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98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98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仁贵没有说话,倒是罗通等人大呼小叫了起来。

  秦风无奈而笑!

  他为了培养大家的军事素养,在闲着的时候,就给四人说《三国演义》。

  虽说《三国演义》是小说,但整整一部书体现的是中国式智慧的精华。譬如其中的各种权谋、计策,譬如魏、蜀、吴各个军事集团的发起和结盟。譬如如何去发现和招揽运用人才,譬如如何管理和抢占地盘,说到底其实一部是汉朝军阀混战和各种人物智慧进行较量的争夺史。

  《三国演义》计谋甚多,涵盖了36计中所有的计策以及权谋、帝王心术等等,秦风本意是好的,只可惜高估了这几个热血少年的

  心志!

  那些精华记不了多少,对什么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是倍加推崇,故而,一听秦风说起吕布,几个都不冷静了。

  薛仁贵也让几人嘴里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姓家奴,睡了天下第一美人”的说辞唬得一愣一愣的。

  过了半晌,薛仁贵才说道:“兄台好眼光,我之戟法正是承自三国吕布。”

  “咝……”

  一阵抽气的声音顿时响起。

  吕布的戟法?

  那是上乘的武艺呢!

  难怪这小子这般厉害,几人饱受演义的荼毒,只顾着羡慕薛仁贵获得神技,却忽略了人的因素。

  秦风敢打包票,即便薛仁贵毫无保留的把戟法传给大家,大家也学不来,因为大家都不是学戟的料子。这个世道,没有最好的武艺,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武艺。就好像慕容复精通天下绝技,还不是让乔峰一套降龙十八掌收拾得屁滚尿流吗?武艺不同,道理却是相通的。

  秦风本是随口一说,却想不到一猜正着,感叹薛仁贵福缘深厚的同时,也禁不住呆了。

  “能不能教教我啊?”继承了程咬金人品的程处默不要脸的凑了过去。

  “滚一边去!”秦风恼了,一脚把他踢到一边,怒道:“就你是鸟样,连自家的武艺都学不好,还想学人家的武艺,门儿都没有。别说是吕布的戟法了,就算给你神仙的技法,你自己不上进的话,也还是这样子。你还是安安心心的学好你的武艺吧。我都说过无数遍了,武技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使用武技的人,你的境界高了,即便是普普通通的突刺,就足以让你纵横天下。你怎么就是不听呢?”秦风大声说教,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程处默脖子一缩,低声道:“我就说说而已嘛!何必生这么大的气呢?”

  “说也不准。”

  程处默哀叹:“行,不说了,不说了,你是老大,听你的。”

  秦风横了他一眼,道:“道理是相通的,这位兄弟之所以强悍,戟法只是次要原因,关键在于人家拥有着适合这套武技的天赋,如果让他学习枪法等灵活多变的武艺,我敢肯定他没有今天的成就。上午的比试,为何处处受制于人?说来说去还是境界的问题。”

  “境界?”薛仁贵若有所思。

  “对,就是境界。”

  秦风趁机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是为‘悬思明志’;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为‘奋发图强’;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为‘顿悟放弃’。人生三境,顿悟放弃最难。”

  众人纷纷露出注意的神情,连程处默都不例外。一时间静默无声,人人纷纷沉思,显是被勾起了各自的心事,特别是那“放弃”二字,深有感触。

  是啊,世人皆想获得,又有谁想过放弃呢?

  可是有所得必有所失,焉知主动积极的放弃不是一种得到呢?

  “人生如此,武道亦然。我们连‘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悬思明志’尚未渡过,更何谈‘奋发图强’‘顿悟放弃’了。”

  “‘悬思明志’好比选择适合自己的武技,‘奋发图强’是选择后而付出的血汗;在奋发图强的途中,充满着种种诱惑,你需要学会‘顿悟放弃’,所谓的顿悟可以理解为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适合什么,而放弃,则是放弃那些扰你心志的种种诱惑。这位兄弟已经通过了‘悬思明志’,正为此而‘奋发图强’,已经步入第二境,而你还在第一境摇摆不定,你怎么可能是人家的对手?”

