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104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04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当朕是什么人了?一言不合就血流遍地的昏君?秦灭而汉兴,至今已近千年。朕还会计较你们的身份不成?朕连前朝的皇室都容得下,难道还容不上为大唐洒热血的上柱国、大唐第一战神秦琼秦叔宝?”

  李世民确实有些火了,不说秦琼了,单是秦风有几分能耐他李世民知道的一清二楚,要不然也不会把最宠爱的女儿许配给他了,除了拉拢之心,更多则是对秦琼的信任与回报他为大唐努力付出的一切。

  秦风说这种话来,真当他这大唐皇帝是不识好歹的昏君暴君么?

  李世民越想越怒,越想火气也越足。想着自己如此的热忱如此的信任,又想着秦琼如此不信任自己,就觉得自己热脸贴在了他的冷屁股上一样,竟觉得有些委屈了。

  场面登时有些冷场。

  同样处于震惊状态之下的长乐公主见势不妙,忙上前打圆场,笑道:“秦大哥,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

  “当然不是乱说!谁没事找事的给自己编祖宗啊?其实,我们也是才知道不久。”看了怒气不息的李世民一眼,说道:“老实说,当我知道这种事情的时候,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自己有个了不起的祖宗,忐忑嘛!自然是害怕了。”眼见李世民又有大发雷霆的征兆,连道:“您先别生气,我陈述的是一个事实罢了,换位思考一下,要您是我们,肯定也会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如果我们是普通百姓倒也就罢了,可我们父子两人都任军中要职,万一哪天有人以此为由,编造我们在谋反之心,我们根本无言以对。想来想去,我们觉得还是坦白交待为好,免得让阴谋小人以此为借口,挑拨离间!您赏罚分明、恩怨分明、嫉恶如仇,不会放过一个罪犯,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这一点,我们心底有数,要不然我会傻乎乎的自己送上门来抹脖子吗?”

  “行了……这一套在朕这里没有任何用处,别想用这种阿谀奉承的伎俩来逃过责罚。”李世民那是脸色红润,一脸的柔和,口中如此严厉的说着,眼角却带着微笑。

  “就是了,小婿最佩服岳父大人的就是这一点。这千百年来,真正能与岳父相提并论的唯有始皇帝、汉武帝而已。可他们在这点上哪里比的上您,始皇帝,哦,应该说我们家老祖宗,不好意思,还不太习惯这个身份,我们家老祖宗固然厉害,可却让赵高的马屁拍得找不着北,汉武帝更是如此,他养了许多弄臣。这几乎是所有上位者特有的毛病,但您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竟然以高瞻远瞩、前所未有的胸襟设立了谏官这个官职,只要他们说得有理,就算指着您的鼻子骂您不但不怒,反而还要大加奖励,这种伟大的情怀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说句不中听的话,魏征魏大人是全天下最幸运的人,以他那牛脾气,要是换到其他朝代,就算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用。”秦风继续说着他的大实话。

  李世民眉开眼笑,心底舒坦,牛B哄哄的,一副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姿态:“嗯……这话说的倒是不假,朕自问在这点上还行,做的不错!确实要比秦皇汉武要强那么一点点!”

  秦风、长乐公主相互望了一眼,两人都知趣的没有说话,李世民确实是难得的英主,但是有一点却让人有些接受不了:特别自恋,时不时的就会夸自己几句,让他们都为之脸红,当事者却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

  其实李世民从一开始就没计较这种事情,毕竟秦朝灭亡的时间太久了。而且他也想通了,要是秦琼有复国的野心,乱世的时候早就自己扯大旗单干了,以他在绿林好汉心中的地位,定然有着一大批追随者,可他偏偏甘居人下的当起了冲锋陷阵的将军,可见,秦琼并没有那种野心。现在,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也失去了谋逆者生存的土壤。日子过得好好的,就算秦琼想造反,也没有人愿意追随他走上一条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路。

  至于秦风,同样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家伙,要不然,也不会将各种金点子奉献出来了。他可知道,那些点子大多是针对野心家而设立的限制呢!如果有复国的野心,傻瓜才会作茧自缚。如果有复国的野心,也不会跑来说自己是秦始皇后裔了。

  所以说,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固然震惊,可是并不担心也不怀疑。他也知道秦风为什么要告诉他!

