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瓷王 >

第166章

瓷王-第166章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等了半天,明军也没有任何动静。蓦然,一个燕军士卒大声叫嚷起来。“你们快看!明军的火炮!”

  燕军士卒们站在城楼上向城外左侧百余米处的一个小山坡下望去,只见数十门炮车在山坡下一字排开,一个传令兵在火炮背后挥下了红旗,不多时,轰轰地火炮几乎同时开始发射而出,只不过,目标不是北平城而是那面高十几米、宽数十米的陡坡,这面陡坡其实就是通向北平城外一座山丘的“起点”。陡坡之上,就是林深茂密地小山。

  轰隆隆!轰隆隆!

  大约持续了一刻钟的地动山摇之后。当秋风吹散掉漫天的尘烟之后,燕军士卒惊骇的发现,那面硕大的陡坡居然生生给明军轰平了!原先成45角的陡坡如今变成了凹凸有致的平坡地。

  “明军在干什么?吃饱了撑地没事干了?怎么轰山坡?不过,这火炮的威力真是吓人哪!要是轰到城墙上,我的乖乖!”燕军士卒们互相交换着震惊畏惧的眼神,小声嘟囔着。

  而明军大营之中。郭奎也是一惊。“大都督,我们这瓷火神炮的威力似乎又加大了数倍。”

  林沐风笑而不答。转身向一个锦衣卫呼道,“去城下跟燕军说,请燕王妃上城楼来与我一见。”

  不知在什么时候,沈若兰来到了林沐风身边,俏脸上一片促狭,“沐风,你好阴险哦,如果不是我知你暗中派人在那面陡坡下埋藏了不少瓷地雷,并外引了数十丈长的引线,我也会被这瓷火神炮的威力给吓住了。”

  林沐风嘿嘿笑了笑,转首向北平城的方向望去。瓷火神炮威力虽大,但还没到一下子轰平一座山坡的程度。只是昨日,他派人秘密在陡坡下埋下了上百颗地雷,在开炮地同时点燃了地雷。地雷的爆炸再加上火炮的轰炸,这才炮制了这么一个惊世骇俗的场面。

  他明白,这瓷火神炮虽然是轰在山坡上,但起到的效果却比直接轰北平城要大得多。他几乎可以肯定,从现在开始,城内的守军不可能睡一个安稳觉了。他们会昼夜惶然,担心遭到明军威力奇大地瓷火神炮地轰击。

  一个锦衣卫纵马驰近北平城下,拼尽全身气力高呼道,“我家大都督有令,请燕王妃上城楼一会!”

  徐妃正在为刚才那阵地动山摇而感到心慌不安,突然闻听明军大都督林沐风要她上城楼一会的消息,心里咯噔一声,红润妩媚地脸色渐渐又变得苍白起来。

  “他要干什么?”徐妃心里盘算着。她的身侧,朱高炽催促道,“母妃,还是去一趟吧,万一那林沐风再用那火炮轰击城里,就算是一时之间轰不开城墙,也必然会让城中百姓死伤无数。”

  徐妃长叹一声,“走吧,高炽你前面带路,为娘就去看看,此人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等徐妃再次回到城楼之上,发现林沐风在城下弓箭射程不到的地方摆设了一桌一椅,自己坐在那里,手里端着一杯茶,身后站立着两名锦衣卫。

  林沐风呵呵一笑,手摆了摆,他身边的一个锦衣卫翻身上马,纵马来到城下,向城上喊道,“燕王妃,我家大都督说了,如果燕王妃不率全城军民开城投降,我军明日就要开始火炮轰城!到那个时候,城中数万百姓可都要为你们陪葬!”

  徐妃面色一变。朱高炽怒声吼道,“放肆!”

  角号响起,锦衣卫纵马回来。林沐风跟他说了几句,然后扭头向明军大营望去。

  徐昭雪换了一袭淡紫色的女式劲装,肤白如玉,眉眼如画,手持宝剑,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脑后,似是还没来得及梳理起来,英姿勃勃令人眼前一亮。她的左手挥舞着那面的鹅黄色的三角旗。

  徐昭雪纵马驰进了数丈,抬首向城楼上望去。

  朱高炽大惊,伏在徐妃耳边小声说,“母妃,那正是徐家的小表妹徐昭雪,我舅父的小女儿,我前番去京师还跟她一起游过燕子矶。你看,她手中还握着外祖父的三角令旗。”

  徐妃面色一阵抽搐,“果然是当年那个刁蛮的小丫头,这么多年不见,都长成大姑娘了……可是,她来北平何为?难道是你舅父指派?不,不会。”

