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工业强国 >

第167章

超级工业强国-第167章

小说: 超级工业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目前为止,赵东升已经向黄州市的几大国有银行贷款了六亿华币,这是那几大国有银行所能提供的最大贷款额,足以令省里其他地市的市长们眼红,他们能从那些银行贷款一亿的话就足以偷着乐了。

不得不提及的是,这六亿华币中有一亿五千万来自黄州市商业银行,为了给赵东升尽可能多得凑集到资金,市商业银行行长韩启礼特意提高了居民储蓄的利率,使得市商行的存储利率是其他银行的两倍,因此吸引了市里居民的大量存款,一举超过了市里的那几家国家级的国有银行,成为了黄州市吸收储蓄量最大的银行。

韩启礼一共从居民那里筹集了六千万左右的资金,然后又向周边几个兄弟地市的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借贷,获得了九千万左右,这样一来他贷给赵东升的钱就达到了一亿五千万。

韩启礼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手笔,是因为赵东升对他有一个十年贷款的承诺,从一九八八年开始,他每年都会以一个高利率向韩启礼贷款,这样一来韩启礼就可以按照正常的利率从别的银行贷款,然后转贷给赵东升,进而从中赚取差价,这也是他有魄力将存储利率提高到别的银行两倍的原因。

通过赵东升的十年贷款承诺,韩启礼不仅成功吸取了黄州市的居民存款,而且还扩大了知名度,使得黄州银行在河东省以及中部地区声名鹊起,伴随着华威集团一起发展壮大。

可即使如此,如果想完成赵东升对黄州市工业现代化的改革方案,那么至少还需要三十亿华币。

以国内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三十亿华币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别说河东省,就是国务院一下子也没办法拿出这么多的钱来,因为每年国家的财政预算可是提前一年就已经做好了的,如果想中途增加费用,而且还是一笔如此巨大的金额,那么只能动用国家储备资金。

而国家储备资金关乎国家的战略安全,以应对紧急发生的事件,例如地震、干旱和洪水等等,很显然国务院是绝对不会为黄州市动用它的。

赵东升在黄州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在这里足足呆了待四年,现场的市领导已经非常了解他的行事风格,如果他没有把握的话,是绝对不会推动黄州市的工业改革的,那三十亿华币的款项他肯定有解决的

因此,赵东升如何获取那三十亿的资金成为了现场各位副市长,同时也成为了河东省官场所关注的目标,大家对此都非常好奇。

按照河东官场上的一个主流说法,那就是赵东升准备向国外的银行进行贷款,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一个可能xìng,反正赵东升最擅长的就是与银行打交道,而且他还一个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那就是能调动华威集团的资源,这样的话肯定可以国外银行那里贷到钱,只是不知道能贷多少,毕竟国外银行的贷款审核手续更加严格和完善,有着一系列的评估标准。

市长办公会结束后,赵东升与几名副市长谈笑了一番后就去了何伟的办公室,将那37名科研专家被江南造船厂拐走被扣留的情况向何伟进行了汇报。

华威集团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市里应该知道情况,况且赵东升去江南造船厂要人,届时很可能会与对方发生冲突,他需要提前获得市里的支持。

“简直就是强盗嘛!”何伟得知了事情后,不由得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冷冷地说了一举,华威集团是黄州市的企业,江南造船厂这么做岂不是在挖黄州市的墙脚。

“你放心,市里一定会给你们集团讨回这个公道,如果他们还是搪塞的话,那么省里绝对不会坐视的。”随后,何伟沉声向赵东升说道,他已经做好了河东省与船舶工业总公司到京城打官司的准备。

“市长,他们不与我们交涉,那么想必是有备而来,并不怕省里将事情捅到京里,如果到时候有领导让省里顾全大局,恐怕到时候省里就被动了。”

赵东升微微一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还是让华威集团来解决这件事情比较好,如果能逼出他们上面的人出面,那样的话咱们就掌握了主动。”

“你准备准备用什么办法向他们施压?”何伟觉得赵东升说的在理,点了点头后饶有兴致地问,他很清楚赵东升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主儿,想必已经盘算好了对策。

