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496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496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这里是战场,是时刻都有敌人盯着你并给你致命一击的战场……

    远征军战士当然不会给德军这个时间和机会把那些陷在反坦克壕里的坦克拖回去,只见几个冒着青烟的炸药包突然从沙丘背后抛了出来落到那几辆被困的坦克旁,接着就是“轰轰”的一阵乱响,那几辆四号坦克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

第七百二十五章 戈兰壕(二)

    这时海因茨蓝道才意识到这反坦克壕的厉害,于是气急败坏的把工兵营派了上去。

    作为装甲师的工兵营而且还是德军装甲师的工兵营,当然不会只是一群木匠或是维修工之类的。

    事实上,德军工兵营的装甲车辆也不在少数……德军自30年以来先后研发了1号坦克、2号坦克……一直到现在的虎式坦克。(注:虎王于1944年6月首次出现)。

    这其中1号坦克只是德军对坦克的一种尝试,因为《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还是以“拖拉机”的名义偷偷研发。

    2号坦克是德国坦克的一种成长,是一种过渡型号,火力和装甲明显不足。

    到3号坦克才可以说真正成熟并投入战场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二战初期德军闪电战大多是由3号坦克完成的,只是后来由于苏联T34的出现而使3号坦克相形见拙。

    4号坦克则可以说是在3号坦克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护和火力,其许多部件其实是直接取材于3号坦克。

    在这坦克的发展中,必然就会有许多坦克因为性能落后而被淘汰。

    这些被淘汰的坦克如果当作废铁回炉当然是很可惜的,于是除了实在不能用的之外,相当一部份还是被投入到战场使用……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改型,比如拆除炮塔装上反坦克炮、榴弹炮、高射炮变成自行火炮。

    还有一部份为了满足工兵的需求而装上机械变成工程车。

    比如现在,几辆坦克架桥车很快就开了上来……

    这几辆坦克架桥车是在车体前部装有旋转轴,然后可以以轴为中心向前铺设临时桥梁。当然,因为它使用的是2号坦克的底盘防护力不足,所以海因茨蓝道组织了炮火甚至战机对反坦克壕后一阵狂轰滥炸,只打是躲藏在沙丘后的战士们无法抬头,就更不用说探出身子打火箭筒了。

    (注:一般情况下,德军的装甲师列装的坦克架桥车是由四号坦克的底盘改装的,只不过非洲战场一直不受希特勒重视,于是非洲军团一度主力坦克还是三号坦克,工程车则是二号、三号坦克的底盘为主)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可以说是失去制空权的一个副作用。

    如果说德军的炮火还可以被压制的话,德军的战机就只能任其胡作非为了。

    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德军只需要付出燃油及弹药的代价,就总是能够压制中国军队的火力达到某种战术目的。

    于是五架铁桥很快就架在了反坦克壕上……其实原本应该要有六架铁桥的,只不过有一辆坦克架桥车在途中熄火了,毕竟是2号坦克的底盘,六、七年前生产出来的玩意了,而且此时还是在沙漠这种高温、多尘的环境下作业,出点故障是难免的。

    但是五架铁桥似乎也够用了,海因茨蓝道对此信心十足。

    原因很简单,德军拥有制空权。

    中国军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大多都藏在亚历山大港内,这意味着它们无法参战,无法参战就相当于没有……如果它们敢从亚历山大港出来的话,海因茨蓝道只需要呼叫空中支援就可以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就可以将它们解决掉的。

    也就是说,德军坦克要面对的就是中国军队的陆军。

    海因茨蓝道想不出还会有什么能阻挡自己的坦克冲进敌人的防线屠杀敌人了,他甚至都以为中国军队此时应该要撤进亚历山大港选择打巷战。

    然而,很快海因茨蓝道就发现自己错了。

    因为在他望远镜的光圈里,一辆缓缓开上铁架桥的坦克突然往旁一歪,接着就像是个翻了身的乌龟似的四脚朝天的摔进了反坦克壕中无法动弹。

    “天哪,怎么回事?”海因茨蓝道问。

    “将军!”通讯兵很快就从前线接到回报,他回答:“科尔上校报告,铁架桥重心不稳,坦克无法保持平衡!”

