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王牌好莱坞 >

第188章

王牌好莱坞-第188章

小说: 王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访的氛围变得好起来,话题依旧围绕在丹尼尔身上。

“你们怎么看丹尼尔。桑德勒?我是说,你们有密切的接触,而他身上光环太多,总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情况。我们除了说那是个天才演员,奥斯卡影帝,眼光惊人的电影投资者,当然,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商界巨头之外,很难再具体地勾勒出这个人来,传奇人物总是如此,而丹尼尔尤其突出。”

“其实我们的具体接触并不是太多,一般我们沟通最多的是弗格森,他对梅丽莎负责,有时候也直接向丹尼尔汇报工作。所以,我们和丹尼尔其实离得不算近。如果要说一说的话,我们对他的果断、眼光和信任有深刻印象。他对项目的判断是很果断的,看到剧本,基本上马上就敲定了投资事宜——这并不常见,不管大小公司,总会有一个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新人的剧本,投资我们总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除此之外,他一直抱有信心,这是一种自信,对自己眼光的自信,他似乎从来没有认为这部电影会赔本,制作宣传发行,一切都按部就班,似乎就在按照一个行程安排在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等着票房的好消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感受最深的一点,当然还是信任,当他把工作交给我们的时候,会十分尊重我们的意见,非常信任我们的能力,通常来说,他是电影上的权威,不论是演出还是制作。都非常有经验,所以我们一开始很担心他会插手其中,但完全没有,除了让弗格森配合我们。整部电影他都完完全全交给了我们,直到成片完成,他都没有进行一点干涉,现在你们看到的版本。就是我们剪的终极版,没有改变过。”

记者对詹姆斯的回答显然不是特别兴奋——一切都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爆点。

不过。他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证实的话,这篇报道依然能够吸引人的目光。

“我听说到一件事情,虽然我不太相信,但还是希望跟你们求证一下,听说丹尼尔一直没有看电影的成片——因为他很害怕看恐怖片,这是真的么?”

詹姆斯和沃纳尔笑了出来。

这一点肯定是和丹尼尔报备过的,不然哪里的线人告诉《首映》的记者。

在宣传期,这个梗一直被藏而不发,就是为了在上映初期,拿来提振第二周票房的。

“嗯,你说的没错,这是真的。”看着记者瞪大的眼睛,詹姆斯再次笑出声来,“我们也很吃惊,但他说电影确实太血腥和刺激了,他接受不了。你知道,原本我们被评为nc…17级别,后来重新剪了一个版本,才勉强达到r级,他看过剧本,就觉得不看成片——这很有意思,但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一些人就是不喜欢看恐怖片。虽然丹尼尔是其中一员,让我们有些吃惊,但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他确实没有演过恐怖片。”

采访在对丹尼尔的善意嘲笑中结束。

除了最后一个问题是独家爆料,前面的回答已经是多次老调重弹了,詹姆斯和雷也慢慢摸透了这些内容和惯例,没什么特别之处,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

丹尼尔当然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糗事”被写在《首映》上刊登出来,伴随着《电锯惊魂》票房超过5000万大关。

“谁都有点不愿意做的事情,”把杂志扔在一边。

这对影迷和观众来说,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但对丹尼尔来说,不值得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电锯惊魂》在皮克斯的《超人总动员》、环球的《灵魂歌王》,还有同为恐怖片的《美版咒怨》的夹攻下——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自以为是。不论如何,竞争激烈,哥伦比亚的《咒怨》比《电锯惊魂》早上一周,第三周的《咒怨》排在周末票房榜的第四位,次于上述三片,但总票房已经达到8876万,作为一部投资只有1000万的电影,北美破亿已经注定的情况下,表现之好进让人羡慕不已。

投资更少的《电锯惊魂》在自己的次周末得以压下第三周《咒怨》,就显得更加了不起。

七大之一的哥伦比亚本就是索尼血统,拍摄日系恐怖片信手捏来,而且前有戈尔。维宾斯基的《美版午夜凶铃》,这一次大获成功也算是意料之中。

但dd影业第二次触电恐怖片,就大捞一笔,比肩《咒怨》,多少能让人看出点意味来——这是一家能够和七大正面碰撞而不败的电影制片厂,尽管只是某种层面,但以足以让人对dd的观感产生微妙的变化了。

