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为王 >

第94章

乱世为王-第94章

小说: 乱世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书请您过去一趟。”侍郎道。
  游淼蹙眉道:“走不开,让他按陛下说的做就行。”
  侍郎只得回去,下午平奚却亲自过来了。
  政事堂内诸给事中嘴角都略略上翘,看也知道是幸灾乐祸的神情,平奚一进来先见孙舆,拱手道:“孙大人,下官有事与游子谦说几句话。”
  孙舆点头,游淼便搁下笔,带着平奚到后院里没人的地方,示意平奚稍等,回屋去。
  平奚一副坐立不安,焦躁难当的神情,看到游淼捧着茶具出来的瞬间,终于彻底疯了。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泡茶——!”平奚怒吼道。
  游淼忙示意嘘——坐下,狡黠一笑。
  平奚脸色变了变,怀疑地看着游淼。
  游淼问:“早朝怎么样?早上看唐博回来跟其他人嘀咕,我没去听。”
  平奚道:“朝上都吵翻了!陛下要把李治锋调回来,你昨晚是不是把他给气着了?快入宫去说说情,他吃你那套。”
  游淼笑了笑,平奚道:“你还笑!文书我正给你压着,不为你也为了朝廷,阵前换将乃是大忌!这么一来还怎么打?”
  游淼又问:“现在派谁出征了?”

    186、卷四 减字木兰花(十六)上

  平奚:“唐怀理,原交州辅将,唐家的人。唐伩举荐的,我将印扣着还没给他。只怕他今天晚上等不到,就要拿着圣旨去接管李治锋的军队了。”
  游淼道:“你让他去。有什么责任我来担。”
  平奚无奈道:“老天,你究竟在想什么?那家伙带带水军还可以,你让他打招降战,对方又都是农民军,这是要开屠杀么?”
  游淼说:“不会的,涂日升不会跟他正面交战。眼下估计李治锋估计已经开始动了。”
  平奚莫名其妙,游淼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时间点了,又道:“李治锋现在正在用兵,把他们赶进笔峰山。明后天唐怀里去接管军队时,涂日升的叛军队伍应当就在平原上了。”
  平奚道:“那也不行,北边就是聂将军的……”
  平奚掌管兵部已久,瞬间就反应过来,喃喃道:“游淼,你胆子太大了。你想让唐怀里吃败仗,再让李治锋去换回来?”
  游淼嘿嘿一笑,说:“你回去发将印就是,别的都不提。”
  平奚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当天送走平奚后,游淼又回去批复奏折,一副黯然神情。唐博却是观察了游淼一下午,孙舆走后,两人还在堂内。
  唐博道:“游大人。”
  “什么也不必说。”游淼抬眼看了唐博一眼,云淡风轻地笑了笑,答道:“再过段时日,把该办的事办了,我就回去种种地,养养鱼,不再在这里讨嫌了。”
  唐博瞬间动容,未料游淼却是已生退意,半晌无话可说。
  “游大人。”唐博沉吟再三,叹了口气,说:“我知道游大人不愿交我这个朋友。”
  “不不。”游淼忙笑道:“你我同属江南子弟,少时便敬仰夷县神童,唐大人的大名,早该当个朋友的。只是这世上……许多事不遂人愿。”
  唐博叹了口气,游淼又收拾东西,起身道:“待我卸任后,唐大人若愿意来山庄一叙,自当扫榻相迎。”
  唐博看着游淼,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点头。
