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瓷王 >

第74章

瓷王-第74章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是感觉到林沐风的变化,孙羽西心底里暖洋洋的,这多日来地思念和悲苦早就化为款款轻笑和深情凝望之中,消散在暖人的春风之中了。

  “他能来看我,心里是有我的……”孙羽西心里浮起一丝甜蜜。

  “羽西,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情……”林沐风低低地把曹萱的来历和遭遇说了一遍。

  “沐风,这位曹小姐也是一个性情中人,这样吧,如果她不嫌弃,就暂且先住在我这里吧。就是不知,人家一个豪门千金,能不能受的了这里的乡村寂寞之苦哦。”孙羽西也不是寻常女子,对这种敢于抗婚的大家小姐,自然也有几分“同命相连”的感觉。

  林沐风在孙连梁墓前拜了三拜,然后起身道,“妹子,你在这里要保重身体,有什么难为之事,派人给我捎个信儿,兄长我即刻就会从益都赶来……”

  孙羽西黯然点头,柔声道,“沐风,你这就要离开了吗?”

  “……”林沐风默然点了点头。

  伸手牵过一旁的枣红马,“妹子,好好保重,相信你我自有再见之时。”

  “沐风,羽西心里这句话已经藏了许久了。羽西问你,三年守孝期满之后,羽西可往何处去?沐风你的心里可曾为羽西留下一片安身地地儿?”孙羽西拂了拂被风吹乱的头发,千万般柔情从水汪汪的眼神中投射出来,纠缠在林沐风的身上,“只要你一句话儿,羽西什么也不顾惜,什么也不在乎……”

  林沐风定了定,长出了一口气,心潮起伏着,过往的一幕幕电闪般在脑海中闪现着。那踏雪寻梅的雪地,那阴霾密布的城楼,以及孙羽西那淡淡的幽怨,那款款的深情。那不拘小节、不让须眉的气概,他眼中一阵湿润。一个女儿家为自己悲苦如此,自己又何必推三阻四…………想到这里,他怜惜地伸出手去,深深地将眼前地玉人儿拥入怀中。再也没有一丝犹豫,“羽西,你我且定下三年之约。你为义父大人守孝期满之日,就是我来徐州迎娶你过门之时!”

  孙羽西泪流满面,无数个夜晚的等待,无数个夜晚的思念,无数个夜晚的悲苦,终于在今日换来了这个男人的一句承诺。此时此刻,她情难自已,她将一腔柔情和满腹哀怨都化为了晶莹地泪花儿。敞开心扉依偎在心爱男子地怀里,无声地倾诉着,流淌着。

  良久。林沐风轻轻推开孙羽西,拉起她的小手一起跪倒在孙连梁地墓前,朗声祝拜道,“义父大人,沐风在你的墓前起誓。今生今世,但凡沐风有一口气在,绝不会辜负了羽西妹子。”

  “爹爹,你听到了吗?女儿情已归属,女儿这心里欣喜地紧……”孙羽西哭拜在地。

  不得不走了。因为天色已晚。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林沐风上得马去,缓缓行进着,又忍不住回头望去,日落的余晖下一袭白衣的孙羽西依旧痴痴地守望在那里,挥动着柔弱的手臂。这柔弱的手臂承担着多少悲苦?寄寓着多少神情?

  一路三回头。正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林沐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激动的情怀,眼圈一红,两行热泪津然而下,双腿加紧马腹,纵马扬鞭仰起漫天地尘土,消失在孙羽西模糊的视线中,却以另外一种新的姿态深深地走进了她的心里。

  这一辈子,是走不掉了。即便是走掉了人,那颗心也是走不掉了。

  林沐风出徐州。一路折返向北,经泰安府,入济南府,终于在4日后赶回了益都县城。纵马入城,回到自己的家里。他翻身下马。将马栓在门前的一棵树上,匆匆进了府去。书房里。柳若梅手扶着书架,正痴痴地望着书架上林沐风经常翻看的一些古籍。

  一双冰凉地手捂住了柳若梅的眼睛,她的心里一颤突然惊喜道,“夫君!”

  林沐风哈哈一笑手上一绕,将柳若梅抱进了怀里,一屁股坐在座椅上,就亲了上去。一番缠绵爱抚之后,这才嘿嘿一笑,“若梅宝贝儿,说说,想我了没有。”

  柳若梅眼圈一红,“妾身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夫君……一晃,这都一个月过去了,夫君迟迟不归,妾身这心里实在是七上八下的,每天都揪得紧紧的!”

