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252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52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辈为了国家,忍辱负重,皆是我辈军人之楷模,朱前辈请坐!”秦风大声说道。他现,朱昌的眼光,平静、柔和,甚至带着一种被人认可的喜悦,以及一丝丝期待与憧憬。

  秦风知道,那期待与憧憬是什么,是回家,是的,是对回家的期待。

  “朱前辈,我会率领虎贲军接您回家。这一天已经不远了,您在兽栏,请多保重。”

  一瞬间,朱昌心里暖洋洋,忽然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8



第338章:京观

  

  朱昌让秦风打走了,是的,是打走的!

  是朱昌自己的要求,为了谨慎起见,他不但忍受了透骨之痛,还主动要求秦风打了他五十军棍,一个看过半百的老人,为了取信于突利,他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只因他热爱一个名叫“唐朝”的国家。

  五十军棍,没有一棍是假打。

  在侍卫眼中,朱昌是个汉奸,是个背弃了祖宗的叛徒,所以,棍棍不留情。

  血肉模糊、血肉横飞!

  一个老人,硬是承受了这份折磨。

  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古至今,都不缺乏硬骨头。

  你,可以要了他的命,但拿不走他的信仰。

  他们,心如磐石、矢志不移!

  秦风没有看,他不忍心啊!尽管他以前在金三角的时候,亲手“出卖”并处决了自己的战友。

  “突利已经被所谓的势力迷失了眼,他是一个爆发户,根本不是颉利的对手,不可怕。值得顾虑的是夷男,这个人是条毒蛇,他能屈能伸,与古之勾践十分相似,大将军务必小心这个人,夷男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是一个比颉利更加厉害的对手,千万千万不要给他一鹤冲天的机会!”

  ……

  在大营外等候的护卫,见朱昌如此凄惨,一个个都抢上了前,有的更是愤怒的拔出了弯刀。

  但是就在他们拔刀的那一瞬间,四周的兵卒都举起了强弩,上百黑黝黝的箭头对着他们一行人,只要有一个有胆子妄动,一行五十余人在这种距离下躲无可躲,必将成为刺猬。

  “走!”半死不活的朱昌让唐军侍卫丢在了地上,摔了一个狗啃屎,只痛得差点背了气,他咬紧牙关,强撑着说完一个字,汗水便忍不住汩汩而下。

  他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冷静的叫停了突厥兵,领着他们赶往部落。

  在突厥兵的扶持下,朱昌总算到了突利军帐,人是到了,可他是吊着一口气到的。

  “秦风……!我突利与你誓不两立!”

  突利目眦尽裂,面容扭曲狰狞,身体摇摇晃晃,他让侍卫脱去朱昌的衣服,看着他血肉模糊的臀部,以及肩膀那明显是洞穿而过的手臂,他眼里满是怨毒的凶光,嘶声嗥叫,那凄厉尖锐的声音就像利刃刮过钢铁似的刺耳,扎得帐中耳鼓生疼。

  他曾想过秦风不给他面子,拒绝他的要求。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秦风会用这种方式拒绝,这是赤果裸的羞辱,赤果裸的挑衅……

  作为突厥信任的汗王,突利只觉得自己让秦风当着面狠狠的扇了无数个耳光。

  “不知道商量得如何了?”安纳托力脸色惨白,想起他一场屠杀之战,想着那杀神一样的白色影子。有着一股发至内心的恐惧……

  他活了半辈子。见过不少的风浪: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刚硬,如此凶横的人物……

  “等朱昌醒了问他不就知道了?”突利语气不善的说着,今天这么被动,还不都是因为安纳托力惹的祸?如果他私底下与自己说,也不至于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如果安纳托力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甚至可以予以否认。

  什么是猪一样的队友?这就是。

  “汗王。”朱昌呻吟一声,悠悠醒来。

  突利道:“先生受苦了。”

  朱昌惨然道:“汗王,朱昌这条命是汗王的,如果不是汗王,朱昌早就死了,这点伤又算得了什么?只是有负汗王重托,属下但求一死。”

  “先生好生休养,我倚重先生的地方还多呢。”

  朱昌确实很有政务才华,他给突利献上一策,其实与颉利的想法差不多,就是建议突利打败颉利后,学习中原王朝,在草原上建立一个类似于华夏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建立一个能够承传数百年的国度,而不是依靠利益维持的松散的部落联盟。

  突利也有这个打算,可颉利的失败就在眼前,他尽管十分心动,也也犹豫不绝,因为他知道突厥改变不了自己的习性,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多呆久待。过分的要求变革,反而会出现致命的破绽。当时,朱昌反问了突利一句话:“汗王如果打败了颉利,谁敢不从?”

