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瓷王 >

第139章

瓷王-第139章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源面色一变,忍不住长叹一声,眼里满是深深的失望,“既然大人都无法烧制,如此说来,恐怕整个大明天下的瓷窑都无法烧制了,可惜,可惜啊!”

  林沐风心里有些好奇,便问道,“大师,不知大觉寺为什么一定要烧制瓷狮雕?在我看来,只要大师奏明皇上,铸造两只镀金铜质狮雕也不是什么难事。”

  “大人有所不知。唐时的鉴真大师东渡扶桑,带去了中原所产地两只巨大瓷质狮雕,供奉在东洋大兴寺之中,被视为东洋佛界三宝之一。上月,东洋大兴寺有两名僧人渡海而来,与老衲说起此事,云大明瓷器技艺远不如隋唐,中原瓷器瑰宝纳于东洋,老衲一时不忿,与他们赌了一赌……现在看来,老衲就向两个东洋僧人认输便是。”灵源叹息着,说出了原委。

  “大师,沐风决定亲自为大觉寺试一试。放心吧,大师,沐风绝不会让大师、让大明、让我泱泱中华在东洋人面前丢了面子。”林沐风突然站起,朗声道,“大师将图纸留下,容沐风细加琢磨。”

  灵源大喜,他不知道林沐风如何又改变了主意。他急忙起身,“老衲多谢大人,他日瓷金狮雕功成,老衲定亲自在佛祖面前为大人全家诵经一天。”

  “大师不必如此。”林沐风微笑着还礼道。他本来不想费那份心神,去烧制什么礼佛的瓷金狮雕,因为他认为这种东西太没有意义。但如今听说与东洋人有关,他心里立即就决定要试一试。对于这个国度和民族,他跟所有后世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鄙视和仇恨。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无法忘记又怎能忘记!当然,在大明初年的这个时代,东洋人于大明来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番邦,弹丸之地而已。

  一个小小的番邦,却发展成日后中国的大患,这……想到这里,林沐风感到心里一痛。

  看到林沐风激动的神色,灵源不禁有些奇怪。

  柳若长皱了皱眉,“好你个林沐风啊,大哥我跟你好说歹说不答应,人家大和尚一来你就松口了,你啥意思吗?!”

  林沐风没法跟他解释,只好上前赔笑道,“兄长,不是这样的,只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烧制大瓷雕地古方,有了古方,我就可以按方配料尝试一番,呵呵。”

  柳若梅为柳若长倒满了酒,柔声道,“大哥,夫君这不是答应了吗?快别说这个了,你们兄弟两个喝酒吧,拉拉家常话,别老说这些买卖事儿。”

  柳若长也不是真生气,就是有点好奇。他想知道,这大觉寺的主持大和尚灵源是如何说服了他这个倔强的妹夫的。想了想,柳若长举杯与林沐风碰了碰杯,笑着说,“好了,既然妹夫你已经应承了此事,那么,大觉寺送来的千两银子我就收下了。”

  林沐风哑然一笑,心道,果然是市侩的商人,什么时候都忘不了银子。

  张风慢腾腾地走进了武定侯府的内院,进了内院地小花厅,见郭英和张氏夫人正在厅里闲谈,便上前去躬身施礼,“姑父大人,我家先生说他身子疲乏,改日再来拜访姑父大人,今日就不来府中赴宴了。”

  郭英脸色一变,突然叹息一声。转过脸去看着张氏夫人,“夫人,事情紧急,要不我亲自去一趟林府?”

  张氏夫人苍老的脸上挂满了深深的焦虑神色,慢慢起身,“侯爷,老身娘家已经败落了,就剩下这三个苦命的孩子,如今大有远在甘凉为官,阿风也成了家,只有这颖儿……”

  郭英懊悔地攥紧了拳头,“都怪老夫,不该答应那燕王世子进府中来,无缘无故招惹祸端。不过,夫人你放心,我就是撇出这条老命来,也不能让颖儿跳进火坑去。”

  张风在一旁心里一惊,急急问道,“姑母大人,你们这是……”

  就在这个时候,张风的姐姐张颖盈盈从屏风后面走转出来,微微有些苍白的俏脸涨得通红,她黯然跪倒,“姑母,姑父,二老的养育之恩颖儿没齿难忘。倩儿愿意嫁入燕王府,请二老恩准。”

