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神医 >

第156章

大宋神医-第156章

小说: 大宋神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突然而来的事情让朝廷权力最大的三位重臣摸不着头脑,想来想去都猜不透官家赵祯的想法。
  “不愧是官家亲命的赵三绝,这诗词果然够的上一绝,赵三绝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雪梅》还有这首《如梦令》,虽然不能说后无来者,至少可以说前无古人了。官家慧眼识英,如今赵三绝又立新功,青史之上,官家和赵三绝可比唐太宗和魏征,唱一出君臣千古佳话啊!”年近六旬,愈加老迈的王曾,同时变得更加圆滑,摸不透官家赵祯意思的他,呵呵一笑,借赵磊拍起官家赵祯的马屁。同时探询一下官家赵祯刚才吟词的意思。
  “赵爱卿应该到了广州了吧?”王曾的马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官家赵祯听到他的话,毫无表情,冷静的对身边三位朝廷重臣问道。
  官家赵祯面无表情的话语让赵元俨、王曾和张士逊心中暗中思索,难道官家赵祯刚才地词真的在针对赵磊?
  功高震主?不对!赵磊虽然功劳不小。但距离尾大不掉的震主还差一段距离,而且赵磊可是官家亲自提拔起来的官员,虽然没有位列八大重臣之列,但是新军的权力比起朝廷那个部门都只大不小,就是他们这些八大重臣里面地权臣。看到赵磊也笑呵呵的不敢得罪,赵磊身靠官家赵祯,是一荣同荣。一损同损的关系,如今赵磊立下大功,官家赵祯怎么可能反而提防赵磊呢!
  “赵拤赵大人是年关前离开汴京去的马尼拉,算算时间,如果没有什么差错,估计赵磊赵大人已经返回广州海军港了。”张士逊和晏殊相交莫逆,而晏殊的学生范仲淹、欧阳修都是赵磊地好友,所以张士逊在政治上更倾向于赵磊一边,听到官家赵祯的话。心中沉吟片刻,决定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下结论,想到这里不再琢磨官家赵祯地心思,对官家赵祯恭敬回答说道。
  “你们也见到麻逸国王了,对麻逸国应该非常了解,大宋六百万里锦绣山河,如今赵爱卿为大宋开疆四十万里,差不多等于十分之一的大宋,更加俘获麻逸国王,如此大功,你们说说等赵爱卿回来,应该如何赏赐啊!”官家赵祯冷着脸,淡然的对三位重臣问道。
  官家赵祯的问题一出来,赵元俨、王曾和张士逊心中轻松一片,因为官家赵祯的心思终于暴露出来,说来说去,还是为了赵磊功劳足够官升三级的事情。
  但事情偏偏就坏在这里了,要知道枢密院“有功必有过,大功需大过”的潜规则,官家赵祯根本不知道,事实上这种事情,朝廷高层有人知道就行了,让官家知道下面的人这么糊弄官家,事关官家尊严,说不定就出事了,所以朝廷很多潜规则,都是瞒上不瞒下,朝廷文武百官大部分都知道,偏偏官家赵祯不知道,所以才有今天这么一出。
  三位重臣转头互相看看,彼此会心的对视一眼,潜规则这种事情绝不能让官家赵祯知道。
  “官家准备如何封赏赵大人呢?”王曾沉思一会,不知道如何和官家赵祯开口,干脆将事情再次推给官家赵祯处理。
  “朕准备怎么封赏?什么事情都让朕决定,朕要你们这些执宰大臣干什么,特别是王大人和张大人,你们可是宰相,管着中书省,拟诏地事情你们当仁不让!”官家听到王曾的太极口语,马上脸色一板沉声说道。
  太极手法没有用了,推是推不掉了,王曾和张士逊苦着脸,开始想在不泄漏潜规则的情况下,又能让官家赵祯满意,还不会让赵磊恼怒的处理办法。
  连升三级是不用想了,就是官家赵祯同意,朝廷文武还有他们这些重臣也不会同意一个还没有三十岁的年轻小子和他们平起平坐,所以现在能够想的唯一办法,只能是过抵功劳了,可是想想赵磊在麻逸的战绩,王曾和张士逊想不到到底参赵磊什么罪名才能坐实赵磊的大过而抵消功劳。
  攻打麻逸的时候找不到赵磊的过错,王曾和张士逊开始往前想,这时他们同时想到赵磊在任职新军的时候,明目张胆的贪污不少新军物资,虽然没有动过新军的银子,但是赵磊那个家伙更是将贪污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先用新军的名义买很多新军用不着的东西,然后直接将这些物资划到耗损帐目中,光明正大的将这些东西拉到赵府使用,在赵磊的带领下,整个新军文武官员都开始这么做,每个月都花掉新军上万两银子,这些年来也花掉了几十万,虽然这些只是小钱,就是台谏官员明知新军上下这么干,也没有一个人管,如果真的认真查下去,早晚查到官家挪用新军数百万两白银扩建金明池皇宫的事情,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谁愿意干。
  赵磊贪污新军银两的事情,在以前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如今这个时候,却是给官家赵祯压缩赵磊功劳的借口,就这么一件小事,足够让赵磊贬官一级,直接从连升三级变成连升两级。
  一个借口想了出来,王曾和张士逊开始苦思赵磊犯下的其他过错,想来想去,突然发现赵磊这小子居然没有留下任何的把柄和过失,竟然让王曾和张士逊再想不到其他的压缩赵磊功劳的理由。
  就在这时,孟王赵元俨看着苦思的王曾和张士逊,突然拉拉他们的袖子,掩口做着口型说道:“药铺!”
