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221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21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命令、也是军令。”见苏定方还欲再说什么,秦风加重了声音。

  “喏!”苏定方尤为不甘。

  “即便是十这大军,又如何?说不定我还能打他一个以少胜多与未可知。”

  “哦?”

  三人眼眸大亮,迫不及待的问道:“将军,可是有办法了?”

  “暂时保密。对了,我们多余的马匹、牛有多少?”

  “马匹七千余,牛一千左右,羊有两万只出头。”这一路上,他们也掠夺了一些小部落,集少成多之下也有一定的收获。苏定方暂时充当大管家,对于缴获品是了然于胸。

  “好,我明白了。你们先行准备吧!免得到时乱了方寸。”

  “喏!”

  待三人走后,秦风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强坚范,如果中了自己所言,让他脱离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往朔方请李靖出兵接应。

  交待完毕,秦风只身前往李承乾的军帐,让秦风意外的是李承乾的军帐中灯火依旧通明。

  李承乾自幼锦衣玉食,平时虽有打猎、骑兵,也粗通君子六艺,可训练、玩乐与上战场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这长途奔袭下来,这家伙也苦尽了苦头,两只大腿内侧都磨起了水泡,并破了一层皮,可他也带种,愣是一声不吭的跟着大军到了这儿,秦风给他送药的时候,他还信誓旦旦的说只有吃到了苦头,才会明白你军人的不容易,要是安然坐在马车、骄子里,他也就不会来了。

  得!得!得。

  与李世民一个款式,都有点小受的思想。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如此硬气的李承乾,包括秦风在内的主将们对于当朝太子殿下无不另眼相看。

  秦风穿过了回廊。来到了李承乾军帐外。

  军帐外面站立着四位身材魁梧的壮士,身带唐刀,做护卫状,见他到来,也未阻拦,他们认得秦风,知道他的身份。

  秦风掀帘而入,正在写写画画的李承乾见是秦风,便打趣道:“秦大将军,忙完了?”

  “忙完了。大舅哥在写什么呢?”秦风有些好奇的问。

  李承乾道:“写行军的体会。”

  “哦,你每天都写?”秦风有些惊讶。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道:“你曾经不是说过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过来,每天都有新的感想,便记了下来。”说到这儿,他感慨道:“我总算知道赵括为何会输得那么惨了,因为兵书上的有些知识根本就是不符适宜,要是我将兵书奉为经典,一字一句的运用到行军打仗中来,肯定也是赵括一样的下场。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现在我总算明白这个道理了。”

  “兵书非常有用,至少能够让我们后人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再好的兵书也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如果照本宣科就惨了。按图索骥的故意中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在学习与做事的过程中,死板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李承乾虚心受教,并道:“妹夫是一军之主帅,事务繁忙,权当我不存在就是了,我一介闲人,你不用管我的,免得耽搁正事。”

  秦风看了李承乾一眼,久久不言,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他发现李承乾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他为人至孝,待人真诚,还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老实说,秦风觉得目前的李承乾具备太子应该拥有的品格。

第297章:斥候回归

  李承乾的优秀是历史公认的,史书记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李世民非常喜欢他。

  李渊病逝,居丧期间,李世民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而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相当出色。六月己丑,朝臣恳请李世民上朝听政,李世民应允,不过“细务仍委太子”,之后李世民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太子李承乾留京监国。

  由此可见,李承乾是非常出色的,只是李承乾随着年岁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开始叛逆起来。于是李世民“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然而这些谏臣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一味的进谏是否能够将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因为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共同点——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最后却根本收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历史上的李承乾之所以变成后来那样子,并走上了谋反这条不归路,除了足疾而变得多疑的本身内因,那些毫不留情面的大臣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以为史书是刻意美化李承乾的形象,但真正与他相处之后,秦风才发现李承乾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储君。

  “明天或者会撤回中原。你与苏定方、程处默、尉迟宝庆他们率领边军先行。”

  “出变故了?”李承乾机警的询问。

  “我怀疑突厥人正在前方等着我们自投落网,同时,也怀疑有人泄漏了咱们的行踪,故而,不得不中途改变计划。”

  “查出来了没有?”李承乾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是哪个王八羔子干的好事?”

  “目前还查不出来,也没有证据,只有等明天斥候的消息来了再说。”秦风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推测以及临行前的准备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但是,怀疑长孙无忌一事是断然不会说出来的。

  “针对我的是吧?”蓦然,李承乾如泄了气的皮球,有些呆滞的自语。

  “或许是你,或许是我。”秦风说到这儿,笑着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锋芒毕露,或许惹人生厌也未可知,毕竟,无论是科举、武举,还是吏治都是我提出来的,恨我的人多不胜数。”

  “不管针对已经不重要了,一切等明天再说。消息确实后我就离开。”李承乾目现睿智之光芒,笑问道:“妹夫,我答应得这么干脆,你不会因此而认为我怕死吧?”

