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瓷王 >

第144章

瓷王-第144章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祖父的话,我父王病体沉重,卧病在床……特此遣孙儿入京来向皇祖父告罪!”朱高炽也没有慌乱,只是又站起身来,躬身一礼。

  “这么说来,倒是朕不通情理了……也罢,高炽,回去转告你父王,在北平好好养病,替朕、替大明朝廷把守住边疆,朕绝不会有负于他。还有,传朕的口谕,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大明天下乃我朱家共有之天下。朕希望诸子藩王能够体察朕的苦心,不要做出让天下臣民耻笑的事情来。”朱元璋的声音渐渐变得阴沉起来,“好了,朕身子疲倦,你退下吧。”

  朱高炽心里一凛。慢慢站起身来,犹豫了一下,才小声道。“皇祖父,孙儿有一事想恳求皇祖父做主!”

  “哦,说吧。”

  “孙儿,孙儿还尚未娶亲。孙儿,孙儿想娶武定侯郭英的内侄女张颖为妻,请皇祖父成全!”朱高炽支支吾吾地说着,脸上居然浮起一团红晕。

  “呃……郭英的内侄女?是张氏夫人的侄女吗?”朱元璋愕然,沉吟良久,才淡淡一笑,“高炽,你大可以让你父王派人去郭家求亲便是,朕可管不了……”

  “皇祖父,可是。可是武定侯爷说张家小姐已经进宫为南平公主伴读,说她。她……”朱高炽咬了咬牙,眼前想起了当日在郭家偶遇张颖那无法忘怀的惊鸿一瞥,耳边回荡起临行前与燕王朱棣地一段对话。“高炽我儿,你尚未娶亲,此番进京,你就去武定侯府去,派人当面向郭英这老家伙提亲…………据父王所知。郭英有一内侄女。年龄与你相当,甚是美艳。足以匹配你了。”

  “父王,咱们为什么要与郭家结亲?”

  “高炽,你不懂。在这京城之中,郭英看似只是一个闲散侯爷,其实他背后地势力很大,在朝野之中举足轻重。一来,他是开国元勋,大明的开国功臣良将中他也算是一号人物;二来,他的妹妹宁妃在后宫权势甚大;三来,郭英之子郭镇是永嘉公主的驸马,也就是你的皇姑父。如果能与郭家结亲,将来对我燕王府帮助甚大。”

  “父王,为何要孩儿去提亲呢,父王你……”

  “高炽,这亲只能你自己去提,你可以进宫求你皇祖父赐婚。要是由本王为你提亲,郭英那老匹夫肯定不会答应。”

  朱元璋突然站起身来,冷冷地盯着朱高炽,“高炽,朕想起来了,前几日南平是跟朕请旨来着……既然这样的话,朕看就算了……”

  朱高炽一惊,噗通一声跪倒,“恳求皇祖父为孙儿做主!恳求皇祖父为孙儿做主!”

  朱元璋面色阴沉下来,凛凛的帝王威势从浑浊地双眼中投射而出,半响才淡淡道,“高炽,你乃是朕的孙儿,既然你一定要朕为你赐婚,朕就依了你。今日朕倦了,后日朕会为你赐婚,你先回去等待。”




''




  朱高炽大喜,在地上使劲地叩起了头。

  看着朱高炽颤巍巍离去的背影,朱元璋慢慢坐了下去,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接过太监送上来地温茶,他小啜了一口,两道细长发白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燕王世子为什么要娶郭英的内侄女?这大明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之女貌美如花者不计其数,朱高炽来京一趟就看偏偏看上了郭英家里的人?而且,居然还进宫请朕为其赐婚?无独有偶,居然此女还被嫣然弄进了宫里来?

  无数个巨大的问号升腾在这个老皇帝的心中。他猛然一挥手,“来人,摆驾,朕要去见见南平。”

  朱嫣然这个公主,在大明皇宫里绝对是一个另类。说其另类,主要表现在,她的宫里几乎是一座“图书馆”和“文学院”。她居住在晴和宫,进得她的宫里,你不会见到美轮美奂的珠宝玉器和金银装饰用品,整个宫苑布置得清幽而又朴素简洁,到处可见的是书架和书籍,各种乐器,笔墨纸砚,以及悬挂在墙壁之上地名人字画。她喜欢收藏字画和乐器以及书籍,很多宫里收藏的前朝乃至古代书画书籍珍品,都被朱元璋赐给了她。不仅如此,就连她宫苑中地宫女和太监,也都比较另类。一个是比较小,其次是都年轻貌美,识文断字。