  看到赵元俨的动作,王曾和张士逊眼睛一亮,也想到赵磊在汴京的药铺和折扇铺子来路都不正,如果认真算起来,也是过错一件,仔细筹划一下,也能将赵磊功劳再减一级,如此一来,官家赵祯肯定很满意,官升一级,估计还有其他丰厚赏赐的赵磊肯定也很满意,两边都满意,皆大欢喜啊!
  “启禀官家,臣以为先不忙封赏赵磊为好,臣近日接到御使的参本,参奏赵大人在任职新军指挥使的时候贪污大量军款,赵大人如今是大宋万众仰望的明臣,这等污点必须尽快查明,给赵大人一个清白才好!”王曾想齐赵磊的两种过失,马上正正身形,对依然在观赏海棠的官家赵祯躬身一诺恭敬说道。
  以功抵过!这个办法好!听到王曾的话,聪慧的官家赵祯马上想到王曾话中的意思,轻轻点点头,暗自称赞王曾。
  “臣也有本要奏,谏院官员最近也上折子给臣,说赵大人在前来汴京定居的时候,曾经用不法手段夺取汴京商人的两处商铺,以权谋私这种事情,万万不能放过,需要严查!”张士逊也装作大公无私的对官家赵祯凛然说道。
  不错不错!两过抵两功,再给赵磊官升一级,进爵加勋,随便给赵磊的夫人还有他几个子女赏赐些东西,厚赏些金银珠宝,算算也对得起赵磊的功劳了,就这么办了。解决一个心事的官家赵祯,冷冷的脸上终于微笑起来。
  官家赵祯的轻松心情,同时影响了赵元俨、王曾和张士逊三人,君臣四人开始放下公事,谈笑风生,细细品味御花园中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美景。
  不过汴京的君臣四人,万万没有想到,刚刚返回大宋本土,远在广州的赵磊,在苏洵和庞柏的提醒下,也发现军功太重的事情,正在想方设法的以过抵功呢!
  第九卷 二次起伏
  第四章 造过失,赵磊游梧州
  月色如水,皎洁的圆月挂在幽暗的夜空,点点星辰散发着光芒围绕在明月的周围,组成一副美丽的明月星空图。
  夜色下的海军港美丽如昔,几艘战舰游弋在海港之外,护卫着海港的安全。
  海军港沿海一座船坞之中,本来应该熄灯无人的房屋之中,***通明,人影踊动。
  此刻的船坞模样大变,一座熔炉出现在船坞的房间之中,熔炉不远处堆满黑煤,几个仅穿着短裤的健壮民工,手持钢铲,铲起大量的黑煤送到熔炉下面的燃烧炉中,黑煤燃烧带来的高温,将整个房间变成异样的桑拿房。
  熔炉旁边的一间房屋之中,赵磊一脸微笑的站在一堆金砖中间,仔细的数着这些金砖的数量。
  “大人,这么做不好吧?三百万两黄金直接变成一百五十万两,贪污这么多,会不会有大麻烦啊?”肥壮的庞柏,苦着圆胖的脸,站在赵磊的身边,喃喃的低声说道。
  “有什么麻烦,反正这些黄金早晚要还给朝廷,不过暂时放在大人这里,大人经手的事情,大人都不怕,你怕什么啊!”一身淡青薄衫的苏洵,也笑着看着庞柏说道。
  赵磊这时根本没有注意苏洵和庞柏之间的对话,他手中拿着两只一模一样的金砖,轻轻托着,感受着两只金砖的分量。
  “大人放心!这两只金砖分量上绝对一样。如果不融化它们,就是神仙来了都分不清那只是真地金砖,那只是假的金砖!”一位花甲老人站在赵磊的身边,看着赵磊专注的神情,呵呵一笑低声说道。
  “真的一模一样啊!如果不融化或者切开,还真的不好分辨真假。既然金砖这么好仿制,为什么大宋市面上没有听说过有假金砖出现呢!”赵磊看着手中一模一样地两只金砖,奇怪的对身边的花甲老人问道。
  “大人说笑了,朝廷的金砖都有朝廷专用的印花,那里有人敢仿冒,抓住可是杀头的罪名,这批金砖可不一样了,这可是麻逸金砖,既没有印花,又没有底纹。在大宋根本无法用于交易,唯一的用处就是去官府折换官府的金砖,所以制作这些东西根本不犯罪,老儿才敢帮大人铸造!”花甲老人惶恐的对赵磊解释说道。
