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32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32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一支军队又另立山头了。为了牢牢掌握住兵权,蒋介石就恨不得能直接指挥到每一个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史迪威就必须做长远的打算:如果缅甸战役失败,那么他将去向何方?中国吗?他不想再陷入到这种混乱的指挥体系中去,而且他也明白了一点,只要有蒋介石在,他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指挥中**队。

    那么就只有去印度了,而印度又是英国人的地盘,所以……为了将来手里有更多的筹码,他有必要迎合亚历山大。

    “嗯!”想到这里,史迪威就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怒火,将原本要对亚历山大说的一肚子尖酸刻薄的话吞了回去,转头用中文对罗卓英说道:“既然是这样,我想我们只有选择增援仁安羌!”

    “当然!”罗卓英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英军是我们的盟友,盟军有难,我军自当义不容辞!”

    罗卓英是个十分迷恋英、美这些工业强国的人,他会这么干脆的同意,一方面因为他对英、美这些国家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那是绵绵不绝,另一方面则是从大局考虑也必须这么做。

    这其中只有杜聿明不满的哼了一声。

    他并不是反对去救援仁安羌,而是他觉得至少应该给英国人一点教训或者借着此事让英国人做下某种承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理所当然的就牺牲中国人的利益去保护英国人的利益。

    否则,英国人就会把损害盟友利益当作理所当然了,这一次中国人不计前嫌救了他们,下一次英国人还会这么干。

    历史也证明杜聿明想的没错,此后在曼德勒会战中,刚刚被中国人救出来的英**队就再一次甚至更恶劣的欺骗、利用了中**队,致使中**队最终陷入全面溃败。

    但是杜聿明又能说什么呢?在场的不是上将就是自己的上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可以指挥自己,一个落不好还要被扣上一个落井下石、不顾全大局的帽子。

    所以,杜聿明有多郁闷那就不用多说了,带兵打仗,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不要紧,问题是这上头一大堆人管着自己,而且这些人还是有不同目的甚至从不同国家的利益考虑,这让杜聿明觉得自己就像是被绑着手脚与日军作战。最可恨的还是杜聿明明明知道这场仗该怎么打,却又不得不听命于一群只会纸上谈兵又或者别有用心的人瞎指挥。

    “那么……我们该派哪支部队去增援仁安羌呢?”史迪威抛出了一个问题,把目光转向了罗卓英。

    罗卓英又把目光转向了杜聿明,问道:“光亭(杜聿明的字),说说你的想法吧!”

    到真正用兵的时候,自然就要问唯一真正知道用兵的杜聿明了。

    杜聿明想了想,就皱着眉头说道:“为今之势,平满纳右翼已经暴露在日军33师团的兵锋之下,我第五军随时有被包围的危险,平满纳实在调不出多余兵力前去增援,而位于曼德勒的第66军又是预备队,不宜轻易动用……”

    杜聿明的考虑当然是对的,历史上正是因为66军中唯一有战斗力的新38师被调往西线增援仁安羌,于是日军56师团才可以在东线如入无人之境的长驱直入直抄远征军后路。

    这时一支部队的番号出现在杜聿明的脑海里:“工兵一团!”
………………………………

第六十四章 工兵一团(二)(加更求票)

第六十四章工兵一团(二)

    继续三更!能在推荐榜上站个位置实在不容易,多谢各位书友了!

    ******

    “工兵一团?!”闻言史迪威不由勃然大怒:“杜将军,你竟然派一个工兵团去增援仁安羌?中国人就是这么对盟友的吗?中**队难道只吃饭不打仗的吗?”

    “那么英国人又是怎么对盟友的呢?”这话不禁让杜聿明火冒三丈,他毫不客气的回敬道:“我们中国人吃的是中国的饭,打仗也是为中国打,我们没有责任和义务无条件的为英国人卖命!”

    “这是盟友间的合作,不是卖命!”

    “为什么只有我们合作?”杜聿明回答:“却不见英**队合作?!”

    ……

    “史迪威将军!”见两人说话声音越来越大,罗卓英就在一旁劝道:“杜将军让工兵一团去救援仁安羌,也许有他的道理,您不妨给杜将军一个解释的机会!”

