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475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475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是张弛不轻易对德军发起进攻的原因之一,德军用88mm高射炮做反坦克炮,其有效射程太远了,一千八百米……德军只要有五门这样的高射炮,就能让装甲部队冲到射程之前就损失惨重,而与德军的高射炮比起来,中国部队和英国部队都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反坦克武器。

    于是英军很快就落入了下风,绝对的下风……

    “格兰特”坦克这玩意,原先设计时是打算只安装一门37mm的反坦克炮的,但是在德军轻松的攻占了波兰和法国后……这其中尤其是波兰,波兰因为缺乏有效的反坦克炮使德国的坦克甚至都不需要步兵掩护横冲直撞,波兰能做的就是用骑兵和马刀对付德国的钢铁怪兽,其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由此美国人猛然觉醒,发现“格兰特”坦克原设计的37mm反坦克炮根本就不够用,想要将其更改为75mm坦克炮吧,炮塔空间又不够,重新设计过炮塔又来不及,于是硬生生的在坦克底盘与炮塔中间又加了一层用来安置75mm反坦克。

    这使“格兰特”共有三层,这使其十分高大在战场很容易中。

    且由于武器众多共需要7人操作……这是当同期乘员最多的一款坦克。

    人员多装备有时并不是好事,比如现代的坦克乘员就越来越少,标准的是4人,采用自动装弹机后可以省了装填手由3人操作,俄罗斯的阿玛塔坦克甚至采用自动炮塔由2人操作。

    原因很简单,坦克可以说是一个整体,操作的人数越多就越难协同,且乘员人数过多就会占用太多的空间,使坦克能够携带的仪器、弹药等都十分有限。

    更糟糕的还是“格兰特”还是铆钉结构,只要被打中一炮就算没有击穿,其铆钉也可能被炸得乱飞……许多坦克乘员不是死在敌人的炮弹下而是死在坦克的铆钉下的。

    所以德军的炮火基本是拿英军的坦克当靶子打着玩,转眼间就被摧毁了七、八架坦克,这其中还包括两架“谢尔曼”。而英军虽然也有开炮,但炮弹打在德军坦克装甲上却基本没动静。

    “将军!”张弛很快又接到艾布纳的电话:“蒙哥马利请求您救援第一装甲团!”

    艾布纳这是把口风变了,蒙哥马利对艾布纳说的并不是什么“请求”,而是“命令”。

    但艾布纳却知道,这个中国将军根本就不将蒙哥马利当一回事,更不会遵守所谓的“命令”,于是就换了一个词。

    但张弛还是不吃这一套,他回答道:“上校,我说过了。如果我们现在进攻就正中德国人下怀,倒头来很有可能连玛海拉玛都保不住!”

    张弛这话倒不是虚张声势,这的确是可能性之一,毕竟德军有一个装甲师,而且手里还有反坦克神器……88mm高射炮,这玩意对盟军部队拥有“我能打得到你而你打不到”的优势,所以张弛不完全是在找借口。

    “将军!”艾布纳请求道:“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个又能解救第一装甲又能保住玛海拉玛的方法,求你了,第一装甲有两千八百多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家庭!”

    张弛不愿意再听下去,随手就挂上了电话。

    “副军座!”梁参谋在一旁劝道:“我知道你还在对英国佬在缅甸的事梗梗于怀,但是……如果我们这样见死不救的话,只会使我们与英军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这对我们没好处!”

    张弛沉默了一下,接着就点了点头。

    粱参谋的话当然是对的,尤其是北非战场甚至整个欧洲战场都是以英军为首的盟军主导的,如果与英军彻底决裂的话,那么远征军往后只怕也会困难重重……中*队也有很多需要英军的地方,比如补给,再比如空中支援,这其中尤其是空中支援,英国佬只要在空中支援时随便耍点什么花招,都有可能让远征军遭受巨大的伤亡。

    由此张弛又认识到了一点:作为一名指挥官,一名能决定整支部队的命运的指挥官,是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做为决策的标准。更应该以现实和利益考虑,就像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一样。

    此时,解救英军第一装甲团显然更符合远征军的利益。

    于是张弛马上就拿起了步话机,接通了艾布纳后就说道:“上校,我需要英军装甲一团服从我的指挥,能做到吗?”