  花甲老人的话音刚刚落下,四个壮汉又抬着一堆金砖走进房间。将那些金砖仔细地堆在一起,以供赵磊甄别记录。
  “看看!好手艺啊!正中是铅心,中间是陶土,最外层才是薄薄一层黄金,不过三两黄金。就铸造成五十两的金砖,只需一夜,到每天麻逸三百万两黄金。就变成一百五十万两了,隐瞒俘获黄金一百五十万两,这罪名可不小啊!”赵磊笑呵呵的丢给苏洵和庞柏一人一块假金砖,自嘲的对他们沉声说道。
  “不够,虽然这批黄金数量够多,但毕竟是大人俘获而来,要知道战时统帅本来就有处置这些金银的权力,虽然数量多一点,但认真计较起来。不过小过而已,恐怕大人还需要再做点什么!”苏洵看着房间中地假金砖,沉吟片刻低声说道。
  “我知道,所以我准备让希文兄带新军先走,我带着朱大力等人,游山玩水慢慢回去,等到十月之后回到汴京!”赵磊微微一笑,将心中的打算对苏洵和盘托出。
  “妙!官家在汴京等的心急,大人却游山玩水慢慢返回汴京,到时一项蛮横自大,延误要事的罪名就跑不掉,加上范仲淹带回汴京的那笔假金砖,功高震主地下场,完全可以避免了。”苏洵摇摇手中折扇,笑着对赵磊说道。
  听完苏洵的话,赵磊心中一阵轻松,打个呵欠,看到天色已晚,对苏洵和庞柏说道:“已经快三更天了,明天还要批阅海军的事务,大家先去睡吧,这批金砖弄完估计等到明天下午了。”
  苏洵和庞柏也感觉有些劳累,对赵磊拱手告别,前后离开,赵磊告诫花甲老人一些事情,也离开船坞,返回指挥使居所休息去了。
  ……
  三天地时间眨眼而过,在赵磊的暗中安排下,范仲淹率领两万多领过巨额赏赐而欢天喜地的新军士卒,护卫着众多的麻逸战利品,列着长长的队伍,经韶州走陆路开拔返回汴京了。
  而赵磊则在苏洵、庞柏、萧若若、杨金花等人的陪同下,带着朱大力等几十位武功高强的护卫,开始微服游玩,一路游山玩水慢慢返回汴京。
  赵磊抗旨游玩计划的第一步,当然是广州西北的梧州城。
  梧州城是大宋广南东西两路交汇处有名地雄城,始建于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当时的梧州是南越王朝的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苍梧郡,因梧州多苍梧花得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名梧州。
  梧州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浔江、桂江、西江汇于梧州,三江交汇之处更有鸳鸯江的美誉。
  梧州还有两宝名扬天下,梧州多松树,所产松香供应大宋四方,梧州松香垄断着大宋八成松香市场,只要有城市就能看到梧州的松香;梧州另一宝更是文明,“岑溪红”花岗岩不但是富豪家中常见的物品,就是皇宫大内,宗室重臣的府上,也缺少不了这种大宋顶尖的花岗岩。
  好不容易来一次广南路的赵磊,岂能不在梧州这种深具代表性的城市游玩一圈。
  梧州城外。赵磊骑着一匹广州守备将军送给他地上等黄骠马,一马当先,扬鞭疾驰到梧州城外,他的身后,苏洵、萧若若还有朱大力等护卫也紧跟而至。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果然好地方!”梧州城外,避开官道在小路上行走的赵磊,看着附近如画美景,闻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附近蝉嘶鸟鸣的声音,心情大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