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87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387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之事。不管为父说什么,你只要知道我是你的父亲,是大唐的开创者,是希望大唐千秋万代的人即可。”

  “你熟读史书,当知秦朝有一个名叫铁鹰剑士的机构,铁鹰剑士是当年秦国优秀习武之人的称号,早在秦孝公时期,铁鹰剑士便已在战场上为国效力!虽然秦孝公时的秦国相当弱小,甚至是其他国家瓜分的对象!但老秦硬是有骨气,哪怕每次选拔选不出来,也不降低对铁鹰剑士的要求和标准!在张仪担任秦国国相期间,秦军大将白山曾经组织了一个铁鹰千人队,他出奇制胜,专门袭击敌国要害部门,袭击运粮队,速战速决,毫不恋战,不抓战俘。他这一做法得到很大成效,使得与秦国为敌的国家称秦国有一支“鬼军”!后来秦国为了破六国合纵,专门派人去对六国进行挑拨离间,但由于一次出动人数物资众多,又没有专门机构管理且随行的保护人员多为临时招募而来,所以在工作初期错误百出,甚至有些特情人员在他国就被刺客杀死,对秦国散布在六国的情报网很是不利!在关键时刻,国相张仪的夫人,秦孝公的妹妹,秦国公主荧玉主持建立了专管对六国情报刺探和策划壁裂六国的机构,这使得秦国出任务到六国的特情人员开始有了正规的领导和安全的保护。后来随着这个机构的慢慢壮大,一些专管秦国内部事物的小机构又衍生出来,再往后,为了使秦国机密不被泄露以及应对六国的一些紧急情况,这个庞大复杂的情报机构里有了个新队伍——秘法队!他们对六国的要员以及秦国的叛逃和泄密人员进行逮捕,秘密处决以及对一些失败任务的直接负责人进行暗杀!这个秘法队以及这个机构直属秦国最高执政直接管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过问!这个机构,秦国内务官称之为黑冰台!此后,汉、三国之魏蜀吴、魏、晋、南北朝、隋朝都设有这种机构,在吸取前人的智慧之上,一朝比一朝完善、严密。到了前朝,隋文帝杨坚称之为罗网。”

  “罗网虽然有众多死士,然却仅仅是隋朝对内的一个官衙而已,简而言之暗夜行者仅仅是对内部,是为了对付死灰复燃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朝之余党,而不是在隋朝境内行事!”

  李渊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道:“杨坚统一天下之后,主要的敌人则是北方强大的突厥汗国及东北之高句丽,与突厥汗国相比,高句丽为过是边陲小国而已,故而,文帝时的中原防备的重心是还处于统一状态的突厥汗国。于是,文帝秘密的组建了另一个官衙!这就是所谓的天网了,这个官衙在隋朝,除文帝之外,也仅仅只有三人知晓!他们分别是靠山王杨林、国相高颖、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其中,靠山王杨林因是皇室中人,他只要训练之权利,却没有使用天网的资格。天网的主要使用人是你的岳父长孙晟将军,长孙晟将军借助强大的天网,将突厥搅成了一锅粥,最终使突厥分裂成了东突厥、西突厥,其内部更是矛盾重重。造成这一切,天网功不可没。”

  李世民心中翻起惊涛骇浪,眼睛紧紧盯着李渊!

  “罗网在乱世中消耗殆尽,可天网毕竟是在外活动,故而,我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得以残留了下来。随着杨坚病逝,国相高颖、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的辞世,最后只有靠山王杨林一人知道了,可是杨林最后也在乱世中病逝于登州。本以为天网自此而绝,

  只是万万想不到,居然还有人从秦风的府邸里拿走了天网之罗刹令,之后,天网多次行动、多次破坏、多次刺杀。所以我认为还有人知道天网的秘密,杨坚的后裔就那几个,此人断不是杨氏后裔,至于义成公主手中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天网,而是罗网余孽。”李渊把玩着李世民呈过来的令牌,道:“传说中罗刹令由玄铁打造而成,上有一尊佛像。而这一枚,从纹路上看,与传说中号令罗网的地煞令十分神似。”

  “依此而论,时下的天网首领既不是杨坚后人,那么,很有可能是高颖、杨林、长孙晟之后裔。高颖让杨广满门抄斩,高氏可以排除在外;而杨林忠孝感天动地,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他之一生都奉献给了大隋,为了隋朝大业,终其一生都不曾完婚,仅留下一个义女而已,以杨林之为人,他是绝对不会让他义女知道哪怕一点的信息的,而这,也是我问你信不信我的真正原因。”李渊定定的看着李世民,一字一顿的道!

