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为王 >

第141章

乱世为王-第141章

小说: 乱世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却丝毫不惧,喝道:“他与犬戎传递消息,本来就是极其危险之举,就算他毫无此心,你又怎么知道不是被达列柯将计就计?!”
  “够了!”赵超一声怒吼,朝廷肃静。

    276、卷五 八声甘州(二十七)下

  “够了!”赵超一声怒吼,朝廷肃静。
  “中原陷落后,南渡前一战之将,如今已去得差不多了。”谢徽叹了口气道。
  谢徽一开口,群臣都不敢再说话,游淼虽是参知,但谢徽资格尚在他之上,也不敢多说。
  “林将军,王将军,孙将军……”谢徽道:“都少与聂将军合兵,通晓聂帅兵谋,并能独自率领聂帅旧部,重拾士气之人,不多……”
  游淼知道谢徽这么说,不过是委婉之言,这事他也想过不止一次。当年和鞑靼人打过仗的,不是老死了,就是战死了,自从回南后,也就这么寥寥几个。扬州的新将领自有其派系,调上前线去带兵,一来聂丹的兵不服管。二来也无法与李治锋配合。
  唯一的老将只有唐晖,但唐晖已双目失明,又带惯了御林军,当年派他出征已属勉强,现在上前线,接手十万人,明显在他能力之外。
  谢徽又道:“老臣昨夜便在思考此事,以目前来说,朝中唯一人选就是唐将军。”
  游淼道:“我还有一人选,可令涂日升领军。”
  涂日升自从打狱中放出来后,已被调任夷州,赵超最后还是听从了游淼的建议,让涂日升带兵,并防守夷州。但此刻若要把涂日升调回来,则夷州便无人守卫,只怕海寇将乘虚而入。
  唐晖安静站着,蒙着黑布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喜怒。谢徽又道:“先问唐将军,若让李治锋收拾残兵,接手聂帅兵马,由你代替李将军,统帅剩余军力,得胜机会有几成?”
  静谧中,唐晖开口答道:
  “不足三成。”
  “再说涂日升将军。”谢徽道:“涂将军虽惯用民兵,却擅步兵,且其人适平原战,不擅游击与应对游击,只怕也不妥。”
  游淼道:“所以唐晖与涂日升配合,双方可形成互补。”
  谢徽道:“游大人觉得,胜算有几成?”
  游淼黯然沉默,事实上就连他也说服不了自己,但事到如今,唐晖与涂日升二人,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赵超道:“众卿忘了,聂大哥生前,与他一起带过兵,打过仗的,还有一个人。”
  朝中群臣神色微动,赵超双眼通红,道:“还有朕。你们忘了,自当初在京中,朕还是三皇子时,便跟随聂大哥习练领军。”
  李延色变道:“万万不可!陛下尚无子嗣,怎能贸然亲征?”
  “皇后已有身孕。”赵超起身道。
  游淼知道,赵超虽说曾经带兵屡战屡败,但也是顽强不屈,他一直觉得赵超有领兵的能力,曾经只是被朝廷拖了后腿。泱泱天启,若说谁最生不逢时,确是赵超无疑。
  在第二次上京时,他就相信,假使有一日让赵超全无阻碍地带兵出征,他一定能打个胜仗。然而事到眼前,游淼又开始顾虑起别的许多事——包括李治锋能否与赵超配合,在子嗣未出世的情况下御驾亲征,乃是史上罕见之事。若赵超战死……那么天启的重任,就落在了乔蓉与她的孩子,以及游淼的肩上。
  寻思片刻,游淼什么也不敢多说,只是答道:“陛下,请三思。”
  赵超长叹一声,说:“先看看大哥罢。”
  群臣在赵超的带领下出了宣武门,浩浩荡荡前往内城门,迎接聂丹的灵枢。
  游淼大哭过无数次,本以为自己早已麻木,然而站在聂丹的棺椁前,仍是不由自主地哽咽,红了双眼。
  仵作开棺,游淼以头抵着棺木,险些昏倒过去。
  赵超潸然泪下,朝臣们一并痛哭起来。
  聂丹伟岸身躯被打断了双腿,曾经刚毅的脸上,已剩两个血洞,双眼被剜去,一口牙齿在生前被活生生拔除,舌头被割断。
  他的尸体安静地躺在棺材内,游淼急怒攻心,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游大人……”
  声音渐渐远去。
  游淼再睁开眼时,一脸泪水,他头疼欲裂,翻身坐起,连滚带爬地下了床,跪在地上大哭。口中升起一股甜血,忍不住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子谦!”赵超快步入内,让游淼坐起。
  游淼闭着双眼,悲痛道:“大哥他究竟图的什么……一辈子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赵超双眼通红,哽咽道:“明天我会率军出征,子谦,仗还没有打完……”
  游淼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
  赵超抱着游淼,小声道:“别让你姐姐知道。”
  游淼点头不语,一时间悲苦不胜,伏在赵超肩前,大哭起来。
  聂丹在犬戎族中饱受折磨,不降而死的消息,只有极少人知道,但在开棺后,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天启与犬戎,已结下不可解除的仇恨。但凡有心人都知道,这是格根的毒计,为报贺沫帖儿之仇,离间天启与犬戎的办法。
  这怪不了谁,两国交兵,要么生,要么死,游淼潸然长叹,坐在政事堂前,一连几日,心中郁恨悲伤都难以排解。
  他还记得在大安的那一天里聂丹所言,总要有一天,解去乱世之危,不再让胡人杀汉人,也不会去杀胡人。大家坐下来,一起过过安稳的日子。
  他知道,聂丹的离去,预兆着从前的那个天启,终于彻底结束了。
  这个王朝,即将走向新的未来。