    史迪威冷哼一声:“我倒想听听,杜将军派一个工兵团去救援仁安羌的道理!要知道仁安羌被围的英军可是有近万人,以此推算日军人数必然不少,一个工兵团上去是送死吗?我可不愿意陪你在这演戏!”

    杜聿明还想说什么,却被罗卓英拦住了:“光亭兄,少说几句吧!大局为重,军情不等人啊!”

    闻言杜聿明不由硬生生的把要说的话吞了下去,他咬了咬牙,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说道:“工兵一团,是刚刚从同古撤下来的部队,现在的位置在这里。这个团虽然是工兵团,但战斗力却是出人意料,他首先在同古夺回了克永冈机场,接着又在瓦阶桥大败日军一个大队缴获大量的装备,之后它们用这批装备武装起来成功的在色当河以极小的伤亡突出了56师团的包围圈,掩护200师沿毛奇公路撤回平满纳,可以说是一支经过实战检验的部队!”

    “唔!”史迪威闻言眼里不由有些意外,神色略显尴尬。

    “另一方面!”杜聿明接着说道:“虽然我军兵力紧缺,但工兵一团却暂时没有任务,而且也没有准备分配任务,派他们去救援仁安羌基本不会打乱我们原有的兵力部署。”

    “这样的部队怎么会没有任务?”史迪威有些奇怪。

    “是因为他们正准备撤装!”杜聿明瞄了亚历山大一眼,说道:“英国方面要收回他们从日军手里缴获的装备,并拒绝为他们提供汽油和弹药,无奈之下,我们也只能同意!”

    史迪威不由把目光转向了亚历山大。

    任是亚历山大脸皮再厚,此时也不由满脸通红:“这……是个误会,我们一直以为那批装备……只是遗失的!”

    这个解释有些牵强,如果说步枪之类的用遗失这个借口那还有可能,但那却是几十辆坦克和大批的装甲车,这些玩意是人坐在里头开的,想丢也丢不了啊!

    “我已经撤回这条命令了!”亚历山大继续说道:“在我来这之前,而且我们还会为中**队提供汽油和补给,当然还有装备,就像我们之前答应的那样!”

    史迪威没有再说什么,他沉默了一下后,就对杜聿明说道:“我很抱歉,我同意你的意见,派工兵一团去救援仁安羌!”

    ******

    “增援仁安羌?”一听到这个命令王麻子就愣住了,那么多主力部队放在那呢,派咱们一个工兵团去增援仁安羌?!

    不过这话王麻子却不好说,谁让工兵团手里那么多坦克和装甲车呢,这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怕连200师都赶不上了。正所谓能者多劳,总不能白占着这些装备不打仗吧!

    于是一愣之后王麻子就对着话筒应了声:“是!”

    放下话筒后王麻子就发愁了,这倒不是说他怕死,而是工兵团虽说又是坦克又是装甲车的,但工兵团毕竟是工兵团,整体素质还是没法与主力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刚刚得到的消息是英军有近万人在仁万羌被围,那日军又该有多少人呢?工兵团一千多人去能完成任务吗?

    但任务就是任务,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通知各部份连级以上的军官来开会!”王麻子下令道。

    “是!”

    通讯员正要离开又被王麻子叫住了:“把那个……一营的排长,叫张弛的也叫来!”

    “是!”

    于是张弛就坐在了被当作会议室的平房里,满座只有张弛一个是排长。

    “弟兄们!”见人都来齐了,王麻子就扯开嗓门指着地图说道:“情况是这样的,这里是仁安羌,九千余名英军被日军包围在这里动弹不得,上峰命令我们工兵一团前去救援!”

    “哗”的一声,会议室里顿时就像炸开了锅似的热闹起来。

    部份军官像王麻子一样奇怪怎么会派工兵团执行这个任务,但更多的军官还是满脸的兴奋……派工兵一团去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这说明上峰看得起咱工兵一团啊!

    张弛听了脑袋“嗡”的一下就乱了:怎么回事?救援仁安羌的不是新38师孙立人将军的部队吗?怎么会让工兵一团上了?!