    这是“戈兰壕”的另一个特点。

    它是将壕内挖出来的新土堆在另一边形成沙丘,而这沙丘同样也是不夯实的新土,而且由于高度差,铁桥架上去后还会形成一个坡度。

    这原本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步兵通过也不会有问题。

    问题就在于坦克随便也是十几吨重(注:四号坦克17。7吨)

    这样的重量开上铁桥架而且越往上开另一端高处的沙丘受力就越大,于是沙丘一端就自然往下沉。

    如果下沉是左右均等的那还好,但沙丘中免不了会有些石头什么的,这很快就导致铁架桥朝一边倾斜且倾斜度越来越大,接着出现的就是海因茨蓝道看到的一幕……坦克甚至就连铁桥都整个翻倒在反坦克壕前。

    此时的隆美尔也听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他一个电话打到海因茨蓝道那。

    性急的隆美尔此时本应该发火冲着海因茨蓝道咆哮一番,但他只是冷冷的对海因茨蓝道下令道:“少将,不要心急,亚历山大港就在我们面前,它跑不了!”

    “是,将军!”海因茨蓝道心下不由定了定。

    隆美尔是对的,自己似乎有些太心急了。

    于是海因茨蓝道就决定不使用铁桥而是把反坦克壕填平。

    如果说其它的方法都会有什么“隐形的危险”在其中的话,将它填平了总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在海因茨蓝道的命令下,工兵营的几辆装甲推土机就在德军炮火的掩护下上去了。

    这些装甲推土机是由3号坦克底盘改装的,由于3号坦克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发动机马力足,改装为推土机后不用炮塔、火炮也不用携带炮弹,省下来的重量可全部用于防护,再加上前头推土机还是一个厚厚的铁铲,于是其防护力甚至超过了四号坦克的初期型号。

    当然,它们的工作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它们填壕时,张弛不断的组织炮兵对其展开轰炸。

    终于,在五架推土机被炸毁了三架之后,德军总算是按照要求填平了一段反坦克壕。
………………………………

第七百二十六章 戈兰壕(三)

    “进攻!”海因茨蓝道对着步话机大叫:“把那些中国人都辗在履带下!”

    海因茨蓝道已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这么气愤过了,他实在没想到敌人仅仅只是一道坦克壕就让自己的部队损失了这么多坦克耽误了这么多时间。

    海因茨蓝道不由咬了咬牙,自言自语道:“现在,该是给那些中国人好看的时候了!”

    但海因茨蓝道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随着一声声爆炸,开过反坦克壕的坦克很快就没了声音,海因茨能看见的就只有一道道夹杂着黑烟的火焰,以及一个个浑身着火的坦克乘员惨叫着从坦克里钻出来乱跑乱跳。

    “发生了什么?”海因茨蓝道问。

    通讯兵也一脸的茫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将军,突破防线的坦克被击毁了!”

    “我知道被击毁了!”海因茨蓝道失去了往日的冷静,他红着脸大吼:“我是问他们怎么被击毁的?”

    通讯兵只得无助的回答:“还不清楚,将军!”

    海因茨蓝道不解的原因,是突破防线的坦克是4号坦克。

    4号坦克虽然不是无敌的,但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都在亚历山大港内,那么敌人还有什么能这么迅速就击毁4号坦克呢?

    反坦克炮?

    不大可能,众所周知敌人反坦克炮要么就是穿深不够要么就是像M5反坦克炮那样的巨无霸,它如果存在的话早就被德国空军发现并摧毁了。

    火箭筒?

    4号坦克的间隙装甲是专为火箭筒的金属射流设计的,它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被火箭筒摧毁!

    那会是什么呢?难道敌人又有新式的反坦克武器?

    想了想,海因茨蓝道就下令道:“把‘虎’式派上去!”

    “是!”通讯兵应了声,就朝步话机里转达了命令。

    不一会儿,三辆“虎”式坦克就像一个笨拙的怪兽似的缓缓出现在中国军队的防线面前。

    “全体注意!”同乡人大叫:“敌人的老虎上来了,做好战斗准备!”

