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89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89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心中叫苦不迭,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若非自己跑去找王家在长安的负责人,且及时的制止,事情就不会演变成这副模样了,秦风这是打算把大少爷往死里整啊!

  旁观的人为秦风的言语拍案叫绝,经秦风这般一说,他本人不但把斗殴的罪名洗清,反而还有维护国家安危之功。

  本就恼恨王大少狂妄的巡城官员、士兵,一脸羡慕的望着强坚范等人,大家同样是士兵,可自己怎么就没遇到这般爱护下属的将军呢?

  大家都是军人,有着香火之谊,眼见强坚范等人受苦,心中早生同仇敌忾之念。他们对秦风强势只有由衷的赞叹,故而,在秦风处置这些人的时候,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同时,大家对秦风的口才也不得不说上一个服字。一起普通的冲突,在秦风嘴里竟然成了袭击帝国军人、行谋逆之事,对于秦风的诡辩、雄辩那是甘拜下风。想到秦风针对的对象,大家又是一阵骇然,秦风这是把王家往死里整呢。

  “袭击帝国军人,事情可大可小,不过为了大唐帝国的安危着想,我会建议皇上彻查此事。”一个大家族,没有十几二十件违法违规的事情那才有鬼了,只要做过就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李世民真有一查到底、小题大作的想法,对于王家而言绝对是大祸临头。

  在竞争激烈的大家族里,有资格追随嫡长子进京打点的人,绝非是愚蠢之辈,一听此言,当场就吓得魂飞魄散,她不是不知秦风这是有意为之,也不是不知道秦风是以此手段来给自己当街伤人找理由,可犯错的是自己这一方,人家有理有据,且有把柄在手,同时还有一大帮子证人,若真秦风建议李世民如此做来,且李世民有心收拾王家,那么最终的结果是:王家就算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在这次冲突中,失去主动权的王家已经处于任秦风宰割的对象,现在,不是王家说了算,而是秦风说了算。

  王家屁股不干净,哪敢让官府去查啊?

  唯一的解决的方案,就是私了。

  当然,前提条件是得到秦风本人的同意与配合。

  “秦将军,你想如何?”他也知道当自己说出这翻话的时候,意味着之后更多的让步,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事情越早解决越好,以免夜长梦多。索性光棍的作出了任人敲诈的态度,他在王家地位不凡,相信家方及长老们知道了,也会认同自己的解决方案的。

  “我兄弟的伤势都是你们造成的,不赔偿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怎么也说不过去。都是给人做事的人,我也不为难你,伤势严重四名兄弟,你们一人赔偿银饼四百两!与我一道而来的七位兄弟,他们也是伤痕累累,一人二百两。”

  眼见那人意欲出声,秦风左手一挥,指着强坚范等四人道:“以他们现在的状况,少说也得修养大半年。他们是我虎贲军骁勇善战的士兵,离开了他们四人,我虎贲军战斗力大损,战斗力大损,会影响到战争的胜负,战争一旦败了,其后果想必你们王家也承担不起吧。这里不是菜市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总之,三千两银饼一文不少。”

  银饼等同于银子,是大唐货币的一种。三千两银饼,听起来似乎不多,但是与现在的物价兑换的话,那可了不得。史书记载“贞观初,户不及叁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斗米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十里不粮。”

  现在一斗米只卖五文钱,通常一两银饼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120斤,以一般米价2。5元一斤计算的话,一两银饼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

  三千两银饼约等于一千八百万元人民币,所以当秦风说“三千两银饼一文不少”的时候,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寒气。这样的数目对于普通人家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也是几辈子都赠不到的财富。

  秦风似乎还嫌刺激不够,又说道:“从现在开始,每过半刻加十两银饼,第二个半刻是二十,第三个是四十,第四个是八十,依些类推下去。要么赔钱,要么大理寺见,你们自己看着办。时间由现在开始。”

  王家那名下属面色一白,这话……不是刚才王大少对强坚范的手下说过的话么?

  数百年来,胆敢在大庭广欲之下敲诈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家,秦风算是第一人。

  强坚范等人只觉得心潮澎湃,刚才受的恶气仿佛随着这一番话直接烟消云散,别提多畅快了。

  

第117章:习性

  “诸位兄弟!”