    “当然!”艾布纳兴奋的回答:“谢谢你,将军,我马上与装甲一团联系!”

    应该说艾布纳也是个不走常规路线的人,至少在英国人里他算是了。

    因为如果按照常理,如果要装甲一团服从中国部队指挥的话,艾布纳需要做的是先联系蒙哥马利,由蒙哥马利对装甲一团下令……艾布纳对第一装甲团没有指挥权。

    但艾布纳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这会耽误不少时间,甚至蒙哥马利很可能都不会同意。

    于是艾布纳仅仅只是一愣,就直接给第一装甲团指挥官亚尔林联系。

    “亚尔林上校!”艾布纳说:“我们找到让你们脱困的方法了,但我需要你服从中国装甲团张弛少将的指挥!”
………………………………

第六百八十二章 撤退

    “当然!”正焦头烂额的亚尔林上校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开玩笑,有人能救他们出去,亚尔林又怎么会傻到还为指挥权而争辩。

    接着张弛就与亚尔林取得了联系。

    “将军!”亚尔林在枪声和炮声中大喊:“第一装甲团团长亚尔林上校等待您的指示,你的命令是什么?”

    张弛一边看着地图一边下令道:“马上往索哈纳方向撤退!”

    “撤退?”亚尔林不由一愣:“将军……”

    “马上!”张弛不容亚尔林分辩:“执行命令!”

    “是,将军!”

    亚尔林放下步话机时还发了一会儿愣。

    参谋忍不住问:“什么情况,上校?”

    “中国人让我们向索哈纳方向撤退!”亚尔林回答。

    “撤退?”参谋不可思议的望着亚尔林:“可是……这是沙漠,我们坦克的机动性比不上德国人,撤退不是死路一条吗?”

    就像之前说的,坦克集团作战撤退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机动性较差的时候……这时候撤退就会将自己后部薄弱的装甲暴露在敌人的坦克炮面前,于是敌人就可以一边追一边将英军的坦克当靶子打,这也是第一装甲团直到现在强撑着的原因。

    接着参谋就带着怀疑的表情说道:“我猜,中国人肯定不了解坦克作战所以才做的这个决定,我们不能听他们的!”

    亚尔林咬了咬牙,说道:“我们还有其它选择吗?继续留在这里又会好多少?”

    说着亚尔林就大声下着命令:“听我命令,撤退!”

    “撤退!”

    “撤退!”

    ……

    坦克、装甲车以及汽车,匆匆忙忙的调转了方向朝索哈纳方向撤退。或许是英军有过多次大撤退的经验,所以他们这时居然还不忘留下一些m3反坦克炮做掩护。

    另一边的海因茨蓝道看到这一幕就颇觉意外,因为他以为接下来的战局应该是中国装甲团的出现然后大战一番,但现在却是英国人先崩溃了。

    “看来我还是高估了英国人的勇气!”放下望远镜的海因茨蓝道对参谋说道:“我原本以为他们至少还会抵抗二十分钟的!”

    “现在该怎么做?”参谋问。

    海因茨蓝道只说了一个字:“追!”

    于是沙漠上很快就上演了一场英军逃德军追的场景……由于英军装备的m3反坦克穿深不足,德军坦克几乎没有停留的就突破了担任掩护任务的英军反坦克炮构成的防线,然后一路衔尾追去。

    就像亚尔林所估计的,德军坦克在后头一边前进一边开炮,开在前头的英军坦克只要稍慢一些或是抛锚了很快就会被德军击毁,于是英军队伍的后头就不断的响起一声声的爆炸并冒出黑烟和火光。

    这一幕就像位于第一装甲团中的佩奇吓坏了。

    佩奇原本是在亚历山大港采访的……这是因为记者们认为亚历山大港是主战场,但很快就发现其实玛海拉玛才是德军进攻的重点,同时中*队又奇迹般的挫败了德军的攻势,于是焦点马上就转移到了玛海拉玛。

    记者都是跟着焦点走,尤其这还是中国部队,于是佩奇马上就跟随第一装甲团开卦玛海拉玛。

    但是现在,坐在亡命狂奔的汽车里的佩奇看着后方一辆辆被击毁的坦克就有些后悔了。

    “上帝!”佩奇说:“我该等战事稳定些再来的,我一定是疯了才不听威尔逊的劝告!”

