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城市闯战国 >

第55章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55章

小说: 带着城市闯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步声传来,一名士兵对着三人躬身一礼:“启禀大将军,我军探马已经探明,匈奴大军不下于三十五万“。

“周勃所部和汉城方面有没有消息传来“。韩信对着士兵询问。

士兵微微摇头:“没有任何消息“。

“恩、退下吧“。韩信得到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之后,直接让士兵离去。

士兵再次躬身一礼,转身往外面走去。

张良看着士兵走远,对着樊哙一笑:“樊将军你可把我军的旗帜准备好了?“。

“末将早就想换旗帜了,又怎么可能会没准备好“。樊哙听出张良的意识,一丝喜悦在心中蔓延开来。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向这四面皆是敌人的草原,亮明自己的身份了。

韩信目光看向两人:“明日打出我汉城旗帜,坚守部落驻地,为主公和周勃所部争取时间“。

“诺“。张良和樊哙对着韩信一礼,躬身领命。

次日匈奴右贤王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往部落驻地走来,在距离箭矢射程一里之外停下脚步。

一名匈奴骑兵快速奔向城门,紧接着洪亮的声音渐渐弥漫开来:“右贤王军令,命此部落主将立即大开城门,迎接我族大军进入修整“。

话音一落,一支箭矢从城墙上射来。战马当即中箭随即一声嘶鸣,骑兵被甩下了马背。紧接着城墙上匈奴仆从军的旗帜被拔掉,一支支红色的汉字大旗插了上去,迎着寒风猎猎作响。

匈奴右贤王看着从城墙上,丢下来的匈奴旗帜勃然大怒:“前军出击,给本王拿下这些叛族之人“。

“遵命“。一名将领连忙躬身一礼,随即往右贤王后面跑去。

不多时一个巨大的方阵,从匈奴右贤王的后面跑出。如潮水般涌了过去,霎时喊杀声响彻天际。

城墙上樊哙看着涌来的匈奴士兵,随即将手一抬。城墙上的士兵纷纷抽出一支箭矢,弓开满月。

手往下一放,箭矢离弦。天空陡然一暗,随即如雨点倾斜而下,一名名匈奴人倒在血泊之中。

匈奴右贤王看着前方交战的场景,眉头渐渐皱起:“传令下去,左右两军猛攻南、北两处城门“。

“遵命“。两名将领领命,随即往后方跑去。紧接着从后方出现两个巨大的方阵,直接往南、北两处城门扑去。

时间在不知不自觉中流逝,双方陷入焦灼。此时一名匈奴骑兵拍打着战马疾驰而来,见到右贤王连忙翻身下马:“启禀右贤王那条河流并没有河水,显然是被人早早的放枯过“。

“传令收兵,回营从长计议“。听着骑兵的禀报,看着眼前的战场。自知在这么继续厮杀下去也是无济于事,于是匈奴右贤王随即下令收兵。

“领命“。话音一落士兵转身往后走去,不多时鸣金之声响起。匈奴士兵如潮水般往后方营地涌去。

第一百零三章攻陷北部大型部落

一只雄鹰从天空飞向周勃所部的营地。有士兵见状连忙解下雄鹰叫上的帛书,快速跑入帐篷。不多时拿着一卷竹简,往中军大帐跑去。

周勃等人正在议事听见脚步声,都不在言语目光往帐篷门望去。

帐篷门被掀开士兵走进来对着四人一礼,恭恭敬敬将竹简递给周勃:“大将军来信“。

“终于要开始了,明日我部要不惜一切代价,夺下眼前这座北部大型部落。一举截断匈奴大军的粮道,为大将军减轻压力“。周勃打开竹简细细观看,良久递给陈平。

陈平看完又递给周亚夫和兰正卿两人,渐渐陷入沉思:“眼前的这座部落想要在明日一天之内拿下,只怕并不简单“。

“兰正卿你久在匈奴为官,可知对面主将到底是何许人也“。周亚夫把竹简递给兰正卿,随即询问。

周勃也对这个问题,感觉到了一丝兴趣:“我部这段时间被阻拦在此处不得寸进,都是那敌将之功,可见他非泛泛之辈“。

“属下得知此人乃是右贤王帐下心腹,官至左大将,为右贤王庭武将之首。至于此人姓名以及其它,恕属下耳目闭塞并不知晓“。兰正卿接过竹简顾不得打开,连忙恭恭敬敬的回复。自从投降之后,匈奴骨都侯以成昨日流水,早已一去不复返。

