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为王 >

第77章

乱世为王-第77章

小说: 乱世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德川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游淼又忍不住红了眼眶,心道老头子呐老头子,你总算知道点悔悟了。
    晚饭后游淼让人上山庄去传讯,翌日程光武赶着车,带着一队小厮过来,将游德川的家当搬上车去,游淼亲自请游德川上车。沿街百姓眺望许久,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都道游淼孝顺。
    更有知道游德川为人及数年前另立嫡子之事的扬州老人,便以游淼之举教训自家子弟。游淼听到街头风传之时,才庆幸自己没和游德川赌气将他扔在扬州城里。把他接回山庄,既去了不上不下的念头,又得了个“孝廉”的美名。游德川吃又吃不多,花也花不多,山庄又是游淼一手打整起来的,又有乔珏坐镇,再怎么也不怕王氏母子夺了去。
    抵达沈园时,乔珏便亲自出来迎,先前因游淼生死未卜,乔珏又得不到游淼的意见,便对游德川怠慢了些,不让他来山庄里住,单单给他个小房间,如今游淼亲自接回来了,乔珏便也换了个面孔,笑容可掬地与游德川说话。待卸车时方一拉李治锋衣袖,两人一旁去咬耳朵。

    151、卷三 满江红

    (三十四)下

    “怎么安置?”乔珏问:“昨天才塞了上百人给我,总不能让他们住沈园里,我便都打发到西边废宅里去了。”
    李治锋道:“住西边山下侧园里罢,住着清静。其余人你不管,我安排就行。”
    乔珏点头,李治锋亲自带人将游德川安排到侧园里住,如此一来走路到正厅也要两刻钟时间,夜里不怕游德川隔三差五地来逛。
    游淼看着游汉戈卸东西,车上七口大箱子,游德川又亲自提着个铜锁匣,游淼便知道,父亲这些年里,存的一点钱都在那里头了。只不知道有多少。
    昔日他总觉得游德川的钱是花不完的,而到了自己经营山庄时,才渐渐对产出收入有了个数,游德川光产茶叶,在流州卖茶叶,一年万余两白银顶天了。当年给游淼几千两上京,倒也是不能说不宠着他的。
    而游德川手里提着的匣子,少说也有八万两银票。
    看游汉戈那神情,多半连他都不知道父亲有多少钱。游淼知道游德川对于钱一道是极其上心的,说不得还防着他兄弟俩——毕竟老头子也只有这么点钱能倚仗。于是游淼便不去探听游德川的钱财,装作不知道,当成他一穷二白来投靠儿子就是了。
    反倒是李治锋大方地给了游汉戈二百两银,供他房中花用,又让程光武去给游汉戈三人购置丫鬟小厮。
    “平日里不在一处吃。”乔珏吩咐道:“厨房再雇个人,专给姐夫那边做一日三顿,姐夫年纪也大了,该补的补,不可节省。”
    这话明着是为游德川考虑,实际上则是让他在自己院子里吃就行,别再过来和游淼凑一桌了。游淼听得直好笑,将游德川安顿好后,吃饭时还在米粒横飞,筷子挥来挥去地说这事。
    李治锋眼里带着笑意,只不说话。
    乔珏道:“我倒是想教训他几句,就怕你面子上过不去。”
    游淼:“算了算了……这样就成了,让他过来住着,也没甚么干系。”
    当天夜晚,游淼正在书房里看书时,外头有人来报:有客来了。
