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瓷王 >

第50章

瓷王-第50章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马上便被另一个老医者打断了,“《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也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说明,瘟疫病发,一年四时皆有可能。”

  “沐风也以为,这就是古书所载之瘟疫疠疾。时间紧迫,诸位郎中就不要再在此浪费时间了,赶紧说说,你们所学医术中可有防治瘟疫之方?”林沐风急得浑身冒冷汗,挥了挥手,望了孙连梁一眼。

  孙连梁起身,沉声道,“诸位,尔等速速听命,商议疗治之术,拯救一城之百姓!”

  花子路三人赶紧起身,跪倒在地,“小民等遵命!”

  “起来吧,紧急关头,不必多礼。”孙连梁又坐了回去。

  花子路在屋中走了几步,突然回头道,“诸位,老夫当年从师学艺之时,家师曾传下一个治疗瘟疫的古方,但数十年来,老夫一直没有用上,也不知是否对症?”

  林沐风沉吟着,“既然是古方,当用无妨。县令大人,请立即下令征用全城所有药铺,派衙役跟随花老先生一起去按方抓药。记住,所有相关的药材都要抓来!”

  花子路颤巍巍地领命离去。

  孙连梁安排妥当,喝道,“来人,速速派人在县衙门前的空场上,架起火坑,准备陶罐,准备熬药。”

  “两位郎中,请随在本县左右,跟随本县一起打点一切。林生员,你……”孙连梁说完又扫了两个老迈的医者一眼,两人急急点头应是。

  “愿意为县令大人效命。”林沐风躬身下去。 




第八十五章瘟疫(二)

  日头西斜。孙连梁站在县衙前的空场上,指挥着一干衙役和官兵生火熬药,林沐风就站在他的身后。他早就传信回家里,所有人闭门不出,全部呆在家里。尤其是嘱咐柳若梅,一定要看住小玉霜那个小丫头,不要让她跑到街上来。

  上百个大陶罐一字排开,上百个火坑前都有一个官兵或者差役在烧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药草味道。一侧,数十平方米的草席上,堆积着从城中所有药铺中征调来的各类药品。两名医者正带着人,按照药方中各类药材的“比例”往罐中下药。

  花子路一路小跑过来,气喘吁吁地道,“县令大人,有人死了,是城南一个商人家的妻室。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赶紧说。”孙连梁眉头紧皱。

  “城中的鸡犬畜类,多暴躁不安,鸣叫冲撞。”花子路抹了一把汗。

  林沐风从后边走了过来,插话道,“县令大人,瘟疫传染,必须……”

  孙连梁自然明白林沐风是什么意思,长吁了一口气,当机立断地挥了挥手,“张小阳,你带一队人,将城中所有的鸡犬畜类全部斩杀,然后就地掩埋。”

  “这?”衙役张小阳迟疑着,“县令大人,这家畜是城中百姓的生活来源,这样全部斩杀,岂不……”

  “瘟疫下,鸡犬畜类会传播病毒,为了保证人的生命,只能将之全部斩杀。”林沐风淡淡地道。

  身后,孙连梁冷厉的声音传来,“还不赶紧去?”

  张小阳一惊,带着一队人匆匆而去。

  林沐风回头对孙连梁微微一笑,又对花子路低声说,“花大叔,你让官兵去,将那死去之人,就地用火烧了尸体。”

  花子路大惊,“林生员,人死尸骨要入土为安,岂能,岂能用火焚之?这,万万行不通,其家人也不会答应的。”

  林沐风叹息一声,“必须要烧。否则,尸体所藏之病毒会因尸体腐烂而遗患无穷。县令大人,从现在起,每死一个人,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火焚尸体,彻底铲除病毒。”

  孙连梁在一旁思量了一会,点了点头,“走,本县亲自带人与你去,林生员所言不错,事急从权,为了一城百姓的安危,本县也顾不得这些了。”

  ……

  不管有病没病,都要来县衙前领药服用,这是林沐风给孙连梁的建议。空场上的药草味道越来越重,浓浓的热气蒸腾而起。其实,无形中也起了消毒杀菌的作用。

  林沐风望着排起长队拿着瓷碗等待领药的城中百姓,心中的凝重感日渐增强。殃及畜类,开始死人,这些都是瘟疫即将开始大面积扩散的征兆,这所谓的古方能有效吗?

