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290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90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明白魏征的意思,顿了顿道:“魏爱卿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过能者多劳,朕还是相信秦风还是有这个能力的。突厥人素来敬畏神明,他们视秦风的坐骑为闪电大神的坐骑,将秦风当作闪电大神而敬,是绝然不敢谋反的,别忘了,夏州长史刘旻、司马刘兰同样是知兵之人,到时,朕命二人紧盯突利、待机而定即可。”

  魏征有些担忧道:“如此,臣便放心了。不过,还请陛下关照二刘,臣担心他们做些出格的事情。要是做出逼反突利之举动,对我大唐的名声可是极度不利之事。”

  夏州长史刘旻、司马刘兰在魏征看来就是阴损的小人,他向来瞧不起这二人。

  魏征也不是无原无故如此,实则二刘是有前科的。

  之前,李世民一直打着兵不血刃那些朔方的念头,但是因为梁师都太过恋慕权势,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大梁皇帝个“万万人之上的地位”,多次拒绝李世民的提议。李世民也就让长史刘旻、司马刘兰张开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

  只是二刘太过阴险了,直接采用了断粮毁田之计,固然是高明,但却是太过阴狠了些。不过若非如此,想要轻易那些这朔方军,也不大可能。只是苦了的,终究是这些无辜百姓。当初,见到朔方百姓的时候,不说秦风,便是生在乱世的柴绍也是大为震惊与心惊。

  他们正式占领朔方之后,现长街之上到处都是皮可见骨的百姓,他们一个个便如电视里的丧尸一样,蠕动着往同一个方向行去。这朔方位于北地,北地人以魁梧高大耳闻名,可面前这些百姓却一个个瘦的如同皮包骨,双目无神,四肢无力。对于他们的到来,竟然无动于衷,精神可谓差到了极点,实在是令人震撼。

  也是因为李唐用的招式太过犀利,朔方上下根本无从因对。只能被动的受袭,被动的反抗。苟延残喘了一年有余,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粮草经济全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内部还在疑神疑鬼,相互猜测。就算在短视的人也都意识到在如此下去苟延残喘都喘不了了,几乎没有人看好梁师都的未来。所谓离去择木而息,指的也就是这个时候。

  而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突然派柴绍为大总管,一举打下了内忧外患的朔方。这功劳与荣耀都让柴绍与斩下梁师都级的秦风占了去。

  刘旻、刘兰阴谋诡计付出了一大通,到头来因为各种原因投降,功劳这都让他们占去了。这心中的不甘,自当是显而易见。

  在处理政务的时候,魏征曾与刘旻、刘兰接触多次,了解他们的为人,以及那股严重的功利心。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说的就算这类人。

  也只有这类人,才干得出来毁田烧房,以舆论制造恐慌等等手段。换做是魏征、换做是稍微有一点良知、人性的人,绝对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了来的。因为这种手段的一但到了一定的地步,稍微过激,便会演变成易子而食,人吃人的惨况。

  以魏征对事不对人的性情,都如此痛恨二刘,可见二刘的为人已经恶劣得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要是这二人得到李世民授予的权柄,为了巧立功劳而逼反了突利,那可就玩大了,到时候周边异族人人都说李唐出尔反尔、斩尽杀绝,谁还会投降大唐?还敢投降大唐?这也是魏征的担忧之所在。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道:“魏卿放心,朕会格外交待清楚。”魏征的顾虑是对的,若是逼反了突利,以后招降某个异族势将难如登天。

  想着来自于刘旻、刘兰不断弹劾秦风的奏折,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当初他是看中刘旻、刘兰两人心机深沉,功利心重,适合破朔方的局,只是想不到这局是破了,因为一点意外导致功劳落在了秦风的手上,他们竟然将功利心用在了秦风的身上。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见李世民主意已定,无人再说什么。

  至此,经过一番波折,三路大军主帅最终定了下来,三位主帅由老当益壮、奋图强、后起之秀的三代将领担任,其意义更是非凡。

  此行出动的十数万精兵,皆受李靖节度,择日北上进兵。

  战风大起,各项军令下达之日。

  大唐这个战争机构以最快的度运转而起!

