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王牌好莱坞 >

第53章

王牌好莱坞-第53章

小说: 王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小子一点也不在意——这是布伦特得到的信息。

错过了一场事关国家存亡的战争的,在一个准继承人看来,居然如此无关紧要。

这种荒谬感确实提升了布伦特的观影期待。

对于会看电影的人来说,康默迪乌斯开始变得有趣起来,这样的设定,他能做出什么来?

只是一个小小的处理,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可能只是觉得他有点漫不经心,但对于布伦特这样的行业内人士,就意味着康默迪乌斯拜托了平铺直叙的人物讲述方式,从而变得让人期待起来。

“雷德利会爱死他。”布伦特跟海文低声说了一句,首映礼窃窃私语的情况很多,大家都需要了解其他同行的看法。

海文没有领会错,布伦特没有再说屏幕里正出现的罗素·克劳,他说的是丹尼尔·桑德勒。

海文轻笑了两声,他认可这一点。

奥斯卡评委们可都看过数不尽的片子,他们看片子已经摆脱了很多观影刺激,所以锱铢必较地观察细节成了他们的最爱,不管最后他们的票会考虑哪些因素,至少在本人观感上,这种细节处理的很好的电影是有优势的。

所以布伦特说雷德利会爱死丹尼尔,并没有说错,奥斯卡评委们很可能被丹尼尔的演绎讨好。

第80章《角斗士》首映礼(完)

布伦特和海文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电影上,马克西默斯和老皇帝的对话让这些内行有些难耐笑意——一个即将结束生命的老皇帝幡然醒悟?但从专业角度去看,这段情节对于解释马克西默斯对皇帝的狂热和树立英雄品格,至关重要。

普通观众不会知道马库斯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也不会知道他一手终结了大罗马帝国的未来,他们对于马库斯的印象可能就得靠《角斗士》这部电影,一大批人都会言之凿凿地说马库斯是个声明大义的伟大皇帝——在他们看过电影之后。

“摊牌了么?”

大银幕上,康默迪乌斯走进了马库斯的帐篷,他脚步并不沉稳,不像是一个礼仪有度的罗马王子——这不会是一种抨击他缺乏礼仪的设计,一个人的心性、品格和礼仪周到与否并没有关系,事实上,太多表面上绝不行差踏错的人都成了野心家和叛逆者。

这只可能预示了什么。

康默迪乌斯走到了马库斯的雕塑头像面前,他伸手轻轻地抚摸了他的脸。

“不不不对,过了,怎么会对自己的父亲表露这种深度的情绪,那是如此浓郁——明显经过压抑。”布伦特皱起眉头,他觉得丹尼尔这一段独角戏演过头了,按照康默迪乌斯的人物设计,他不应该对马库斯这么崇敬热爱,“还是缺乏经验,不过至少没有演砸。”

马库斯突然出现在康默迪乌斯的身后,他骤然转身,眼里一闪而过的晦涩没有躲过布伦特的眼睛。

马库斯近乎残酷地给出了结果——你不会继承罗马皇帝的位置。

“为什么是这样?”布伦特仔细地盯着丹尼尔的表情,他面部肌肉和嘴角都在轻微的抖动,甚至镜头带到的上半个胸膛也在大幅度的起伏,这表明他此刻的情绪处于剧烈的变化状态。

失落、愤怒、怨恨——这一切的解释在布伦特看到康默迪乌斯的眼睛的时候,就统统不具有说服力了。

刚才那一抹晦涩重新出现,渐渐弥漫在整个眼睛里,除了这双眼睛,他的一切表情和微动作都在告诉观众他像是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儿子。

可就是这双眼睛,告诉观众,他并非在吃惊,也不全然是愤怒,他的情绪也没有表现出的那么剧烈。

为什么?

罗马皇帝的尊崇之位就要离他而去,他为什么是这种反应——隐藏着的才是真实的,这是个定律。

布伦特觉得自己刚才断言有点为时过早了。

这段戏原本应该一如所料,但现在看来,丹尼尔不打算贡献一场平庸的好戏。

康默迪乌斯的哭诉、马库斯的慈父之态,让布伦特的期待感越发高涨。

因为康默迪乌斯在说出那么些话的时候,他满眶的眼泪地下居然是不聚焦的,如果我在跟你说话,而且我面对着你,这时候我必然一心一意地看着你,但康默迪乌斯没有。

那么他到底在说给谁听。

说给他自己!