  无非是人言可畏罢了!

  李世民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也是一个奇怪的皇帝。历史上的他对自己的儿子严格得要命,对追随他的开国元勋好得不得了。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在对待谋反者一事上的区别。

  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这是对待谋反的惩罚。

  在对待大臣一事,李世民却展现出仁慈的一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十七名的侯君集谋反,赐死!但是之后李世民却论功将其排在秦琼、程咬金、李绩等人之上。

  这还不算奇怪,最为奇怪的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情,贞观年间,长孙安业参与谋反。这谋反是何等大罪,一但落实,那便是株连九族的不赦之罪。可李世民做了一件让天下人大掉眼睛的事情,他不但赦免了长孙安业的谋反罪,还让他继续当官,而且最后甚至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也可以通过这些事情看出李世民对待大臣那是真的好得不要不要滴!

  秦氏父子既不谋反,又没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仅仅挂着一个赢政后人的名义而已,所以,李世民自然不会计较千年前的旧事了。当然,秦氏(赢氏)展示出来的坦诚也恰到好处。

  毕竟,主动说和被人说的效果,截然不同。

  “叔宝为何不来?”李世民有些诧异的问,这种大事让一个孩子出面,很是怪异。

  秦风笑道:“我父说:‘人无法选择祖宗,可以选择做人,君臣这么久,我知陛下,陛下亦懂秦琼。故而,说与不说都不重要,只不过人言可畏,以免陛下日后为难,你送公主回宫时顺便提及便是。’”

  李世民呆了半天,突然爆发一阵畅快的大笑,边笑边欢快的说道:“叔宝知我,叔宝知我!”一股被人理解的美好心情油然而生,略有的委屈和不爽随着笑声烟消云散。

  至此,秦风是真的松了一大口气。其实,这是他的策略,以秦琼的意思是他亲自理解,但秦风结合史实与实际分析了李世民的性情后,认为秦琼表现得越平淡,李世民反而越会相信他。

  以李世民这种自以为掌控一切的自恋心态,如果秦琼出面,反而让他误以为秦琼不信任、不信任这份君臣之谊。最终,只会让君臣关系闹僵。

  得益于之前的表现,秦琼对秦风十分信服,是以,秦琼才强忍着。

  现在,一切都朝着秦风预想中发展,目的已经完成达成!

  

第137章:鬼话

  “秦朝短暂却是一个最伟大的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并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可谓是历代王朝学习的典范。秦始皇创立之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国策沿用至今,以后也将沿用,即便有所不同也不过是在此基础侦缉罢了,说‘百代都行秦政法’不是毫无道理的。”

  见秦风与长乐公主听得入神,李世民笑道:“秦皇汉武是朕心目中的英雄,也是效仿的对象!相对而言,朕最推崇的还是在秦始皇,与他的丰功伟绩相比,武汉逊色多了!超越秦皇汉武是朕这一生的目标!”

  李世民身材高大、魁梧!登上帝位后,他并不疏于弓马,一点都没有发福的模样,雄壮威武有如猛狮。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散发着豪放磅礴的魅力。当他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那股积极向上的君王气度显现无疑。

  配合着有若渊停岳峙的威严,却使人油然心服。

  “回去告诉叔宝,让他不必放在心上!嗯,算了,说与不说便你!反正叔宝知朕心思!”

  秦琼没有诚惶诚恐的上门,反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又笑问道:“你们继续用秦姓,还是改回?”