  “宝贝儿,不哭,不哭,夫君这不是回来了吗?”林沐风安慰着她,小声询问着自己离开后家里和瓷窑的情形。让他意外的是,这一个月里,虽然他不在益都,但张风和王二、还有老孟三人带着工匠们加班加点,成功烧制出不少瓷种来,像什么釉里蓝,釉上五彩,既有日用的茶盏碗盆之类,又有花瓶之类的工艺鉴赏品。更重要的是,他塑制地那种美人瓷印已经在青州府流行开来,订单如雪片一般涌来,张风和王二两人带着一些工匠操刀上阵,居然烧制出不次于林沐风所制的瓷印来。

  而柳林瓷行就不用说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益都,排着队订货。日前,瓷窑几乎天天都是满负荷运转,这还不算周遭被林家租赁的瓷窑。柳家上下,就连很多家丁都发动起来,全部投入到了柳林瓷行的买卖之中,柳若长和他的老丈人柳东阳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林沐风闻言呆了一呆,确实有些意外,也有些欣喜。看起来,他真是错了,错得离谱,没有了自己,这些工匠们干的也挺好。有了自己技术上的点拨,他们的早就可以独挡一面了。也看起来,自己从瓷窑上抽身做甩手幕后大老板的日子指日可待了。还真应了那句话了,这地球离了谁都能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还有一件事让林沐风很高兴,是关于张风地。张风与王二结拜为异性兄弟,又“死缠烂打”地赖上了王张氏为干娘,时下,跟王家人亲得跟一家人似的,几乎天天都泡在王家吃晚饭。

  当然,据柳若梅说,这一个多月以来,小玉霜派人隔三岔五地就从青州府城赶过来,询问林沐风的消息。前几天,小丫头索性缠着王蔷一起,母女二人来到益都柳家又小住了几天,见林沐风还是没有归来,王蔷此番不比以往,宋家的生意还需要她“监管”,放心不下便强行带着又哭又闹的小玉霜回了青州。小玉霜在临走之际,再三恳求柳若梅,要她告诉林沐风,一旦回来马上去青州府看她。

  说这话地是,即便是柳若梅那般地恬淡性情,也不禁有些神色古怪,“夫君,你说这小玉霜咋就这般跟你投缘呢?才几天不见呢,就缠着要见你,幸好她还是小,要是嫁了人也这般,那可就闹笑话了……夫君,你说是不是这样?”

  “若梅,这小丫头片子其实就是小姨母给娇生惯养的,她………她可能是很少接触外人,有了我这么一个姐夫,感觉有些新鲜吧,小孩子嘛,没几天热闹劲就过去了,不用管她。”林沐风说着苦笑起来,也只有这样应付过去了。否则,他该怎么说?

  根本无法解释,其实也解释不了。好在柳若梅对自己地夫君甚是信任,这点事情不至于让两人心里产生隔阂,她也只是跟林沐风开个小小的玩笑,略一问便不再提起。 




第一二四章瓷窑大兼并

  林沐风回来的消息,在益都县很快传开。县上的商贾和士子文人等隔三岔五地就过府来道贺。实际上,这也就是一种拉关系的“问候”而已,大家都隐隐明白,林沐风呆在益都县这个小地方的时间不会很长了,说不定没有多久就搬到京城去了,这样一个未来的大人物,提前拉拉关系必定是好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地的商贾而言。

  林沐风开始还耐着性子见见,可到了后来,人越来越多,实在是不厌其烦,就吩咐林虎闭门不见了。自己躲在书房里,考虑着一件大计划。

  原本,自己就有扩张的计划,因为柳林瓷行要扩大规模,到处开设分行,就必须要扩大瓷窑的产量。但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可以一步步来。可是,如今朱元璋的一道密旨就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要求他尽快将柳林瓷行“做大做强”,时间越短越好,尽快深入到各地藩王的就藩之地去,或者,朱元璋已经预感到他的时日不多了。好在,有了皇帝的支持,有了隶属于皇帝直管的各地锦衣卫的配合,柳林瓷行在各地的扩张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阻力和障碍。但问题在于,柳林瓷窑的产量问题不好解决。可以想想看,一下子冒出数十个瓷行了,产量的供应是现有一座瓷窑根本就无法供应的。甚至,就算是再扩建两座同等规模的瓷窑来,也无济于事。

