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565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565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也证明德军分析的没错,只不过他们没能及时抓住机会而已。

    第二天一早,蒙哥马利的指挥部几乎就让记者给围住了,蒙哥马利也不得不出来应付下记者。

    “将军!你有想到德军会发起如此猛烈的反攻吗?”

    “将军!战前你们对登陆保持乐观,现在却有如此大的伤亡,对此你怎么看?”

    ……

    “先生们!”蒙哥马利回答:“我只能告诉你们,我们努力了,而且如期拿下了萨勒诺和塔兰托并构筑了防线,为进一步朝前推进做好了准备,我们达到了目的,所以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胜利!”

    说着蒙哥马利就灰头土脸的走回了指挥部,记者则被士兵们拦在了外面。

    至于艾森豪威尔那边,他保持沉默,什么也没说,甚至原本打算对记者说起赌约的事都没提。

    在这一点上艾森豪威尔表现得很聪明,因为如果这时候再发表对英军不利的言语的话,“落井下石”的痕迹就太明显了。反而是不说话,却更让记者乃至世人觉得美国人更讲义气,而且全力维护盟军的团结一致对外。

    当然,艾森豪威尔作为一个未来的美国总统,也不是脑袋瓜一热就讲义气的人……他明里没说,暗里却让人把赌约的事透出风声给记者。

    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随便哪个副官、参谋说漏嘴就可以,而且还可以做得不留痕迹。

    知道赌约的事后,记者们又像一群蜂似的涌向蒙哥马利求证,这让蒙哥马利尤显尴尬难堪。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知道赌约后,所有人都在想:英国方面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而美国在此之前甚至都提醒过英国了!这场战争由英国主导真的是正确的吗?

    这就是对英国指挥权、主导权的怀疑。

    当然,许多人还保持着观望的态度,接下来就看事情会如何发展了。

    美军和法军是在第二天下午登陆的。

    之所以会选择这天下午登陆,是因为蒙哥马利担心天黑后德军又会再次发起反攻……其实这是蒙哥马利被德军给打得有些心理阴影了,英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炮火和弹药又十分充足,只要多运一些坦克及反坦克武器上去完全就不用担心德国的进攻。

    然而,蒙哥马利已经失去了信心,英军同样也失去了信心,所以他们才要让美军和美军赶在天黑前登陆并往前推进。

    这一来那些登陆的美军可就牛逼了,他们个个都以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的嘲笑着英军:

    “嘿,罗伯特(英国人的别称),德国人不好对付吧!”

    “放心,我们会把他们赶跑的,你们就呆在这管厨房吧(后勤,意指女人做家务)!”

    “告诉蒙哥马利,他还得再动动脑筋给你们安排更轻松的活,比如看管俘虏,那就不会有危险了!”

    ……

    尤其这些美国大兵还是站在一辆辆汽车、装甲车和坦克上朝英军喊的,对比起刚打完败仗灰头土脸的英军来就别提多威风了。

    张弛与法军一起登陆穿过英军的防线看到这一幕,就只能说一声:“可怜的英国人!”

    英国人的确可怜,他们并非没有战斗经验,也不是没有装备,甚至与敌人作战的决心也有……但在战场上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德军打得伤亡惨重。

    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因为英、美间政治斗争而做出一些明显违反战争常识的决定,这些决定原本是偏袒英军的,却最终让他们反受其害。

    法军最先登陆的当然还是第一军……虽然第五军和第六军也接受过训练做好战斗准备,但追击敌人却是种技术活,张弛并不打算一上场就让第五军、第六军干,它们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

    由于法军没有装备坦克,所以只能跟在美军的后头做为增援单位前进,对于这一点张弛没有意见……骑着自行车去追击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是很可笑的,德国人随时一回头就能展开一次大屠杀。

    当天美军就将战线前推了五公里。

    推进五公里就不敢再前进了,因为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美军需要时间布设防线他们可不希望像英国人那样又被德国人杀个回马枪。

    这时蒙哥马利暗暗松了一口气,现在英军的战事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吧!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参谋就拿着一封电报到蒙哥马利面前报告道:“将军,我方军舰‘战恨’号重伤,丧失战斗力!”

