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城市闯战国 >

第58章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58章

小说: 带着城市闯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左贤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沿着官道直奔北部大型部落“。赵无铭看完竹简,从新走回把竹简放到案几上。

话音一落,屋中一阵沉默。卫青、霍去病虽有话,但毕竟初来乍到,所以并未出声。曹参看向赵无铭,忍不住出言:“周勃所部,危在旦夕,臣提议立即出兵救援“。

“孙不二告诉过孤,城中有兵马十四万七千余人。除去其中有三万亲卫只能由孤调动之外,仍然有十一万七千兵马“。赵无铭完目光看向众人。

卫青、霍去病两人听见这番话,心不由得剧烈的跳动了几下。没想到大战来的这么快,纵观屋中的这些同僚,除了他们又有谁能统率如此多的兵马。

赵无铭对着他们继续往下:“孤有意任命卫青为主将,霍去病为副将,统领十一万七千大军驰援周勃所部“。

“敢问主公,这十一万七千兵马是否都是骑兵“。卫青并没有立即领命,反而对着赵无铭询问。

赵无铭微微一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问题,于是目光看向孙不二。

孙不二会意,对着卫青解释:“并非都是骑兵,这十一万七千兵马,是由各种兵种混编而成“。

“从城中到驰援之地,这其间的道路可是官道“。卫青接着询问,初来乍到对这些一无所知,所以必须详细询问。

孙不二微微摇头:“并非官道“。

“恕臣无能,一非骑兵,二无官道。若要驰援,恐怕时间上来不及“。卫青对着赵无铭一礼,出自己的见解。

赵无铭微微皱眉,对着卫青询问:“难道必须有骑兵驰援“。

“不是官道,就算是骑兵也不一定能及时赶到。臣虽然不知道,匈奴兵马前往北方大型部落距离他们有多远。但臣知道一条官道,可以少走弯路,提升数倍的行军速度“。卫青对着赵无铭侃侃而谈。

霍去病见赵无铭露出为难的神色,对着他提议:“主公为今之计,只能派遣精锐骑兵星夜疾驰。赶赴周勃所部支援,拖住时间。待舅父率领大军赶到,就可乘机大破敌军“。

“精锐骑兵?“。赵无铭思索,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顿时通透。要汉城最为精锐的兵马,非亲卫莫属:“孤亲率三万亲卫星夜疾驰,支援周勃所部。卫青、霍去病你等可率领十一万七千兵马,以正常行军速度赶去支援“。

“诺“。听见军令,卫青、霍去病连忙领命。随后众人鱼贯而出,沈万三露出一丝犹豫的神色,显得欲言又止。萧何递来一个眼神,沈万三会意也转身走了出去。

第一百零九章准备迎战右贤王

北部大型部落中,周勃所部以休整十几日。一名士兵神情有些急促,快速往一座府邸跑去:“启禀将军,前方两百里之外。发现匈奴大军正在安营扎寨,似乎正在打算休整“。

“两百里之外?本将不是命令探马加大探查范围,为何两百里才发现他们的行踪“。周勃一惊,心中默默盘算。两百里如果走官道疾驰,当夜就可以发动夜袭。

士兵听见询问连忙回复:“据探马推断,匈奴主力因昼伏夜出,所以才会避开我军探马的探查“。

“昼伏夜出?“。周勃沉思,难道他们打得是夜袭的主意?如果今日白天修整,时间上应该来不及。或许是明天呢?思绪流转:“此次匈奴谁为主将,敌军兵马又有多少“。

“匈奴兵马大约为二十万,观中军旗帜好似为王旗,应该是匈奴右贤王无疑“。士兵沉思在心中组织言语,对着周勃一一相告。

匈奴右贤王二十万大军?周勃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请军师和我儿前来议事“。

“诺“。士兵连忙躬身领命,往帐篷外走去。

周勃看着士兵远去的背影,想到即将面对的大战,随即把目光看向案几上的地图。时间在不知不自觉中,悄然流逝。

脚步声打断了周勃的沉思,周亚夫和陈平两人同时走来:“父亲、急召孩儿前来,可是发现了敌踪“。

“据我军探马,打探到的消息。此次匈奴右贤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昼伏夜出,兵锋直指我部“。周勃对着两人转述刚刚得知的消息。

