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9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39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作为一位战功赫赫的统帅而言,李世民太明白猛将的珍贵之处了。一个人的天赋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先天的优势,即便再努力,再勤奋,也达不到秦琼那种境界。房遗爱具备猛将的天赋,仔细雕琢的话,即便成不了秦琼第二,也绝对是以一挡百之士。

  “皇上,您,您同意了?”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房遗爱一时间回不过神来。

  李世民大笑道:“君无戏言。”

  房遗爱语无伦次道:“谢谢,谢谢,大哥,呵呵,我,我终于逃脱孔老头的魔掌了。”

  李世民又是一阵大笑,房遗爱的表现使李世民明白,此子本性不坏,不但不像外界传说中那般恶劣,反而有若浑金璞玉一般,至于那些恶劣的往事过了就过了,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

  嗯,只有这小子是个意外。李世民看了秦风一眼。

  

第049章:地主家没余粮

  混了一餐御厨精心烹饪宫廷菜,满怀希望的房遗爱让李世民打发走了。

  权贵子弟,机会均等!

  李世民给房遗爱铺了一条适合他的道路,是龙是虫,得用成绩来说话。赏罚分明、知人善用是李世民走到这一步基石,如果房遗爱不努力,李世民不会助他成功。

  没有了外人,李世民卸下了皇者的面具:“乍一回来,就满城风雨,朕怎么觉得你小子闹事的本领比房遗爱他们只强不弱呢!”

  长安说大很大,说小很小。

  大到容纳百万人口之众,小到鸡毛蒜皮的事情都瞒不过李世民,秦风在翠波楼的作为,早就有人传到了他的耳朵边。

  秦风道:“瞧您说的,干嘛计较这些!其实处理这种事情,关键在于造势,将事情弄大。影响越大越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陆诚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若不采取正当的措施,以后就会有五诚、七诚跳出来胡言乱语。无论是站在您的立场,还是诸位无辜受骂的文武大臣立场来说,陆诚百死难赎其咎,因为他的言行已经伤害到了英雄尊严、智者尊严。值此境地您不便出面,受辱者亦不便出面,一旦以权势威压,难免落下以大欺小、小题大作的恶名。可泥人尚有三分土气,况乎是火爆冲天的武将们呢?即便大家以宽容之心一笑而过,可谁也不敢保证有没有阴谋家以某人的名义去刺杀陆诚啊?陆诚没有得到正面教训,终有一天会死得不明不白的,到那时,经有心人的运作,全天下人都觉得您率领的团队没有半点容人之心。我这一闹有一箭多雕之效,既救了陆诚一命,也挡住了五诚、七诚的出现,其次还能平息大臣们的怨气,第三、解决了有可能发生的未知的隐患。陆家要是有聪明人的话恐怕还会给我送上厚礼呢!”

  李世民听了竟觉得有几分道理,失笑道:“如此说来,朕这里还不因该处罚你,还要好好的感谢你不成?”

  秦风赔笑道:“这个嘛……嘿嘿,意思一下就成了。”

  李世民道:“那么,关于青楼女子能够稳定安宁又如何解释?”

  “孔圣人都说:食色性也!要不是有她们的存在,那些光棍佬还不得上街抢人犯罪啊?若是出了人命,到时候大理寺必将出动,整个大理寺的运作需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这查不到真凶,您将寝食难安,这查到真凶,万一又成了冤假错案了呢?你更吃不下饭。您可是千古一帝,万古明君啊……那能为这点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婆婆妈妈!”

  “每个人、每个行业的存在自有他的价值所在,所以说,咱们没理由去贬低哪个行业;说来说去,还是怪你们这些当官的做不到位,如果你们把天下经营得家家有余粮,天下间哪里还有乞丐和被逼上绝路的女子?”