  “当初长孙晟掌控了几乎整个天网,天网之中有众多的死士以及收罗的游侠盗匪之徒!长孙晟掌控天网,短短数年时间内诛杀了无数突厥高官,之后,更让突厥一分为二,由此可知,长孙晟手中的力量是何其之大!

  此事,实乃我得姨母之信任,故而得知一二,可姨母毕竟不是知情之人,所知也是有限,到了我这儿,所知就更少了。”

  李渊的寥寥数语,将李世民整个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怪不得李渊事先就问自己信不信他呢,原来这其中还涉及到了自己最信任亲信——长孙无忌。

  李世民绕着大殿走了几圈,待心中平静了些停下脚步道:“父皇,朕需要好好斟酌一番!父皇劳累,今日就先到此处!儿臣先行告退了。”

  他需要好好整理整理今天跟李渊一番深谈得到的大量信息!

  今天李渊告诉李世民的每一件事,都是李世民从不曾得知的!尤其是这罗网、天网之事!无论哪一件,在李世民看来,都是千头万绪,一个捉摸不透,他就要走错!

  李世民并没有问李渊为什么不在先前就告诉他罗网天网之事!

  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自己与李渊还处于冷战,彼此还没有重新找到信任,那个时候,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虽然说没有彻底的翻脸,但是肯定谈不上亲厚!那个时候,如果说了长孙晟是参与者,或许李世民还误以为李海挑拨离间呢。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李渊不是天网直接参与者,也没有意识到天网死灰复燃,故而也没有说。

  李渊的意思是提醒李世民,暗示李世民对长孙无忌也要多加提防,可李世民知道李渊有理有据,心中没有一丝责备李渊的意思!

  至少,李渊是大唐的开创之帝,无论如何,他都希望大唐长治久安,这一点从玄武门之变之后就知道,当初的李渊若是心存夺回帝位,扑灭李世民,虽不说一定能剪除李世民这个“逆子”,但不得不说,身为皇帝的李渊,当初是有那个实力的。可是李渊听任事态的发展,并出面安抚了一干重臣,可见,他是真心的希望大唐好。

  离开了仁寿宫,李世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甘露殿中!

  关中各族,二十年前之事,长孙晟、长孙无忌还有罗网、天网,侯君集等等!

  李世民一件件的整理着!

  良久!

  “国宏!”李世民陡然开口道!

  “下臣在!”一直守候在大堂外的李国宏应声而进!

  “你着人去刑部大牢,带领禁卫亲自看管侯君集。不得朕之命令,不得让任何人与之靠近,即便是侯府中人看望,也要严加注意,不得怠慢!”

  “喏!”李国宏应声而去。

  “来人啊!”李世民默坐片刻,下了一道手谕,他唤来一人,下令道:“李玄一,持朕之手谕,前往巡城府衙。令其加强戒备。同时,令金吾卫随时待命,让他们配合刑部、大理寺的一切行动。”

  之后,李世民又唤来刑部尚书屈突通、大理寺卿,着令刑部、大理寺配合一起,即刻行动,务必将花名册上之人全部抓捕归案,不管涉及到什么人,是否有所冤屈,到了刑部再说。

  连续了三首圣旨,李世民坐在位子上,喃喃自语道:“无忌,但愿不是你。朕真的不希望是你。”

  如果长孙无忌手里还在保留着天网,让天网来排除异己,那么,他想要做什么呢?

  长孙无忌位极人臣,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再登上一步,那就是李世民的那把龙椅了。

  “真要是你,朕又将如何对你?”