    277、卷五 八声甘州(二十八)上

  江南梅雨季节,天空笼罩着一片阴霾,唐博不声不响进来,走过长廊,把一个匣子放在游淼身边。
  “御驾亲征之事如何了。”游淼看了那匣子一眼,问道。
  “三天后发兵。”唐博道:“陛下让参知大人今夜进宫一趟。”
  游淼点了点头,打开匣子,看了一眼,唐博又道:“这是聂将军的遗物,在军中已分好,匣子里都是留给您的。”
  游淼看到那匣子里,只有一把折扇。
  他打开折扇,那是当初四兄弟结义的一天,聂丹留下的扇子。游淼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李治锋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超的是“国破山河在”。
  如今,他终于有幸能看见聂丹留给他自己的话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唐博喃喃道。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游淼喃喃道,收起折扇道:“我这就进宫去,折子准备好了吗?”
  唐博点头,说:“我派两个人随你去。”
  赵超要亲征,朝中之事异常复杂,不是说帝王走了就行了的,所有事情要交接,宫廷要维稳,就御林军是否随行一事,朝中便展开了剧烈的争论,游淼有太多的事情要安排,脑子里几乎全被挤满了。
  当天游淼带着两名给事中进宫,捧着上百封奏折,于赵超面前一一安排,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想到了,最后卡在御林军的安排上。
  “你必须带亲卫队。”游淼道:“御林军训练有素,只有唐晖大哥守护,我才放心让你出征。”
  赵超道:“御林军一去,京城就剩下八千扬州军镇守,你是放心了,我怎么放得下心?”
  游淼道:“有我和平奚镇着,扬州决计不会有问题。”
  平奚出身将门,祖上三代都是天启老将,虽已故世,但平奚所娶,也是将领世家之女,游淼有把握与他配合。
  “不行!”赵超想也不想就否决了这件事,脱口而出道:“万一……”
  话说到一半,游淼与赵超同时色变,游淼马上使眼色,赵超才意识到险些说出不该说的话来。
  平奚道:“若是如此,就请唐将军镇守茂城。陛下带副将柳将军北上,御林军分出万二,此地留守八千,外加八千扬州军。当可确保无碍。”
  唐晖抱拳,一点头道:“末将也是如此作想。”
  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最后游淼只得让步,点头道:“那么,就这样罢。”
  赵超嗯了声,长吁一口气,倚在椅上。
  众臣识趣躬身告退,游淼站在书房内没有走,这几乎已成了必须的,赵超还有话要说。
  待得人都走完了,李延最后一个带上书房门。书房里赵超表情憔悴,勉强笑了笑,说:“老幺。”
  游淼抬眼看赵超,赵超说:“这么多年来,我总是怕被你料对,你也没有一次不料对,就不能陪我错一次?”
  游淼苦笑,赵超又说:“方才你坚持唐晖随我亲征的时候,我心里都在打鼓。”
  先前黄河南北岸,是否乘胜追击的决策闹得纷纷扬扬,最后聂丹渡河,胜了,也死了,但游淼知道这无法预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切都是无法抗拒的。
  “你怕我回不来了么?”赵超又问。
  游淼倏然又红了眼眶,看着赵超,眼中噙着泪,点头哽咽道:“是。”
  赵超笑笑道:“我不能再躲在大哥的身后了。再没有人来保护我们,我必须出战。”
  “我知道。”游淼抽了抽鼻子,那一刻,他只觉自己有太多话想对赵超说,然而千言万语,却又无从出口。他想说自己真的很担心,赵超老了,已不复当年意气风发,彼此挥斥天下的锦衣少年时,岁月在彼此的身上与灵魂里刻下了太多的痕迹,他的精神不稳,且抱着孤注一掷的想法出征,这非常危险。
  但就像赵超自己说的那样,他们被聂丹保护了这些年,总会面临上自己走出来,去决战敌人的那一天。
  “出征后,一定要谨慎判断形势。”游淼道:“不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知道了。”赵超点头道:“三哥一定会平安归来。”
  游淼笑了笑,赵超又道:“但事有万一,你也得答应我,皇后和你未出世的小外甥……”
  游淼低声道:“既然已打定主意会归来,便不必再提这事。”
  说着游淼带着微笑,走上御案前,抱了抱赵超,继而躬身,告退。
  三天后,赵超率领一万二千名御林军,离开茂城北上,前往接管聂丹旧部。
  巴图已退守大安,达列柯游走塞外,一击脱离,不知所踪。
  李治锋在接获朝廷命令后,便拔营启程,大军北上,逼近延边,按原计划围城。
  风云际会,南北两朝最大的一场会战即将展开,游淼知道赵超的突进,相当于是押上了南朝的最后一点家底,鞑靼只剩不到五万骑兵,又是新败后士气低落,号称战无不胜的草原铁骑已成强弩之末。
  也正因为这样,北方胡族即将被迫面对入关以来最严峻的局势,而不得不再度联合,还有在旁窥视的高丽。多线作战势在必行,唯愿赵超这一次,能一雪前耻。

