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神医 >

第60章

大宋神医-第60章

小说: 大宋神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实在精神不起来,因为府州两万将士,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发饷银了,虽然每月的饷粮按时发放,但是那些粮食只够糊口而已,想改善生活,却是不足,没有钱的日子。你让这些彪汗好战地边军,如何精神的起来。
  “靠!真是没有天理啊!府州那些倒马桶的杂役,这个月还发了一百文的俸禄呢!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拿命去拼,居然只发了不到两石粮食,我们那四百文的饷银呢!不知道让朝廷那个狗崽子给私吞了。”一棵歪脖树下。一个光着脊梁的军中大汉,正在跟几个同样光着脊梁地士卒大刺刺的说道。
  “算了吧!两石粮食,卖了也有将近一贯钱了,比那些倒马桶的俸禄高多了,石哥还想什么呢!”大汉身边一个年轻的小胖子很满足的说道。
  啪!那个叫石哥的大汉,马上举手在小胖子的后脑勺上来了一下,然后笑骂说道:“你个刘胖子,真是没有出息啊!居然和倒马桶的杂役比,你娘的有了两石粮食当然够了,你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老子可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呢!那两石粮食仅仅够吃的,老子当然不满足了。”
  “够吃不就得了,只要饿不着,我们就等着饷银啊!就算这个月不发。难道下个月还不发吗!”小胖子旁边,一个老实巴交地憨厚士卒耿直说道。
  “呸!怪不得你这家伙快三十岁了还没有找到婆娘,你这种没有一点出息的人,谁会嫁给你啊!你不想想,我们现在是拿命去拼啊!如果只是为了那点粮食。我们回家种地不就行了,在这里出生入死干什么啊!那些当官的不发粮饷,我们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婆娘,不孝的有几个,没有儿子才是老大啊!”壮汉士。卒感叹的说道。
  “石哥刚才想说地,是不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小胖子听到壮汉驴唇不对马嘴的成语,笑嘻嘻的纠正说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难道你们就不想有个婆娘吗!想想上次我带你们去的那个春来楼里面的小娘子。那肌肤,那身段,那声音,难道你们就不想找个婆娘,天天搂着睡觉吗!”壮汉地话语中充满了诱惑的意味,挑拨离间的意思已经渐渐流露,这个时候如果有军官在这里,肯定能从中听出来壮汉不怀好意地意思,但是很可惜,这里的几个人,都是一切最底层的士卒,他们那里知道壮汉在引导性的挖掘他们的愤怒呢!
  “想想吧!如果发了三个月的饷银,就算找不到婆娘,也能再去春来楼逍遥一次,难道你们就忘了在春来楼那个美妙的夜晚!”壮汉这时已经转变成诱惑别人交出灵魂的魔鬼,不停的诱惑着眼前几个士卒。
  老实巴交地憨厚士卒终于受不了诱惑,想到那次在春来楼的美妙夜晚,眼神中充满了欲望的说道:“石哥!我想去春来楼,可是没有钱,怎么办?”
  “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可是三边的精锐士卒,可不是府州城中的下人杂役,饷银是他们说不给就不给的吗!我们一起去要饷银,大宋这么富裕,那里能付不出我们的饷银呢!一定是那些官员给贪污了,如果他们还不给,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回家种地也比在这里强啊!”石哥大胆的蛊惑这些士卒说道。
  “石哥说得不错!那些饷银可是我们用命拼回来的,凭什么他们说不给就不给啊!我们去跟将军要,问问将军本来给我们的饷银,到底到那里去了。”小胖子这时也被春来楼的女人冲昏头脑,大声的附和说道。
