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瓷王 >

第93章

瓷王-第93章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进京告状,各地官府人等不得阻拦,这是朱元璋的严命。只要有人敲响正阳鼓,看守正阳鼓的官军就会迅速通传到宫里,一般而言,朱元璋会命人专门接待,甚至是自己亲临接见。

  林沐风远远地站着,看着眼前这面“闻名已久”的鸣冤鼓,心中感叹万千。在这大明王权社会,一个封建皇帝尚且知道民间有冤不可阻,但在他生活的现代社会却屡屡出现上访者被地方强制压制的情况,有些上访者甚至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变成了“上访精神病”。

  朱红色的正阳鼓赫然在目,就在今天,安庆公主的驸马,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因为走私茶叶,被四川雅安的茶农和官吏上报朝廷,大明历史上有名的欧阳伦案爆发。不久,欧阳伦被朱元璋赐死,恶奴周保等被诛杀。这是历史的记载,林沐风心里暗暗冷笑,“你倒台,我开张,我们互不干涉。”

  早在益都之时,欧阳伦微服入林家之后,林沐风得知其人是朱元璋的驸马欧阳伦,心里便有了底。他势力虽大,但命不久矣。所以。他才宁可低价销售给他瓷器琉璃。也不愿意跟他合作,就是预防在今天受欧阳家的拖累。

  林沐风顺着西安门外大街,很快便来到了沙雪酒楼。

  这些日子,柳若长早就带着伙计将酒楼改装成了瓷行店铺,而运自山东老家地瓷器琉璃也陆续运抵京城。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林沐风一声令下,开张大吉了。

  看到林沐风,柳若长欣喜若狂,扑了过来,“妹夫,你可算是出宫了。你入宫这么久。我这心里七上八下地。”

  “兄长辛苦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便是我们大明瓷行京城总行开张的良辰吉日。”林沐风呵呵一笑。

  “妹夫,可是…………”柳若长使了个眼色,顺着门庭,指着街面上那混杂在人流中的一些黑衣人,小声道,“妹夫,怕是不妥。自打我们的瓷器琉璃运进京城来。这些欧阳家的家奴就天天守在这街前,怕是我们只要挂出瓷行地招牌,他们就要上门闹事了……我可是听说了,欧阳家竟然是驸马爷啊,我们可惹不起呀……”

  林沐风淡然一笑。望着街面上往来如织的行人和顾客。兄长,我们这大明瓷行有一半的利润是皇上的。你还怕什么?”

  柳若长叹息一声,也自点点头,“那倒也是,不过,与皇室宗亲正面冲突,总是不妥。”

  “不怕,我们跟他冲突不起来。伙计,开门,挂招牌!”林沐风摇了摇头,高声呼道。

  店里的伙计八成都是从益都县跟过来的,几个伙计闻言喜滋滋地抬着早已准备好的巨大牌匾就出门,准备往门上挂起。

  欧阳资同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沙雪酒楼地门前,冷笑连连,“你们好大地胆子,居然敢在这京城中与欧阳家争利!我家主人将这沙雪酒楼盘下转给林沐风,是让他开酒楼而不是开瓷行的,柳若长,我警告你,赶紧取下招牌,欧阳家既往不咎,否则,休怪我手下无情。”

  欧阳资同挥了挥手,十几个家奴气势汹汹地手持棍棒围拢过来。街面上的行人和顾客一看,纷纷作鸟兽散。而周遭的商家,一看是欧阳家的人在闹事,也赶紧关门打烊,生怕惹祸上身。

  柳若长面色苍白,刚要出去,却被林沐风拉住了。

  林沐风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飘然走了出去。

  看到林沐风,欧阳资同脸上勉强堆起一丝笑容,施礼道,“原来林生员在此,不知今天之事,你作何解释?”林沐风进宫被皇上召见,又留连在东宫不归,这让欧阳伦心里多少有些顾忌。否则,要是其他人,他早就派人将这沙雪酒楼砸烂了。

  林沐风微笑不语,望着欧阳资同。半响,才将迷惑的目光远远地投向了西安门方向。不对啊,此时已经是日上三竿,怎么还没有动静?

  “林生员,我家主人对你甚是看重,希望你不要贪图一时小利而自毁了前程。我家主人乃是大明尊贵无比的驸马都尉,有安庆公主殿下,有皇上在,谁敢动欧阳家一根毫毛?在下还是劝你识时务一些为好。”欧阳资同冷笑着,他手下的人早就按捺不住了,平日里他们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哪里像最近这番瞻前顾后…………欧阳家什么时候跟这些商人客气讲理了?