  秦风打了一个响指,笑着道:“最明智的选择,我老实说吧,你留下来也只是累赘。想必你也是如此想的。”

  李承乾无语的盯着秦风,就算你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也不用明说吧,这也未免太伤人自尊了吧。

  秦风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说谎。”

  “好吧!我承认你是天下间最最诚实的人。”

  李承乾苦笑的问:“我让大家去准备,做事随时撤离的准备。对了,乌蒙部落共计十三万余人,能够上战场的青壮就有数万之众,若是再加上颉利可汗的兵马,你一万虎贲军少说也要面对六七万控弦之士,少了边军你就只有一万人了,应付得下来么?”

  “兵在精而不在多,老实与你说吧。对于边军的决死之心我还心存余虑,要是他们在战场上一哄而散,那就全完了。”

  李承乾沉吟道:“你的兵力太少了,我把五百禁卫留给你吧,他们都是跟随父皇南征北战的玄甲军,是精锐中的精锐。关键时刻可做利刃之用。”

  “不了!”秦风拒绝道:“玄甲军号称天下第一军,我不怀疑他们的战斗力,可是,他们的战法与虎贲军不同,虎贲军的战术恐怕发挥不出他们尽有的实力。而且,你也需要他们,我们不敢保证回军途中没有敌人。”

  “也罢。就按你的安排来定。”李承乾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道:“如果真要撤离,你让人通知我一声即可。”

  “保重!”

  “我在朔方等你,一起回庆州。”李承乾在秦风的肩膀上重重一拍。

  ***

  “启禀将军,斥候回来了。”

  秦风一夜无眠等的就是斥候的消息,他连夜派出去的几波斥候好半会儿了都没有回来,这让他的心思重了几分:这没有回来,很大可能是因为出事了,回不来。这意味着突厥真的来了。

  假若突厥真的来了,秦风发现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他竟然什么也做不了,心中升起一股玩脱玩大了的感觉。

  除了巡逻的士兵与传递消息的亲卫,其他人已经全部让他打发去休息了,一个人在军帐中枯坐着修练内功。

  这一等就等到天光蒙蒙亮了,而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也早早过来了。

  这时听到斥候回来的消息,大家徒然一震,秦风忙道:“快快请他进来!”

  斥候怀着些许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帅帐,帐帘落了下来。

  里光线很暗,空气湿润而沉闷。看着正前方的那个男人身上,心情有些激动:“偶像!”他从军一年有余,但如此近距离的与偶像接触,他还是第一次。

  秦风年纪不大,今年不过十七岁。他没有依仗家世,也没有靠任何人的扶持。愣是凭借个人的能力,一步一步的登上大将军的位子。他的事迹几乎可以出一本励志的传奇小说了。

  唐朝尚武,时下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以秦风为目标,作为人生的榜样动力,视他为唐朝的偶像。

  看着让露水打湿了全身衣服,且头发上、眉毛上的露水,以及脸上道道不深不浅的伤痕,秦风很是欣慰,大唐有着如此大无畏的将士,何愁天下不平?

  古之斥候与侦察兵一样,他们奋斗在真真正正的最前线,做着最危险、最辛苦的事情,为了收集一个小小的情报,甚至牺牲成百上千人,故而,秦风对于斥候十分敬重与感激。

  看着近在咫尺的偶像,斥候实在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兄弟辛苦了,你不用紧张,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

  秦风开了个小玩笑,他在长安的时候,隐隐约约的感受到少年郎崇拜的目光,也知道自己是一些人心中的“偶像”,莫名其妙的在少年将士中很有着不弱于人的威信,见斥候有种粉丝遇到了偶像的激动与紧张,便以笑话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斥候的心理素质与自控能力比普通士兵强得很多,此人片刻就恢复过来,他深吸了一口气,行礼道:“末将见过大将军。苏将军、罗将军、程将军、尉迟将军、薛将军、房将军。”他从职位高低,逐一给秦风、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行礼。

  “非常时刻无需多礼。你且说说看,你此次巡视查到了什么?乌蒙部落是否有所异动,除此之外,附近可有其他军队的存在?”秦风说话时中气十足,却显得有些疲惫。这一次玩的比较大,当前的局势非常微妙,便是秦风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难以入眠。

  斥候拱手道:“回大将军话,末将确实打探到了突厥的行踪。不过不是乌蒙部落的,而是颉利可汗的军队。他们就在我军东北方向,一百余里之外,与乌蒙部落也有百里之遥。目前他们正在安营休息,他们的军营布局与兵锋所指之方向正是我军。与此同时,他们侦骑四出,我亲眼看到他们连突厥人的斥候也清理了,对方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隐藏行踪,准备坐收渔人之利。”

  “果然不出所料!”秦风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又问道:“军士共计多少人?”

  “四万精锐之士。”

  “如何肯定?”

  斥候不慌不忙道:“末将逼供对方八名斥候,回答数目相同,故而,末将胆敢保证对方人数不会差错。”

  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等六人纷纷倒吸凉气,低呼出声。

  他们倒不是因为这个数目,他们的惊讶来自于秦风的直觉。

  昨天晚上,秦风将他们叫来,说了怀疑。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怀疑永远是属于怀疑。其实得知消息的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以为秦风这次多了一个李承乾而过于当心所致。如今听到突厥真来,一个个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