  “慢着!只有我们几个,势单力薄,将军未免会见我们,府州两万兄弟的饷银都没有发,如果我们集合多一点兄弟,将军就一点会见我们,人多了,他们不想发饷银都不行!”壮汉继续蛊惑的说道。
  “石哥说得不错,我们去联系其他兄弟,让他们将三个月的饷银补给我们!”憨厚的士卒下定决心的说道。
  几个小小的最低级士卒,商量了一下,各自联系各营的兄弟,准备一起找军营将军,要会积欠的饷银,壮汉石哥,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阴冷的笑容。
  谁都没有想到,几个被女人冲昏理智的低级士卒,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而这同样的一幕。在麟州和丰州同时上演,整个三边,暗潮激荡。
  这夜,三百府州最低级地士卒,夜闯将军营帐,要求派发积欠三月饷银却被折惟忠的次子左侍禁将军折继闵,打军棍二十赶出营帐。
  ……
  府州属于大宋特殊州地,地靠西夏,辖区内多为少数游牧民族,盛产党项战马,大宋军中战马,一半都出自这个小小的州地。
  府州城属于边疆重镇,城虽不大,却城高墙厚,引自活水的护城河。更有三丈之宽。
  府州不但是边疆重镇,而且是有名的商贸重镇。大宋前往西夏的走私商人,大部分都经过府州,而府州盛产地战马,更是引来大宋各地的马商。
  府州人口不多。连大宋一个中等县的人口都达不到,城市人口六万,城外人口不到五万,不过比十万小县的人口多一点。
  今年已经五十多岁,老态龙钟的府州知府折惟忠。正在府州衙门中批阅府州各地官员呈上来的奏折。
  府州不同大宋其他地方争权,府州的所有权利,都被掌握在折家的手中。无论军、政、财,都被折家紧紧的掌控在手中,与其说府州是大宋的州地,还不如说府州是大宋地藩邦更为妥当,不过因为府州处在西夏和大宋之中,加上自身实力弱小,无奈之下,折家当年才归顺大宋,成为大宋的一个州地。
  所以折惟忠非常的忙碌。他不禁要应付府州的各种事情,还要应付来自汴京的各种压力,繁重地工作让他未老先衰,同样年过半百,但是折惟忠比起汴京那位悠闲的孟王,看上去足足老了有四十岁之多。
  折惟忠的面前,堆满了五月的各种呈册,上面的各种数据和分析,让老知府看地头大不一,毕竟他只是将门出身的党项武将,让他负责一州的军政,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大人!大事不好了。”折惟忠头痛之时,书房外传来府州军判官地焦急声音。
  “什么事?大惊小怪,本官没有交过你吗,泰山压于顶而面不改色,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折惟忠大声的训斥说道。
  府州军判听到上司的训斥,唯唯诺诺的走在书房,声音依然焦急的说道:“禀报大人,大事不好,外面军营士卒哗变了。”
  “哗变!”深沉的折惟忠,听到府州军判的话,大吃一惊,同样也焦急问道:“士卒哗变了,情况怎么样?为什么哗变啊?”
  “左侍禁将军正在带兵镇压,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不过听说是因为士卒不满三个月未发饷银而哗变的!”府州军判小心翼翼的回答说道。
  “怎么可能!粮饷不是都发下去了吗?”折惟忠气急败坏地大声问道。
  “粮饷是发了,但是银饷却没有发,朝廷银饷不足,正在赶制,本来说上个月就会拨过来五万贯暂解燃眉之急,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拨,询问的信使没有回来,没有想到那些士卒已经等不及了。”府州军判很谨慎的回答说道,他知道折惟忠是府州的土皇帝,整个府州都是折家的天下,一个不好,气的折惟忠拔剑砍人就有些不妙了。
  听到府州军判的话,折惟忠虽然恼怒,但是却没有丝毫办法,大宋最近好像出现了钱荒,随着几座铜矿的相继告竭,新的铜矿却出产不多,加上朝廷的挥霍无计,使得大宋各地军队都多多少少的积欠了一些银饷,但是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过,最长的时候半年都没有发银饷,那时也没有发生什么哗变事件啊!