  朱嫣然正与张颖伏在案上共同作一幅画。张颖也是一个胸有锦绣喜欢舞文弄墨的女中才子,进宫这几日,与朱嫣然相处甚欢。两女一起读书,一起写字作画,一起弹琴,一起把玩古玩珍奇,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皇上驾到!”太监尖细的嗓音在这雅致脱俗的晴和宫里回荡着。

  朱嫣然愕然放下手中的画笔,握了握有些慌张的张颖地小手,和声道,“颖儿,不需慌张,皇祖父对我很好…………走,随我一起拜见皇祖父。”

  朱元璋地脚步微微有些虚浮,作为一个强势帝王,他拒绝了太监的搀扶,虽然身子一天天虚弱下去,但他还是保持着他帝王地威势。

  “嫣然(民女)拜见皇祖父(皇上)!”朱嫣然牵着张颖的手,一起跪倒在地。

  朱元璋朗朗一笑,“起来吧。哦,你便是郭英的内侄女?”朱元璋打量着眼前这个眉清目秀身材柔弱的少女,一袭青裙,一头乌发,仪态端庄,虽然谈不上天姿国色,但气质却非常清雅出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脸色有些苍白,身子太过瘦弱。

  张颖垂首站在那里,小声回道,“是,皇上,正是民女。”

  朱元璋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你先退下,朕与南平有几句话说。”

  张颖柔弱的身影转过殿脚,消失不见。朱元璋这才缓缓转过身来,“嫣然,你与这郭英家的内侄女很熟吗?”

  朱嫣然犹豫了一下,“皇祖父,嫣然与颖儿刚刚相识不过几日。不过,颖儿蕙质兰心,文采极好,尤其是书画,嫣然看比林沐风来也不差。她在宫里陪伴着嫣然,嫣然感到很开

  “哦?既然刚刚相识,何以你却将她召进宫来伴读?这………嫣然,朕要听实话。”朱元璋坐下,顺手拿起摆在茶几上的几本古书翻看了几下,凛然的目光这才投射在朱嫣然的身上。

  朱嫣然知道朱元璋的脾性,也没隐瞒,索性直言道,“皇祖父,燕王世子纠缠于颖儿,武定侯郭英不愿意将颖儿嫁给他,便托我……皇祖父,颖儿与我相处很好,我们相约,只要我不嫁人,她便在宫中陪我……皇祖父,请您成全嫣然吧,嫣然在这宫里实在是寂寞得紧。”

  朱嫣然心思缜密,知道朱元璋之所以突然驾临她的宫里,可能是与张颖有关。没准,是那朱高炽进宫恳求皇祖父赐婚了。

  朱元璋默然无语。半响,突然站起身来,边往外走边撂下句让朱嫣然震惊莫名的话,“嫣然,燕王世子乃是朕之皇孙,既然朕之皇孙要朕为其择妻赐婚,朕作为你们的皇祖父,责无旁贷。后日,朕自会为高炽赐婚。”

  朱嫣然呆在了那里,竟然忘记了恭送的礼仪。

  门口处,却传来朱元璋贴身太监尖细的嗓音:“起驾,皇上回宫!” 




第二百一十四章 抗婚

  朱元璋走了,朱嫣然神色大变,呆呆地站在那里。她心里暗暗思量着,原来,皇祖父对于燕王一系并不是那么地憎恶?!原本,在朱嫣然看来,因为燕王的势力坐大,威胁着中央集权和朱允的帝位,朱元璋一直将燕王视为心头大患意欲除之而后快,但现在看来,并非是如此了。

  以朱嫣然的头脑和心机,她自然知道燕王世子与郭英结亲的真正用意。所以,她才应郭英所请,将张颖接进了宫里,准备破坏掉这场亲事。可岂料,朱元璋居然答应了朱高炽,要下旨赐婚了。如果让燕王与郭英结为了亲家,郭英等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富贵荣华,必然转而投向燕王一边,这对朱允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事情。况且,郭英的妹妹宁妃,如今在宫中,自马皇后死后,等同于是事实上的后宫之主,郭英又是开国元勋,还是永嘉公主的公公,门下人脉极广,一旦……朱嫣然想到这里,不禁一阵后怕。

  郭英是明朝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得以善终的一个,这可不是什么巧合。朱嫣然从来都没有小觑过郭英的能量,所以,才与郭家来往密切。郭英一系自然是支持朱允的,这是一种无形中达成的默契。但这种默契,却会因为燕王与郭家结亲而打破。这一点,毫无疑问张颖面色惨白,从后殿转了出来,朱元璋的话她已经听见了。