布伦特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

一开始康默迪乌斯对于马库斯雕塑过于浓烈的情感表达,听见自己不能继位时的平静眼神,到此刻的哭诉竟是说给自己听的,都在预示着一点。

他已经准备做些什么。

一件他需要不断给自己暗示,不断说服自己的事情。

布伦特已经有所猜想,他在等待着到底什么时候会揭开这一切铺垫的结果。

康默迪乌斯将马库斯搂进怀里,他亲吻马库斯的额头。

然后,布伦特看见他的眼神变了,表情也变了。

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为了得到您的爱,即便是血洗天下我也在所不惜。”康默迪乌斯脸上终于露出了痛彻心扉的表情,但说话的语调却冷酷锋利。

马库斯抱着他的双手开始胡乱挣扎,他的头被康默迪乌斯紧紧抱在怀里,死死压住。

布伦特轻呼了一口气。

他有点圆满的感觉,就这么短短的一段戏,连他这样的老牌影评人的心绪都有点跌宕起伏,确实精彩绝伦。当然,这和他对于丹尼尔的期待比较低有关,如果是罗素·克劳的戏份,他不会一开始就设定那是一段平庸桥段,自然也就享受不到这种波澜起伏的快感。

但这就是惊喜所在,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自己对于新面孔的轻视,同样,也就意味着新面孔带来的惊喜将作用在非常广泛的人群上。

这就是丹尼尔·桑德勒的成功。

剧情进入节奏,布伦特不会一直思考丹尼尔的演技,老套的戏码——英雄不得好报。

马克西默斯拒绝了康默迪乌斯的招安,从卫队手里逃出来后,所面对的,就是他无比珍视的家人已经不在人间,家园成了一片焦土。

英雄必然是悲壮的——这是铁律。

角斗士!马克西默斯被人捡到,成为了一名角斗士。

雷德利的功力确实不凡,这些平实有力的镜头展露了一个残酷的角斗士世界,要么赢要么死,就是这么简单。不过也不是没有瑕疵。

看上去雷德利似乎想要为马克西默斯安排一位身处底层的朋友——杰曼·翰苏扮演的一个角斗士,英雄没落时总能从小人物那里获得一些养分,也很容易酝酿出煽情的桥段。

但是可惜,导演做的不是很成功,当然可能也是他对这个桥段本身就漫不经心,因为看上去,这段友谊的设置确实有点随心所欲了,涣散而且毫无吸引力、

这应该是个败笔了。布伦特思索着,杰曼的表演还是很出彩的,这为掩盖掉这个失败之处提供了一些帮助。

英雄正在蛰伏,他势必会回到罗马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所有人都无法抑制地开始期待,这就是题材的先天优势,英雄总会复仇成功,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复仇就成了天然的期待焦点。

布伦特发现自己对于康默迪乌斯的戏份居然会感到更加兴奋。

也是丹尼尔给他的观影感受增加了很多惊喜。

新皇帝继位回归,和元老院的争锋,丹尼尔的眼神和手上那把短剑简直堪称精准。

这一段居然是堂堂正正的飙演技。

有勇气的年轻人,而且果真天赋卓越!布伦特记不得自己是第几次为丹尼尔的表现感到吃惊了,但他完全明白,很多人的计划恐怕要更改了,这个年轻人演绎的康默迪乌斯到目前为止,堪称完美。

有些角色也许真的是为某些演员度身打造的。

这是演员最大的幸运和机缘。

马克西默斯很快随着队伍回到了罗马都城,复仇之路已经开启了——这是所有人内心的想法。

一场一场见血见肉的搏斗在圆形斗兽场开始,剧情进入了刺激性情节——也就是**。

马克西默斯的愤怒、隐忍,对罗马根深蒂固的热爱,露西拉公主亦正亦邪、穿针引线,还有元老院亏格斯等议员或正或邪地立场和表演,以及罗马新的皇帝那种隐忍的暴虐、缺乏安全感,所有人粉墨登场。

美妙而富有质感的镜头让影评人们也深陷其中,脑子里虽然还在近乎本能进行词语描摹,但也很难在集中精力去想某个细节某个演员了。

一部足够吸引人的好电影。

这成为了共识。

布伦特看了看时间,影片还剩下十几分钟了。

这应该就是最后一波情节了,一切恩怨都要就此终结了。

“公开决斗?”布伦特表情有点复杂,这并不能说不合理,一个希望获得罗马市民崇敬的新皇帝通过决斗来战胜挑战他地位的人,显然是说得通的。但这一切又不是那么合情合理,从武力值上来说,康默迪乌斯跟马克西默斯是在不是一个量级的。

他占尽优势,难道真的要将一切胜负都赌在一局决斗上?

