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10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0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但只要培养得当,一定会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叔宝都远远不如,这点朕可以确信!”

  长孙皇后展颜微笑,道:“贤侄,我与你杨姐姐是好姐妹,也听说你一直称皇上是叔叔,既然到了这里就称我一声阿姨吧。”

  “小侄见过阿姨!”

  “好,好,好!都是一家人,到了这里就像到自己家一样,贤侄千万不要客气。”长孙皇后乐了,她不知道自己已经多久没有人这么称呼自己了,即便是自己的孩子见面时也是恭恭敬敬。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在风光背后,也有着高处不胜寒的孤寂。

  秦风仪表非凡,再加上这一份独有的从容气质,长孙皇后于瞬间就产生了好感。

  秦风道:“阿姨,请问客气怎么写啊!”

  长孙皇后笑道:“这孩子,真有趣。”

  呆会看到李承乾,就更有趣了。秦风无不恶意的想着。

  来到房内,大家分宾落坐。

  “父皇、母后,儿臣来啦!”就在大家说笑之时,李承乾风风火火的在门外叫喊着。

  “咦!乾儿,你这是怎么了?谁打你了。”顶着两只熊猫眼的李承乾,瞬间吸引了长孙皇后的注意力,站起身来,满是怜爱的把李承乾拉到身边坐下。

  秦风忍笑道:“阿姨,这不是被人打了,而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和印记。”

  “怎么回事?”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一脸诡异的神态,知道事情肯定不简单。

  “阿姨,承乾兄近来武艺见长,心痒难搔之下,就和小侄比了一下,小侄情知承乾是一代宗师,故而全力出招。承乾兄怕小侄输得太难看,只是使出了平时的三成功力,大意之下中了小侄两拳,而小侄也被承乾兄至刚至阳的内力震伤了内腑。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最少也要休息两个多月以上。”

  秦风说得有板有眼,把长孙皇后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世民翻了白眼,心想:这小子太能掰了。

  “贤弟,你就饶了我吧!”太子哥一脸的无奈。

  “你们也真是的,只是比武而已,怎么一个二个都弄得伤痕累累的,你们还小,伤了身子骨可不好。”

  “母后,皮外伤而已!说真的,儿臣还要感谢贤弟呢,平日里,儿臣打遍东宫无敌手,自认为厉害得很了,现在才知道侍卫们是让着儿臣。秦贤弟让我知道了我真实的水平,如果不是他,儿臣还在沾沾自喜呢。”承承乾有些无地自容了,自己连人家的衣服都沾不到,怎么可能两败俱伤嘛?

  长孙皇后闻歌而知雅意,虽然心疼李承乾,却也没有责怪秦风的意思,她太了解李承乾的性子了,得天之宠的李承乾向来自视甚高,对弟弟妹妹们虽然也很关心,只不过都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而现在他似乎已经放下了高傲的架子。

  这是个好事!

  长孙皇后如是想。

  李世民哈哈一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此一事乾儿总算明白了自己的水平,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件好事儿。”

  李承乾向秦风郑重感谢道:“却是要感谢贤弟,让我看清了自己!如果不是贤弟,我还在宫里坐井观天呢!”

  “客气了!太子哥。这样的事儿咱们改天再来,如何?”这小子是打人打上瘾了。

  “不打了,打死我都不打了,我要学父皇,做一个治人的人,嘿嘿,饶你小子精明似鬼,还不得在我手下乖乖做事?以后你可不要有什么把柄落在我手里。”李承乾得意洋洋的笑着。

  “这样也行?太子哥,人不能过于无耻吧!李叔叔我抗议!太子哥以势压人,作弊!”

  “哈哈……你们的事情你自行处理,关老子何事?”李世民看着开朗了许多的李承乾,心怀大畅。

  秦风故作狠狠道:“以后我不当将军了,我决定改变志向。”

  “你想做什么?”眼见两人耍宝,性情活跃的李雪雁忍不住问。

  “弃武从文!当一名史官,把太子哥的所有事情,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通通写上。比如说:某年某月某日,太子哥和某人比武,被打得鼻青脸肿,难以见人。”

  “太狠了吧!”这一回,轮到李承乾傻了眼了,古人重名,如果真被这么一写,自己真是名垂千古了。

  秦风得意洋洋道:“就看你小子识不识趣了。”

  看到两人耍宝,长孙皇后也忍俊不襟的开怀大笑。

  随着众人的打趣,宫女把美食陆陆续续的送了上来,一道道精致的美食让秦风这个乡巴佬见了,忍不住猛吞口水。

  众人见了,忍不住好笑起来。

  李灵雁更道:“难道你家里没有这么好吃的?”

  “当然没有了,你以为家家的厨师都有御厨一样的水准啊!难得吃一次大户,我决定用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残酷把这些美食消灭掉。”

  “哈哈……”

  “咯咯……”

  “呵呵……”

  一语既了,惹来阵阵笑声。

  长孙皇后笑过之后,暗自感叹:很久没有这长开怀了。

  看了李世民一眼,而李世民也正在看她

  两人目光相对,良久良久,谁也不曾说话,无限幽寂,更胜人语。

  李世民哈哈笑道:“难得这么高兴,来人啊,把朕的美酒端上来。”

  “那可是父皇还是秦王的时候,亲自酿的葡萄酒,你小子有福了。”李承乾看了秦风一眼,猛的吞着口水。

  秦风不屑的想着:真是没见识,老子连百多年的葡萄酒都喝过,区区几十年的算个毛啊!