“将事情闹大!”赵东升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沉声回答。

何伟闻言,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看来赵东升这次是要狠狠地折腾江南造船厂了,这小子可是从来都不肯吃亏的。

离开了何伟的办公室后,赵东升又去了市zhèngfǔ大楼对面的市委大楼,向市委书记马天益汇报江南造船厂的事情,马天益是黄州市的一把手,自然要知道这件事情。

赵东升来到马天益办公室的时候,几个人正坐在办公室外面的套间里聊着天,看样子是排队等着见马天益。

“赵市长!”其中一个人是黄州市下面一个县的常务副县长,见赵东升进来连忙起身,笑容满面地打着招呼。

赵东升微笑着向那个常务副县长点了一下头,随后被坐在马天益办公室门口办公桌后的女秘书径直领了进去。

见赵东升连队都不用排,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被秘书领进了马天益的办公室,其他的几个人顿时好奇地望了过去,他们都是外地人,第一次见到赵东升。

“张县长,这就是华威集团的赵总?”等赵东升进了办公室后,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好奇地问向了那名常务副县长,黄州市如此年轻的副市长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分工工业同时也是华威集团老总赵东升,没想到已经从俄罗斯回来了。

“龚老板,你不是要来我们市里投资吗,如果能得到我们赵市长的支持,那你就钱途无限呀。”张副县长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向眼镜中年人说道,特意在“钱途”两个字上加重了读音。

听了张副县长的话后,屋子里的几个人顿时眼前一亮,他们都是外地的商人,这次来黄州市就是为了洽谈投资的事情,而他们之所以来这里投资,正是看中了赵东升主持的黄州市的这次工业现代化改革的机会,准备搭这趟顺风车大干一场。

除了屋子里的这几个人外,这一个月来陆陆续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前来黄州市打听消息,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冲着赵东升来的,有华威集团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他们相信赵东升能搞好这次黄州市的工业改革,否则的话他们吃饱了撑得来毫无竞争优势的黄州市?早就跑沿海地区去了!

第两百一十八章第二把火

赵东升走进马天益办公室的时候,市建委主任齐涛正在向马天益汇报工作,齐涛是今年被马天益从副主任的位子上提拔起来的,因此紧跟马天益的步伐,隔三差五就向马天益汇报工作。

见赵东升来了,齐涛立刻知趣地离开了,很显然赵东升有事情要跟马天益谈。

赵东升将江南造船厂的事情向马天益进行了汇报,请求马天益对这件事情进行指示。

马天益和何伟一样,知道此事后非常惊讶,万万想不到江南造船厂竟然能做出这么出格的事情来,于是也对赵东升表示了支持,告诉赵东升放心大胆去江南省,市委和市zhèngfǔ将是他的坚强后盾。

“赵市长,晚上有时间没,我们建委有工作要向您汇报。”赵东升离开马天益办公室的时候,齐涛没走,正在跟张副县长等人在那里说着话,见赵东升出来,笑着迎了过去。

“我可不是你们建委的分管市长,咱们聚聚可以,但汇报什么的还是免了。”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不过我这些天有事,等我出差回来再找时间吧。”

“齐主任,你们赵市长没什么架子呀!”赵东升与齐涛闲聊了几句就走了,龚老板笑着向齐涛说道,他走南闯北十来年了,见过大大小小的领导无数,像赵东升这么和善的副厅级领导可真的很少见。

“赵市长是没有什么架子,不过如果你认为他没有脾气那可就错了,龚老板,如果你想在黄州市长久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以后最好按照赵市长的规矩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赵市长这里没用。”齐涛闻言微微一笑,开口提醒龚老板,反正这种顺水人情的事情顺嘴就送了出去。

龚老板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他了解到的那些信息并没有错,赵东升的确是一个非常有xìng格的市长,他喜欢跟这样的市长打交道。

