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奋斗在晚明 >

第65章

奋斗在晚明-第65章

小说: 奋斗在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因为盐业实在太过暴利,许多商人不惜铤而走险。

    卢佑安便是这样一个商人。他买通了盐场的一名小吏,每次晒好一批海盐后就克扣截流一小部分。因为每次截流的数量很少,并没有被发现。

    等到卢佑安的商船经由长江一路行船抵达金陵城,卢家商船便派出一名管事去到两淮与小吏交易。

    之所以商船在金陵停留很长时间,不单单是为了补给,也是为了给私盐交易留出时间。

    等到两淮的私盐运抵金陵,卢家的商队也已经买好了茶叶。

    所有私盐压在仓底,上面盖上一袋袋的茶叶做掩护便可以启航返程了。

    整个过程中那十八名倭寇是不下船的。

    所有与盐场小吏接洽的工作都由卢佑安的一名心腹管事负责。

    故而倭寇们也不会被发现身份。

    返程的过程亦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有钱能使鬼推磨,卢佑安买通了沿途设卡检查的官员。他们也就是走个过场。

    即便遇到了临时巡查的官员,因为有茶叶的掩护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长江水流湍急,不少地方暗流汹涌。

    这些熟悉航船的倭寇还是必不可少的。

    有他们在商船便能毫无悬念的安全返回荆州。

    因为倭寇明面上的身份是卢府清客,故而他们出航也不会惹人怀疑。商船上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只觉的这些人沉默寡言罢了。

    卢佑安靠着一趟趟的贩运私盐才得以真正发迹,成为荆州豪富。十八名倭寇帮他赚的盆满钵满,自然被奉为上宾。

    这么看来卢佑安的这笔买卖做的着实不亏。不但有了可靠的航船掌舵之人,关键时刻还多出十八名杀人不眨眼的死士。而他只不过付出了一些银子养着这些倭寇,吃吃喝喝能有多少钱?和贩运私盐的暴利比起来实在是九牛一毛了。

    可惜,可惜这一切都败在一个叫宁修的毛头小子身上。

    如今不但容留倭寇的事实败露,连贩运私盐也被发现。两罪并罚他岂能活命?

    一想到此卢佑安便觉得万念俱灰,他满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狠狠咬向舌头。

    因为他低垂着头,故而没有人第一时间发现。等到众人发现时卢佑安的嘴角已经溢出了涓涓血水。

    不好,卢佑安咬舌自尽了!

    宁修最先发现,他一脚将卢佑安踢翻,急忙冲李知府拱手道:“府尊大人快命人请郎中来。人犯卢佑安畏罪咬舌自尽了!”

    卢佑安被踢翻,满面血水如食人野兽一般,霎是可怖。

    李知府也被骇了一跳,强自定了定神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请郎中来!”

    。。。。。。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时珍

    (感谢书友岁月悠悠岁月再次的500币打赏~)

    府衙之内顿时乱作一团。

    这些衙役打人板子是好手,可却都不会岐黄之术啊。

    这卢佑安又是咬舌自尽的,血糊了一脸看上去跟个厉鬼似的,哪个敢往身边靠?

    陈县令离卢佑安近,卢佑安吐出的血沫子溅了他一身。他如同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花猫连连跳起,迅速躲开了这个厌物。

    陈县令心中暗叫晦气,好端端的都能被喷一身的血沫子。这身官袍可是刚洗好的,免不了又要叫仆人拿去浆洗。若是一般的污损也就罢了,可沾了血迹再怎么洗都带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也忒晦气了。

    分列两侧的衙役则纷纷为陈县令点赞,心道县尊老爷这身手真是矫健,不去耍把式真是可惜了。。。。。。

    府衙附近本就有一家医馆,坐馆的是个花甲之年的老郎中。

    他正替一位老头诊病,一个衙役跌跌撞撞的跑进来喘着气道:“老先生快去府衙走一遭吧。”

    那老郎中不禁蹙眉:“老朽一直律己守法,不知触犯了大明律的哪一条,要去公堂受审?”

    那被诊病的老头也替老郎中说话道:“是啊,李郎中是咱江陵城中有名的神医,心地极好,小老儿吃不起药他还自掏腰包替我抓了几副药呢。”

    “不,不是叫您去受审。。。。。。”

    那衙役一口气喘不上来,哭丧着一张脸,看的人都要憋死了。

    “那是什么意思?难道府衙公堂不是用来审案子的吗?”