陈平听见这个消息微微邹起眉头:“我部虽夺取了这座部落,但由于之前的猛攻,我部损失惨重。部落防御工事以被彻底摧毁,恐怕守在这里对我军而言并非好事“。

“我部兵马,如今只有六万。其中有一万由兰正卿统率,正在部落之外防备那些刚刚投降而来的中、型部落。此时我军手中兵力,不过五万又如何抵挡匈奴右贤王所部“。周亚夫泛起为难的神色。

周勃目光看向地图,意图在地图上寻找一个满意的交战之地,半晌指向一处地点:“防御工事几乎残破,部落中久守又恐部落中的百姓和匈奴右贤王所部勾结,使我军处于夹击之中。所以本将决定我部前进三十里,在此处安营扎寨。一则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二则守在这必经之地,也可以心无旁骛的对战匈奴右贤王所部“。

“此地虽左右两边是两座山脉,可是中间一段略显开阔。以我部如今的五万兵马,防守起来只怕不易“。周亚夫仔细观看,略微有些担忧。

陈平顺着周亚夫手指的方向看去,仔细打量那处开阔地带:“五万兵马是有些困难,但如果是六万呢?“。

“六万?军师之意是调回兰正卿所部“。周亚夫沉思,在心中开始权衡。

周勃思索良久:“派遣兰正卿所部出去,不过是预防那些宵之辈。若我军败,则大势已去,他们叛与不叛又有什么关系。同理若我军胜,携大胜之威凯旋而归则那些宵之辈不攻自破“。

“未战之前东胡和匈奴大举回援,各部落中青壮几乎以离去一半。大战开启之时,两族在中部草原征兵,剩余青壮为之一空。虽中部草原还有数百万人口,但都是些老弱妇孺青壮极少。只要我部死死的切断后方和匈奴右贤王之间的联系,那他们必定不敢轻举妄动“。陈平对着两人一番分析。

周勃缓缓点头,再次用手在地图上重重的点了点:“调回兰正卿所部,我军立即前进三十里安营扎寨,就地抓紧时间修建防御工事。面对匈奴右贤王二十万精锐,我军若处于匈奴的部落之中,以及分兵都是不明智之举“。

陈平和周亚夫见周勃已经做出决断,正准备开口之时。一阵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两人。

一名士兵手捧竹简,对着周勃躬身一礼:“启禀大将军,汉城急件“。

“急件?“。周勃心中一喜,快速走向士兵一把拿过竹简。陈平和周亚夫也连忙看了过去,露出丝丝期待的光芒。

竹简缓缓打开,一丝喜悦在周勃心中蔓延,嘴角情不自禁的露出笑意:“军师、亚夫,主公早在十几日之前,就以率领三万亲卫星夜疾驰支援我部,另有卫青、霍去病率领十一万大军紧随其后。主公有令,此次务必一举击溃匈奴右贤王所部,携大胜之威汇合大将军,彻底占据中部草原“。

“卫青、霍去病所部十一万兵马,主公亲卫军三万。外加我部六万共计二十万,兵精粮足。反观匈奴右贤王所部,二十万兵马粮草断绝。虽刚刚剿灭了东胡士气大增,但无奈军中日渐缺粮又如何不败“。陈平心中大定,接着就是一番分析。

周亚夫对着周勃躬身一礼:“父亲、孩儿请令率领本部两万兵马先行,去三十里之外安营扎寨修建防御工事“。

“准“。周勃不假思索的同意。

周亚夫一喜,刚要领命却见陈平出言阻拦:“且慢“。

周勃和周亚夫看向陈平露出疑惑的神色,不明白他为何阻拦。

“我部应该立即全军往前移动三十里,当即修建防御工事,要不然恐怕时间上来不及了“。陈平出自己的担忧。

周勃的神色更加的疑惑:“主公援兵即将到来,又怎么可能会来不及“。

“你们可别忘了,从汉城前往这里的道路,可没有直道和官道。主公就算率领城中最为精锐的三万亲卫军,星夜疾驰也需要一段不少的时间“。陈平对着两人提示,这些援兵只能算是远水,最少解不了目前的近渴。

周勃在心中默默盘算距离,良久看向两人:“军师之言在理,时间上确实来不及。看来我等还需面对一场硬仗,拖到援军到来为止“。

“父亲既然如此,我等不如立即集结军队,前往三十里之外修建防御工事“。周亚夫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性,随即提议。