    战士们管“虎”式坦克叫“老虎”,这外号听着十分霸气,但张弛却知道……这回“老虎”只怕要阴沟里翻船了。

    “虎”式隆隆的开了上来,在他们的两侧依旧是两辆4号坦克伴随,甚至前头还跑着几名工兵。

    “虎”式的派头就是不一样,还需要工兵在前头探路观察地形。

    不过战士们显然不会让这些工兵完成任务,狙击手“砰砰”几枪就将他们打倒在地。

    但“虎”式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它们的脚步,或许它们是对自己的装甲很自信,又或许是它们以为自己的火炮可以摧毁一切挡在面前的障碍,三辆坦克以十分稳定的速度几乎同时辗上了反坦克壕后的沙丘。

    坦克越开越近,张弛甚至都可以听到它发动机的轰鸣声。

    接着就沙丘分界线处露出一根长长的炮管,紧随其后的就是坦克的履带,履带就像传送带似的带起一堆堆的沙土滚滚而来。

    在坦克跨上的沙丘顶部的那一刻,其因为重心还在中后部的原因,所以首部高高的昂起,将大慨三分之一的薄弱的底部装甲完全暴露在远征军战士面前。

    更糟糕的还是,因为此时坦克高高昂起,所以坦克炮及机枪全都是对着天空,也就是说此时的坦克可以说没有任何自卫能力。

    “打!”同乡人大喊一声。

    几个早已准备好的火箭筒射手就在这时扣动了扳机。

    火箭筒的穿深是100MM,而“虎”式坦克的底部装甲只有25MM,于是一片爆炸声过后,两辆“虎”式坦克霎时就被炸成了一团火球,由于惯性,它们还是继续朝前运动了一阵直到开进了沙丘的这一头才缓缓停了下来。

    另一辆“虎”式坦克比较幸运,它或许是在沙丘后打滑了一下,于是战士们发射出去的几枚火箭弹全都打偏了。下一秒等它越过沙丘时火箭筒射手们又正在装弹。

    不过这却并不意味着战士们就没有攻击它的机会。

    “虎”式越过沙丘之后就辗上了沙丘的另一个斜面,于是就由露出底盘变成了露出顶部。

    “虎”式顶部装甲只有40MM,火箭筒打它当然也不在话下,于是几发火箭弹一块砸上去很快就把它给打趴下了。

    这就是“戈兰壕”的另一个特点,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不是说越过反坦克壕就没有危险了,它们在爬上大至是三角形正反两个斜面的沙丘时,就会出现“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的情况。

    坦克的装甲最薄弱的部位就是顶部和底部,而“戈兰壕”却可以让坦克在跨越时把这两个薄弱部位各暴露一次,更厉害的还是,在跨越时因为俯角、仰角太大,坦克还基本没有自卫能力。

    这情况使另一边接到情报的德军通讯员都愣了,他确认了两次后才敢向海因茨蓝道报告:“将军,我们的‘虎’式……已经被击毁了!”

    “什么?几辆?”海因茨蓝道问。

    “全部,我们派上去的三辆!”

    “不,这不可能!”海因茨蓝道说:“是不是通讯出了问题?”

    “将军!”通讯兵回答:“是确认被击毁!”

    海因茨蓝道不由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喃喃说道:“不,这可是‘虎’式,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海因茨攻道不知道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派上去的是“虎”式还是4号坦克甚至是1号坦克都不会有区别,因为火箭筒能够轻松的击穿所有这些坦克的顶部和底部装甲。

    “将军!”通讯员问着海因茨蓝道:“科尔上校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办?”

    海因茨蓝道迟疑了下,他很想孤注一掷命令所有的坦克一古脑儿的冲上去。

    但他最终还是强行把这个冲动压了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这么做的话,即便是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最终也无力再面对躲藏在亚历山大港内的敌人装甲部队。

    所以,海因茨蓝道认为,他需要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根据这个情况制定对策。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望壕兴叹

    “将军!”撤回部队后,海因茨蓝道就给隆美尔打了个电话:“我让你失望了!”

    “不!”隆美尔回答:“是中国人太让人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