    “是,是有个人犯想要咬舌自尽现在奄奄一息。府尊大人请您过去诊病呢。”

    衙役终于喘上了气,痛快的说完了整句话。

    “什么,你说有人想要咬舌自尽?唉,怎么不早说清楚!”

    李郎中显然有些生气,继而转向那老头道:“吴老伯,这人企图咬舌自尽,极为凶险。等李某为他止血之后再回来替吴老伯诊治。”

    吴老伯点了点头道:“自该如此。”

    那李郎中未作耽搁,当即背了药箱随着衙役奔去府衙了。

    到了府衙李郎中也顾不得向几位大人行礼,狂奔至卢佑安身边放下药箱便开始诊治。

    他顾不得脏腥硬是掰开了卢佑安的嘴巴察看。

    这一掰不要紧,一股浓烈的血腥气息扑面而来,李郎中却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恶心呕吐的反应。

    他迅速从药箱之中取出一只小瓷罐,拔去塞子将整瓶的药粉倒在左手手心。

    这药粉呈白色,研磨的极为细腻就跟面粉一般。

    见左右衙役看戏似的盯着卢佑安,李郎中怒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替老夫把他的嘴掰开!”

    两名衙役虽然满是厌恶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各自上前一步掰开了卢佑安的嘴。

    李郎中瞅准时机一把将手中粉末撒进卢佑安口中。

    本已经奄奄一息的卢佑安面目变得狰狞可怖,眼睛几乎爆出。

    他狠狠咬下一口。。。。。。

    一名衙役的手指生生被其咬掉,痛的那衙役脸色煞白险些昏死。

    卢佑安却是喉结耸动将那枚断指生生吞了下去。

    李郎中不禁皱眉。如果断指能够取出,这衙役的手指还是可以接上的。

    可现在那半根断指已经被卢佑安吞下,便是华佗转世也不可能替那衙役变出一根手指了。

    这人好大的怨气啊!

    李郎中摇了摇头,取出另一只小瓷瓶倒了些粉末出来糊在那衙役的伤口上,痛的那衙役嗷嗷直叫。

    卢佑安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咬的是舌头,创伤面更大,虽然舌头没有完全咬断可痛感绝不是断一根手指可比的。

    李郎中当然晓得这些,故而他将整瓶药粉倒入卢佑安口中,而对断了手指的衙役却只用了一小撮。

    宁修看的入神,这粉末应该就是止血药了吧?

    中医典籍中有明确记载的止血药有好几种,却是不知道这老郎中用的是哪一种?

    大堂之上接连发生变故,陈知县和李知府直是都傻了。

    他们为官多年,讲究的是气定神闲四平八稳。今日却真是长了见识,原来人乱起来如畜生一般。

    见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老郎中这才起身冲李知府行了一礼。

    “嗯,老先生不必多礼。你方才做得很好。若这人犯能够保住性命,你当记首功。”

    李知府已经恢复了镇静,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悠悠说道。

    “启禀大人,老朽已经为此人止了血,他的伤口撒了药粉,定无性命之忧。至于功劳,老朽实不敢当。治病救人乃是吾辈的本份。”

    说罢李郎中跨起药箱,便向李知府请辞。

    “实不相瞒,医馆之中还有一位病人等着老朽诊治,府尊大人,老朽便先告辞了。”

    李郎中刚欲转身,戚报国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这老头儿倒也是有趣。你怕是还不知道这厮犯了私通倭寇,私贩海盐的重罪吧?这两罪并罚他是一定会被判凌迟的。你纵然现在救活了他,他还是要死,还要千刀万剐无比痛苦。既然如此你救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郎中停下步子转过头来,冷冷一笑:“这位大人此言差矣。老朽是个医者,自然该从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不管是犯人还是达官显贵,在老朽的眼中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病人。这位犯人触犯了什么律条老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既然他有伤要治,有病要医,老朽就不能见死不救。哪怕他明日就要上刑场遭受凌迟之刑,今日老朽依然会竭尽全力救他!”

