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34章

清末洋流-第34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呢!刚才只是试探你罢了,我有一条妙计可以脱身,不知张兄可愿一试?”

张国梁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人,问道:“什么办法?速速说来。”

潘安在张国梁耳旁小声道:“我们把大营的兵马全都分给几个副将、参将、游击,让他们突围,就说在大营附近有援军接应,让他们拼死抵抗,我们化装成小卒混在军中,肯定无人主意,偷偷的离开战场,再办成平民,不用两天就可以赶到苏州,那里兵多将广、城池坚固,一定还没陷落。”

见张国梁疑虑,潘安补充道:“张兄放心,这个方法我用了好几次,次次都平安脱险。”

“万一朝廷追究起来,岂不遭!一生英明毁于一旦啊!”张国梁接受不了这个办法

潘安嘲笑道:“张兄你还太嫩了,官场上讲究的是报喜不报忧、官官相护,再说了如今江南大营被破,朝廷要追究,也是追究……大官,向我们这样的小虾米,只要花点钱就糊弄过去了。”

李云中听说南京城里又来了洋人,将围困龙潭清军的任务交给张遂谋,他带领洋枪队先一步返回南京。

李云中还以为密迪乐又带一批军火前来销售,没想到见到的却是几国公使。

英国公使文翰、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表示就汉军是否应该攻击上海的问题前来与李云中商议。

麦莲首先对李云中道歉:“尊敬的的汉王殿下,我对前任马歇尔公使的所作所为感到万分的抱歉,现在他已经被总统先生罢免,由我担任新的驻华公使。”

李云中道:“那你们美国的态度呢?还是准备帮助清妖?”

麦莲摇头:“我们美国绝不愿干涉他国的内战,无论是汉国还是清国,美国都是持中立态度的,这一点请您放心。”

“那你们租借给上海清军的炮舰是不是也应该收回。”李云中即将攻打上海,想尽量的减少麻烦,“还有听说你们在上海组织了上千人的义勇队,你们这是要占据上海吗?”

文翰听到李云中说到关键之处,解释道:“我们不希望上海遭遇战火,这一点请殿下要明白,再繁华的城市也会被战火瞬间摧毁,您也不希望得到的是一堆废墟!”

李云中马上反驳道:“我宁愿得到一堆废墟,也不愿他落在清妖手里。”

上海无论是贸易出口量还是居民数量已经超越了广州,成为洋人在中国的活动中心,李云中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占领上海。

文翰摇头“所以我们组建了义勇队,我们不希望上海变成废墟,我们几国负责上海的秩序,不允许其他的军队进入上海!”

李云中也不想这是同英法两个列强冲突,但上海就这样放弃也不甘心,佯装强硬道:“你们要知道长江以南现在没有任意一只军队可以挡住汉军前进的步伐,就是南京城外的江南大营,里面驻守着十万清妖最精锐的士兵,就在今天已经被我全部消灭,我接下来就准备攻占苏浙,请你们要考虑清楚!”

布尔布隆惊道:“不可能,你们汉国只有不到五万的军队,怎么能消灭那么多清国的军队,要知道前天我还接见了他们的代表,他们表示江南大营稳如什么大山!”

李云中回道:“先生们,我会用这种方法欺骗你们吗?你们一打听就知道我并没有说谎,布尔布隆先生,您刚才说代表?江南大营的代表?”

文翰和麦莲一起生气的看着布尔布隆。责怪他不应该那么的沉不住气,文翰怕布尔布隆将他们卖给清国枪支的消息交待出来,抢先一步道:“是江南大营总督派人前来询问,为什么殿下的部下有那么多洋枪,是不是我们几国卖给你的,并且要求我们终止与您的合作。”

麦莲道:“那个叫冯子材的将军很了解我们,当然他比不上殿下您,所以我们商议停止对你们的枪支买卖,无论是汉军还是清军。”

李云中强制自己冷静,他早料到会有今天,这帮洋人巴不得中国人自己拼个你死我活,哼!实在不行我就搞走私。

马克思说的好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蠢蠢欲动了;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忘乎所以了;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么上绞刑架的事都干得出来。我给他们百分之四百的利益,不信他们运不来火枪、大炮!