  “公主殿下,你不必为难,颖儿……”张颖柔弱的身子一阵晃悠,全身发冷,她浑然不知所措了。

  “颖儿。你放心,一切有我。我不会让你嫁进燕王府的…………不过,颖儿,你跟我说句知心话,你到底愿不愿意嫁给朱高炽?如果你愿意。本宫也绝不阻拦你。”朱嫣然沉吟着,低低道,伸手扶了张颖一把。

  “公主殿下,侯门一入深似海。虽然有万般的荣华富贵,但对颖儿来说,这不过是一种过眼云烟。如果,如果有可能的话,颖儿宁可嫁给一个普通男人,生儿育女终老此生。可是,颖儿地命运是自己掌握不了的…………燕王如何,我并不知晓。燕王世子如何,我更不知晓。我只知道,我姑父姑母对我们张家有天高地厚的恩情,颖儿是在侯府中长大的。既然姑父大人不愿意我嫁给燕王世子,颖儿绝不能违抗,哪怕是死。”张颖悲从中来,强忍住内心激荡的哀伤情绪。

  “好。颖儿,既然如此………我再来问你,如果让你嫁给林沐风,你可愿意?你放心,我会为你求一个平妻地身份。”朱嫣然咬了咬牙,脸色涨红起来,粉拳紧紧地握着。亲手将一个女人送进自己喜欢男人的怀抱。她焉能不矛盾?不过。对于她来说,自己兄长朱允的皇位更加重要…………此刻在她的心中。张颖是一个政治筹码,将郭家与林家绑在一起,就是牢牢将郭家推向了朱允一边。

  张颖身子一颤,没有说什么,但柔弱地肩头却抖动地更厉害了。

  朱嫣然心里暗暗一叹,慢慢搂过张颖,柔声道,“颖儿,我也不瞒你,我也是喜欢沐风的。早晚有一天,我也会不顾一切嫁给他,哪怕是放弃这个公主爵位也在所不惜。沐风是天地间少有的奇男子,你我姐妹情投意合,日后早晚生活在一起,你愿意吗?”

  林沐风刚刚从瓷器琉璃艺术馆里出来,朱嫣然的侍卫就找上了他。

  “大人,这是公主殿下给大人的信。”侍卫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封信函,“公主说,她在林家等你。”

  林沐风愕然,打开信一看,脸色微微一变。“朱高炽?”林沐风脑海中回荡着这个名字,不禁眉头轻轻皱了起来。按理,朱高炽还是一个不错的人物,为人文静刚毅,只是体态有些肥胖。这个后来的明仁宗,算是一个明君好皇帝。史书记载,朱高炽即位后,改元洪熙,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地采办珠宝;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百姓得到了充分地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林沐风匆匆向家里行去,路上,他突然想起史书关于朱高炽地一段记录:“仁宗皇帝配诚孝张皇后,生明宣宗,越王朱瞻墉、襄王朱瞻、嘉兴公主。”他心头一震,难怪朱高炽向张颖提亲,莫非这个张颖就是后来的张皇后?可是,这些都建立在燕王朱棣称帝的基础上……越想心里越乱,索性就不再想。

  回到家里,朱嫣然已经等候在院中。院中空无一人,柳若梅似是带着轻云和轻霞外出进香还没有回来。

  “嫣然。”林沐风微微一笑,喘了口气。

  朱嫣然面色有些紧张,看看四周无人,便依偎进了林沐风的怀里,“沐风,嫣然有件事情要求你。”

  “嫣然,如果你要让阿风的姐姐嫁进林家来,你就不要开口了,我是不会答应的。”林沐风摇了摇头。

  “沐风,为什么?颖儿温柔贤惠,又知书达理,你……”朱嫣然顿了顿,慢慢离开林沐风的怀抱,“沐风,你可知道燕王世子为何非要跟郭英结亲?”

  “自然是有所图地,这个,是人就看得出来。不过,这跟我没有关系。嫣然,这事万万不可。”林沐风淡淡道。

  “怎么跟你没有关系?怎么跟你没有关系?!沐风,如果让燕王跟郭英联合在了一起,将会给我皇兄带来多大地麻烦?如果燕王得势,我皇兄江山不保……”朱嫣然的情绪明显有些激动,声音变得大起来。脸色也有些难看。

  不知道怎么,林沐风望着眼前这个艳丽高贵地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