    这一番话李郎中说的慷慨激昂,一旁的宁修都不禁要叫好。

    好一个医者仁心!这样的人才配的上行医!

    “敢问老先生姓甚名甚,在何处居住?小子感念老先生义举,想要制作一面匾额赠送给老先生。”

    宁修上前迈了一步,冲李郎中欠身施礼道。

    李郎中摇了摇头道:“这些虚名要来有何用?昔日老朽在京中羁绊多年,最终幡然醒悟开始云游行医,这才悟出些道理来。若是图慕虚名,追求荣华老朽当初就不会离开京师了。”

    宁修被说的面色一红,垂下头来。

    “不过这位小友若有药理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医馆与老朽探讨。”

    李郎中挎着药箱走出几步,方是一顿:“另外,老朽名叫李时珍。”

    。。。。。。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酒席上的众生相

    李时珍?

    那个编纂出《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那个被世人尊称为医圣的李时珍?

    宁修有些发懵,直到李时珍走出府衙才反应过来。

    这时再去追却也有些不合适了。

    李知府捋了捋胡须,沉声吩咐道:“来人呐,把人犯押到。。。。。。押到官舍好生看管,待他伤养好后再移至大牢!”

    他下意识的要命衙役把卢佑安押到府衙大牢。但猛然想起此刻卢佑安有重伤在身,若是丢到那阴暗的地牢中,很可能因为条件恶劣而一命呜呼。

    这绝不是李知府想要看到的。这么一桩大案,要是卢佑安这个当事人不明不白的死了,他交待不了。

    而如果能够把卢佑安明正典刑,对他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政绩。

    方才那李郎中说的不错,站在郎中的立场,行医救人是不需要犹豫的。

    但换个角度,站在为官者的立场,救活卢佑安却是为了政绩,两者根本就不冲突。

    只能说各自有各自的立场,没有对错之分。

    李时珍有权救活卢佑安,他李瑞也有权处决卢佑安。

    对李瑞来说这是他最想看到的结局。

    虽然证据确凿,但若是卢佑安抵死不认,恐怕会有人质疑他断案的公正性。

    但卢佑安绝望之际咬舌自尽,便意味着他心虚了,要畏罪自杀。若他真的死了也不好办,偏偏他又被李郎中救活了。

    李知府觉得一个天大的功劳砸在他的头上,砸的他美滋滋的。

    当然这案子还没有结,李知府一拍惊堂木,咳嗽一声道:“多派些人去卢府查封抄家,男丁女眷全部锁入大牢中,金银细软尽数充入府库。待本府上书奏禀朝廷后再把这些金银悉数押解入京。”

    李瑞初来乍到,跟本地的望族没有太多的瓜葛,故而他敢于把事情做绝。如果换做是陈县令,肯定是不敢做的如此绝的。万一卢家的人跳出来咬上他一口,他是不可能洗脱干净的。

    当然,李瑞这么做并非没有私心。他初来乍到,急于拿人立威。恰巧不开眼的卢家撞了上来,不拿卢家开刀拿谁开刀?

    衙役们不敢怠慢,纷纷抱拳领命而去。

    断完了案子,李瑞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扶案起身,迈着官步走下堂来,来到戚报国身边笑吟吟道:“戚百户远道而来,替荆州百姓破获如此大案,本府甚是感激。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本府想在府衙摆一桌酒席,与戚百户畅饮一番,不知戚百户意下如何?”

    李瑞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戚报国如何能听不出?

    他知道李知府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才会对他如此和善,他却也不好拒绝。

    “府尊大人太客气了。既如此,戚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好,好啊。恩,宁修啊,你也一起入席吧。”

    宁修还沉浸在与李时珍的对话中,闻言才一个激灵,连忙拱手应道:“学生多谢府尊。”

    。。。。。。

    。。。。。。

    荆州府衙,后院。

    院中开凿了一处水塘,里面放养了几百条锦鲤。在水塘旁的亭子中摆了一桌酒席,宾主皆列席而坐。

    荆州知府李瑞换了一身便袍,夹了一筷子鱼肉送入口中,儒雅的咀嚼着。

    “戚百户这次来荆州不多待些时日吗?”

    戚报国哈哈笑道:“不了不了,这次出来向指挥使大人告的假就快用完了。若是逾期未归,怕是要被打板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