“你们今天来的目的是什么?总不会为了告诉我这个消息,你们专程跑一趟吧!”李云中问道

“对于这个决定,我们感到万分抱歉,这是国内的命令,我们必须得遵从,但是汉王殿下您答应给我们的利益本能改变,您必须履行协议上的条款。”

李云中没想到这个时代的洋人那么的无耻,停下所有动作看着他们几个,将他们的意思复述一遍“就是说你们可以违反条约规定,而我必须遵守,你们是这个意思?”

文翰道:“抱歉很遗憾,我们只违反了向你们出售武器这一条……”

“我最看中的就是这一条,其它的都是附带的。”李云中粗暴的打断,又嘲笑道:“如果你们愿意将枪支生产线卖给我就不算违反协议了。”

第六十一章向荣的戏剧性结局

谢谢神山之石的打赏,请继续关注本作品。本书收藏离一千还有好远的距离,请大家帮忙收藏下。

三位公使一起摇头,“这不可能,枪支生产线在欧洲也是属于禁止交易的对象,我们顶多交易维修的生产线,很遗憾,这也是国内禁止对你们出售的东西。”

文翰笑道:“殿下你不必生气,我说的是官方的决定,我们对于商人用你们中国的话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有个前提,你能说服他们从遥远的欧洲给你运过来。”

李云中放下心来,只要能买到洋枪就好,打趣道:“我怀疑你们是不是想将运费转移到我的头上,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布尔布隆佩服道:“殿下您真是太伟大了,就像拿破仑一样能够猜透敌人的想法,当初我们也考虑到这个……”被麦莲瞪一下,布尔布隆不意思再说下去。

“是吗,但是我可不想有拿破仑那样的结局。”

文翰见李云中冷静下来,问道:“不知殿下对上海的看法是不是与我们一致。”

“大约还要半个月我汉军就可以攻到上海,你们说到嘴的肥肉,我可以不吃吗?”李云中决定试探洋人的底线在哪里,“到时我如果下令封闭上海,禁止商人、买办出来购买生丝、茶叶等物品,上海一样会变成废墟。”

麦莲、文翰、布尔布隆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可没想到李云中会用这种两败俱伤方法来反抗,自然不知如何应对。

“不,殿下,你不能这样,这么做对您也没有好处。”布尔布隆疑惑,不明白李云中为什么要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

“殿下,我看我们可以就上海问题再商量一下,毕竟我们都需要上海的繁华。”文翰就定退让一下。

“对,殿下我们也没有长期占领上海的意思,只是暂时帮你们维持秩序,毕竟你们的兵力要对付清国。”麦莲也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李云中没想到自己胡乱吹嘘的威胁那么有用,趁胜追击道:“这在我们中国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们为什么不同意我军占领上海呢?”

文翰无奈道:“我们并不是不同意,是侨民们担心你会像四川太平军那样杀光有钱人,分了他们的家产与女人。”

李云中暗道:洪秀全真是害人不浅,名声都传到洋人那里去了。

布尔布隆严肃道:“请殿下不要怀疑我们!毕竟在欧洲也有这样的思想传播!他们称自己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同盟?马克思主义?”李云中疑问道。

这句话可吓坏了几国公使,他们没想到在遥远的东方真的有人信仰共产主义,真的照宣言那样发动了革命,看样子还有成功的可能。

布尔布隆惊叫道:“我们猜的不错,你果然是共产主义者。”

李云中摇头解释道:“我只是知道欧洲有两个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但我并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也不赞同他们用暴政剥夺资本家的家产,再说了我就是最大的资本家,你们认为我会打倒我自己吗?”

文翰想了一会,道“我们相信你,但是侨民们不相信,我们也没办法。”

“如果你们答应出售给我风力武装帆船,那我可以不派军队进驻上海,但我要将政府部门建立起来,当然还要一些必备的巡警。”李云中想起了个典故,决定按图索骥的挖个坑。

想当年,袁大头为了贷款消灭南方革命党,答应了洋人一大堆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不在天津驻兵,贷款到手以后,派了一个混成旅穿着警察的衣服大摇大摆的开进天津,城里洋人是目瞪口呆、毫无办法,最后只能默许。

“没问题,只要不在上海驻军,就什么都好商量!”文翰喜笑颜开的许诺道

布尔布隆也承诺道:“我们法国也答应你,但你不能后悔这个决定,”

