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47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347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紧抿着嘴唇,双拳紧握,想拒绝,又不敢。想应允,那是耻辱突厥的彻底败亡,耻辱已经够多的了,要是再有此事,那不是耻上加耻么?

  突厥贵族惶恐难安的打量着颉利可汗,想说话,又不敢。劝说颉利可汗不应允,就会人头落地。对于大唐来说,留下数万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已经是天大的恩德,若是惹恼了秦风这个煞星,把他们全杀了也不是问题。

  对秦风这种出生入死的人来说,砍人头跟砍木头没差别,区区突厥残余军队,有何不敢杀的?

  望着羞愤、惊惶集于一身的颉利可汗,秦风却是不当回事的样儿,好整以暇的说道:“五百个。”

  “五百个,杀!”

  李穆简直成了秦风的复读机,不过,他全身毛孔都是舒坦的,正是这些穷凶恶极的突厥兵,导致他家破人亡,导致他在突厥当了多年生不如死的奴隶,恨,不足以形容他的心,现在,是报仇的时候,尤记得当时只有十一岁的亲姐姐被突厥人凌辱时那绝望的声音,以及事后那柄穿胸而过的战刀。此刻,李穆一边下令,一边是泪流满面,这是复仇后的美妙之感觉。

  今时今日今晚,就要让天下人知道侵犯大唐的下场:突厥将会成为他们的榜样。

  五百颗头颅,不多不少,一个不落的在护城河前滚动着……

  “全部给我宰了!”秦风见颉利可汗尤自未动,下了最终的命令。

  杀完了这三千,紧接着是六千人,而这一次,秦风话都没有说,李穆就让人直觉行刑了。

  顿时,猩红的鲜血已经汇聚成一条小溪,流出一里之外,渗入土地消失不见。

  这一杀,杀的朔方百姓,大快人心。

  这一杀,杀的大唐上下,朝野震惊。

  这一杀,杀的草原民族,心寒胆落。

  也因这一杀,凶名大盛,震撼了整个塞外异族……

  秦风之名,在异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受气氛影响,颉利可汗只觉得胸口气闷,不能呼吸。

  秦风激起了百姓兵士的杀伐之心,这种同仇敌忾之气传扬开来,就如巨石入水,激起千重浪,引起共鸣。可以想象日后若是再有异族入侵,这些百姓将会如何的配合将士抵御外敌。大唐的将士只怕也会先后效仿,以杀止杀!

  此事传到周边异族,那些视中原为猎场的族部也会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够不够劫掠的资格。

  李靖、李绩一直盯着秦风,想从他脸上看出一点异样的表情,但是至始至终秦风的表情只有一个……平静。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的哪怕半点的异样情绪。他们已然明白,秦风不是为杀戮而杀,更不是因为嗜杀而杀。

  李绩愕然的小声道:“药师公,这小子疯了吗?难道他不知道他会因为今天的举动,给他惹出大麻烦吗?要是让人一告,他千辛万苦立下的功劳将会化为乌有了。”

  李靖却笑道:“这种事情我见得多,过度的杀戮会让人产生一股很可怕的情绪,会使人产生一股莫名的快感,以致沉迷进入,失去理智,以杀伐为乐,陷入疯狂之境。秦风杀了近万人,却不动声色,足见他不仅有着铁血手段,还能够在杀伐中维持自我保持冷静。你与他接触不多,不清楚他的为人,这小子啊,不简单呐!他是成心犯错,为了避免我们二人受到牵连,事先才不说明。年轻人,不犯一点错,如何是年轻人?”

  李绩亦是聪明的人,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是啊,年轻不怕没有立功的机会,贸然登顶绝不是什么好事。路还是一步一步的走出来为好,根基不牢、枝叶不盛,很容易坍塌。

  ……

  “呼呼呼”

  颉利可汗张大嘴巴,大声喘气,脸色通红,好象喷薄的火山,即将爆似的。

  不等秦风将令,唐军又押上来了一披战俘,兵士把刀高高举起,比在突厥兵的脖子上。突厥兵吓得惨叫不已,一片哭爹叫娘之声响起。

  让人意外的是,颉利可汗慢慢的弯下腰,捡起衣衫。他双手颤抖,一袭衣衫仿佛万斤之重一般。

  “完了”赵德言他们看在眼里,长叹一声。

  突厥已经完了,再有这事,这脸面丢尽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颉利可汗极其缓慢的穿着衣衫,他的双手瑟瑟抖,拿着一袭衣衫,仿佛握着泰山似的。

