会为天下造成多大浩劫。”

听到这里,下面一个插言道:“虽程大人忠义,但奈何力小势微,如我家主公东巡,百姓可愿迎我于徒?”

“十万士卒,百万茕首,必以干契之舞迎大人于路。但只怕州郡空虚,为贼人所乘。”

对对方的威胁,徐庶也以威胁相回应,曹操也不想这么容易就把关系搞的太僵,也想探探对方的底牌如何于是问道:“朝廷已经加封程玉为徐州牧,以显其忠义,又晋其为莱阳侯,以彰其名节,不知程将军又有何求呢?”

徐庶听到这里,脸色一整,站起身来对曹操认真的说:“我家主公愿与大人戮力兴扶汉室,合两家各自微薄之力,而天下又有何人能抗呢?”

曹操哈哈大笑:“程玉有先生这样的人辅佐,而我又何敢东顾呢,只要先生尚在,我必仰视东南,但有所需,能不从命?却不知先生可愿在许昌长住,以待诏于圣上左右?”

终于曹操图穷匕现,想要试着用富贵将徐庶留下来。

“某之才疏,尚不如我家主公的万分之一,正欲在我家主公身边学习,待我学好之后,再来报效朝廷不迟。”

曹操见这样不能他,又换了种方式,想要离间他,又问:“不知道元直先生在徐州又担任什么样的官职啊?”

这个本来对徐庶来说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程玉刚刚担任徐州牧,手下的人还没有封赏就派他来许昌了,此时的徐庶还是白丁,曹操想以次离间两个人的关系。却没有想到徐庶回答说:“在徐州,主公分配的每一个官职必然要合乎他本身的才能,以我的才能来说,只配到四方去担任使者,所以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