  李世民听得有些目瞪口呆,自己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哪曾想到秦风竟然产生了这么多的理由,到了最后,还怪到自己这皇帝的头上来了。

  其实作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是不知这道理,只是从来没有人像秦风这样去从根本上去分析乞丐、青楼女子产生的原因罢了。

  受秦风一番教训,虽觉得有些憋屈,但也听进去了,纳谏正是他最让人赞叹的地方。

  “还是你说得对啊!到底还是朕愧对了天下万民。”

  秦风道:“所以呢,在吏治方面决不能手软。越是底层的官员越要盯得严。”

  李世民问道:“为何要盯紧底层官员呢?”

  秦风叹息道:“底层官员直接与百姓接触,他们清廉与否直接影响到百姓对朝庭的认可度,其影响之深甚至比一场内乱还要恐怖。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根都没了,那么,那个王朝离毁灭已经不远了。所以,一个王朝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善才根深蒂固,”

  秦风有着很深的感触,前世的时候,那些个村官、乡官,一个个拽得要命,他们的恶劣行径导致生活在最低层的百姓对国家怨言不断,可以说,这些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根本。毕竟那些什么长,老百姓一辈子都没见面的机会,这些什么长即便做出伤天害理的恶事,百姓都不认为与己有关,他们在意不是什么长远什么未来,而是眼前的人与物。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李世民只听得双眼发亮,颇有一种拣到宝的喜悦。

  “朕一直以为上行下效,只要重惩大官员,就能达到以敬效尤的作用,却想不到低层官员的危害更大,受教了。你这小子也不知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什么东西,说话也是古里古怪,却处处说到点子上,看似胡言乱语,却相当有用。总有一天,朕要将你的脑袋破开开看看!”李世民笑了一笑。

  秦风忙做了一个怕怕的表情。

  “好了,别卖乖!说正紧事。据咱们前方人员汇报,颉利调动频繁,似乎有南下之意。”李世民脸色严肃了起来,对于这一战相当重视。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来一个杀一人,来两个杀一双。”秦风豪情万丈的叫嚣着,

  “混小子,说什么蠢话呢!”李世民差点气疯,自己是打算把他当统帅培养来着,哪知这小子毫不上进,说话也不动动脑子,居然直通通的朝着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的思路去想。

  “实在太让朕失望了。”李世民在秦风关上敲了几记,气呼呼的说道:“重新想。”

  “好吧!”秦风满腹委屈的揉着脑袋,这李世民下手真狠,也不想想自己是员大将来着,万一打傻了怎么办?

  “首先,咱们要明白颉利是倾全国之力南下,还是抢完就走;第二、情报十分重要,咱们得算准他们出兵的时间、出兵的地点,以便快速迎敌。”

  李世民点点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只是,我想不通。”

  “哪里想不通?”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御,凭什么要我们被动防御呢?咱们就不能来一回主动出击吗?要打就御敌国门之外,要不然,百姓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园又将毁于一旦,即便胜了,也胜得没意义。所以,这场仗要打也得在外面去打。您问我第一步,第二步怎么走,我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我知道怎么去打这场仗。现在,最为重要的是给我们大唐争取得时间。”

  没有经历过冷兵器时代,秦风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阴谋诡计还会一些,要他拟定一个全面作战方案,真就难为了他。

  李世民有些失望,可想到秦风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也就不再纠结,要是秦风样样都会,那就不是人而是妖孽了,似懂非懂才属于一个少年应有的智商嘛。

  通过此事,李世民也察觉到秦风的特点特长在于偶尔的灵光一闪,天马行空的想法、做法往往能给人全新的受,常有指点迷津之效。只是短板也很明显,他的理念没有框架去支撑去丰满,最终的结果是难以说服人,让人误以为是异想天开、不着边际。但往往,他的想法又是正确的。对于秦风的灵光乍现,李世民可以用惊人的智慧去完善,可别人呢?别人没有李世民这样的领悟力啊!

  就在李世民想着怎么去打造、磨砺秦风的时候,只听秦风又说道:“关于颉利南下一事,就要李叔叔你的意思了,是全面战争呢?还是局部战争?”