第512章:暴风雨前


  长安城东,一座豪华富丽的庄园中,千檐百宇,气象恢宏,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尽显大富大贵之气。庄园外两座石狮,重逾千斤,显示着这家主人的地位。

  站在石狮的前方,可以看见“赵国公府”四个金璧辉煌的大字,落款更是刻有李世民的字样。

  能让李世民亲笔题字赠扁的当世之上,也仅有赵国公长孙无忌。当然,现在多了一个秦风!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但却是最早跟随他的大臣,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

  当天夜里,长孙无忌把自己关在密室。

  李世民今天的行踪,以及三道手谕出现在长孙无忌书房的铜案之上。

  小小绢帛之上,事无巨细的详细记载了李世民离开了甘露殿之后,同李渊的所有对话,以及李世民的一切行踪!

  长孙无忌浓眉深锁,他紧闭双眸、面无表情,可从那不住跳动的眼睑可以看出他心中并不像他表面上这般宁静。

  过了一会我,他张开了双眼,轻轻方下手中的绢帛,将身体缓缓靠在椅背之上,慢慢闭上眼睛。如今,他越来越习惯了中华楼“明”出来的椅子等物事。

  偌大的密室,顿时陷入寂静!

  良久。

  长孙无忌陡然睁开眼睛,两股慑人的精光自看似微眯的双眼中迸射而出。

  “玄冰!”

  随着话音,一位绝色美女无声无息的自密室外闪进,单膝跪地!

  长孙无忌凝目一瞧,尽管他不好色,可头脑轰然一震,目光中泛起惊艳的震撼感觉。

  她与众不同,不似寻常女子,有着柔弱的感觉,给人一股刚强的美,身上有着一股灵秀之气,好比人间的精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她的美出于自然的鬼斧神功,肩如刀削、腰若绢束、脖颈长秀柔美、皮肤幼滑白皙、明眸顾盼生妍、梨涡浅笑。她头上梳的是堕马髻,配合著她修长曼妙的身段,纤幼的蛮腰,修美的玉项,洁白的肌肤,外加一身漆黑如墨的武士服,腰间的一柄长剑,天上下凡的仙女,亦不外如此。

  眸子又深又黑,顾盼时水灵灵的采芒照耀,以长相而言,毫不逊于号称大唐第一美人的长乐公主,实在是动人至极。

  书房只有一盏不大的铜灯,堪堪能照亮长孙无忌身前的铜案。看着铜案前单膝跪地的玄冰,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每次见到这位佳人,就有了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

  过了良久,长孙无忌眼中闪着慑人的精光,可霎那间又有了些许犹豫。

  长孙无忌很清楚,今天玄冰一旦走出自己这间密室,就代表着他彻底的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不断上升的高位,不断膨胀的权力,让长孙无忌深深的感受到了秦朝吕不韦所面临的选择。同时也更能体会吕不韦当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心境。

  权力,更大的权力,从来都是最能让人欲罢不能的物事。

  “你,去吧!”

  良久,长孙无忌终于缓缓合上眼睑,疲惫的道。

  一直静静的一动不动的单膝跪地的玄冰,听到长孙无忌的话语,玲珑有致的身躯不由一震,随即默默的对长孙无忌躬身一礼,闪身而出。

  在如今的大唐一朝中,如果说对长孙无忌了解和所知最多的,当属玄冰莫属。

  自从二十多年前,她让长孙无忌从一群乱兵游勇的手中救下,就一直跟随在长孙无忌身边,专门替长孙无忌行走于黑暗之中。十年来,她的一干下属尽皆成家立业,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也只有玄冰直到如今还是孤单一人。

  不是她不想找个男人成家,只是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很清楚自己的双手沾满了多少血腥,也很清楚自己仅仅只是长孙无忌手中的一把刀而已。

  所以,她不敢成家。而且,她不认为一个身有缺陷的女人,在这个女人多于男人近十倍的时代,会嫁到一个情投意合的好丈夫。

  只因她是一个哑女。

  但是,玄冰对长孙无忌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长孙无忌救下的不仅有他,还有她的一个弟弟。虽然如今这个弟弟都不知道她还活在这世上,当然,玄冰也同样不知自己的弟弟是否还活在世上,因为作为见不光的人,他太了解长孙无忌是如何对待一些改正的亲属了。

  可长孙无忌多次与她说,她的弟弟过着正常人的生活,虽是普通人,可也衣食无忧。玄冰除了选择相信,她别无他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