  张氏赶紧扶起张倩,怜惜地拉起她地小手,“颖儿,燕王世子朱高炽人长得丑陋异常,这倒也罢了,只是那燕王心怀不轨觊觎皇位,他日怕是要……姑母焉能让你跳进那火坑里去,不行,绝对不行,侯爷,你无论如何也要想个办法…………实在不行就……”

  话还没说完,张风急得面红耳赤地,他看看张氏又看看跪倒在地嘤嘤欲泣地姐姐,心里一团雾水,焦急地呼道,“姑母,姐姐,你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第二百零七章 巨型瓷金狮雕(3)

  张氏夫人叹息一声,“阿风…………”

  郭英在一旁摆了摆手,“夫人,让我来说。阿风啊,前些日子,皇上下旨召见燕王,但燕王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只派了燕王世子朱高炽进京朝见皇上。皇上见燕王不至,心中怀疑,这燕王世子便过府来求见老夫,让老夫通过宁妃娘娘给皇上求个情……岂料,他不知听谁说你姐姐貌美贤淑,才学过人,居然托宁国公主来向我求亲,我没应允。可这小子,贼心不死,前两天进宫去恳求皇上下旨赐婚。我今日进宫听宁妃说,皇上有意……”

  张风呆了一呆,急道,“姑父,这该如何是好?”

  张颖落寞的垂下头去,苍白的脸越发的苍白,她低低道,“姑母,燕王势大,又是皇子亲王,颖儿宁可嫁进燕王府,也不愿意因此给侯府带来祸端。”

  郭英冷笑一声,“颖儿,燕王虽然权势冲天,但本侯也不怕他。只是,朱高炽毕竟是皇孙,如果皇上下旨赐婚,这事情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你要知道,燕王谋逆之心日渐昭显,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就算是皇上也有所察觉,否则就不会下旨召燕王入京了。皇太孙出京在河南连番遭遇刺客,八成是燕王所为。如果燕王谋反,颖儿,这就不仅是你嫁入火坑的事情,大有、阿风乃至我们侯府上下都要因此受到牵累。所以,无论如何你坚决不能嫁给朱高炽。”

  “颖儿,当今之计。只有赶在皇上赐婚前面,给你定下一门亲事。”郭英再次喟叹一声,柔声道,“就是要委屈颖儿了。”

  张颖心中一颤,苍白地脸上浮起一抹红晕。嫁给朱高炽是跳入火坑,不嫁给朱高炽又要连累亲人,这嫁也不是。不嫁也不是。最后还要匆匆忙忙找个婆家…………她心里也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对于她来说,此刻似乎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心里幽幽一叹,盈盈一福,“但凭姑父做主,颖儿毫无怨言。”

  “苦命的孩子。”张氏夫人眼圈一红,紧紧将张颖拥入怀中。

  张风倒是觉得这主意不错,他想了想。躬身道,“姑父。要给我姐姐找一个好人家,不能让她吃苦。”

  郭英苦笑了一声,“阿风,老夫出宫之后,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几个家中有子尚未娶妻地大臣,但这些老狐狸似是早就知道颖儿是燕王世子看中的人,我再三暗示。他们都装糊涂……官宦人家尚且惧怕燕王势力。遑论是普通人家了……”

  想自己一番花容月貌,才德兼备。自问与古时才女相比也毫不逊色,没成想却沦落到要嫁无人敢娶的地步…………张颖听了,不禁悲从中来,卧在张氏怀里哀伤抽泣着,身子抖颤不已。

  “哎,造孽啊。老夫遍观这京城之中,只有一人能救颖儿和我们侯府上下。”郭英老怀伤感,靠在座椅上连声叹气。

  张风马上追问道,“姑父大人,是谁?”

  张氏怀里的张颖也不禁止住悲声,竖起了玲珑的耳朵。

  郭英与张氏夫人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低低道,“林沐风!”

  张风大喜,“对呀,我怎么忘了先生,先生如今是当朝重臣,皇上和皇太孙面上的红人,我去求先生…………”张风拔脚就往外走,但走了几步就停下了脚步,回头来皱眉道,“可是,姑父大人,我家先生已经有了妻室,这怎么能成呀!”