  “家中无病人的,所有人每日一早一晚两次到此领取药水服用。家中有病人的,除病人所服之外,家属加倍领取药水。”林沐风向几个负责分发药水的官兵和两个医者嘱咐了几句,大步向县衙内行去。

  县衙里,还有一个感染瘟疫的孙羽西啊!孙连梁没有因为女儿染上瘟疫而失去分寸,还是将一城百姓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这让林沐风很是感动。这是一种很高尚的品质,在他生活的现代社会,有几个官员能够做到?

  刚一进得县衙,一个侍女就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呼道,“林生员,我家小姐……”

  “怎么了?不要慌,慢慢说。”林沐风停下脚步。

  “林生员,我家小姐,口吐白沫,眼看,眼看……”侍女惶然失措,面色苍白身子颤抖,几乎要栽倒在地。内院,隐隐传来几声女子哀哀的哭叫。

  林沐风面色一变,从怀中掏出那块布条掩住口鼻,径自向内院孙羽西的居所奔去。跑了几步,又急急停下脚步,使劲一扯,撕下一块衣袖在一旁的陶制水缸里浸了浸,又掩在了口鼻处。

  林沐风在院中深深吸了一口气,屏住呼吸,推开门,走了进去。屋中,恶臭味道越来越重,床榻上,孙羽西面如死灰之色,口角的白沫仍然还在流淌着。而且,闻那味道,估计下体已经是大便失禁了。

  他匆匆掩住门,呼道,“拿药水来!”

  一个侍女端着一瓷碗药水畏畏缩缩地走了过了,小声道,“林生员!”

  “去喂小姐服药。”林沐风轻轻喘了一口气。

  ……

  县衙外的空场上。因为家畜被杀、亲人尸体被焚,前来“喊冤叫屈”的一群人哭喊着,喧闹着,几个衙役尴尬地站在那里,小声地解释着。

  刚刚看过女儿病情的孙连梁,心中烦躁,从县衙中出来,面沉似水。他缓缓走过来,怒吼道,“闭嘴!喊什么喊?不就是斩杀了你们的几只家畜吗?本县来问你们,是你们自己的命重要还是家畜的命重要?入土为安,不错——但瘟疫病毒已经深入他们的尸身血肉,不加以焚化,就会有更多的人感染病毒死去……”

  转过头来,又向站在一旁的张小阳大声道,“所有官兵衙役听令,紧急关头,凡是不听本县号令者,一概严惩不贷!”

  ……

  夜幕降临了。领到了药水的百姓大多都回到家中,关门闭户。县衙外的空场上,空荡荡地,一下子变得冷清下来,只有百余名官兵和衙役还在照看着百余个熬药的陶罐、火坑。

  孙连梁缓缓走过来,苍白的脸被火光映照得有些阴森。他叹息一声,“林贤侄,你也忙了一天了,你且回府去休息吧。”

  林沐风摇了摇头,忧心忡忡地道,“县令大人,你也该去休息了。对了,孙小姐的病情……”

  孙连梁仰天长叹,“天灾人祸,听天由命吧。”

  “命,掌握在人的手中,而不是天。县令大人,花老郎中已经用了一个古方——让人在小姐房中生起了火坑……里服药水,外用药气熏染,相信,小姐的病会好起来的。”林沐风笑了笑,向孙连梁一拱手,“大人,沐风先告辞了!” 




第八十六章瘟疫(三)

  林家。柳若梅皱着眉头喝完一碗药水,不解地道,“夫君,我们又没有得病,为什么要喝药啊?”