  “全面战争怎么打?局部战争又怎么打?”李世民心想:又是新鲜的词汇,不过挺贴切的。

  “全面战争关乎国运,涉及面广。中原大地刚刚经过隋末大乱,人心思定,冒然发动这样的大战对于我们大唐与百姓来说都是致命的危害。想象一下汉武帝就知道了,汉武帝拥有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巨额资产,但最后都因打匈奴而打得人口减半。总之一句话:大唐底子薄,打不起大规模、长时间的消耗战。”

  其实这也是贞观王朝最为悲催的事情,这个阶段的中国不缺雄才伟略的帝王、不缺雄霸天下的军队、不缺名垂青史的名臣猛将,唯独缺少支撑大规模战争的金钱。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作为大唐的掌舵人,李世民比秦风看得更清楚。也正因为清楚,所以,李世民感觉自己很憋屈、很窝囊。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世民也是生不逢时,如果把他放在汉武帝的历史位置上,凭借他的军事水平、治国水准,肯定不会出现国库空虚的结果。当然,李世民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就在于李世民能够在艰难的经济形势中灭掉无数国家,且创造出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

  

第050章:剑走偏锋、力挽狂澜

  “难道就这么算了?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颉利把我大唐北地洗劫一空?”

  可以看出,李世民有多么的不甘心。

  “全面战争打不了,打场局部战争还是可以的。”以大唐目前的经济情况,可以适当的打一些战役,但支持不住汉武帝、隋炀帝那样发动大规模的征伐。李世民不怕突厥,但也不得不为百姓的民生考虑,要是让天下百姓把他比着不顾百姓死活而悍然发动大战的杨广就麻烦了。李世民还不是雄霸天下、全民景仰的“天可汗”,做事自然顾虑颇多。

  “怎么打?”

  李世民双眼闪过利芒,秦风这话等于是劝说他对突厥用兵了。

  “皇上,诸位大人到了。”一个尖利刺耳的声音打断了秦风到了嘴边的话。

  李世民站了起来,高声喝道:“速速有请!”

  “李叔叔,我先走啦。”秦风说着,又听见杂乱无章的脚步声,却见一大伙人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除了程咬金和他老爹秦琼、李靖、尉迟恭,其他的秦风并不认识,但他们个个身穿朝服,从朝服来看每一个人都是四品以上的大员。

  朝会后召见的群大员,显然个个都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也显然他们打算开一场十分重要的“小会”。

  国之大事、核心机密不是秦风有资格列席的,很是自觉的选择了回避。

  李世民却道:“无须回避!”

  各种惊疑的目光停留在秦风的身上:都说秦风是皇上的红人,看来不是什么空穴来风。

  秦风苦着脸,应诺了下来。

  待诸臣落坐,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着秦风,道:“刚刚说到局部战争,你继续。”

  面对各种目光,秦风表示压力山大,刚刚见礼的时候,秦琼给他介绍了一遍,这里头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武将更有李靖、李绩、侯君集、秦琼、程咬金、尉迟恭。

  一个二个都是牛气冲天的人物,让秦风在这些历史名人面前献丑,秦风没有压力才真奇怪了。

  秦风突发奇想道:“皇上,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迟早要独立经营这诺大帝国。这种难得的机会可不是时常都有,让太子听听诸位大人的分析对他也是一种提升。”

  “皇上,秦公子言之有理。”作为力挺李承乾的长孙无忌,第一个声援秦风。

  “来人,把太子殿下请来。”李世民自无不允,现在的李承乾李世民还是很满意的。

  借着这个间隙,李世民将秦风之前的分析一一道出,这使得魏征这个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十分满意。

  只是秦风的“全面战争论”却是惹恼了程咬金、尉迟恭等人。

  “喂喂喂!小疯子,做人可不能这样,你是秦老哥的儿子,怎么能说这般没志气的话。”其他人将不满藏在心底,程咬金却藏不住话,直接大大咧咧的叫嚣了起来。

  秦风的额上也隐约露出了三条黑线,但不予理会。

  “知节,秦贤侄那不是没志气。他说的正是我大唐目前面临的实实在在的窘境,战争不宜轻启,也不是一天两天结束,一旦战争陷入僵局,你让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