第286章百亿富豪和分手快乐

如果说《电锯惊魂》的大好势头最终止步8800万,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足,那么随之而来的《社交网络》的上映,就完全足够掩盖掉所有的不满意和缺憾了。

11月中旬,dd影业首都在洛杉矶希尔顿酒店举办电影首映礼。

虽然最大的主角丹尼尔仍然缺席活动,但现场璀璨的星光,以及超级富豪的数目,都足以占据第二天报纸的头条新闻。

这部在风头浪尖上揭开面纱的电影,秘密立项、秘密拍摄,一直到丹尼尔团队公开宣布的时候,才为人所知。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连番的宣传,密集的推送,已经让它成为本年度剩下的时间里最受人瞩目的电影作品。

它在院线领域受到的礼遇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3609块荧幕上映,首日2788万,首周末三天9223万!

尽管和《希腊婚礼》的逆天成绩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这个数字已经让人大吃一惊。《希腊婚礼》得以创造史无前例的首周末奇迹,最大的原因是她享受了头一份的社交媒体电影红利,网络上的影迷们第一次以那种方式接触到电影,宣传的命中率非常高。今天的《社交网络》尽管得天独厚,却也没有办法复制《希腊婚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影迷们已经飞快地适应了这种新的宣传方式,买账的程度也飞快地下降。

大部分关心丹尼尔的人,都知道《社交网络》的票房绝对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目的所在。

它上映的机会非常之巧合,就在mb上市的前夕。

谷歌给所有希望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企业一个大大的教训,你必须充分地向投资者和股民解释你的产品,不管是搜索引擎还是社交网络,你必须描述这个产品的内涵和它的未来,让大家得以明白这个产品是怎么运作的,前景如何。盈利如何,模式够不够先进等等。

只有这样,市场才会表现出对mb的信心。

《社交网络》是一次规模宏大,面向庞大数量的观众的上市路演。

整部电影描述了社交时代的伟大和mb的未来:数亿用户,影响深远,盈利可观,模式新颖——无论哪一项,都足够吸引到投资者将自己的钱用于购买mb的股票。

电影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丹尼尔在和投行谈论上市的时候有更多的底气。

我们不打算采用荷兰式拍卖,但不得不我们计划放弃属于自己的利益。

……

“那是个野心勃勃又让人惊叹的年轻人。”

年迈的老者姿态优雅。他晃动着手里的高脚杯,猩红的葡萄酒散发着醇香的气息。

蒂姆。罗兰,雪鹰基金的掌舵者。

雪鹰并没有在《钢琴师》上获利太多,但这一次的投资显然被视作是成功的,不仅仅是丹尼尔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一条,更多的是基金的投资眼光,如果你投的片子不赔钱,而且掌握了机器不错的口碑,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这一点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坐在蒂姆面前的人,也很让人感到意外。

哈维。韦恩斯坦。

蒂姆和哈维有交情,丹尼尔早就知道,在他第一次冲击奥斯卡影帝——就是以《钢琴师》中斯皮尔曼一角。还是蒂姆为他牵线了韦恩斯坦,从而为最终拿下这个奖增添了重要助力。

“我跟鲍勃总认为他这一切手法后面,还有更大的计划。”

哈维凝眉说道,“如果你一直在关注他。你可以很清晰地知道,他的规划非常利落和现实的。好莱坞的权力从他进入2000万俱乐部开始,就基本上完全属于他了——一个演员能拿到的最高权力。迪士尼甚至打算同意他在《加勒比海盗2》中提出的3000万+20%分成的恐怖提议,从未有一个好莱坞演员能够在这样规模的电影里拿到这种待遇,真的,汤姆。汉克斯巅峰时期也没有拿到过,这毕竟是在全球有8亿以上票房潜力的作品。至于电影之外,刚刚揭开的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就不说了,这已经完全脱离合理的范畴——哪个年轻人能够在闯入2000万俱乐部的同事,开创一份数十亿美金的新事业,和表演领域截然无关。他在公共议题上的话语权也步步紧逼。