周勃见兰正卿拘谨,随即对着他一笑:“无妨、本将只是随口一问“。

“大将军哪里危如累卵,不知父亲打算如何拿下眼前的部落“。周亚夫连忙岔开话题,替兰正卿解围。

周勃渐渐邹起眉头,目光看向地图,良久将地图收起。

见周勃一言不发,兰正卿有些疑惑:“将军为何收地图?“。

“至此危急关头,时间紧迫。就算有万般妙计,此时也是来不及了。既然如此,还看地图又有何用“。周勃一声感慨。

周亚夫见周勃收拾案几上的地图,下意识的询问:“父亲、既然用计以来不及了,那我部又应该如何行动“。

“方才你父已经过,不惜一切代价。既然如此,那自然是强攻“。默不作声的陈平,突然开口对着周亚夫解释。

强攻?周亚夫一惊,连忙劝阻:“父亲三思,我部虽然是部落守军的两倍。但若强攻,必会损失惨重。到时候我部,又如何迎战匈奴右贤王所部的援军“。

“此时大将军危如累卵,唯有强攻才可以在一日之内攻下部落,截断匈奴粮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周勃目光直视周亚夫,语气不容置疑。

周亚夫嘴唇动了动,陈平连忙接着解释:“别忘了、我部将这源源不断的物质运回城中。此时主公手中,必有一支精锐。若主公能及时来援,此战胜局已定“。

“传令下去今日修整更换旗帜,明日发动猛攻,务必一举截断匈奴粮道“。周勃见周亚夫不在言语,随即下令。

三人躬身一礼:“诺“。

话音一落,三人转身往帐外走去。与此同时,一只雄鹰从营地中展翅高飞。

次日鼓声响彻天际,汉军旗帜迎着寒风猎猎作响。一名名东胡仆从军前赴后继,如潮水般涌向前方的城墙。

城墙一角,一名匈奴士兵见到如潮水涌来的东胡仆从军,连忙大喝:“敌袭“。

城墙上的匈奴士兵如梦初醒,一时间示警之声大起。

无数匈奴士兵涌上城墙防御,一名名弓箭手纷纷弯弓严阵以待。

匈奴左大将带着一群将领快速走来,目光往前方望去。

有士兵好像发现了这支敌军的异常,不可置信的对着旁边的士兵急呼:“快看敌军的旗帜“。

“旗帜?这、这怎么可能“。

“他们不是东胡人吗?怎么旗帜变了“。

“你们快看,那些旗帜上写着的是什么字“。

一名名匈奴士兵瞪大了眼中,看着越来越近的汉军旗帜。

匈奴将领们看着越来越近的东胡仆从军,对着城墙上的士兵暴呵:“敌军来袭,还不快放箭“。

众匈奴士兵如梦初醒,一名名匈奴弓箭手立即将手一松。东胡仆从军士兵只感觉天空一暗,紧接着箭矢如雨点袭来。

看着越来越近的汉军旗帜,匈奴左大将的心中突然升起一阵不祥:“快、去本将府邸,把右贤王传来的帛书拿来“。

“遵命“。见左大将焦急的样子,匈奴士兵不敢怠慢连忙往城墙下跑去。

一旁的将领不明所以,目光中满是疑惑:“将军、敌军的旗帜难道有什么问题?“。

“这个旗帜和右贤王的有点像“。左大将对着身边的将领解释。

众匈奴将领连忙往前面的汉军旗帜看去:“难道这支敌军,和截断东胡粮道的军队是一个势力“。

“这么来,这个势力应该就一直影藏在我中部草原“。

“好深的心机,好狠毒的计谋“。

就在匈奴将领们议论纷纷之时,那名士兵快速跑来,把手中的帛书递给左大将。

左大将接过帛书,随即将其打开,把帛书中的图案和汉军旗帜对比顿时大怒:“果然是一股势力,看来今日会有一场恶战。传令下去,速速将此事报与右贤王“。

“遵命“。士兵躬身领命,随即往城墙下跑去。不多时一只雄鹰从部落中,往天上飞去。

东胡仆从军后方的一座高坡,兰正卿见雄鹰飞向天空,对着前面骑着战马观看战况的周勃提示:“将军、从前方部落中飞出一只雄鹰,似乎正在传递着什么信息。要不要我军放出几只鹰,前去拦截“。

“不用、本将要的,就是他们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周勃看着前方冒着箭雨,攀爬城墙的士兵神情渐渐凝重。但想到韩信所部现在面临的情况,随即把心一横。