  游淼出政事堂时忍笑忍得快呛着,唐博还不知道他私底下和赵超玩了那么一手,但回想前事,游淼确实有点唏嘘。若非立场相左,自己本可与唐博当个朋友。只可惜闹到现在这个地步。
  当天晚上,游淼又接到李延的消息:唐怀理已经出城去接管李治锋的军队了。
  天子大怒,要将李治锋从阵前召回,就连游汉戈也听说了,急急忙忙过来通知,游淼和他对坐,喝了一晚上的茶,谈到朝中局势,游淼只是让游汉戈安心。自己心里有数。
  “回去种种地也好。”游汉戈说:“好久没回去了。”
  游淼嗯了声,游汉戈又道:“前几日家里来的人还在说,扬州地赤,到处都是饿着的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山庄外聚了不少人,都在讨吃的。”
  游淼诧道:“有这事?”
  游汉戈点头道:“乔舅爷知道你朝中烦心事多,便不让人告诉你。”
  游淼道:“有多少人?”
  游汉戈道:“没多少人,几千个罢,想朝乔舅爷讨口饭吃,答应开春来种地还,舅爷和咱们流州的堂叔伯们正在想法安置。再过十天半月,应当是能安顿好了,你也正好回家看看去。”
  游淼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游汉戈走后,游淼喝茶喝多了,一晚上辗转反侧地睡不着觉。
  又过了两天,李治锋回茂城了。
  李治锋一进来便被押进了大牢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游淼又等在大牢中,把李治锋放了出来,说:“走了。”
  李治锋愤怒道:“究竟在做什么!等等!我还有话要说!”
  “别说了。”游淼道:“我自己都险些在朝廷上动刀子捅人,你一跟那群老家伙说起来,又吵不过他们,多半就得血溅五步了。”
  “阵前把我换下来!”李治锋大怒道:“派个没带过骑兵的家伙接管我的军队,还把不把我放在眼里……唔。”
  李治锋正怒火滔天,游淼却一个吻赌上去,李治锋的火瞬间就平了。
  “回家。”游淼道。
  游淼以银钱使了取保候审,将李治锋保出来,两人一匹瘦马,晃悠晃悠地回山庄去了。
  李治锋听游淼解释了一路,才似懂非懂地点头。
  “聂大哥的信已经送出去了。”游淼说:“姑且就哄他这一次,让他调动一部分兵力南下,压着虎咆溪北。等唐怀理折腾个焦头烂额,再让三哥派你第二次出征。我和你一起去,这样不管是变法,还是弹劾你,朝中大臣的嘴就都堵上了。”
  李治锋有点诧异,问:“谁想的办法?这也太黑了。”
  游淼乐道:“当然是我,你说还有谁?”
  李治锋莞尔,吁了口气,两人骑马在平原上晃悠,蓝天白云,黄昏如血,终于可以休息一段时日了。
  当天刚到山庄前,便看到路边大大小小的篝火,映着不少棚子。满地密密麻麻的人,那景色壮观至极。江波山庄前的平原上,星罗棋布,全是饥民。还有人在煮东西,程光武带着一队人在巡逻。
  “少爷!”程光武道:“少爷回来了!”
  游淼每次回来整个山庄都跟过节似的,搞得游淼都有点过意不去了。
  “他们在做什么?”游淼蹙眉道:“怎的外面聚了这么多人?”
  程光武骑着马在前面解释:“在捡稻穗壳子,舅爷答应了,灾民太多,让小孩子白天进山庄里来,田地里捡秋收后的稻穗壳,里头还有谷子,他们就在外面煮着吃。”
  游淼一听只觉太造孽了。
  “开仓了没有?”游淼问。
  程光武摇头,说:“舅爷想等过段日子,到撑不住的时候再开仓。”
  李治锋开口问:“收成么样?”
  程光武笑道:“山庄吃穿不愁,连着泉山那头的地,今年一共收了五十五仓粮食呢!”
  游淼松了口气,今年是东西两大山庄里的地第一年收成,一仓百石,春秋两收共五千多石,足够江波山庄吃一辈子了。