  赵德言他们不忍再看,唯有闭上眼睛,他们的心在滴血,在颤抖。颉利可汗虽是阶下囚,要让他屈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事一成,颉利可汗彻彻底底的屈服了,自此以后,要他东便东,要他西便西,军臣单于最后一点斗志都不复存在了。

  “突厥彻底的完了,我们只是杀人,而那小子是刨了突厥的根呐。”

  李绩感慨的说着,李靖深以为然,他们深知此举对颉利可汗,对突厥的意义有多大,无不是欢喜不已。若问突厥中,谁的威望最大,舍颉利可汗不会有别人。连他都不得不跳舞助兴,还要穿上妇人衣衫,还有比这让人欢喜的么?

  颉利可汗好不容易把衣衫穿在身上,双手紧握成拳,身子有些抖。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当众穿上妇人的衣衫,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非常别扭。可是,情势逼人,他又是不得不穿,那感觉是羞愤难当,若是地上有一条小缝,他肯定毫不犹豫的钻进去了。

  偏偏让他更加不爽的事情紧接着生了,程咬金大嘴一裂:“跳舞呀还愣着做什么?扮妇人扮上瘾了?”

  程咬金的话声并不高,还透着欢喜劲头,可是,颉利可汗听在耳里,犹如惊雷在耳际炸响,脑中嗡嗡一片,身子摇摇晃晃,几欲摔倒。还不得强忍心惊,生涩的扭动身子,开始跳舞。

  身上痛不堪言,可他心里更痛。

  作为突厥的可汗,颉利可汗对突厥的舞蹈熟之极矣,要他跳舞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可是,今日他少了一条腿,跳舞动作极为难看,比起初学者都不如。此时此刻,他恨不得天上打雷,还是劈在他的头上,把他劈死,那样的话,一了百了

  “这也叫舞?弄只猴子,蹦两个圈圈,也比你跳得好看”程咬金虎目一瞪,眼中光芒四射。

  这是轻蔑,这是侮辱,若是在往昔,颉利可汗一定会怒吼一声,你竟敢如此蔑视大可汗,拉出去砍了。然而,此时的颉利可汗不得不做一回睁眼瞎子,自欺欺人的佯作不知。

  说来也怪,有了这事,颉利可汗的舞姿竟然熟练了许多,有模有样了。只是一条腿跳着,怎么看是怎么的滑稽。

  “你们愣着做什么?跳舞”房遗爱只看得意兴大,只觉让颉利可汗君臣跳舞是无上乐事。的确,这真的是无上乐事。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没有敌国的君臣跳舞助兴之事。

  “我们?”突厥贵族们感到不妙。

  就在这时,不需要秦风的吩咐,李穆他们把妇人衣衫一袭接一袭的扔了过来。突厥贵族万分不甘心,却又不得不捡起衣衫往自己身上套。瞧他们那副胆颤心惊的样儿,犹如握着的不是衣衫,是昆仑山一般沉重。

  在唐军、百姓的瞪视下,突厥贵族好不容易把衣衫穿好,与颉利可汗一道跳起了舞蹈。

  人多好办事,一个人跳舞有些放不开,人多了,这种感觉就减弱了许多,放得开了,跳得更加熟练。他们越跳越是熟悉,到最后,和突厥欢庆差别不大了。

  “颉利狗贼跳舞了”

  这等美事,千年遇不上一回,朔方百姓欢欣鼓舞,从四面八方涌来,围成一个大圆圈,以打量猴戏的目光打量着正在蹦蹦跳跳的颉利君臣,无不是一张嘴裂成了荷花。

  “颉利狗贼跳舞了”无边的吼声,蕴含着无尽的喜悦,在朔方内外回荡。

  秦风冷眼旁观,过了一会儿,道:“够了,给我记住了,到了长安也给你跳,用心的跳。要不然……我有千万种手段对付你们。”秦风欣赏了一阵舞蹈,冲噤若寒蝉颉利可汗大喝一声,宛如惊雷炸响,极具威势。

  “喏!”突厥人全部跪下了,包括颉利可汗也跪下了,以头触地,以最为谦卑的姿态朝着大唐下跪了。

  义成公主别过脸去,泪流满面。8



第461章:新的一页


  东突厥,随着这一跪,已经彻底化作史之尘烟而烟消云散。

  突厥废了!突厥完蛋了!