    威尔逊是负责记者安全的英军少校,他几次劝说佩奇不要这么做。

    “原谅我,妈妈!”佩奇看着身后穷追猛赶的德军坦克差点都要哭出来了。

    这时汽车跨过了一座小山丘,下坡跨越一个弹坑时剧烈的颠了一下,接着就缓缓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佩奇听到几个英军士兵冲着前头大叫。

    “汽车出故障了!”司机的声音里充满慌乱:“要想活命的就赶快上车吧!希望会有车愿意停下来搭上我们……”

    佩奇和车厢里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接着大家赶忙往车厢外跳,两名英军士兵帮助佩奇下了车,并安慰道:“别担心,女士,我们会帮你拦下一辆车的!”

    英军打仗或许不行,但对待女人还是很有绅士风度的。

    但并没有哪辆车或是坦克会愿意停下来搭他们一程,因为这时停下来基本意味着死亡……

    就在佩奇惊慌的看着后头越来越近的德军坦克时,突然发现身旁的“沙子”动了起来。

    这把佩奇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是一辆坦克,一辆“谢尔曼”坦克,一辆覆盖着土黄色帆布的“谢尔曼”坦克,此时正有一名士兵为其撤去伪装。

    接着佩奇就不由大叫起来:“上帝,是中国士兵,是中国人的部队,我们得救了!”

    那一刻佩奇甚至都激动的留下泪水,她后来在报道中写道:“我从未离死亡如此近,又从未像现在这样绝处逢生,没有亲身体验过是无法知道这一刻的感觉……那时我觉得中国士兵简直就是世上最可爱、最伟大的人!”

    佩奇说的没错,这就是中国士兵,确切的说是中国装甲团的士兵。

    张弛之所以让英军第一装甲团撤退,而且还是索哈纳撤退,就是因为中国装甲团就藏身在英军撤往索哈纳的路上。

    这时张弛见英军部队过去得差不多了,就下令道:“全体都有,进攻!”

    “是,进攻!”

    ……

    早已启动作好了准备的坦克当即就一队队的爬上了山丘朝德军装甲师迎去。

    与往常一样,张弛搭乘一辆半履带装甲车,他随着装甲车一边前进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从后头追上来的德军。

    这时在“隆隆”的发动机声和炮声中,张弛隐隐听到一声熟悉的叫声:“嘿,张将军!”

    张弛扭头一看,就看到蓬头垢面的佩奇就在旁边向他不断的招手。

    佩奇见张弛发现了她,不由兴奋的跳了起来,然后用双手做了个飞吻的手势……

    这让张弛有些哭笑不得,这女人不知道这是战场吗?!
………………………………

第六百八十三章 近战

    张弛向车厢后的张清粕扬了下头。

    张清粕会意,一挥手就有两名警卫员跳下车去示意佩奇到后方安全的地方。

    但佩奇却不愿意走,在身后远远的望着张弛站在半履带装甲车上的背影,过了一会儿似乎是惊醒过来,赶忙抓起了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咔咔”一连拍了好几张,直到张弛和半履带装甲车都消失在沙丘的另一头。

    张弛当然没时间因为佩奇而分神,他眼中就只有面前的德军坦克。

    距离三百米,而且基本都是2号、3号坦克……

    这在张弛的意料之中,这是由于德军4号坦克行动速度较慢,在全速追击的情况下4号坦克自然会落到后头。

    落在后头的还有德军的88MM高射炮,这玩意足足有5吨重,这重量是号称笨家伙的美军M5反坦克炮的两倍多,它如果不是因为有超远的射程和杰出的穿甲能力,只怕也会像M5反坦克炮一样声名狼籍。

    于是张弛就放心了……德军2号、3号坦克可以说根本就不是“谢尔曼”的对手,而且它们由于追击英军装甲团所以阵形十分松散,就像一个个靶子似的摆在中国装甲团面前。

    另一边的德军就被眼前的景像给吓懵了……刚才看着还是一队队四散逃跑的坦克,他们一路追杀正爽呢,怎么空然就从沙丘低下冒出一队队炮口高耸的“谢尔曼”出来?难道英国人会变魔术?!

    这使原本还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