    187、卷四 减字木兰花(十六)下

  游淼刚到山庄里,乔珏便亲自出来迎,问:“听说阵前把李兄弟换了下来?”
  李治锋难得地朝乔珏笑了笑,答道:“有起有落,正常的。”
  乔珏点头,安慰道:“回来住几天也好,反正入冬了。”
  游淼似笑非笑,瞥了李治锋一眼,说:“就怕住不了几天,又要去劳碌了。”
  李治锋无奈摇头,当夜乔珏摆了顿饭,游淼提到外面的人,乔珏便一口答应,明日起煮粥赈济百姓,便当是少爷回来了,借游淼的名声。
  翌日一起来,整个山庄外的百姓都来了,山庄内起了十口大锅,开始施粥。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原流州有不少人没了田地,南迁后又无钱,便在山庄外等着,纷纷过来讨粥喝。
  更有不少人过来恳求游淼,想进山庄内帮工,然而山庄里几近饱和,游淼只得答应他们,这里的粥不会断,至少不会有人饿死。至于田地之事,还要等明年开春。
  山庄外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龙,李治锋看着那一幕,叹了口气。
  “明年开春的粮种怎么样了。”游淼问。
  “都备下了。”乔珏拿出账本,给游淼过目,游淼噼里啪啦地打算盘,说:“拨三千石粮食给我。”
  乔珏道:“要这么多做什么?”
  三千石是三十万斤,养个军队都够了,游淼还觉得有点少,说:“十月底多半朝廷就来消息了,李治锋还得去出征,我至少要押一百万斤粮食去,当场散给叛军,这样才压得下暴民。”
  乔珏叹了口气,说:“今年至少饿死上万人了。我刚从江州一路回来,幸亏咱们家自己养了家兵,否则这一路上过都过不去。”
  游淼听乔珏说起江州的情况,乔珏两个月前亲自去西川购置粮种与油菜种子,沿途全是易子而食,起着大锅在吃人的百姓。李治锋听得眉头深锁,说:“我出征时也听说的。”
  游淼悠然叹了口气,晴月千里,如今的南朝已到风雨飘摇之时,虽还有聂丹镇着,然而天灾人祸,层出不穷,游淼有时候真怕天启就这么亡了。天启若亡,自己该做什么去?
  和李治锋浪迹天涯?一代新朝替旧朝,若是被鞑靼人统治,游淼想想只觉不寒而栗。到了那时候,自己就是没有家的人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游淼隐约能感觉到一点当时他们的惆怅。
  “不会的。”李治锋道:“天启不会亡,还有那么多人呢。”
  “那么多人。”游淼道:“该死的时候就死光了。”
  李治锋道:“我带兵之后,才知道为什么犬戎人强盛不起来。”
  游淼心中一动,看着李治锋,问:“为什么?”
  李治锋想想,说:“犬戎人不像你们汉人,有读书,有这么多聪明的人。”
  游淼笑道:“你觉得汉人聪明么?我倒是觉得有时候反而聪明得过了头呢。”
  李治锋点点头,不言语,似乎对天启的命运颇有唏嘘感。
  又回到江波山庄了,游淼每次回来,都感觉这里与茂城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当真是与世隔绝的一块净土,山庄里的人既不知朝廷有那么多倾轧,斗来斗去的,也不关心外面出了什么事,所有的消息都是小厮们,扬州的掌柜们来来去去,带过来的。
  每次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小厮们便提热闹般兴奋地说半天,再喝茶,吃点心,吃饭,看地。乔珏还带着几个人亲自去江北采茶,末了回来晒茶炒茶。农闲之时,几个小厮便凑在一处扎风筝,去山坡上放风筝。
  小厮里最小的少微手也最巧,从前家乡便是专门糊风筝的,游淼一回来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群十来二十岁的美少年在山坡上放风筝,那景象当真是赏心悦目。
  白天过午才起来,吃个午饭,眨眼就是下午了。要么就是拿根竹竿,跟李治锋到湖边去钓鱼,要么就是下江边去捞螃蟹。或是在水渠里剥被水车带上来的江螺。
  渐渐的,秋后开始下雨了。然而阴雨惨淡,一下起雨来,凄凄切切地只觉阴冷,旱灾过去,这时节再下雨,天便刹那冷了下来,直是雪上加霜。外头的百姓一天两顿,只守着江波山庄里的粥喝,不少人被冻病了。
  游淼只好又让李治锋去请大夫来,在山庄外看诊,凡是染了风寒的,便带进山庄里治病。
  下雨天时游淼便在山庄里涂涂画画,照着墨经的图纸做些犁车,小型机括玩,李治锋则在屋里当木工给游淼锯木头。
  直到十一月初三,茂城那边有消息过来,扬州恐慌了,因叛军势大,唐将军错失战机,十万农民军号称“新军”,已兵压清河,再过一步,就将进入扬州。
  扬州城距州境两百二十四里地,首当其冲的,唐家所在的丁县面临迁族之危。而丁县一被抢,接下来就轮到冲县了——林家的地盘。
  走的那天已给孙舆打过招呼,既然变法不成,自己便暂避风头,游淼提出这话时孙舆先是一怔,却没有多问,只因看到游淼眼中的笑意。游淼告知孙舆,这次一走,快则十天,迟则一月,定会归来,孙舆也就不再多问。游淼是打定主意,到得涂日升的军队一跑,孙舆便知道自己的计划了。
  果不其然,事情都按照自己的猜测,按部就班地发展,聂丹一南下,叛军领袖涂日升根本不敢一搦战神之威,实是聂丹武威太盛,又是保家卫国的大将。给涂日升十个胆子都不敢与聂丹开战,前有征北军,背后有朝廷的部队,只好朝东南跑。
  游淼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再不启用李治锋,扬州就要告危,所以朝廷必然会派人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