麦莲见李云中看向他,无所谓道:“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买。”

“那你们的义勇队在政府成立之前要解散,还有,如果军官没有去处的话,可以来南京,我打算聘请一些洋人做教练,好好训练我的部下怎么使用洋枪。当然他们的薪水我会加三倍。”李云中趁机提了条件。

文翰点头道:“这个当然,只要有海军在,侨民就会放心。我会帮你的聘请转达给义勇队的,三倍的薪水!我想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过来的。”

李云中好不容易打发走洋人,前线也传来好消息,被困在龙潭的清军想要突围,被击败,光俘虏就有一万四千多人,副将、参将二十余人被活捉。只有少数散兵逃脱。

李云中想起刚造反的时候跑个县令都遗憾半天,没想到如今一下活捉几百名县令一样的官也没有丝毫兴奋的感觉。

苏州

自从向荣带领残兵败将来到苏州,就整日的借酒消愁,等待朝廷问罪的圣旨,同时心中还有一丝希望:朝廷容许他待罪立功,那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把握,就这样忐忑不安的等待着。

潘安和张国梁化妆成小兵成功突围后,在路上收集了千余散兵,又将沿途寨子、县城里的清兵全都带走,还强拉了不少壮丁,终于凑齐了五千余人,雄纠纠气昂昂的向苏州赶去。

张国梁没想到潘安不但在逃跑上有一套,跑完之后还能装作打胜仗一样,返回苏州,真是感叹不已:怪不得绿营兵屡战屡败,这从当官的所作所为就看出来了,暗自决定,自己以后决不允许有这样的下属。

向荣听见张国梁安然返回,急忙出城迎接。握着张国梁的手,老泪纵横道:“国梁无恙,事有可为、国梁无恙……”

张国梁看着苍老不少的向荣,心中怨气消散大半。

一旁意气风发的潘安怕张国梁将真相说出来,急忙对向荣道:“启禀大帅,我率军从仙鹤门突围到龙潭大营汇合张总兵,没想到反而被反贼重重包围,我军奋力厮杀一昼夜,终于杀退了贼军,毙敌三万余人,唉!不过我军也伤亡惨重,只剩下八千人,沿途又派了三千人在各个险要之地固守,如今到苏州的还剩五千人,请大帅吩咐。”

张国梁听得又羞又愧,模糊道:“请大人责罚。”

向荣看着他们带来歪瓜瘪枣的兵马,也不戳破,对张国梁道:“责罚?我要向朝廷保举你做提督!”

潘安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感叹:同人不同命。

屯兵泰州建立江北大营的琦善得到消息:朝廷有意重惩向荣。急忙上书朝廷替向荣分辩,又写信给向荣,让他进兵剿几个土匪,向朝廷报功,好将功补过。

向荣收到琦善的信,知道消息是从兵部尚书穆荫透露出来的,绝不会有假,顿时万念俱灰,萌生了自杀以全名节的想法,将苏州城总兵以上将领全都找来,交代后事。

向荣将自己可能被朝廷问罪的消息通知大家,义愤填膺有之、兔死狐悲有之、幸灾乐祸也有之。

张国梁气愤道:“大帅和反贼作战三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啊,况且还有血战永安、桂林,收复武昌这些奇功呢!如今朝廷怎么能因一次战败就要问罪!”

和春也劝道:“大帅不必忧心,当初岳阳失守,我不也被朝廷免职,还是朝中大臣向皇上从新举荐,我反而官升一级,到时我们也联名向皇上求情。”

“对……大帅不必忧心”不少人附和道。

第六十二章石达开的难言之隐

谢谢凝望海石的打赏,谢谢神山之石的更新票,小郎连夜赶了一章作为报答,谢谢二位,顺带求收藏、推荐。

向荣示意众人安静,将心中想法说出来“这次和以往不同,不但损失几万官兵,而且将苏南、浙江暴露于反贼的兵锋之下,漕粮重地即将不保,这哪一件都是砍头抄家的罪。”

听说要砍头抄家,众人全都寂静下来,向荣失望的叹口气,续道:“江南大营溃败是我的责任,与各位无关,我会写奏折向陛下请罪,以后苏州的防御就交给和春和张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