  秦风向城防军拱手道:“我得带几位身负重伤的属下回去治疗,要是落下病根什么的,可就不能向皇上效力了。要是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尽管到翼国公府找我。”

  “秦将军请便!”

  城防军深恨王大少无礼,更敬重秦风为了维护属下而不惜向王家开刀的作为,所以,秦风的要求自无不允。

  只不过秦风等人离开时,强坚范等人哪里重伤的模样,但,虎贲军一个个猴精得很,在秦风等人的搀扶下,“弱不禁风”的爬上马背,一边还中气十足的“哎哟,哎呦”的“惨叫”!

  至于王家侍卫的死活,从始至终都无人询问一声,这是走狗的下场,即便逃脱国家的制裁,想必王家也不会放过他们。十二条狗,不死却已经死了。

  走狗就要有走狗的觉悟!

  尽管场合很血腥,但是围观的人数却逐渐增多,其实百姓胆子其实不小,尤其是朝廷合法的杀人,君不闻菜市口斩首、凌迟犯人,百姓们纷纷围观叫好,甚至还有卖小吃的小贩兼职做生意能小赚一笔呢。

  之前,生怕大战殃及自己的而逃离的人,也纷纷赶了过来。但是当秦风一身浴血当先开路的时候,百姓都敬畏的给他们让出一条道路。

  王家的根基在太原,但是长安城内也有他们的不少人。大家同心协力把伤者带走,几位负责人作简短的商议后,各回所部畴钱去了。

  当秦风回到家中,宫里的人已经在客厅中喝完了一壶茶水。

  长安是帝都,发生这么大的案件,早就惊动到宫中的李世民了,故而,在秦风还在芙蓉池畔的心情敲诈的时候,李世民的人已经到翼国公府了。

  将伤者丢给府侍卫后,秦风向父母双亲简短的交待了起因经过,换了一身衣服,稍微清洗一下便与那太监一道奔向皇宫。

  这一次,李世民没有选择在书房接见秦风,而是御花园。

  御花园里有潺潺活水,水质澄澈,透过水面可以看到水底花色似锦的鱼类,有鲤鱼亦有鲫鱼。李世民坐在池边,四周摆着点心,他很享受的握着鱼竿看着水面上的鱼。

  一个十岁的小丫头娇憨的靠在李世民身边,这丫头秦风还是第一次见到,唇红齿白,俊俏的不得了,应该是哪位公主。

  “父皇,鱼儿都不上钩。”小丫头偷偷的朝秦风吐了吐舌头。

  “朕的高阳有办法?”

  “这位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婚外情先躯、有和尚癖的高阳公主啊!”

  对于高阳公主,秦风说不出好感与恶感,只不过这样的人物,自己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说话某一年,以为人妻的高阳公主与伟大的绿帽同志房遗爱外出狩猎,累坏了的娇生惯养的高阳公主想休息休息,房遗爱心疼娇妻,于是寻找到了辩机修行的草庐,以让高阳公主歇息。当时的辩机正在用功读佛经,贵人造访,辩机大师放下一切,急急相迎。

  或许是受够了房遗爱的精犷,或许是空闺寂寞,亦或是房遗爱无能使得高阳公主欲求不满,又或者辩机大师实在帅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爆轮胎。当高阳公主见到辩机大师的时候,两人犹如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高阳公主以无上的胸怀,身体力行的在茅庐内教导辩机大师什么才是“佛”——欢喜佛。而房遗爱竟然充当起了侍卫,至于有没有发生三人行之类的运动,那就不得而知了。

  秦风无法猜透房遗爱的感受与想法,但作为一个人男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委实不易。

  与和尚野战,高阳公主真够勇气与实践精神的人物。

  此时,只听高阳公主向李世民撒娇道:“高阳可不可以找人帮忙?”

  “谁能钓到鱼,钓上来的鱼就都归他。”

  秦风望了清汤寡水、空空如也的小木桶,心头暗笑,这些鱼儿显然没有买李世民的账,它们并非因为对方是李世民是皇帝而自动上门。

  “鱼,不是这么钓滴!”