  最后,秦风道:“回去后,各跑一里公里!”

  “是!”

  几人刷的站了起来,自然而然的摆出军姿之势。

  力量、美感、威武之势甫一出现,让薛仁贵双眼为之一亮。秦风在教训别人的时候,薛仁贵收获良多,对于这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也产生了一些敬重。

  

第129章:决赛之阴谋

  (万分感谢武吕、老子至今单身、静夜飞翔、真经典聚焦、天天追书123等书友的大力打赏!感谢!同样是免费,请大家看正版,助本书增加人气)

  首次相逢,相谈甚欢!

  大家从武道开始,再谈人生、聊理想。

  聊的内容五花八门!

  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文韬武略,中至古今史实战例,奇闻异事。

  秦风两世为人,什么事情到了他嘴里,都说得头头是道,“见闻之广、学识之深”令薛仁贵叹服不已。

  罗通等人早已习惯了秦风惊人之语,对他时不时崩出来的名言早有免疫力。薛仁贵是来自农村的好孩子,给秦风说得时而意动不已,时而热情澎湃,时而担心焦虑……

  一番畅聊下来,未来的战神同志差点就成了秦风的脑残粉丝了。

  直到天色渐暗,这才意尤未尽的分离。

  至于眼前的决赛,大家只字未提,因为到了赛场都会全力以赴。

  竭尽全力是对武道、对对手、对自己最基本最起码的尊重,人所亦然。

  薛仁贵起点不如秦风他们,学识方面也因环境而局限,见识上也是远远不如。但是,他有着人所未能的特长,那就是学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不足。

  薛仁贵没有秦风这样的金手指,要想成为那尊大名鼎鼎的战神,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历史上,他有着十二年看门的经历,也正是十二年不受生活所困的沉淀,才使得他学到了一名统帅必须具备的能耐。要是一直呆在老家,要是没有那段经历,顶天只是入列名将之流,而不是让异族闻风丧胆、名垂青史的伟大军事家。

  明白彼此间的差距的薛仁贵并不沮丧,反而激发了强大的学习念头。

  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通过学习还改变命运。

  薛仁贵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薛大哥,你总算回来了,害得我担心了老半天。没出什么事情吧?”待薛仁贵回到特定的休息场所,一个与他差不多大小的少年郎跑了过来,他叫李琰,是薛仁贵同乡。

  李琰武艺平平,大选时给淘汰掉了,他本人倒是看得乐观的,也没有夺冠之类的念想,报名无非是增长见识罢了。这些日子他客串着书僮一职,照顾着薛仁贵的起居,眼见自己最崇拜的薛大哥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比自己晋级还要高兴,薛仁贵是他心目中最强的英雄,也是他心中的武状元,薛仁贵罕见的迟迟未归,李琰心中急坏了,生怕竞争对手用不当的手段来对付薛仁贵,现在见他平安归来,总算是松了一大口气。

  “天下脚下,能出什么事儿?”薛仁贵笑着道:“认识了几个朋友,多聊了一会儿。”

  “朋友?”

  李琰一脸疑惑的表情,两人在长安无亲无故,哪来的朋友?对手倒是一大堆。

  “嗯!”

  薛仁贵道:“就是初选时,与我一同晋级的三六三七,还有上午与我比试的那个。还有他们的朋友。”

  “啊?”

  李琰紧张了:“他们不是要陷害你吧?你可得小心了。听说,这些人的心肠可坏了。”

  “他们不会的。”薛仁贵对于罗通的武艺、秦风的见识心折不已,通过半天的交流,瞧得出个个都是光明磊落之辈,断然不会做出龌龊之事。

  李琰大摇其头道:“不好说!”

  薛仁贵哑然失笑,想着他们下意识摆出的军姿,笃定道:“他们比军人更像军人。”

  李琰问道:“他们叫什么?”