  突利听了大赞,笑道:“他们中原能有今日局面,是经过五六百年的进程,外加雄才伟略的秦始皇造就的。同样是人,我突利就不信我做不到。”也是朱昌这番话,点燃了突利心中更大的野心,但是,朱昌也提醒了他欲速则不达,之后朱昌针对性的献出了几条卓有成效的计策,突利对朱昌十分赞赏。

  “汗王,秦风不认账啊!他说压根就没有打过安纳可汗,被他打败的是入侵了朔北草原的颉利部落,汗王与唐朝是盟友,怎么可能会入侵朔北草原?当初划分地势的时候,汗王与夷男可汗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安纳可汗作为您的岳父,怎么可能不知这份盟约?既然知道,又怎么可能入侵唐朝的领土?他误以为属下是颉利的奸细,骗人口来着,所以痛打了属下五十这棍,而且还射了属下一箭,若非属下福大命大,恐怕活不到现在了。”朱昌苦笑着说道。

  “什么?”突利、安纳托力大叫而起。

  突利一脚把案几踢开,暴跳如雷:“秦风小儿欺人太甚,他攻击安纳部落的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现在竟敢死不认账?他,这是什么意思?”

  “秦风是朔方都督,负责三州军政要务,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就需要大量的劳力。而朔方连年遭我突厥掠夺,缺少大量人口与劳力,对于他而言,眼前没什么比人口更为重要的了。”

  突利身躯巨震,呆了一呆,转过身子,看着一脸惨白的朱昌,肩膀无力地塌下来。

  对于突厥而言,秦风无疑是大唐目前最负盛名的常胜将,是大唐皇帝最看重的女婿,是大唐的镇边大将,在大唐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为重要的是这家伙,没有中原人以往的仁义道德,哪个部落被他盯上,哪个部落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作为突厥信任的汗王,突利只觉得自己让秦风当着面狠狠的扇了无数个耳光。

  “他还说,在他灭了乌蒙部落与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朔北草原就已经是唐朝的领土,即便唐朝放着不用那也是唐朝的土地,谁敢进去放牧就是挑衅,就是战争行径,不管是汗王还是颉利的人,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灭族,且筑京观以作警示。”

  “京观是什么?”安纳托力问道。

  京观,又叫“京丘”或“武军”,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毕竟由众多的尸骸堆积而成的“京观”可以满足胜利者的英雄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杨广当年征伐高句丽,动用远远凌驾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以石击软,任是凭着他灭绝人性的指挥水平,让高句丽打了个大败。数以十万的兵卒战死,高句丽将这数以十万计的兵卒尸骨堆积起来,以炫耀他们以弱胜强,大胜隋朝的事实。

  这数十万骸骨搭建的京观那是何等的可怖。这也是汉人史上莫大的耻辱。

  事实上隋朝是被自己打败的。隋炀帝命天下兵卒都集中到涿郡。次年全国应征共计113万余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高句丽只有两三百万人口,十几万兵,国力不足隋朝一成;隋炀帝要亲自去指挥这必胜之仗,正所谓“主帅无能,累死三军”。他召集天下兵卒以为多多益善,其实已铸成大错,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远在江南湘黔的几十万兵卒万里长征到华北,比拿破仑和希特勒从波兰远征莫斯科远两倍,早就拖成疲惫的残兵。113万余隋兵再从涿郡跋涉三千里一路打向平壤,这人吃马嚼的补给都是对隋朝农民敲骨吸髓的超负荷掠夺,平壤城久攻不下造成天下骚动,后方不稳。乙支文德反复诈降骗得隋炀帝打打谈谈几个月,师老兵疲一蹶不振。高句丽得胜后将数万中国兵的尸体筑成“京观”,是中华奇耻大辱。