  自建瓷窑不难,难地在于人手不足。而且费时费力,耗时日久。思之再三,林沐风决定还是利用起本地瓷窑资源丰富的独特地域性优势来,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构想就浮起来:将益都县周边乃至颜神镇的一些小瓷窑全部兼并起来,如果可以连人带窑全部收购过来,如果不成就退一步。可以保留他们各自独立的窑号,但瓷窑所出一概归柳林瓷行所有。而且,烧制过程也由林家派人监督指导。

  想好了,便要付诸实施。但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却是柳家父子。在他们看来,林沐风当真是疯狂了。

  “妹夫,这绝对不妥,绝对不妥!为兄理解你想要把买卖做大地雄心壮志,但想一口吃个胖子是不成的,必须要一步步来。更有甚者。收购这些小瓷窑,人家岂能会同意,又要花多少银子?不成,绝对不成!”柳若长一个劲的摇头。“贤婿啊,若长说的有道理,这样做的结果是徒费财力啊!”柳东阳眉头紧皱。

  “岳父大人,兄长。沐风决心已定,这事情就这么定了吧。”林沐风无法解释给他们听,只能做一回“恶人”了,“否则,沐风就停止与柳家的合作,自己干!”

  “你……”柳家父子气得一起都站了起来,指着林沐风说不出话来。

  林沐风视若不见,转过身去,撂下一句话就走了,“岳父大人。沐风的良苦用心你日后便知,这个时候请恕小婿独断了,将来我会给岳父大人一个解释的!”

  出了柳家,林沐风去了城里最大的一间茶楼。茶楼里已经坐满了周边各大瓷窑的窑主,这是林沐风派人一个个请来地。

  “各位东家请了!”林沐风面带笑容大步走了进来。

  如今的林沐风今非昔比,那巨大的前途就摆在眼前,谁人不知,更何况是这些成了精的商贾油子。窑主们个个都起身施礼道,“见过林少爷!”

  林沐风笑着环视着众人,也不再客套。直接就道出了用意,“各位东家,沐风有一个设想,想要跟大家商量商量。”

  “林少爷请讲!”

  “在下的柳林瓷行最近要赶赴大明各地开设分行,大家也都明白。柳林瓷窑的产量有限。为了扩大产量,在下想要收购各位的瓷窑。当然。林家会给各位开出一个相当优厚地价钱。”林沐风说完平静地坐了下来。

  “什么?”

  “啊!你疯了吗?”

  “胡闹,俺们的瓷窑都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家业,岂能卖给你?”

  窑主们个个面色大变,全场一片哗然。这种场面,早在林沐风的预料之中。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等他们吵嚷得差不多了,这才起身朗声一笑,“各位东家,在下有两句心里话跟大家说一说。我们林家的瓷品和琉璃,大家都很清楚,不敢说买卖火爆,但起码是非常红火吧?其实,我完全可以不收购你们的瓷窑,而是自己另外扩建瓷窑………只是那样一来,诸位的瓷窑也只有倒闭关窑的份了。请问各位东家,最近的生意是不是很冷清?各地客商来益都,奔地是林家和柳林瓷行的瓷器琉璃,诸位窑中所出,是不是已经滞销了?”

  众人一片惨然。林沐风这话说得不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所出的瓷器根本就卖不出去,大部分积压在窑中。

  林沐风暗自冷笑,打了一个巴掌马上又送出一个甜枣,“各位东家,沐风只是想合我等之力将我们益都打造成大明赫赫有名的瓷乡,想与大伙一块发财罢了…………沐风绝不会亏待了大家,大家的瓷窑可以作价入股,到年底,诸位可以从柳林瓷行的利润中分得丰厚的红利,我想,按照柳林瓷行的销路,这份红利起码是要比诸位辛苦忙活一年所得还要多上几成!”

  众人安静下来,个个低着头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马家窑窑主马老大站起身来,低低问道,“请问林少爷,何谓入股?何谓红利?我们能分多少利钱?”

  林沐风呵呵一笑,“入股。就是各位以瓷窑作为实物入伙,日后各位都将成为大明柳林瓷行…………不,是大明瓷行的股东………哦,也就是东家。至于红利,这样说吧,如果马老大你地瓷窑值200两银子。那么,你到年底可以从瓷行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