  “没有问,他们也没说。”薛仁贵一回忆着交流的过程,一边道:“三六三七对一少年言听计从,事事以其为尊!此人在武道上的见识,让我望尘莫及,不管他本身的武艺如何,但绝对是人中龙凤,要不然,也无法让三六三七等人信服。”

  想着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各异的性情,薛仁贵猜测着说着。

  他没有隐瞒什么,将交流的内容一一透露出来。

  “不过是耍嘴皮子高手罢了。”李琰撇嘴道。

  “你认为走到这一步的人是花架子么?”薛仁贵反问。

  过了一会儿,凝重道:“此人绝对不是花架子,我远远的看他一眼,他就回眸相望,如果不是达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水准,哪来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他的武艺比三六三七只高不低,绝对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李琰讷讷道:“不可能吧?”

  “大唐地大物博、藏龙卧虎不计其数,我们在小小的修村是很强,可是放到整个天下,根本算不得什么。此人神秘莫测,似乎无所不能,仅从我的武技路数能猜到是埋没数百年的‘灭世戟法’,由此可见,他有着非同寻常的见识,而拥有这般见识的人,定然是某位名家的传人。”

  “三六一七,有人找!见是不见?”此时,负责安全的侍卫进来传递消息。

  薛仁贵忙道:“劳烦大哥了,我这就出去。”他以为是秦风等人,致谢后,快步出迎。

  “请问先生,您是不是找错人了?”不是秦风他们,而是一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

  “没有弄错,我找的就是你。”中年人笑道:“不请我进去坐吗?”

  “先生请!”薛仁贵微微一怔,连忙有请。

  中年人道:“孺子可教!”像到自己家一样,走了进来。

  “先生请用茶!”尽管不认识中年人,可应有的礼数薛仁贵一点不少。

  中年人看了李琰一眼,道:“老朽此来,有要事商议。”

  “这……”薛仁贵有些为难。

  李琰道:“你们聊,我出去走走。”中年人那骨子里流露出来的高傲,使得李琰十分不爽,不过,他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出去,并且把门带上。

  中年人把茶碗放在嘴边,眉头一皱,又放了下来,道:“薛礼,字仁贵,今年十八!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

  中年人像查户口的警察一样,将薛仁贵的祖上信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薛仁贵祖上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属于河东薛氏家族,曾祖父薛荣,官至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县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父薛轨,隋朝襄城郡赞治,其父薛轨早丧,因此家道中落。

  “不知应当如何称呼先生?薛某自问无愧天地,若有不当之处,也当按规矩审问吧!”这些信息在龙门县并不是秘密,可现在让一个陌生人的将自己家世如数家珍的说了出来,薛仁贵顿时心生警惕。

  “我是谁不重要。”中年人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当着薛仁贵的面打开,顿时,一道耀眼的豪光迸射而出,锦囊里装的是十几颗珠颜玉润的夜明珠,中年人继续道:“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能助你恢复薛家昔日荣光,能让你娶到柳家女。”

  柳家女,叫柳迎春,是河东著名大族柳氏嫡长女,薛家滑动没落之际,在双方父亲作主之下,与薛仁贵有媒妁之约,可薛轨早逝,使得薛家不可避免的没落;柳家嫌弃薛仁贵,为了攀附高枝早有退婚之意。

  可柳迎春与薛仁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芳心早属,她长得花容月貌,品行端庄,十分鄙视家族的行径,性情刚烈的她多次以死威胁,这才得以保持着现在的姑娘身份。

  薛仁贵心高气傲,如果不是心怀柳迎春的一番深情,早就主动退婚了。

  薛仁贵苦练武艺、学习兵法,为的就是曰后能够上战场,能够为国效力,重现祖上荣耀风光,能够堂堂正正的迎娶柳迎春,能够

  向家乡证明他的价值。

  所以,在柳迎春的劝说下,参与了武举这个梦寐以求的比试,

  在历史上这位柳氏是相当有见识的,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但历史上若不是她在李世民征伐高句丽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