周勃也不迟疑看向周亚夫当即下令:“你立即集结军队,为父和军师随后就到“。

“诺“。周亚夫躬身领命,随后转身往外面走去。

看着周亚夫走远,周勃当即对着外面大喊:“来人“。

“属下在“。听见喊声,从屋外走进来两名士兵。

周勃再次下令:“立即传书兰正卿,命他率部回援“。

“诺“。两名士兵领命,往屋外走去。

不多时鼓声响起,一支支方阵迅速集结,随后一个巨大的方阵出现。

周勃骑着战马,站在最前面。见士兵集结完毕,重重拍打马背,带着五万兵马呼啸而去。

第一百一十章准备迎战右贤王(下)

匈奴右贤王中军大帐之中,一名将领快速走入帐篷,帐中喧哗之声为之一静。

将领对着右贤王一礼:“贤王、末将奉命前去统计粮草,发现我军粮草,已不足十日“。

“十日?“。右贤王陷入沉思,想到十日后二十万大军断粮的场景,心中浮现一丝担忧。

帐中武将彼此互望一眼,都默不出声。

此时有脚步声传来,一名士兵掀起帐篷门走了进来:“启禀贤王,我军探马已经打探到敌军消息“。

“兵力如何、主将又是谁“。匈奴右贤王听见士兵的消息,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匈奴士兵在心中稍微组织了下言语:“敌军兵马大约五万,看主将旗帜上写的是一个硕大的周字,人估计他们的主将是一名周姓将领“。

“五万兵马?“。匈奴右贤王有些惊讶,敌人的兵力为何只有五万?。

匈奴士兵点头,对着右贤王解释:“贤王有所不知,敌军仅有五万兵马兵力薄弱,不仅不据部落而守。反倒前移了三十里安营扎寨,以此防备我军进攻“。

“五万兵马、看来左大将居功至伟,可惜……“。声音越越低,想到左大将音信全无,匈奴右贤王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

士兵见匈奴右贤王满脸的感慨,自知需要禀报的事情已经完,随即躬身一礼往帐篷外走去。

看着士兵远去的,帐篷中顿时议论起来。

“区区五万兵马,居然还敢出部落和我等决战,看来敌将是无脑之人“。

“狂妄自大,末将愿率领本部兵马,把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敌军彻底击溃“。

“我军二十万,兵力是敌军的四倍,真不知敌军主将为何会做出如此幼稚的决定“。

“幼稚?事情太过于反常,以末将看来或许里面别有深意“。

“我等切莫大意,或许敌军有一定的依仗也不定“。

匈奴右贤王的目光环视帐中诸位将领:“本王所忧虑的就是这股不知名的势力,他到底有多少兵马?除了已知的这两支军队,还有没有别的兵力?“。

“贤王的意思难道是,这个势力或许还有其余的军队。所以断我族粮道的敌军,才会选择往前移三十里“。一名武将从席位上站起来,对着右贤王心的询问。

匈奴右贤王缓缓点了点头,随后好像想到了什么,又摇了摇头:“有一定的可能,但又不完全是“。

“还请贤王明示“。匈奴武将感觉有点迷糊,什么叫做不完全是。

匈奴右贤王目光环视帐中,见一个个都露出疑惑的样子,对着他们解释:“我族在中部草原调兵,使得各部落青壮为之一空,这才让他们有机可乘。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他们占领部落,难道我族百姓就不会反对?只不过部落中都是老弱妇孺又无人领导,所以才显得风平浪静“。

“依贤王的分析来看,其实他们占领的区域之内。早已暗潮汹涌,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而敌军主将之所以往前移三十里,就是察觉了这种危机“。武将好似反应过来,对着右贤王询问。

匈奴右贤王露出一丝笑意:“契机,一旦我军包围北部大型部落,其中的百姓必会鼓舞。到时候我部只要派遣一些人秘密潜入,煽动我族百姓。内外夹攻之下,以部落那残破的防御工事必定会失守。此时敌军前移三十里,将我军阻拦在外。彻底截断了两者之间联系的可能,也就避免了内外夹攻的危机“。

“如此看来,敌军主将不仅不愚蠢,反倒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武将听完右贤王的解释,由衷的发出一声感慨。

话音一落,帐篷中再次传来议论之声。

“话虽如此,可我军有二十万兵马,敌军只有五万。我军只要一次奇袭,就可以击溃他们,夺回部落恢复粮道“。

“敌军主动走出部落,有利同时也有弊。一旦丧失了部落防御阵地以及城墙的保护,那不是直接暴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