  正疑惑间,却见徐昭雪在城外转了一转,又纵马回了明军大营。不过,一直死死盯住她看的朱高炽和徐妃却发现,她手里似乎还握着一道明黄色的卷轴。燕军士卒或许还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皇家出身的朱高炽和徐妃却太清楚了,那,大抵是圣旨。

  这时,刚才传话的锦衣卫又纵马过来,“燕王妃,燕王世子,我家大都督有一封信要交给你们,请垂下绳索来。”

  城楼上的燕军垂下一根细长的绳索,锦衣卫匆匆将一个物事塞在木盒里,然后绑在绳索上,眼见燕军将绳索收回,这才纵马回营。

  从士卒手里接过木盒,徐妃面色渐渐涨红起来。但她并没有马上打开木盒,反而冷笑一声将它丢给了朱高炽,“什么东西,我懒得看。高炽,走,我们回王府去。”

  姚广孝冷冷地站在一旁,神色有些阴沉,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高炽跟徐妃回到王府,进了徐妃的寝殿,这才急不可耐的打开了木盒。木盒里的东西让母子二人目瞪口呆,果然,果然是一道圣旨。

  打开圣旨,朱高炽看完像入魔了一样痴痴地愣在了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徐妃夺过圣旨看了看,脸色剧变。

  这果然是徐昭雪通过朱嫣然向朱允讨来的那道密旨。朱允的密旨话语不多,言简意赅,大体意思是:只要燕王世子朱高炽和徐妃能以大明国运为重,率北平军民出城归顺朝廷,朱允会既往不咎,保全燕王一脉,只诛朱棣一人。而且,还会册封朱高炽为燕王,子子孙孙世袭罔替,授予其免死金券。

  寝殿中一片无言的沉默。良久,徐妃才神色复杂地望着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幽幽一叹,“孩子,你准备怎么办?” 


 

第二百四十二章 凶悍少年


……………………………………………………………………………………………………………………………………………………………………………………………………………………

    见朱高炽仍然没有醒过神来,徐妃又追问了一句,“高炽我儿,拿到这一密旨,尔要何去何从?”

    朱高炽猛然一惊,支支吾吾道,“孩儿不知,请母妃教我。”

    徐妃幽然一声叹息,缓缓站了起来,“高炽,如果是为了燕王一脉的安危,为了保全你们几个兄弟姐妹的性命和荣华富贵,你就应了当今皇上的诏书也未尝不可;然而,如果这样一来,你就背叛了你的父王,成为世人不齿的不孝之子!”

    朱高炽面色阴沉,一声不吭,但眼珠子不断的转动,显然他心里正在心潮起伏。

    徐妃瞥了朱高炽一眼,又道,“为娘乃是女流之辈,你父王的事情,为娘管不了…………而你已经成大成人,你的事情,为娘同样也管不了。不过,为娘有一句话相赠,男儿大丈夫当断不断必被其乱,无论如何,你都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像你父王,铤而走险或者是走了绝路,但一旦成功,便是千古不朽的功业!”

    朱高炽眼中放射出一缕热芒,他匆匆向徐妃躬身一礼,就要离去。

    徐妃身子一颤,“孩子,你还是拿定主意了?”

    朱高炽肥硕的身子缓缓转了过去,“母妃,为了燕王一脉、也为了北平军民,高炽决定向当今皇上…………我的兄弟朱允称臣。至于父王,他老人家会原谅高炽的…………高炽也是迫不得已,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燕王一脉走向毁灭。”

    徐妃叹息一声。“孩子,你就不怕当今皇上出尔反尔不兑现承诺吗?”

    朱高炽苦涩一笑,“母妃,高炽相信朱允不会如此。倘若他要是此等心狠手辣之人,大概也不需故弄玄虚多此一举。京师有我舅父率兵防守,想必父王也难以逾越雷池一步。只要两军对垒时间一长,等朝廷各地军马救援京师而来,父王那区区20万军队岂能不败?与其等父王事败我们满门走上绝路,不如让高炽顶下这千古骂名吧!”

    朱高炽飘然而去。这一次,他走得那么轻松,居然没有让人搀扶。

    燕王府门口。一个相貌清秀但神色中略带一些阴沉地少年,牵着一匹骏马,刚要翻身上马,突见姚广孝带着数位将军和一众军士匆匆向王府行来。他扫了姚广孝一行人一眼,自顾就上了马。手中的马鞭扬起在空中甩了一个响亮的鞭花。

    姚广孝紧走几步,拱手道,“高阳郡王殿下,臣有礼了!”