周亚夫看向周勃,在马背上对着他一礼:“父亲、孩儿请命,率领左翼兵马出击“。

“将军、属下请命,率领右翼兵马出击“。见周亚夫请命,兰正卿也不甘落于人后。

周勃没有转身,话音顺着风飘来:“准、两人同去,攻东、西两处城门“。

“诺“。两人躬身一礼,随即重重拍打马背,带着左右两军扑向东西两处城门。

看着两支大军渐行渐远,周勃转头看向陈平:“本将不夺下此处部落誓不收兵,愿请军师率领一千弓箭手以及一千步卒压阵,督战我部,不知可否“。

“诺“。陈平并未多言,随即一礼躬身领命。

周勃重重一拍马背,带着大军如潮水般涌了过去。时间在不知不自觉流逝,从黑夜到白昼。部落如被巨浪拍打,渐渐不支。

一支汉军旗帜插向城墙,紧接着无数物质被源源不断往汉城方向运去。

第一百零四章匈奴断粮

东胡大型部落二十里之外的一座营地,匈奴右贤王坐在中军大帐的主位之上,一丝怒容浮现于脸上:“我军在此地已有半月,却毫无进展,着实可恶“。

“敌军主将狡诈据城墙而守,我军大部分是骑兵,不善于攀爬城墙作战故此才会一筹莫展“。匈奴右大将从席位上站起来,对着右贤王解释。

匈奴右单于目光看向右大将,强压着心中那一丝火气:“本王不需要听什么理由,三十五万大军进攻一个只有十五万兵马驻守的部落,半月下来居然毫无进展。若这事情让王庭知道了,单于会怎么想“。

“贤王息怒,末将明白“。右大将连忙请罪,要不是顾忌强攻之后损失太过于严重。无法在此战之后,对中部草原形成有效的统治。又何苦打的,这么束手束脚。

匈奴右贤王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又何尝不知道他的想法:“此时最为紧要的事情,就是我军应该如何破敌“。

“猛攻之法不可取,我部现在只有三十五万大军。如果发动猛攻,必定会损失惨重。到时候驻守中部草原,又如何抵御心怀鬼胎的娄烦一族“。一名文官从席位上站起来,对着右贤王一礼。

又一名文官出言附和:“虽林胡一族臣服我族,但他有义渠在侧,所以指望不上。若中部草原空虚,娄烦恐怕立即就会出兵来袭“。

“若是围而不大,两军僵持。静待敌人粮尽也不可取,毕竟部落之中可有东胡不少的后勤物资“。

“为今之计只能用计奇袭,方为上策“。

“奇袭只怕不易,末将观敌方主将,只怕不是易于之辈“。

“坚壁清野,因地势而布防,或守或攻总能恰到好处。想要不在猛攻的情况之下,短时间取得胜利,只怕会很难“。

“贤王、下官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敌军,是否还有援军“。

此言一出帐中文武尽皆哗然,时至如今都还没弄清楚。这支突然冒出的汉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援军?匈奴右贤王陷入沉思之中,良久目光扫视帐中文武,喧哗的帐篷瞬间变得安静下来:“敌暗我明,若这股势力,兵力雄厚。为何在我军和匈奴决战之时并未出现?由此推断,这股势力的兵马或许并没有多少“。

“不知贤王想过没有……“。文官对着匈奴右贤王连忙解释。

脚步声响起,打断了帐篷中的对话,一名匈奴士兵急急忙忙走来对着右贤王躬身一礼,把手中的竹简举过头顶:“左大将急报“。

帐中文武官员的目光,全部看向士兵手中的那卷竹简。匈奴右贤王好似想到了什么,连忙从席位上站起。急急忙忙走了过去,一把将竹简拿了过来。

竹简缓缓打开,手下意识的一颤,竹简险些掉在地上。匈奴右贤王平复心情,转向帐中文武官员:“这股势力当真是不简单,先断东胡粮道,于是东胡大军在我部和他们的夹击之下大败。接着又想断我军粮道,区区十万兵马本王何惧之“。

“贤王、左大将不是在和东胡兵马交战吗?“。匈奴右大将听着右贤王的这番话,双目满是不解。

匈奴右贤王把手中的竹简递给右大将:“左大将来报,这支东胡兵马打出的就是前面部落守军的旗号“。

“妙计、真是妙计,只可惜他们的牙口不好。这里有十五万兵马,围攻我北部大型部落的也只有十万。在加上又和左大将所部打了几场恶战,只怕兵力大损。贤王何不分兵,一举解北方部落之围,在携大胜之威顺势攻下眼前的这座部落“。右大将的脑海闪过一个念头,随即侃侃而谈。

右贤王沉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