    “什么?”蒙哥马利不由奇怪的问道:“是怎么发生的?”

    也难怪蒙哥马利会奇怪,盟军已经掌握了制海权、制空权,又怎么会有军舰受到这么严重的打击,除了潜艇似乎就没有别的了。

    “不!”参谋说:“是德国人的‘飞机飞弹’!”

    “‘飞机飞弹’?”蒙哥马利越发觉得奇怪:“你们不是说它无法精确命中目标吗?”

    “我们也不知道!”参谋面有难色的回答:“它就是命中了!”

    正所谓运气不好时喝凉水也塞牙,德国人在意大利也布置了一些“飞机飞弹”,撤退时又带不走,干脆就把它们全都发射出去,也不管能否命中目标……结果就有一枚击中了英军的“战恨”号致其重伤。
………………………………

第八百七十章 选择

    与英军在战场上的各种惨败相比,美军的进攻就是一帆风顺了。

    美军在朝前推进时不但没有遭遇敌人的阻击,甚至连预想的地雷都不多,这使美军平均每天朝前推进三十公里。

    之所以只有三十公里,则是由于意大利是个多山、多丘陵另外还多河、多湖泊的国家,山地和丘陵占这个国家的百分之八十。

    这样的地形显然是不适合机械化部队前进的,尤其是德军在撤退时还对公路及桥梁进行爆破。

    不过美军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行军之所以会这么顺利,很大一部份是因为希特勒还举棋未定。

    此时的希特勒面临两个选择:将部队撤出意大利坚守北部的阿尔卑斯山,或是不撤出尽可能的控制意大利。

    如果在此之前,希特勒是没有任何迟疑的,就是让凯塞林的A集团军撤出意大利,隆美尔的B集团已经在阿尔卑斯山脉做好掩护他们撤退的准备了。

    因为形势对德军来说是如此的凶险,凯塞林的A集团军只有六个师,而且这六个师还都是在西西里岛打过仗的全都严重缺编,坦克也少得可怜。

    而德军所要面对的敌人,却是兵多将广补给充足的英、美盟军……其兵力甚至达到四十余万,对德军拥有五比一的优势。

    尤其是德军还有另一个隐患,那就是意大利军队随时都有可能投降并将枪口对准德国人。

    这也是希特勒派隆美尔带领着B集团军进入阿尔卑斯山的原因之一……一旦意大利军队投降,就会从中间切断A集团军返回德国的退路,到时A集团军就只有在意大利南部被围歼一个结局了。

    尽管如此,A集团军的处境还是让人极为担忧,因为在A集团军与B集团军之间还是有长达两百多公里的间隙,意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切断两集团军的联系并与盟军形成对A集团军的包围。

    所以很明显,迅速将A集团军从意大利撤出是个明智的选择,虽然凯塞林极力反对,但希特勒并没有把凯塞林的话放在心上。

    然而,但凯塞林无意间对英军发起一次反攻并且取得成功后,希特勒就动心了……英军在德军装甲师面前的脆弱使希特勒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而希特勒是不会放弃任何胜利的,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愿意放弃意大利,因为它是希特勒东山再起的希望,有朝一日德国空军再次取得制空权的话,希特勒就可以通过意大利控制地中海。

    于是希特勒暗中把凯塞林和隆美尔召回柏林开了一个会。

    凯塞林和隆美尔静静地站在希特勒面前,希特勒正弯腰看着地图,他投入的样子使俩人觉得首相似乎忘了他们的存在。

    但这时希特勒却头也不抬的问道:“我想知道……我们守住意大利的可能性!”