  “若梅,这是为了预防,可以增强你身体的免疫力。”林沐风微微一笑。

  “什么是免疫力啊?好奇怪的话呀!”柳若梅讶然道。

  “呵呵,就是身体抵抗瘟疫病毒的能力。”林沐风哑然一笑,解释道。

  柳若梅哦了一声,走了过来,俯身为林沐风整理着床铺,歉意道,“夫君,你累了一天了,早些休息吧,那小丫头死缠着我,让她回去她又不回去,你看……要不,再让轻云来……”

  林沐风尴尬地连连摇头,“万万不可,若梅,我累了,我歇着了。”

  突然,外面传来异常嘈杂的声响——孩童的呼喊声,急骤奔走的脚步声,纷乱的斥责声,甚至还有兵器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传了进来。

  林沐风面色一变,冲出屋去。街道上,一大群人拖儿带女,背着厚重的行囊,喧闹着一起向城门口奔跑而去。不远处,孙连梁带着数十名衙役和官兵,手持兵器神色冷然地堵在了街口。

  孙连梁的神色越加的苍白了,他高举着火把,大声喊道,声音微微有些激动和抖颤:“百姓们,天降大灾,瘟疫起于益都,本县应对不力,甚感惭愧。但我们如今正在防治瘟疫,相信用不了多久,瘟疫就会被我们驱赶出去!请大家不要慌,也不要乱!”

  “县令大人说得倒是好听,可这瘟疫是要死人的,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走?你们要让我们在城中等死吗?不!我们不干!”人群中有人挑头高喊道。

  “你们要出城去吗?好,县令大人,请让开路去,打开城门,让他们出城。”林沐风朗声而言,大步而来,“不过,在下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大伙,益都起瘟疫,附近几个府县都已知晓,你们只要一出城去,都是传染病源,都会被周边的百姓乱棍打死,不信你们尽管走!你们怕死,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更怕死,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孙连梁长出了一口气,静静地站在那里,赞赏地望着林沐风。

  林沐风从一个官兵手中接过一支火把,在手中挥舞着,“大伙看看,县令大人还在,满城官兵还在,留在城中,难道他们不怕死吗?他们都不怕,你们怕什么?留在城中,还有生机,逃出城去,必死无疑,请大伙自己决断吧。”

  说罢,孙连梁带着官兵让开了道路。

  ……

  一夜无语。城中,虽然到处是一片死寂,但恐慌的情绪却在悄然蔓延着。一夜之间,又死了7个人。

  天刚蒙蒙亮,孙连梁与林沐风一起站在县衙前的空场上,听着衙役的禀报,心里沉甸甸的。尤其是孙连梁,眉头深锁,垂下来的双手微微地颤抖着。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花子路的药方很有效力。疫情没有再扩散,除了已经患上的病人之外,目前还无有人再次染病的报告。还有,孙羽西的病情也大有起色,夜里已经清醒过来一次,孙连梁还亲自为她喂了一次水。

  空场上,衙役和官兵们又开始紧张忙碌地生火熬制药水,一大早就有前来领取药水的百姓也三三两两地向着空场而来。

  孙连梁身子踉跄了一下,颤声道,“如若不然,就开城门,放百姓们逃生去吧,本县留下,与城中的病人一起坚持到底!”

  “大人,他们出了城,也无活路。而且,万一将疫情传染到了乡间,局面更难控制。一旦疫情大面积地扩散开去,这对于益都的百姓来说,是一场天大的灾难啊!”林沐风轻轻摇了摇头,“大人,不要担心,起码目前我们已经抑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这说明,我们的隔离和防治还是有效的。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有病人会好转——目前,当务之急的是,稳定人心,维持城中的秩序,另外,严格病人的隔离,药水的发放一定不能间断!”

  正说着,花子路奔跑过来,“县令大人,老夫以为,应该将所有的病人全部集中在一起,由专人负责喂药疗治,以免其他家属感染。”

  孙连梁听了,望向了林沐风。

  林沐风点点头,“花老郎中所言甚是,沐风也正有此意。大人,就在空场之后,搭一片棚子,将所有病人转移至此,由花老郎中带人随时观察病情。”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在开始的半个月中,每天,还是不断有病人不治死去。但不久之后,就有不少病人慢慢好转起来。甚至,还有少数在将养了几天之后,能下得地来,恢复了行动能力,投入到了“防疫”中去。其中,就有孙连梁的女儿孙羽西。

  林沐风知道,这些逃过一劫从死亡边缘侥幸生还的人,其实已经具备了对瘟疫的免疫力。于是,他就建议孙连梁让这些人帮忙做一些为其他病人“服务”和喂药的事情。这样下来,对于城中人心的安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惶然和恐慌的情绪渐渐淡了下来,城中慢慢有了一丝生气。城门不再封锁,城中的有些商铺,开始开门营业了,街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