  折惟忠虽然心中疑惑,但是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镇压士兵的哗变,安抚下其余的士卒,如果整个府州大动乱,西夏再乘机进攻,那么府州就危险了。
  “随本官前往军营,另外将府衙的银钱还有粮食和布帛,都带上,到时先发给士卒一些,先平息这件事情再说!”折惟忠沉吟片刻,对军判吩咐说道,然后披挂一身金甲,走出府衙。
  第四卷 第一次官场起伏
  第六章 赵祯的忧虑
  三匹快马,三个信使,同时快马加鞭,从麟、丰、府三州,朝汴京的方向疾驰而去。
  三边距离汴京,不过数百里距离,快马加鞭,一日可至,清晨出发的三边信使,午夜十分,来到汴京。
  “三边府州使者,又紧急军情禀告!”府州距离汴京最近,加上拥有最好的战马和骑兵,第一个来到汴京,在关闭的城门前大声说道。
  守门禁军听到紧急军情几个字,心中一惊,核实身份后,连忙打开城门让府州使者进入汴京城中。
  就在守门禁军心中震惊思索到底是不是西夏和辽国寇边的时候,麟州和丰州的使者先后而来。
  三边使者快马疾驰在汴京宽阔的道路,夜色中径直冲入兵部衙门。
  大宋朝廷三权分立,三司掌控财政,同时分走六部中的户部,而枢密院掌控军权,分走了六部中的兵部,剩余其他四部,才属于名存实亡的门下、中书、尚书三省,而三省的权利,归于宰相和参知政事。
  三边使者的到来,让本来平静的兵部衙门顿时鸡飞狗跳,一阵慌乱,三边兵变,这么大的事情,兵部的官员那里能够拿主意,只能趁夜将事情报到枢密院。
  枢密使王曙还有枢密副使王德用,纷纷被人从家中揪了起来,严重的三边之变。使得这两人也心惊胆颤,惶惶不安,直接命人求见朝廷其他重臣,然后夜扣禁中宣佑门。
  今晚恰巧是甘龄在宣佑门当值,睡得迷迷糊糊地甘龄,突然听到禁中金卫来报。宣佑门外,枢密使王曙和枢密副使王德用紧急求见。
  甘龄是聪明人,当然知道能让枢密院正副使连夜求见的事情,只有重大的军情,马上清醒过来的他,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通知了夜寝郭皇后寝宫的官家赵祯。
  皇后寝宫内室,官家赵祯已经早早安睡,他的身边,躺着一位尊贵典雅地古典美女,这位美女年约二十五六。正是成熟诱人的年龄,充满了少妇风情,这位美女面目姣好,不过双眉倒勾而上,看上去充满一种难言的煞气。眉目之间,充满。骄横的意味,就是睡觉,也是一脸凶横,虽然美丽。却失去了女人的柔弱风情,大大破坏了她整体的美感,这位美丽少妇。就是官家赵祯的正宫郭皇后。
  说实在的,官家赵祯和郭皇后之间,没有一点感情。
  郭皇后是官家赵祯继位不久进宫的妃子,本来皇后这个职位,轮不到她,当时官家赵祯喜欢的,却是进宫地张美人,本想立她为后,不过当时赵祯却是大宋的二把手。一把手刘太后,却不喜欢张美人,认为张美人出身低微,刘太后估计没有脑子,她也不想想,她出身卑贱歌妓,论出身比张美人更低微,也许正是如此,刘太后怕张美人当上皇后,让人想起她的出身,所以坚决不同意张美人为皇后,而是立了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也就是后来的郭皇后了。
  不过郭皇后是个醋坛子,见不得官家赵祯喜欢其他人,这在古代可是大罪,加上入宫许久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只是赵祯更加不喜郭皇后,每月临幸一次郭皇后,不过是应付规矩,每次都是草草了事,然后睡觉到天亮,不过郭皇后还是有功地,毕竟官家赵祯在皇后寝宫的时候,休息的都比其他寝宫的时候好的多。
  不过今晚赵祯注定无法美梦得圆,甜美入梦地他,刚刚梦到当上真正的天子,看到真正的仙女,准备赤裸裸地来一番感情交流的时候,屋外传来宫女怯怯的声音:“枢密使两位王大人,连夜扣宫,求见官家!”
  任何人在美梦中被吵醒,都会怒火中烧,赵祯也一样,迷迷糊糊的被喊起来的他,第一个念头,是将那个叫他的宫女,直接发配到岭南当妓女,不过等他反映过来深夜扣宫的人是枢密院的两位巨头,马上明白出大事了。
  发脾气都没有时间的赵祯,这时不顾身边没有醒来地郭皇后,叫来宫女穿好衣服,匆忙走出皇后寝宫。
  宣佑门正对宣佑宫,因此得名,而宣佑宫,正是赵祯深夜召见朝廷重臣,处理正事的地方。
  等赵祯穿好衣服来到宣佑宫,传见枢密使王曙和副使王德用的时候,禁宫宫外,孟王赵元俨和其他四位执宰大臣也闻讯赶到了。
  “什么事情?”赵祯见到朝廷七位重臣全部到来,终于肯定有大事发生了,忧虑万千的对他们问道。
  “启禀官家!三边士卒哗变了。”王曙可不敢隐瞒这些事情,老老实实的回答说道。
  “哗变了,怎么可能?”赵祯第一个念头,就是疑惑,毕竟三边百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士卒哗变的事情。
  “三边三月未发饷银,军心浮动,这个事情被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