看来电影最后还是打算天真一把,给这位新皇帝一点正面色彩。

这些猜想在康默迪乌斯在马克西默斯的后背上扎了一个洞之后,烟消云散。

明智的做法,这会挽救观众对康默迪乌斯智商的怀疑。

手上的马克西默斯是不是还能打得过康默迪乌斯,这就有悬念了,而且,他毕竟还有一大圈卫队在。

卫队长最后的良心,以及他违反规则藏在护臂里的匕首,彻底终结了康默迪乌斯的生命。

新皇帝的死亡预示着电影即将结束了

电影结束在英雄对故去爱妻和儿子的怀想,以及死后的哀荣上——不出奇但合格的结尾设计。

灯光亮起,放映厅响起了经久的掌声。

这里面多少有点真心实意,尽管一些人在担心怎么交稿,不过他们确实认为雷德利·斯科特交出了一份奥斯卡级别的作品。

罗素·克劳也交出了奥斯卡影帝级别的表演。

至于丹尼尔·桑德勒,也许只能说,好莱坞星辰密布的夜空上,将有一颗新星从今天开始大放光芒了。

第81章意外阻击

一部电影从首映礼开始,就踏上了票房和奖项的征战之路,根据不同的诉求,会有所侧重,有些片子力求赚钱——那争夺银幕数,争取商业口碑,炒作关注度等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有一些则希图奖项,揣摩奥斯卡评委的喜好、避免出现口碑恶化、公关大把撒钱等等就成了主要工作。

《角斗士》对于罗素·克劳和雷德利·斯科特来说,奖项当然更加重要,《洛城机密》和《惊爆内幕》将这位桀骜不驯的澳大利亚男人打造成了好莱坞最会演戏的男人之一,但他确实还缺少一座最能证明自己的奖座——小金人。雷德利更不用说了,用布伦特的话来说,他“想奥斯卡都快想疯了”——以至于打造了这么一部纯奥系片来博取学院评委的喜爱。

至于丹尼尔·桑德勒,也更侧重演技和口碑,毕竟,这是他的配角戏,有大导演,有一线巨星,有豪华制作班底,他对于票房的贡献度不是那么敏感。但是风头大盛的丹尼尔却极其需要一些演技上的肯定——最好是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这样有些影响力又不是特别难搞定的奖项,他为此让梅丽莎和凯文·高利交涉过几次了,甚至也开始物色公关公司,这些活还是他们干的顺手一些,如果合作愉快,接下来确实也离不开这些明星身上的吸血虱子了,尽管他们会拿走不少钱,甚至分成。

可以看出来,主创人员的目的比较一致,其实梦工厂和环球也同意这一点,要知道他们在决定做雷德利这部片子时,就明白《角斗士》的定位。当然,双方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希望借助奖项来进一步推高票房,一个则是用奖项来证明自己的地位,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标一致。

首映礼结束后,《角斗士》的宣发部门开足马力,在现场看的和寄送拷贝的影评人,都需要你去不断的交涉,这群电影强盗都是光鲜亮丽的bitch,给了钱,他会办事,但是办成什么样,你不能直接给个标准——这是强暴他们的自由和意志,他们得自己写,写成什么样,看你打点的到不到位,看他心情,也看电影的质量——这都是针对海文、肯特、布伦特乃至罗杰和理查德这种一流影评人的,小影评人当然没什么话语权,因为他们也没什么影响力,不会有什么观众会去街头小报看影评,然后决定是不是去电影院,《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这种更加靠谱一点。

第二天早上,丹尼尔起的比较早,安迪当然更早,她手上拿了一堆报纸。

丹尼尔比较放松,他甚至有心情开了个玩笑。

“安迪,你看起来像是没睡好,是不是太久没有强壮的怀抱抱着你睡了?哦,对了,今天上午我们还约了凯文对不对,赶紧先让我看看,还有几场试映会,快忙死我了。”

确实,昨晚活动结束,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洛杉矶,今天要跟caa的凯文见面,丹尼尔想着应该是那个顶级经纪人同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