  待宫女从酒窖搬出了自己十多前亲手酿制的葡萄酒,然后屏退了所有的人,宝贝似得打开了封泥,亲自给各人都满上了一杯,献宝似的向秦风道:“尝尝味道!”

  秦风看着碗中的酒,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诗,一口饮尽,道:“好酒,酸、甜、苦、咸,四味俱全啊!”

  李世民笑道:“饮这葡萄酒犹如品味丰富多彩的人生,什么滋味都有,所以是朕的最爱。”

  秦风看不得他得意的样子,却道:“酒是好酒,但却没有用到合适的饮具!叔叔可知,这和葡萄酒需要配以夜光杯,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喝出个中滋味。”

  李世民不信,让人送来了夜光杯,将酒倒在夜光杯中,在烛光的印象下,见杯中那殷红的液体在酒杯的映照下竟与鲜血一般无异,不由得怔了怔。

  秦风哈哈一笑,高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世民动容高叫:“好,好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配上了夜光杯饮酒有如饮血,加上这激昂的诗句,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啊!贤侄文采,可谓冠绝古今,让人震撼!”

  盯着杯中酒,长乐公主眼中异彩连连,忽然嫣然一笑道:“诗是好诗!过于悲壮了一些。”

  李世民笑道:“没气势?秦小子,来道有气势的给我家长乐。”

  尼玛!

  当老子卖艺的啊!

  秦风不满的白了李世民一眼,道:“秦子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扑”

  李世民把心爱的红酒喷了出来,哭笑不得的说道:“你小子,能不能不要这么石破天惊啊!”

  秦风品着红酒,笑道:“没办法,天性如此!”

  蓦然,他心神一动,想起了一段话,不由道:“对了,难得有机会,李叔叔,我教你一个关于喝什么酒用什么杯的常识,免得你以后出错,丢我大唐的颜面。”

  李世民笑骂道:“不给朕说出个所以然,非治你小子一个大不敬之罪。”

  “昏君!”憋了半天,秦风说了两个让李世民干瞪眼的字来。

  “扑哧”看着往日英明神武的李世民接连吃憋,长孙皇后笑将出来。

  不待李世民发火,秦风忙道:“‘饮酒之道,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众人点头赞成,秦风接道:“‘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

  李世民就是一个好酒之人,宫里什么美酒都有,只是对酒具却是一窍不通,此刻听得秦风侃侃而谈,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秦风心下暗想:金大侠不好意思,借用你的论杯了。

  “‘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在下有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李世民听了秦风此语,高声赞同,连同看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也微微点头,如此妙论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看似玩闹,然仔细品味却也有着几分道理。况且他说的“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确是豪气干云,令人胸怀大畅。

  当然了,语中的一个个妙句,也让精通诗词之道的长孙皇后、长乐公主赞不绝口,总之,她们已经认可了秦风的“才华”,无不认为这些诗句都是秦风的作品。

  短暂的停顿后,秦风道:“‘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李叔叔,世人眼光短浅,只道大禹治水,造福后世,殊不知治水甚么的,那也罢了,大禹真正的大功,你可知道么?’”

  李世民心神一动,嬉笑道:“造酒!”

  秦风竖指道:“正是!”

  众人一齐大笑。

  “‘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至于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饮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秦子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们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李世民感叹道:“喝了半辈子美酒,却不知酒器还有这么多的门道,长见识了。改日集齐各种酒杯,定要和贤侄一道品尝。”

  “我很期待这一日早点到来。”品酒也是杀手日常生活中重要一个环节,君不见《****特工》里各位美女的优雅姿势吗?

  或许影视稍有夸张,但很多常识是真真实实的存在。

  “贤侄,论及武艺一道,叔宝兄武艺刚猛,重气势,他的枪法和锏法都有一往无前的豪迈,我观贤侄的武艺却和叔宝兄截然相反?这是何故?莫非这是叔宝兄近年来之所悟?”李世民也是一流武将,虽远不及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但是常年和这些时代精英呆在一起,眼光自是毒辣。

  秦风摇头道:“其实小侄艺承两家,马上功夫自是家传武艺,而步下则是江湖之技,我有两位武道师父,第一位是家父,第二位是教我江湖技艺的师父了。”

  “哦?”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

  “你师父是何方高人?”

  “道门中人!”

  李世民额头上冒了一根黑线,粗声粗气道:“我问的是你师父姓甚名甚。”

  “早说嘛!”

  秦风白了他一眼,振振有词的说道:“我师父叫张三丰,曾是墨家子弟,其父得罪某个势力,惨遭灭门之祸,我师父放牧未归,而逃过一劫,为雪深仇,家师隐居五十余载,苦思破解敌人武功之道,后从《德道经》悟通武学义理,遂重出江湖,此时仇家均已死去,余下当年一少女,也已年迈,家师有鉴于此,对自己为仇恨而偏执感慨万端,遂将毕生所学写成《九阴真经》。小侄幼时贪玩,独自一人偷偷外出,得罪了一众孩童,被人饱揍一番,师父恰巧路过,将小侄解救而出,后观小侄资质还行且心性逍遥,甚是契合他的武道,故而收了小侄以做传人。”

  “世间竟有此事?”李世民将信将疑,这小子油滑得很,他可没有全信。

  “李叔叔你看!”秦风笑吟吟的拿起筷子,运起真气,随手就在坚硬的楠木桌上捅了一个小洞。

  一桌子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愣得半晌都作声不得。

  “真是奇人也!”李世民无疑是见识最广的人,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