  “林生员,在下再问你一遍,这牌匾你倒是撤还是不撤。”欧阳资同地脸色阴沉下来,他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

  “我是不撤的,如果你们想要撤,就上去撤吧…………闪开,让他们撤。”林沐风面无表情,往后退了几步,将望向西安门外的目光收了回来,耳边隐隐传来密集的擂鼓之声,他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欧阳资同摆了摆手,几个家奴上前就要把牌匾摘下踩烂。但突听林沐风在背后低低呼道,“周保!”欧阳资同地身形陡然一震,慢慢转过身来望着林沐风,脸上一片震惊之色,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周保这个名字,早在十多年前他进入欧阳府中卖身为奴时就弃而不用了,不要说外人了,就连他地几个小妾,都不知道他这个名字,林沐风如何得知?

  林沐风慢慢靠近周保,又压低声音冒出一句让周保毛骨悚然的话来,“周保,触犯朝廷茶马律法,该当何罪?”

  这茶马之法沿自宋代,中原王朝以茶易藏人和蒙人等边塞地区地马。由于战争频繁,需要大量马匹,朱元璋更是更进一步颁布了“榷茶制”的法令,对茶实行国家垄断政策,目的是用内地所产茶叶去换取更多的军用马匹。在这样的背景下,严禁私人走私贩卖出境。但由于享有暴利,还是有一些人铤而走险,走私茶叶出境。这欧阳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但与其他走私者不同的是,他几乎是明目张胆,从来不加掩饰,在茶产区对茶农巧取豪夺,低价收购,民愤极大。

  周保体弱筛糠,冷汗直流。

  “周保,林某奉劝你赶紧回府,或许还能与你主人见上一面。”林沐风淡淡一笑。

  周保心里惶然,心道,“难道是事发了?皇上要拿驸马爷开刀?要不,此等机密事林沐风如何知晓?”想起朱元璋六亲不认剥皮实草的冷酷手段,他浑身哆嗦着,再也顾不得什么面子,颤声呼道,“赶紧随我回府。”

  周保带着十几个恶奴狼窜而去。

  望着周保狼狈的背影,林沐风心里暗暗叹息,“晚了,一切都晚了,按照朱元璋的性情,欧阳伦欺行霸市敛集民财倒也罢了,或许他可能看在自己女儿的面上放他一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涉及到国家律法和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破坏茶马法,欧阳伦这等于是找死,死定了,谁也救不得他。”

  朱嫣然还是那幅蓝衣公子哥打扮,笑吟吟地走进之前的沙雪酒楼,现在的大明瓷行南京总行铺子。

  林沐风赶紧上前施礼,小声道,“沐风见过公主殿下!”

  “行了,这是在宫外,不要跟我这么酸腐多礼。”朱嫣然突然若有所思地微微一笑,“沐风,你这开张的日子倒是选的很巧啊,欧阳伦已经被皇祖父拿下入了刑部大狱,否则,怕是你这瓷行开不成呢。”

  “呵呵,竟有此事?”林沐风讶然道。

  朱嫣然深深地望了他一眼,叹息一声,“欧阳伦自作孽不可活,但就可怜我那安庆皇姑……如今,安庆皇姑正在我王兄宫里,要王兄为欧阳伦求情呢。但据我看,怕是谁求情也不成了,皇祖父生平执法森严,皇亲国戚犯法与庶民同罪,欧阳伦触犯茶马律法,罪在不赦,谁也救不了他了。”

  “公主明鉴。”林沐风随意应了一声。

  “沐风,你跟他没有什么纠葛吧?”朱嫣然突然担忧地扫了林沐风一眼。

  “公主,沐风只是一个平头百姓,怎么能与当朝的驸马爷有什么瓜葛……”林沐风愕然笑道。

  “行了,少来了。你一介布衣百姓,不是也屡次出入皇宫大内,还被皇祖父召见……这不是也跟本…………跟我有瓜葛了?”朱嫣然嘻嘻一笑,低低嗔道。居然是一幅小女儿的姿态,明眸皓齿笑语嫣然,微带薄嗔,林沐风看得一呆,这位心机深沉果敢决断颇有皇家上位者之风的公主也有这样的一面? 