按照常理,赵东升和齐涛都不应该邀请对方吃饭的,尤其是齐涛还让赵东升指导工作,因为市建委并不是赵东升的分管部门,而不同分管部门之间的副市长是不会插足别的副市长的分管领域,否则的话就是捞过界,是犯了官场上的大忌的。

不过,赵东升的情况比较特殊,他除了是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外,还是华威集团的总经理,而华威集团的基建工程有想当一部分是市建委的工程队在做的,这样一来赵东升和市建委也就扯上了关系。

齐涛刚才说的指导工作并不是让赵东升指导市建委的rì常工作,而是让他对市建委工程队的工作提意见,赵东升自然不会拒绝了,这毕竟关系到华威集团那些基建工程的质量。

再者说了,齐涛上任后的态度非常端正,时常去市建委工程队在华威集团的基建工地视察,督促工程队的人用心工作,保证工程的质量,时常与周军等集团领导对工程的事情进行沟通,每隔一段时间也向赵东升汇报工程的进程,两人之间的私人关系不错,因此吃一顿饭也没什么,反正赵东升也从来不插手别的副市长分管的领域。

虽然说赵东升是新晋的副市长,资历尚浅,但如果从重要xìng和地位来说,分管工业的他在全市七名副市长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常务副市长,而且市里的其他五名副市长对这个排名并无异议:

开始是因为赵东升顶着华威集团总经理的光环,副市长们嘴里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却不舒服,能搞好一个企业的人就一定能干好副市长的工作吗?

等后来看见赵东升大刀阔斧地对黄州市的工业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副市长们这下子不再对赵东升腹诽了,扪心自问,除了赵东升外,恐怕河东省没人有这样的大手笔,他们对此是心服口服。

赵东升原本想尽快去江南,可是一工作起来才发现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的走不开,他不仅要关注市里工业的现代化改革的进度,而且还要cāo心华威集团的事务,华威集团现在铺得摊子越来越大,很多重要的方针xìng*事务和人事任命需要他来拍板。

再加上赵东升分管的那些部门,例如工商局、质监局和商务局等部门的一把手纷纷向他汇报工作,希望他能去单位里视察指导工作,并且表示单位里的职工和干部们都非常期待赵东升的视察,使得赵东升不得不又去那些单位走动了一下。

赵东升自然担任了市长后,工作重点就放在了工业的现代化改革上,因此他手里的其他部门就处在了他工作的次要地位。

说到底赵东升只是一个人,jīng力有限,又要忙工业现代化改革这么纷繁复杂的一项事务,又要忙华威集团的事情,确实是分身乏术。

市里的各个部门都将这次工业现代化改革看在了眼里,也都很清楚赵东升从市里的银行贷款了六亿华币,而且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钱被赵东升整来。

在那些部门领导严重,赵东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财神爷,几个亿的资金信手拈来,面对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有谁不眼红呢,赵东升的手指头缝里随便漏点出来也足够他们“丰衣足食”了。

对于那些不是赵东升分管的部门,部门的领导无法向赵东升伸手,只好采取曲线救国的路线,向大市长何伟哭穷,毕竟何伟主管市zhèngfǔ全面工作,也是他们的上级领导,希望何伟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虽然市里面现在也没什么钱,财政也有些紧张,不过大家都清楚赵东升与何伟关系密切,只要何伟开口要钱的话,赵东升一定会给的。

只不过很可惜,现在工业的现代化改革是黄州市的工作重点,何伟无论如何都不会干扰赵东升做工的,因此并没有给那些哭穷的部门领导任何承诺,只是笼统地表示市里会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三言两语就将他们打发走了,令那些部门领导心里是无比的失望。

而那些是赵东升分管部门的领导则没有这么多的顾虑,直接以请赵东升视察工作,然后趁机诉苦,向赵东升伸手要钱,再怎么说他们也是赵东升的下属,赵东升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赵东升清楚这些部门领导的心思,也了解这些部门都有一些实际困难,说实话他们需要的资金在赵东升看来并不多,不过他不可能轻易地就把钱给了他们,这样今不符合领导的行政艺术,同时太容易得到的拨款的话也容易在那些部门引发惰xì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