    隆美尔选择沉默,因为他一直都在主张撤出意大利,所以这个问题应该由主张坚守的凯塞林来回答。

    “我不能给您一个确切的数字,尊敬的元首!”凯塞林回答:“如果我这么做的话,那显然是自欺欺人,因为战场随时都会发生意外。我只能说……意大利的地形十分适合防守,我们有可能把战场屏蔽在德国之外!不过如果决定这样做的话,我就需要更多的军队和补给,否则我的士兵只能用石头与敌人搏斗了!”

    凯塞林此言非虚,在此之前意大利所有补给都是以运往非洲为重点,意大利内部的补给几乎就没有储备……当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命令是,不管有多困难,都要把补给运到非洲。

    然后随着西西里岛的迅速沦陷,德军的大批补给都落入盟军手里,德军的补给很快就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希特勒直到这时才抬起头来,但还是没说话,只是望着隆美尔。

    隆美尔明白希特勒的意思,于是就回答道:“我始终坚持我们应该撤出意大利,尊敬的元首!”

    “即使是在萨勒诺取得胜利之后?”希特勒反问。

    “是的,当然!”听到这话隆美尔就明白了,是凯塞林在萨勒诺一记飘亮的反攻使希特勒动摇了撤出部队的决心。

    但隆美尔还是回答道:“萨勒诺的胜利只是一个偶然,虽然也可以说是一个必然……我了解英国人,他们太中规中矩了,因此我们甚至都可以猜到他们的登陆地点并提前做好准备!问题是,坚守意大利会给我们带来太多潜大的危险,而且还要投入更多的部队……我们的兵力已经略显不足了,我认为我们应该收缩防线,而不是将宝贵的兵力浪费在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的土地上!”

    “意大利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土地!”凯塞林反驳道:“它可以成为我们的南部屏障,我们可以利用那里的山地和河流挡住盟军的进攻。”

    “同样阿尔卑斯山也可以做到!”隆美尔说。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道防线上!”凯塞林反驳道:“我们都很清楚,敌人有比我们多得多的飞机、大炮和坦克,他们可以用这些把防线上的任何工事炸得粉碎,所以我们需要用利用空间一边防守一边撤退,有计划的拖延盟军的进攻!”

    “意大利人或许并不赞同你的观点!”隆美尔说:“我只想知道……我们该怎么面对意大利军队有可能的叛变?一旦他们将枪口对准我们,就别提什么防守、拖延了,整个A集团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都会被切断!”

    希特勒也望着凯塞林,这同样也是希特勒所关心的问题。凯塞林的部队对付盟军都相形见拙,何况还要控制意大利军队乃至百姓。

    “当然,我同意!”凯塞林回答:“这的确是个威胁,但我了解这些意大利人,他们不会真的拿起枪来反抗我们的,也不是想争取所谓的解放。他们只是认为我们会输掉这场战争,所以才站在赢的一方。所以……要控制他们并非不可能不是吗?”
………………………………

第八百七十一章 选择(二)

    十二点后还会有一更。

    *******

    顿了下,凯塞林又接着说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大利人其实是在观望……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在意大利防守,意大利人看到我们跟盟军打得难分难解,就不敢轻举妄动。当然,我们不能把刀柄交到敌人手里,这也是我要求更多部队的原因之一,它们负责固守沿途重要的城市,一旦意军选择投降,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军队控制他们!”

    “我得提醒你,将军!”希特勒说:“那可是上百万的军队,你需要多少部队才够控制住这么多的军队?”

    “这一点不用担心,尊敬的元首!”凯塞林回答:“虽然意大利军队的规模十分庞大,但他们都是些乌合之众,我们只需要少量的部队就足够镇住他们!我想,隆美尔将军也会同意这一点!”

    希特勒把目光投向隆美尔,隆美尔点了点头。

    虽然他还是不赞成防守意大利,但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认同。

    “多少?”希特勒问凯塞林:“你还需要多少部队?”

    凯塞林想了想,就回答道:“五个师!”

    “不,我只能给你两个师!”希特勒说。

    凯塞林有些无奈:“好吧,就两个师,但我希望这两个师是空降师,因为他们可以在机场待命,只要有需要,一小时之内可以空降到意大利的任何一个城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控制住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