  见李世民派波澜不兴的模样,秦风知道他这是在给自己下马威,但是,在刚刚那场冲突中占据道义与法理的的秦风可没有认错、畏惧之心。

  “怎么钓,你来试试!”

  李世民说话了,他的确是存下马威之心。

  李世民十分看重秦风的潜质,可是这家伙太会惹事生非了,刚刚把突厥搅得翻天覆地,这一回长安,就把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家得罪了。

  对于根深蒂固的五姓七望,李世民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世家之人才,恨的是其先家后国、为私利而能够放弃国家利益的行为。

  江山才刚一统,在人才难寻的情况之下,李世民倚重世家为他治理地方政治。但,世家这种把持官场的作为,让英武远见的李世民如坐针毡,因为世家臣服的利益,而不是帝王。如果利益足够,世家会毫不犹豫的与你翻脸,继而把资源投向他们认为可行的人。

  大唐能够夺取天下,与关陇世家的支持有着极大的关系,正因为合作过,所以,李世民深知这些人的底蕴与实力。也因为了解得深,便是李世民也忌惮头疼。

  最让人恐怖的是世家与世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彼此间有着“守望相助、同气连枝”的盟约。也就是说,秦风得罪了王家,也间接的得罪了天下世家,再加上秦风之前建议的科举、武举及百家争鸣,足以让秦风成了天下世家之共敌。

  李世民爱惜人才的帝王,秦风之才他深爱之;可他这次把王家往家里整,让王家大失颜面。王家明里不行暗地里肯定会用见不得光的手段来报复。

  他向秦风下马威,无非是让秦风心存畏惧而收敛,可现在看来,效果平平!只因他根本没有犯错的觉悟。

  秦风不知李世民心中的想法,他只顾握着鱼竿在他认为有鱼的地方不停的引逗,在场的李世民、高阳公主均露出不解的意思,这屁股跟长了刺似的如何能钓到鱼?

  “你这个样子是钓不到鱼的。”高阳公主话音落地,水面上的鱼漂急速下坠,陈煦立即收线,钓上一条半尺长的红白相间锦鲤。

  “为什么会这样?”高阳公主不能置信的看着秦风,她由衷的问道。

  高阳今年十一岁,虽不如长乐得宠,但也是李世民宠爱的女儿之一。因她的母亲早亡。长孙皇后见她幼小丧母,亲自抚养,视如亲生,并且教她知书达礼。只是此女天生娇蛮,而且年少老成,胆大包天,任意妄为,常常惹祸。

  李世民、长孙皇后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拿她没辙,但她与长乐却是交好。通过长乐公主,高阳公主对秦风神交已久,觉得秦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现在看来似乎真的是这样的。

  秦风笑道:“这就得从鱼的生活习性说起。”

  李世民随口问道:“等等,鱼有习性吗?”

  “当然有了。”

  秦风道:“人有人性,狼有狼性,鱼儿自然也有它的习性了。”

  “我们吃的鱼儿夏天就是一把鱼刺,但是到了冬天,鱼儿都肥得流油。这是因为冬天的鱼儿没有其它季节活跃,与人一样,鱼儿不活跃,这肉就长出来了。鱼儿到了冬天不活跃,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吃不动,不过因为活动距离不长,体能消耗不大,食欲自然不如其他季节旺盛,就算少量食物也可以消化好几天。现在是深秋,离冬天也不远了,鱼儿的活跃已经不同以往,再用夏天对付它们的手段来对付它们自然不行。”秦风重新挂好饵料甩在水里:“这些诱饵看起来很香,鱼儿想吃却也懒得过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夏天鱼找饵,冬天就得反过来去找鱼,所以要不停的引逗。”

  说话间,又有鱼咬钩,秦风将其拖上来扔进桶里。

  “有一句话叫‘鱼贯而行’,这说明鱼喜欢群居,俗称扎堆,这也有好处,钓上一条就是一窝。”

  高阳公主不无钦佩的看着秦风:“你怎么就能知道这许多知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仅此而已。其实知识都是源于现实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