  “自然是‘秦’姓了。用得久了,我们习惯了,叫的人习惯了。要是改了,叫什么?叫嬴琼、嬴战、嬴风?他们两人还好一些了,到了我这儿,都成了阴风惨惨了,没牛≠匣曰凸赡且丫俏羧栈苹ǎ魑厥蓟实暮笠嵊秩绾危詈蠡共皇锹俾涑闪寺淦堑牡撞愫浚裉斓囊磺校孔约捍蚱炊矗槐匾フ茨堑愎诹说娜僖≌飧鍪郎现挥星厍怼⑶胤纾换嵊心窍∑婀殴帧⒙移甙嗽愕拿帧!

  不知是秦风说的有趣还是怎么的,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来!

  其实随口一问,未尝没有考验之意。

  嬴政、秦始皇的一生誉毁各半,但是,他的遗威毕竟给人太过浓重的压力!

  秦风的回答,让李世民十分满意。

  “秦大哥,你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始皇后裔呢?”半天没有说话的长乐问了一个憋在心中很久的疑问。

  当然,这也是李世民的疑惑!

  如果一早知道自己是秦嬴后裔,秦琼为何不用原姓呢?

  可见,这种发现是近期的事情。

  “还不是我那个师父搞的鬼嘛!”

  “咦?你师父?张三丰?你们家与他有何关系?尊师现在何处?”李世民兴致大起,通过秦风妖孽一般的水平,有人才收集症的李世民更加想着让闲云野鹤一样的张三丰为大唐效力呢!

  一连抛出几个问题李世民见秦风没有回答,仔细一瞧,却发现他泪水盈眶,神色里悲痛欲绝。

  难道?

  莫非?

  “师父羽化登仙了。”

  “这……唉,天嫉奇才!”安慰的话不知从何说起,李世民叹息一声,上前拍拍秦风的肩膀,以示安慰!

  “我不难过,只是让灰尘进了眼睛,师父也不希望我悲伤,只是,只是,我忍受不住!”秦风泪流满面!

  “前不久,先师托人送给一封遗书。师父虽然离开了,可一直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对于我在突厥的作为深感欣慰,并嘱咐我一定要为国为民贡献毕生所学,他说近日有感大限将至,一生往事历历在目,觉得师徒一场,我应该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信上说除了之前说的,他还有另一重神秘的身份!”

  秦风一边“抽泣”一边问道:“你们可曾听过孙膑、庞涓二人?”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孙膑,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孙膑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而他的同窗好友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妒他的才能……”说到这里,李世民虎目圆瞪,蹭的站了起来,震惊的盯着面色严肃的罗通。

  “你……”李世民双手发抖,又惊又喜的看着秦风。

  “没错!”秦风一字一顿道:“我师父俗名叫张三丰,道号鬼谷子。”

  “难怪,难怪!”李世民激动着双手发颤,鬼谷子啊!神仙一般的人物

  长乐公主满目惊骇:“鬼谷子?世上竟有如此长寿之人?”

  “人总是会死的,鬼谷子同样逃离不了这个自然法则。”

  “你是说鬼谷派不但传承下来,道号也是如此?”

  李世民死死地盯着秦风,放射着恶狼一样的绿光。

  有史以来,鬼谷学派人丁不兴,

  算下来也就孙膑、庞涓、张仪、苏秦四人。

  可这四大弟子,无一不是凡品,这四人可不简单,他们直接影响到天下的归属、历史的进程,到现在还是人人传颂。

  鬼谷一脉人少,可个个都是一顶数十万个的存在呢!

  豁然开朗!一切都豁然开朗。

  难怪秦风妖孽无双,原来人家有着一个神仙一般的师父啊!当秦风给自己按上这么一个来头的时候,秦风所有作为所有能耐都理所当然了。

  有着这种身世来历,不表现得妖孽一点,那才不正常呢!

  李世民很激动,秦风现在不过是十几岁大男孩,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未尝不会成为大唐版的孙膑、庞涓、张仪、苏秦。

  秦风说起瞎话来,那是一套连着一套,只听他道:“儒、道、墨、农、兵、医、法等各门各派都传承下来,鬼谷一脉自然也能够传承,只是鬼谷一脉人员稀少且避世千年,所以世人误以为其已湮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