    278、卷五 八声甘州(二十八)下

  游淼一碗誓师酒送行了赵超,而御驾亲征期间,朝廷由谢徽坐掌,六部,政事堂与翰林院共同决策。所有政事与军情,需由政事堂与兵部裁决。
  一连数日,前线消息源源不绝传来,赵超与李治锋在蓝关北峡谷顺利会师,赵超一整十万兵马,率军围住了延边城。李治锋则率领三万骑兵脱离大部队,游走于塞东,急行军离去。
  每一天里游淼都过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五月,六月、七月过去,足足三个月,延边胡族多次邀战,都无功而返。赵超确实沉得住气,除却几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外,便不与延边军队正面交战。
  游淼发出过两封军情分析,无一例外都是:“审度情势,万万不可贸然开战。”
  南朝有充足的粮草,游淼下定决心,要把整个延边城拖垮,大军将延边围得一只鸟也飞不进去,游淼深知延边的位置是塞外贸易城市之首,物资流通来去,但城内屯粮决计不多。
  不到三个月时间,延边就将被彻底耗空。到时大安若派兵来援,将被李治锋从旁截击。
  赵超与李治锋的家书都是三天一封,这天游淼拿到了家书,便赶往宫内。
  乔蓉怀孕已有数月,小腹隆起,坐着听游淼读家书。游淼先是打开李治锋的信,眉头微微拧起。
  “……七月初三我方在白狼河截获延边送信斥候……”
  “……延边受围困三月,城内已……”游淼看了乔蓉一眼,没有读出李治锋信中说的“城内已有人吃人之景”,而是改口为:“城内已军心不稳。”
  “……达列柯与犬戎部队仍未现身。”游淼道:“三弟以斥候队在东北处巡逻。北方气候易变,三弟略有水土不服……”
  乔蓉温柔道:“陛下的信写了什么?”
  游淼打开赵超的信,照着读道:“吾妻蓉儿,小舅亲启。白狼河下游一战我军折损三百三十二人,嘱平奚善加抚恤,吾儿如何?蓉儿须得安心养胎,塞北七月一次暴雨,偶染风寒,已以北方药参调理,大致恢复,不需担忧……”
  赵超的书信上大多报喜不报忧,游淼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