    不过这似乎也是好消息,至少证明自己想要在战略层面上影响战局的做法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团座!什么时候出发?”

    “咱们再去教训小日本一顿!”

    “对,让鬼子尝尝咱们坦克的厉害!”

    ……

    也许是因为之前几场战斗轻松赢得了胜利,又或者是有了装备就有了信心,军官们显然没有把仁安羌的日军放在眼里,这会儿一听说要去增援仁安羌就个个都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了。

    “张排长!”王麻子点名叫着张弛,问道:“你有什么看法?”

    霎时军官们就全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张弛身上。

    “呃,这个……”张弛还没回过神来,愣了好一会儿后才回答道:“团座,这个任务……我觉得有困难,咱们得考虑清楚再行动!”

    “哦,说说有什么困难!”王麻子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张弛这句话。
………………………………

第六十五章 工兵一团(三)

“摆在眼前的困难就是……咱们这坦克是带还是不带呢?”张弛说。

    “当然带啊!”有些军官想也不想就接二连三的回答道:

    “咱们有那么多坦克为啥不带?”

    “要不带坦克怎么跟小鬼子打?”

    ……

    “这要是带坦克吧!”张弛继续说道:“鬼子的飞机就在天上飞,咱们还没走到仁安羌,只怕就已经让鬼子给炸得差不多了!”

    闻言军官们不由愣住了。机械化部队的他们知道坦克噪音大、尾气大、扬尘大,再加上速度慢,所以很容易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并派出轰炸机摧毁。

    “那咱们就在夜里行军!”又有军官提出建议。

    “夜里行军的确可以避过鬼子飞机!”张弛说:“但行军到仁安羌少说也要走十几个小时吧,而坦克在夜里行驶的速度又慢,一夜的时间又赶不到目的地,到时又得等天黑,头尾算起来……十几小时的路咱们至少得走一天一夜,被围着的英国佬能坚持那么久吗?”

    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谢尔曼坦克最高速度只有38公里/小时,在夜里一小时能开个十几公里就算不错了,这么一计算,说是一天一夜能赶到仁安羌还是往快里说。

    “但是……如果不带坦克的话……”魔头问着张弛。

    虽然魔头这话没有说完,但张弛也明白他的意思,工兵团之前之所以能取胜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手里有坦克,这下如果去仁安羌不带坦克,只有一千余人的工兵又凭什么能击溃日军将英军救出来。

    “我们可以这样做!”张弛想了想,就说道:“跟英国佬那边联系下,他们那边准备好坦克、装甲车还有弹药,我们轻装前进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那……”

    “这个办法好!”王麻子点头道:“这样既可以迅速赶到仁安羌,又能保证有坦克用,而且也可以省了途中开着坦克来回折腾!”

    要知道这时的坦克自动化程度低,那制动、油门、换档无论哪一个都得用力,这其中尤其是换档,得用双手尽全力掰,力气小的人都开不了这玩意,所以时间一长绝对是个折磨。

    “英国佬能答应把坦克给咱们用?”一个军官问。

    这话立时就惹来其它军官的一阵哄笑:

    “瞧你说的,英国佬还在等着咱们救命呢,他能不肯?”

    “他要是不肯的话,咱们就回头呗!”

    “最好是不肯,老子还不乐意去救那些白眼狼呢!”

    ……

    军官们猜得不错,当王麻子把这个情况向上峰反应后,上峰马上就联系到了亚历山大,这时的亚历山大哪里还敢摆谱,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于是工兵团马上就搭乘汽车出发了。

    比起坦克来,用汽车行军的优势就不用多说了,这玩意一车可以装一个排,一千多人也就只要四十几辆车,再携带少量的弹药和汽油,全部五十辆就够了。

    行军过程很顺利,毕竟这时日军侦察的重点是平满纳,而且这时代轰炸机的夜战能力也较差,车队在夜里甚至都是开灯前进的,要做的只是派几个机灵的兵仔细听着空中,老远听到有飞机的轰鸣声就让汽车关灯停车也就可以了。

    由于是轻装前进,所以行军速度很快,到了第二天凌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