第一四七章一个人的恩科殿试(1)

  果然没有出林沐风的意料,欧阳伦数日后被赐死。来京朝拜朱元璋的曹国长公主、皇太孙朱允汶、武定侯郭英儿媳妇永嘉公主等一干人等的求情,引发了朱元璋的雷霆大怒,一一被驳回。连续几日,宫中乃至整个南京城都笼罩在朱元璋的滔天怒火之中。直到另外一件轰动朝野上下的大事发生,这才冲淡了欧阳伦一案带来的沉重阴霾。

  朱元璋下旨,要为山东益都县生员林沐风举行一个人的恩科殿试。此消息旋即引起京城的震动,单独为一个人举行恩科殿试,这不要说在大明历史上,即便是在明之前的唐宋元诸朝,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绝后不绝后不敢说,但一定是空前了。南京城的官僚权贵和市井百姓们这才恍然醒悟,一颗前途不可限量的仕途新星不知何时就已升腾在了京城的上空。

  当日早朝,满朝文武起码有一半以上上奏反对,以朱元璋宠臣、国戚、礼部尚书曹链为首。即便是朱允汶的东宫一党,像黄子澄、齐泰等人,也表示强烈反对。殿中群臣吵吵嚷嚷,朱元璋只是冷笑着坐在龙椅上,默然不语。

  “皇上,开科取士是朝廷礼制,岂能因一个人而毁此制度,此事万万不妥,望皇上收回成命!”曹链跪倒在地,又向身后的诸臣使了一个眼色。他的身后,唯他马首是瞻的一干文臣武将皆高呼着哗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朱元璋缓缓站起,手指着一干重臣,“朕要为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你们却站出来反对。也罢,朕就来问问你们…………你,还有你,你们这些随朕打天下的臣子们,你们可曾经过了科考?你们都未曾有过科考的功名。如今还不是一样站在这金殿之上,拿着朝廷地俸禄,位居高位衣冠楚楚,跟朕吵吵嚷嚷?”

  被点名地众人无语,有些人被朱元璋阴森森的话语吓得心里一个激灵,冒了一头冷汗。

  “林沐风胸有大才,这是朕亲自校验的。况且。林沐风还是这一届金陵诗会的文魁。其才名远播,难道还比不得一个中举的士子?如果让这样一个人才,荒废在民间,那朕就真成了昏庸之主了。遑论,朕也不是乱加功名于他,而是要考试选拔,这又有何不可?你们且来说说看,朕哪里做得不妥?”朱元璋越说越激动,手指着殿上地众臣。“要以朕来看,林沐风之才、之能、之见识,比你们这些人中的多数都要强之百倍!”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忐忑,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显然谁再反对。谁就是指摘皇上识人的眼光有问题,谁还敢再说话?朱元璋的手段狠辣。对待自己的儿子、女婿等尚且毫不留情,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皇上,臣以为,即便那林沐风有才…………但我大明天下有才者比比皆是犹如过江之鲫,岂能为他一个人开了特殊先例?皇上,如此会伤了天下士子之心哪!”齐泰噗通一声跪倒在殿上,连连叩首。

  咚咚咚!齐泰的额头重重的叩在地面上,都叩出了血丝。

  朱元璋冷笑着,转首看着身后保持沉默地朱允汶。朱允汶会意地一笑,缓缓走下皇台来,环顾众人,朗声道,“齐大人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大明的确人才济济,天下间有才能者多如牛毛…………但我想请诸位大人想一想,有哪一个士子能有林沐风这般的胆识,以士子之身与官军一起抵抗白莲逆贼?还有,天下间又有哪一个士子能敢像林沐风这般为了发妻而抗皇命?此人文武双全,有情有义,有胆有识,诗书画技皆能,文采风流冠盖京城,本宫以为,就凭这些,完全当得起朝廷的恩科殿试。诸位大人,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国选拔人才也不可拘泥于陈规之中啊!”

  朱允汶的话音刚落,朱元璋马上便接过话茬,“传朕的旨意,今后凡有优秀人才者,朕也会再次开恩科殿试,立此制度,晓谕天下。”

  定了定神,朱元璋又高声呼道,“方孝孺,你来说说看,此事可行还是不可行?”

  “皇上,臣以为如果林沐风确有才学,开此恩科殿试也无妨。通过殿试可录用,通不过逐出京城即可,与礼制无关。”方孝孺出班跪倒在地。他是当朝大儒,有名的文坛领袖,他这一赞同,很多清流文臣便也转了风向。

  武定侯郭英这时也瞅准时机“加了一把油”,“皇上,臣也认为,方学士所言甚是,朝廷为有才之人开辟一个上进报国的渠道,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倘若天下士子皆以林沐风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