  历史上的李世民纵横天下,唯一的败绩也是在于高句丽,他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高句丽。唐军渡辽水,在初胜后,安市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高句丽反复诈降骗得唐太宗不能速胜,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军被迫班师,数万将士殒命沙场。

  当然,隋炀帝和唐太宗两次御驾亲征高句丽都失败,同一原因是带兵的将帅没有指挥权,皇帝在后方瞎指挥,即使英明的李世民,高句丽每次诈降,前敌总指挥就不敢再攻打,必须遵照圣旨把高句丽的降书送回后方李世民处,鸿雁往返旷日持久,殆误战机。孙子兵法说“兵贵胜,不贵久”;隋炀帝和唐太宗发动倾国之兵在冰天雪地几个月,不用打,拖也拖垮了。

第339章:悔之晚矣

  “京观,积尸封土其上,谓之京观。不过,有的京观是用敌人的尸体堆积而成的,但也有只用敌人尸体的人头堆积而成的。最近的京观是就是高句丽斩杀数十万汉人,割下头颅筑就而成。我也没有亲眼见过京观,但曾听说京观是高句丽缅怀先辈功绩之处。那里香火不绝,目的自然不是祭拜那些尸骸,而是瞻仰他们国中救世主的丰功伟绩。有以辽东一地抵挡百万隋军的尺寸难进的渊子游和大破三十万隋兵的乙支文德这些人物。根据他们所说,高句丽每到盛典的时候都会去京观祭拜。”

  当年杨广三次征伐高句丽,用兵之众、耗资之巨,在中国千年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尤其是第一次出征,规模之大,可称冠绝华夏,根据史料记载动用兵力二十四军一百一十三万余,大军绵延四百公里。

  要知道对外战果最辉煌的汉唐明,汉击匈奴,唐灭吐谷浑、东西突厥、高昌、高句丽,明征漠北出兵数至多不过二三十万余,比之杨广远远不及。可结果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让高句丽打的落花流水,先锋三十万大军只逃回了二千余骑。

  更因“无向辽东浪死歌”的出现,天下百姓对于征伐高句丽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可杨广一意孤行,依旧强行动用举国之力,强行征募百姓第二次第三次征伐高句丽,因此逃兵遍野,逃民更是不可计数。

  而高句丽则无度的将隋朝军民捕杀,将他们的尸体堆砌起来搭建成京观炫耀武力。

  自汉以来,辽东是中原王朝固有的领土,如今让高句丽占据,长白山亦是中原王朝所有,现在却归高句丽控制,更别说那一座座以尸体搭建起来炫耀武力的京观,那是华夏子民一具具实实在在的尸骸,他们死在异域,还受如此遭遇,如何能够安息?

  作为一个高贵的汉人,朱昌心中也是愤愤不平。高句丽的荣耀对于中原王朝而汉是莫大的耻辱,悲哀的是这种耻辱还是由隋朝皇帝杨广的无知造成的。

  朱昌饱含深意道:“秦风的意思,是‘明犯大唐者,虽远必诛!’也就是说,只要进入唐朝的领土,他就会率军深入大草原,针对任何一个人。”

  “疯子。他是一个疯子!”安纳托力脸色惨白,想起了那支所向无敌的军队,以及秦风杀神这个绰号。有着一股至内心的恐惧……

  他活了半辈子。见过不少的风浪: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刚硬,如此凶横的人物……

  当时,那支冲向自己的大军就是高喊着‘明犯大唐者,虽远必诛!’的口号无情的诛杀着他的亲族的。

  “‘明犯大唐者,虽远必诛!’”

  九个字,铿锵有力!

  这话原至于大汉时的陈汤的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个国家是否强盛,靠的不是嘴皮子,而是实力,是力量,是威信。

  对于这九个字,朱昌深感认同,虽同是文人,可与长安养尊处优的文人相比,生虎狼之穴的朱昌尤为赞同秦风篡改了的口号。

  优胜劣汰、强者生存是突厥,乃至于北方异族的生存法则。与他们讲仁义道德,无异于对牛弹琴,浪费口舌。

  对于异族唯一的有效的办法,就是征服,且不惜奔袭千里,也要追杀入侵大唐领土的行为,此为除敌,更是给那些虎视耽耽的异族敲响警钟,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