    来人却是平奚,正在厅里等着,李治锋在待客。游淼正在凭记忆摹写一本熟读过的书,听到平奚来时便头也不抬道:“让他再等会。”
    现在凡是有客来,江波山庄里都是李治锋在接待,乔珏并无官职在身,见了做官的来了不免要行礼,便避而不见。而李治锋待客是最省心的,客人不吭声,李治锋也不说话。免得来了个不认识的,大家彼此打哈哈累死人。
    游淼摹完书,拿着墨迹未干的抄本出去,平奚与李治锋正对坐喝茶,平奚一见游淼来了便起身道:“怎么也不进扬州府里去?”
    游淼道:“刚回来,正不想动呢。”
    平奚说:“都在等你,只缺你,人就齐了。”
    游淼笑吟吟地看着平奚,过来坐下,平奚又道:“迁都之事已经议定,李兄弟也脱了奴籍,兵部正等你二人上任呢。”
    游淼与李治锋相视一眼,游淼问:“你去不?”
    李治锋摇摇头,说:“你不去,我也不去。”
    游淼朝平奚笑着说:“我们都不去。”
    平奚脸色略变,不由得重新审视游淼,游淼捋了袖子,自顾自去喝茶,说:“三殿下让你来的?”
    平奚摇头,游淼便道:“最近身体不大好,我爹又搬到山庄里来,须得花点时间照顾父亲……”
    平奚这才想起,说:“昨日便听说扬州城里在议论,说你摒弃前嫌,将你父亲接了回家,还未拜见伯父……”
    游淼嘴角抽搐道:“免了。”
    平奚好生尴尬,坐也不是,起也不是。游淼索性道:“咱俩就不打官腔了,除了让我回去任职,还说了什么?”
    “没有说什么。”平奚只好老实道:“三殿下没说,是李延让我来问的。”
    游淼道:“让李延自己来。”
    平奚道:“他腿受伤了,还没全好。”
    游淼寻思片刻,知道前天进了扬州一趟,李延等人听到风声才派平奚上来。游淼又问:“三殿下怎么说?”
    平奚道:“他在和你先生,扬州知州商议迁都的事。今日大家都在,唯独缺了你。”
    游淼知道这是要拱赵超上去当皇帝了,又问:“什么时候登基?”
    平奚道:“不清楚,国库里没钱,只能从扬州府的库房里支,兵部是最先起来的,都复原了,赵超让我来找你俩,想让李治锋兄弟带兵,聂将军经上次那事被降了职。如今扬州军军防一职还空着……”
    “亲兵统帅让我一个外族担任。”李治锋开口道:“你们汉人放心么?”
    一阵寂静,平奚思忖片刻,开口道:“是三殿下力排众议用你。”
    “不用了。”游淼道:“我俩现在都不想入朝。”
    平奚也是聪明人,自然点头,又问游淼道:“既不愿去,那我再问声,户部人选,你有举荐的没有?”
    游淼想了想,摇头。
    平奚踌躇良久,最后似乎狠下心,说:“再借点钱,哥几个派我来找你打抽丰了。”
    游淼当即哈哈大笑,笑得险些碰翻了茶杯,一边起身一边道:“你早说来借钱,也不用弯弯绕地说这半天。”
    平奚额上满是汗水,李治锋见状便道:“我去拿钱。”
    游淼也不问他拿多少,只是问平奚道:“江南的库银够么?”
    “不够。”平奚道:“差远了,要吃要穿,要养兵要征兵,要建皇宫,一堆事情放着,全都要钱,你没见扬州府里,都要忙疯了。”
    正说话时,李治锋拿来五张二百两的银票,平奚接过,如释重负道:“这可多谢你了,正逢花用的时候。”
    游淼道:“不客气,只是山庄里也没几个钱了……我爹的庄子又遭了战乱,被洗劫一空……”
    平奚也不知游淼家底,忙自打过借条,道谢回去,游淼要留他住一夜,平奚却忙着翌日回去分派事,便即道别。