  这几乎是所有在场的大唐将士、百姓的心声。

  处理完了突厥遗事。

  还有义成公主、赵德言这类人物。对于他们,秦风并没有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以免得尴尬,让结局有所遗憾。

  押解着义成公主等人回到了都督府,秦风把审问权退还给了李靖。

  还不待李靖说话,义成公主突然开口了:“李靖,你曾经是大隋的将领,也曾经是本公主的臣属,本公主不说别的,如果你还念及一丝丝的君臣之宜,你还有一丝丝良心,那就把本公主杀了,本公主自大隋灭亡后就决定终身不回中土,也不会成为李世民的俘虏,绝不!”

  李靖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

  秦风也第一次觉得这个女人,不,义成公主,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她虽然是个失败者,但是在节气上面,她比大唐所有的开国功臣、开国大将都要强上了万倍!

  如果用三国时代的节操来衡量,如果用张飞张三爷的话来说,大唐的开国功臣、开国大将里九成以上是“三姓家奴”,甚至四姓、五姓、六姓……十姓的都有。

  而义成公主则不同,她一生都在为大隋奋斗,即使已至死亡之境,她依旧奋斗不息,比起她来,似乎李靖这些从大隋走来的大将们,都有些落于下风了。

  秦风注意到不少人都面红耳赤,那些人应该都是从隋朝走过来的老人了,义成公主这样的话让他们都觉得有些羞愧了,秦风看着李靖那样的表情,还有大唐将军们的表情,就知道是时候该自己上场了。

  他站了出来,用李靖一拱手,说道:“大总管,义成公主殿下一生都为前隋奉献自己,为保证前隋之安全,不惜以身侍四代突厥可汗,更在前隋炀帝遇险时出手相助,保证国家安全,能有这样之奇女子,实在是我华夏之荣耀,大帅,既然公主殿下一生都在为前隋奋斗,哪怕是一败涂地也不曾改变初衷,那么,我等何不成全公主殿下,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声。”

  说完,他又对着此刻显得格外高洁美丽的义成公主行了一礼,道:“公主殿下,我秦风很少佩服人,可你是其中一人,你对隋朝忠贞不屈,为了隋朝的生,你负出了自己的一生,几乎负出了你能够付出的一切。这一点值得推崇,可末将不认同这样的狭隘想法。”

  见义成公主认真聆听,秦风诚恳道:“末将虽不是从乱世中来,可也知道隋朝末年的天下是什么样的境地,或许曹操这句‘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用得最为恰当。前朝为何在短暂的两世就分崩离析?你想过起义的原因过吗?公主殿下或许想过,可你不敢深入,因为你怕动摇你的信仰。公主不敢想,那末将就来告诉你吧。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杨广本身,是他不修德政,民心尽失;他亲小人,远贤臣,所以覆灭是必然的结果。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者得天下’,没有生路的天下万民信任大唐,大唐得以立国,前隋不能代表我们整个民族,公主殿下,你以隋朝为华夏正统,视大唐为乱臣贼子,那么,请问隋之江山,便不是通过造反所得?隋之前朝遗民,当也视大隋为乱臣贼子,这当如何分说?”

  “古语云,煌煌山河,有德者居之,很显然,杨广,不是有德者,使煌煌河山生灵涂炭,千万生灵惨死,反之,乃是义举,公主殿下此举乃是愚忠,末将不能苟同;但是公主殿下之气节末将万分敬仰,为家国奋斗一生,至死不悔,实为壮举!大帅,还请大帅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声,付诸史册,孰是孰非,留待后人评说。”

  静悄悄的,静的连根针落地都能听见,李靖不住的感叹,李绩不住的点头,马云萝看着侃侃而谈的心爱的男人,觉得很骄傲自豪。

  义成公主冰霜一样的面庞有些动容了。

  将领们都看着秦风,脸上的羞愧渐渐消散了。

  这小子很轻松的把前隋将领的担忧抹去了,李绩如是想到,对内尽心维护,对外铁血无情,此子若是不能做出一番功绩,老子还真当是瞎了眼了,只是不知这样大的功劳如何封赏?他在这场战斗的战绩可远远超过了想象,不是现有的封赏制度可以提及的,如果硬是要按照制度,那么,柱国?上柱国?他才多大?

  陛下会如何做出选择?这个小子又会不会识进退,明白一些事情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