  各种战略物资源源不绝的送往战争第一线城市。

  在数之不尽的物质还未运达前线的时候,任命先一步传到了朔方。

  ********************

  “……突厥蛮夷,常年入侵我家国,毁我家园,杀我子民,今念时机成熟,特封朔方都督虎贲大将军秦风为大同道行军总管,率领夏州、绥州、朔方之兵北上,望大将军摧凶克敌,再获奇功。”

  萧瑀亲手将圣旨交到秦风手上,笑道:“瑀祝贺大将军马到功成,凯旋而归。”

  “谢萧大人吉言!”

  萧瑀是唐朝宰相,李世民亲自任命萧瑀为传旨之人,可见对于此战是如何的重视,相信李靖、李绩那里也差不多。正如他所想一样,大唐现今共有五位宰相,分别是裴寂、宇文士及、陈叔达、杨恭仁以及萧瑀。除了裴寂、宇文士及,余者三位都分别受李渊奉命前往秦风、李靖、李绩这里传旨,以表慎重。

  萧瑀固然与秦风没有多大的联系。只是人家萧瑀热情的祝福,秦风也欣然回应。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倍加还之。反之则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是秦风做人的风格。

  萧瑀本以为少年得志的秦风狂妄张扬,见秦风如此好说话,也是十分诧异,这与他想象中的截然相反,顿时好感大生。

  “萧大人一路风尘,且先休息一二。”萧瑀风尘困顿的模样,显然是急于宣旨而日夜兼程,作为一个文官,这种强行赶路还真是难为他了。

  “无碍的!”萧瑀摇摇头,与秦风闲扯了几句,突然有些尴尬的与为难的说道:“这个……大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秦风一开始便觉得萧瑀有些热情的过分,至此才明白原来他有事找他。

  在官场上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萧瑀身为大唐宰相,而且还是从李渊时代就开始的,他在朝堂上也非常有影响力,与之打好关系,还是极有好处的。

  秦风点了点头让人都退了下去。议事厅只余他们二人。

  萧瑀道:“此事萧瑀有些难以启齿,不知如何开口。”

  秦风道:“萧大人直说便是了,我是个军人,您知道军人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不论萧大人说的是什么事情。我能帮上忙的尽力而为。帮不上的,自会拒绝,萧大人也别放在心上。”

  萧瑀心头莫名一宽,他严厉刻板、刚直不阿,秦风的坦率直接反而让他好感频生,他颔道:“大将军快人快语,瑀这里也就直说了。瑀有一姐,乃是前朝皇后。受到义成公主的照顾,现正在突厥王帐处。若有可能机会。希望大将军能够善待家姐,最好将她迎回长安。家姐待我如母,且她为人婉顺聪慧、知书达礼,隋朝动荡与她无半点干系。反而多次劝说杨广,是杨广昏庸无道,不听良言,方才自食恶果,望大将军明鉴……”

  这个萧瑀是真真正正的高富帅,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末帝萧琮的异母弟,是皇族之后。

  因为杨隋与萧梁关系极为密切,杨坚、杨广都允许梁国这国中之国的存在。萧瑀身为皇子在父母的呵护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九岁那年,就被封为新安郡王,开皇七年,萧瑀随兄长萧琮入隋,之后便定居长安。萧瑀经常受到姐姐的邀请居住在杨广的晋王府,深受照顾。

  秦风也想起了萧瑀出生,心中恍然。不过他很快就念及一段野史,心思给那段野史给占了去:在他的记忆章题目就是“迷倒六个君主的奇女子”这其中的奇女子说的就是萧皇后,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管是真是假,这个萧皇后虽是前朝皇后,但地位崇高,受到李世民的礼遇这点是不假的,秦风也没有理由跟一个颇有贤名的苦命女子过意不去,当即颔道:“前朝萧后的贤名,我也有所耳闻。若真能遇上,必定好好善待,将她迎回长安。”

  萧瑀深深作揖道:“谢过大将军!”

  “萧大人不必如此。萧后有功于天下,有功于百姓,应当回归故土,安享晚年。”8



第389章:深谋远虑


  萧瑀虽是文人,却也是熟读兵书之人,知道秦风出兵在即,诸事繁忙,以兵贵神为理由,推辞了秦风的好意,自行离开。

  萧瑀走后不久,五百马军以威武之势驶入朔方,问明道路,往都督府飞而来。

  为一人程咬彪悍魁梧,古铜色的皮肤,国字型的大脸,粗糙的脸上全是漆黑刚硬的短须,毛茸茸地露出一双虎目,整就是个猛张飞的造型。

  他正是金吾卫大将军,程咬金!