    152、卷三 满江红(三十五)上

  如此数日,第三天又有人上门。这次则是昔时刑部的林洛阳,坐下便张口借钱。游淼早在这几日里便打好了算盘,这些公子哥儿们都是要当官的,不怕借钱出去收不回来,便大方地借了他五百两。紧接着秦少男又登门造访,连着几天,扬州城里被游淼救出来的少年们络绎不绝,车轮似地上山庄来借钱。
  游淼几乎都是有求必应,或三百,或五百地借出去,直至第五天清晨,李延亲自来了。
  游淼坐下便道:“要多少钱?”
  李延看着游淼不说话。又看李治锋。游淼笑嘻嘻地看着李延,李延在大安城里时被打断了一条腿,仓皇出逃时没及时接好,沿途又奔波劳顿,致使归来后腿脚仍有不便,只怕终生就要这么一瘸一拐地过日子了。
  李延道:“借点给我赎你嫂子。下月初一,我得过江去,和胡人议和了。”
  游淼听到这话不得不认真面对李延,说:“多少。”
  李延道:“一万两,有么?”
  游淼不答,反问道:“你看我这模样有么?”
  李延重重叹了口气,倚着自己的拐杖沉吟不语。李治锋拿着个匣子过来,放在李延面前,李延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
  “谢了。”李延朝李治锋说,又叹了口气。
  午后的阳光照进厅内,游淼蓦然发现李延老了许多,二十出头的少年人,正值风华正茂的时候,竟已有白头发了。方才他拄着拐进来那会,简直就是个佝偻的小老头儿。
  “你怎么不去当官?”李延又问。
  游淼说:“不想去,累了。”
  李延不认识般地看着游淼,眼中神色带着点迟疑,又试探着问游淼:“哥几个都等着你上朝呢。”
  “再说罢。”游淼笑道:“你们都回来了,哪儿还有我逞能的地儿呢。”
  李延嘿嘿一笑,自嘲般地摇头。
  “你小子,不简单。”李延话中带话般说道。
  游淼知道李延也感觉出来了,昔日在京城,游淼总是在他面前演戏,而现在的游淼,才是真实的他自己。从前他必须藏着,如今一归来,除了孙舆,他谁的账都可以不买了,连赵超他都可以不理。借钱给李延,秦少男与平奚这些人,已是讲究情分,李延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不想到这一节。
  李延又说:“我再去想想办法。”
  游淼终究顾念着李延的一点旧情,说:“要么你别去了,让平奚去。”
  李延说:“平奚那小子,管点军务可以,谈判不行,不是我去就是你先生去,孙参知年纪大了,不能亲自去和谈。”
  “嗯。”游淼道:“你注意安全,事情不对就回来,别太逞强。”
  李延点了头,转身离开,那身影带着几分落寞,游淼目送他出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七上八下的。
  春天到了,今年的耕种已推迟了些,再不播种就该错过农时,李延走后,再无人前来拜庄,于是游淼乐得无事一身轻,与李治锋开始种田。
  江北的胡人撤回了沛县,江波山庄的佃户大胆了些,时而到江北去看看,见无甚动静,便又纷纷回去了。乔珏甚至带着几个小厮过去看山上的茶,游淼生怕有异动,便派了习武的小厮们分作四队,日夜巡视。
  这些天里,李治锋便带着那百余人在江北的平地上习武练兵,去郭庄打兵器,甚至要买马,游淼在这些地方花钱倒是十分大方,李治锋要钱,他就给了。偶尔过去看时,见李治锋一身戎装,训练士兵们骑射,看得游淼不禁莞尔。
  安陆以北十分安静,羯人不再过来了。乔珏的茶林开始摘叶,就这么又过了一个月,传来扬州的消息。赵超要登基为帝了。
  自打回到江南后,赵超便不遣人来找游淼,自己也没有来过。
  直到他重组天启朝廷,预备于下月登基,游淼方寻思着给他写封信。
  李治锋白天便在北岸练兵,午饭与家兵们在一起吃,而傍晚回来,换下铠甲,则又摇身一变成了山庄管家,下厨给游淼做点私房小菜。
  这日黄昏后李治锋练兵归来,游淼正在后园的菜地里照顾他们的油菜,看了一会回来,朝李治锋道:“我想给赵超写封信。他下个月就要登基了。”
  李治锋嗯了声,游淼又说:“写完信,你替我送过去,看他有什么话说。”
  李治锋明白了,缓缓点头,这夜吃过饭后,书房里李治锋在磨墨,游淼沉吟半晌,提笔,对着空白的信纸,却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许久后,写下四字:赵超吾兄。
  如今的赵超与游淼之间,确实担得起这个称呼了。写什么呢?就连游淼自己,都很难将眼下的事给理清楚。以兄弟袍泽的名义,贺他登基为帝?还是劝诫他几句什么?
  正思考时,程光武在门外说:“少爷,有客到。”
  “谁?”游淼问。
  程光武道:“两名扬州来的官儿,一文一武。”
  李治锋说:“我去看看。”
  游淼嗯了声,说:“我写完这信就来。”
  李治锋出去了,游淼对着信纸继续思考,写下几行字,其中一句,他几年时读书看过,不知为何却一直记在心里。也是孙舆告诉他的,为君者,须得上敬皇天,中畏群臣,下惧万民。
  赵超若登基,应该会是个好皇帝,他是个知道世间疾苦的人,带过兵,挨过饿,吃过败仗……
  “你在写什么?”赵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游淼吓了一跳,险些碰翻了墨盒。
  “你怎么来了?”游淼哭笑不得,说:“小厮说有客,估计不怎么认得你。”
  赵超哂道:“那夜来你家里匆匆一面,认不出无妨。我看看你写的?上敬皇天,中畏群臣,下惧万民。受教了,愚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