丹尼尔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好莱坞演员了,票房也好,奥斯卡也好,都不再是他身上唯一的标签。蒂姆,这个头脑清醒的人,不可能做那么大的无用功。如果只是推动mb上市,他完全不必要亲自勾连各方,更无必要将dd影业如此迅速地推到高台上。罗伯特打算把他捧杀,他基本已经破掉这个局,所以没有道理会把自己地方到如此烈火烹油的位置上。”

确实,丹尼尔是mb和f2f背后所有者的消息已经足够震撼人心,dd影业连番大爆,票房丰收,估值飙升也让人叹为观止,丹尼尔“从不失手”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这林林总总的,总是能够体现出一点,丹尼尔在推动这一切,他让自己万众瞩目、资金充沛,也让dd影业风头大振。

为什么?

加上哈维虽然弄不清楚过去几个月来丹尼尔私下奔走的目的地和目标人群,但他知道,丹尼尔联系了一些对好莱坞颇有兴趣的富豪们。他对mb,或者f2f其实并不太关心,值几十亿也好,几百亿也好,跟他没有什么瓜葛,但是对直接涉及好莱坞的内容却愿意去了解——哪怕只是八卦或者有备无患的考虑。

“你的意思是,提供mb上映后,丹尼尔希望全力让dd影业成为新的大制片厂?”

“那没有什么不可能,不是么?米高梅今天的麻烦,无非是身后单薄,作为好莱坞七大中最后一家背后无人的公司,现在它已经陷入了困局,传媒集团是大制片厂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而现在有了mb和f2f。dd影业自然也有一搏之力。”

有哈维这个想法,并不是他一个人。

dd影业接下来的动静是什么,好莱坞七大的地位并不是单纯的票房对比,比如mpaa,新公司想要进入其中,即必须得到所有成员的同意——显然,没有人会愿意来一个新成员。除此之外,好莱坞密密麻麻的人脉关系也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够搭建起来的,特里弗的人脉网络用于一个演员或者一家小公司,是现成的。但是如果丹尼尔的野心更大一点,特里弗能帮得上的就有限了。

……

“这一年来,即便丹尼尔。桑德勒结束了自己所有的公开行程,但我们还是天天听到这个名字,奥斯卡、mb和f2f,谷歌、《电锯惊魂》、《社交网络》……现在终于轮到mb的ipo了。发行3000万股,占总股本的12%,发行价订立于25美金。投行和丹尼尔对mb的估值是60亿美金。这一数字并不出乎意料,但仍然足够大胆。mb的用户数目前已经增加至6000万人,随着在海外的进一步拓展,它的用户数还有迅速增加的可能性。但目前看来,投资者们对mb的信心远远胜过谷歌。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家掌握未来的潜力公司……”

2004年的最后几天,mb在纽交所,是的。并不是纳斯达克,而是纽约正式挂牌上市。

最终发行价32美金,7000万股被抢购一空。

这样的盛况已经多年未见了。

甚至让一些观察者重新喊出“科技泡沫”的口号。没有人会忘记纳斯达克股灾,但也没有人会相信,mb的大获成功是新一轮股灾的征兆。

上市首日,mb大涨48%,至每股47。36美金,公司市值达到120亿,普路托思目前仍然握有mb62%的股份,也就是超过70亿的财富,这里面有多少是属于丹尼尔。桑德勒的?媒体和普通民众猜测无数,普路托思内部的股权结构谁也不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丹尼尔身价一跃达到100亿级别已经毫无疑问。

f2f用户数增长之迅猛让所有人叹为观止,远胜mb公司,到2004年年底,用户数已经超过2000万人,其立体式的丰富结构,也让它在和企业合作时占尽优势。mb公司在上市前推出了一个企业合作平台,包括惠普、苹果等大公司在内的客户第一时间进驻,通过在线销售方式,实现百万级别的营收——相对于总的营收来说,这不算什么,但作为一个新模式的开头,能有这个成绩已经相当傲人,mb在纽交所的良好表现,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这个平台被认为是mb继广告收入之外,另一项重要的盈利尝试。

这一模式在f2f只会更好,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企业信息、更多样的宣传形式和传播方式等f2f专页,比mb要更有吸引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