  这一次,他将以长辈的身份担任秦风的副将。

  “见过大总管,程咬金特来报道!”程咬金声音洪亮,跟张飞有的一比,到了都督府,他搞怪般的作揖礼拜。

  “程叔叔,委屈您了。”秦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着。

  “无妨,无妨,只要有仗可打!让我当小兵老子也干了。小疯子,你小子起疯来,不简单呐。嗯,你有什么打算自己看着办,老程是游玩来着。对了,什么时候出征。”程咬金最耐不住性子,抓着秦风的肩膀上瞧瞧下看看。

  “进府再说!”秦风将这尊大神迎进都督府,笑着说道:“叔父来得正是时候,这样我们就不用等着您了,兵贵神,我们打算夜间动身,立刻北上。嘿嘿,抓颉利这个头功我们抢定了。”秦风本是没打算等程咬金的,让他随后自己赶上来。这兵贵神,他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一个人而耽误了大军的度。程咬金虽为长辈,但他识得大体,如此快的赶来报道,很有军人风范,让他极为满意。这要是换成了嚣张跋扈的尉迟敬德,恐怕就不是这样了。

  程咬金讶然道:“不用等粮草到达?”他原本是打算随着粮队一起抵达的,但是觉得此次与秦风合作,不但是新老将军的配合,更是长辈与晚辈的配合,作为长辈,自然更得为晚辈着想,于是他也就先行一步赶上来了,不想直接得到进兵任命。

  此时大唐为秦风这路大军运来的粮草还未抵达,朔方存储的粮草应当不多。这深入突厥腹地,不先巩固后勤这是什么打法?

  “等粮草到来,哪里还来得及?要打便快,军贵神!”秦风斩钉截铁的说道,“而且小侄出兵,向来只是准备十多天的干粮,从来就没有运粮军,以免拖了行军的度。”

  “一直吃干粮,岂不影响到将士的体质与士气?而且现在天气渐冷,吃冷食会把将士冻坏的。”程咬金知道他们闹得风风雨雨、风风光光,却从不知他们的作军风格。所以,一听秦风的话,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叔父有所不知,我朔方是清一色的骑兵,没有步兵可言,而骑兵有马,马匹在奔跑之时,肩胛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每个士兵都有一个大水袋,均是放置在战马的肩胛处,随着马匹的奔跑,将士们可以持续喝到温水、热水,而且,带着干粮,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吃,草原上的绵羊,才是我们的粮食。突厥人的烤肉,可是一绝,包管叔叔吃得上瘾。”

  “再好不过了,老程最喜欢吃羊肉了。”程咬金猛咽口水的说着。

  秦风笑而不言,他也不点破,烤肉是好吃,可一旦吃到你要吐,就不会这么说了。

  “老头子,老头子!”

  正当此时,得到消息的程处默阵着一阵旋风跑了进来。这两父子相貌有八分相似,程处默身高八尺,与程咬金站到一块儿,颇有大小张飞的架势。

  “混小子,都是将军了,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程咬金一巴掌拍在程处默的肩膀,差点没把程处默给拍倒。不过神色里甚是欣喜,现在的程处默一扫浮躁之气,成为一员气势十足的将军了,作为父亲的程咬金,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还是这么野蛮!”程处默揉着痛的肩膀,嘟嘟囔囔

  “他娘的,你什么?”程咬金豹眼一瞪。

  程处默大胆的瞪着自家老子说道:“咱是文化人,别动不动就‘他娘的’。”

  程咬金奇怪的看看他道:“奇怪,你何时成文化人了?真是天下奇闻。”

  程处默闻言自得道:“你还别瞧不起人,这些年,老子也是夜夜攻读诸子,不下他人。虽说嘴上没啥长进,但这文功还就真是长了!”

  一旁的尉迟宝庆闻言哈哈大笑道:“你就吹吧,这也就是老刘不在此处,若是他在,少不得出些难题,打压一下你这股嚣张的气

  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