  郭英老脸一红,他为了保住侯府地前途,存心要将侄女送给人家做小,心里也有些愧疚,“阿风,颖儿,事到如今,也只能委屈你做…………做小了,不过,林沐风将来前途无量,必当位极人臣,老夫跟皇上说说,日后让你做林沐风地平妻……”

  张风呆在了那里。张颖则心中百感交集,俏脸涨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对于林沐风,她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只闻其名久矣。如果他未曾娶妻,自己嫁给他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可是,自己要去做人家的妾室吗?张氏夫人看着张颖,心痛得揪了起来,“颖儿,我跟你姑父想来想去,思前顾后,目前也只有林沐风最适合你。他的才学,人品,以及未来的前途,都不会辱没了你。唯一遗憾的是,他已经娶妻,只能委屈你了…………其实,如果皇上一旦下旨赐婚,颖儿你嫁给燕王世子也是做小……不过,你放心,先把亲事定下来,你姑父一定会想办法让皇上下旨,册封你为平妻的。我想,就算是看在阿风地面上,林沐风也不会亏待了你的。”

  张颖黯然无语。此时此刻,她还能说什么呢?

  可张风却连连摇头,“姑父大人,先生是世上罕见地奇男子,有才有貌,文武双全,品行高洁,姐姐如果能嫁给他,即便是做小,也会幸福的。不要说姐姐了,益都县令孙连梁的女儿孙羽西小姐,将来也必然是要嫁进林家。就连南平公主,也对先生情有独衷。可问题是,人家先生会不会答应啊?按照我对先生的了解,他未必会答应………

  郭英沉吟良久,才缓缓道,“没奈何,事急从权,只有老夫亲自厚颜上门跑一趟了。”

  张风想了想,摇了摇头,“不,姑父大人,还是让姑母大人去找找林家师母吧,师母心地善良,心肠极好。而且,先生与师母感情甚笃,师母的话他还是能听进几分的。”

  第二天一早。林沐风先进宫了一趟,跟朱允说了说为大觉寺烧制巨型瓷金狮雕地事情,告了几天地假。然后就去了城外地瓷窑。

  如今地瓷窑,与林沐风离开京城时相比,有翻天覆地地变化。两座巨型龙头窑的外围,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作坊,那是协助瓷窑生产的诸多附属型作坊,有铁匠铺,木匠作坊。等等。再往外。还有两座刚刚建起的小瓷窑,说是小瓷窑,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就其规模来看,起码是比当初林沐风在益都县地瓷窑要大多了。而在距离瓷窑区数十米地地方,居然赫然伫立着一座军营,林沐风知道,那是朱元璋派来保护瓷窑所出烧制瓷火器安全的。某种意义上说,这里已经被列入了军事禁区。

  远远望去。瓷窑一带人来人往,喧嚣异常。无数的工匠们各司其职紧张地忙碌着,比一个小集镇还要热闹。

  走进这片繁闹的生产“厂区”,林沐风感叹万千。世事难料,短短几年的功夫,林家瓷窑就发展成为如此大明首屈一指的巨无霸,这是他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正在感慨间,王二和老孟急匆匆奔跑过来。惊喜交加地拜倒在地。“拜见少爷(先生)!”

  “老孟,王二。你们起来。”林沐风笑吟吟地扶起他们两人,“你们辛苦了。”

  王二憨憨一笑,站在一旁不再说话。而老孟脸上,流露着深深的恭敬和感激。这种恭敬和感激是发自于心地,老孟如今也是“独挡一面”的“金领”管理者了,伴随着林沐风地发家,老孟以及他的一家都改变了命运,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匠人,一跃成为小富户了。他的家眷早已从益都县搬进了京城,还在京城里买下了一座小宅院。

  “王二,你去忙。老孟,你随我来。”林沐风摆了摆手,王二躬身一礼,又回去忙他的事情去了,毕竟,他主要负责瓷火器和琉璃的烧制,事务非常繁忙。

  “少爷……”

  “老孟,你们以前可曾烧制过瓷雕?”林沐风俯下身抓起一把瓷土,在手里揉搓了几下。

  “少爷,瓷雕…………我师傅那一代曾经烧过,不过,都是一些小家伙。大觉寺所要的那种玩意儿,老孟觉得很难。体型巨大,塑胎很难成型,而且进窑后烧制很容易就开裂。还有,通体金色地釉面,上起来也难如登天。”老孟想了想,还是说出了自己地意见,“少爷,老孟觉得,这东西是不可能烧制出来的“你说地没错。烧制这般大型的瓷雕,不要说你,我也没有一点把握。好了,你去吧,我先回去了,你不用管我。”林沐风站起身来,“派人给我送一些原料到府上去,我有用。”

  林沐风慢腾腾地出了瓷窑,向城中行去。俊逸的脸上,眉头深锁。

  这么巨大的瓷雕,在理论上说,如果加大瓷泥的韧性和硬度,同时扩大瓷雕器壁的厚度,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