    少年正是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虽然才不过14岁,但身材已经非常高大雄壮。朱高煦在马上端坐着,微微有些黝黑的脸上带着深深的嘲讽和淡淡的冷厉,说话居然非常老练,“哦,道衍先生眼中只有我父王、我大哥。如今怎么也看见本郡王了?”

    姚广孝尴尬的一笑,“郡王殿下说哪里话来,无论世子还是郡王,都是王爷的王子,臣等不敢失礼。”

    姚广孝本是不喜这朱高煦地。这人虽然年幼,但性格非常阴狠。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凶悍。在整个燕王府中,下人们最惧怕的人不是燕王朱棣,也不是世子朱高炽,而是这高阳郡王朱高煦。据说,他一次酒醉,居然活活用手将一个丫鬟掐死。而平时,一个不高兴,府内的太监宫女就成了他的“开心果”。

    可如今不一样了,朱高炽在姚广孝眼里已经成为一个危险之极的人物,如果让他率领北平军民投降。不仅他在北平数十年的布置和心血都化为泡影,还直接会将他以及他的九族都送上断头台和不归路。没有办法,姚广孝只好又将目光投向了朱高煦,在此时,也只有有野心地朱高煦才会替代朱高炽号召燕军………至于将来,等朱棣坐稳皇位,立不立朱高煦为太子。那再说吧。

    不过。朱高煦也并非没有优点。譬如勇猛过人,小小年纪就能骑得烈马。舞得百斤大刀。与肥胖文静的朱高炽相比,两人虽然是一母同胞,但却是各自走了极端。无论是性格品行,还是处事作风。朱高炽遗传了徐妃柔弱文静的一面,而朱高煦则更多的遗传了朱棣阴狠冷厉的一面。

    “你等此来何为?赶紧闪开,不要挡着本郡王的去路,我要去城楼上一观,看看这明军的阵势。”朱高煦不耐烦的喝道。

    “郡王殿下请借一步说话。”姚广孝凑上前去。

    燕王府偏殿。

    朱高炽唤来了自己的心腹,北平守军统领王彦召。王彦召原本是自小跟随朱高炽的侍卫,武艺高强,对朱高炽忠心不二。后来朱高炽被封为燕王世子,王彦召便离开王府,进入军队,逐渐成为燕王卫军中地一员虎将。

    “彦召……”朱高炽慢慢将朱允的密旨一事缓缓道出,并将密旨展示在他的面前,“彦召,依你看来,我该如何做?”

    王彦召沉默半响,朗声道,“殿下,末将以为,此举完全可行。明军势大,我军难以抵挡,而王爷入侵京师失败几成定局,为了保全燕王一脉,为了北平军民的安危…………既然有当今皇上的密旨,识时务者为俊杰,殿下出城归降实属明智之举。不过,为了防止万一,殿下需要同时将此密旨公之于众,免得皇上出尔反尔在事后卸磨杀驴加害殿下。”

    朱高炽缓缓点头,“你所言甚是,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我所担心的是,北平守军皆掌握在姚广孝手中,万一此人要带领诸将与我作对,恐怕会节外生枝另生风波……”

    王彦召冷冷一笑。“殿下多虑了。姚广孝何许人也?别看王爷对他甚是看重,尊其为道衍先生,但说白了,他也不过是燕王府地一个奴才,他地权力来自于燕王府。没有燕王府,他什么都不是。如今王爷不在,世子就是北平主帅,世子要如何便是如何,姚广孝如若要反抗。立即诛杀便是。殿下放心,末将这就去召集本部兵马,随时听候殿下指令。”

    “去吧,一个时辰后,你带兵包围王府,我马上派人去将姚广孝和诸将唤来,但有反抗不从者。杀无赦!”朱高炽猛然摆了摆手,脸上露出罕见的冷厉之色。

    王彦召领命而去。盏茶功夫后,朱高炽又唤进了侍卫统领马如龙,朗声道,“老马,召集王府侍卫,埋伏在殿后,待姚广孝等人到来,凡有违抗我命令者,你们立刻冲出来将之拿下!”

    “是!”马如龙刚要离开。突听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朱高煦当头而入,身后是姚广孝和几位将领,还有数十名军士。

    朱高煦霍然从腰间抽出自己的佩剑,只见寒光一闪,他手中的剑便刺入了马如龙的胸膛。鲜血喷溅,马如龙愤怒的惨叫一声。“郡王,你……”便倒了下去,冤枉地走上了黄泉路。至死也没明白,朱高煦何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