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城市闯战国 >

第15章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15章

小说: 带着城市闯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宦官骑着马,走向马车旁对着里面心禀报:“大王、太子带着诸位公子以及百官,都在前面等着呢“。

“前面?已经到东门了?“。车外的话打断了思路,赵种下意识的反问。

宦官的声音,又从车外飘来:“回禀大王,现在已经到了“。

“儿臣、臣等恭迎大王回宫“。宦官的话音一落,车外铺天盖地的恭迎声传来,赵种稍稍平复下心中的火气。

早有宦官恭恭敬敬的打开车门,赵种随即走了下去:“众位请起,寡人不在的这段时间,有劳众卿辅佐太子操劳国事,寡人感激不尽“。

“谢大王、臣等愧不敢当“。太子带着百官纷纷站起,连称不敢。

赵緤对着赵种恭恭敬敬一礼,语气中满是关切:“听父王提起归国,孩儿高兴的一夜未睡。边境苦寒,不知道父王的身体是否还好“。

“不知父王此次会盟,和燕王相处的可还愉快“。赵范见状也不甘示弱的显示出自己的关心之意,同为大王之子,又怎么能甘于人后。

听见赵緤和赵范提起这件事情,赵王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目光从两人的身上转移到太子哪里,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第二十三章问罪赵无铭

见到赵种的目光,赵语连忙恭恭敬敬的一礼:“父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不顺心?语儿你寡人想建一座高台,就真的错了吗?居然值得燕王冷嘲热讽“。赵种想到会盟的事情,脸色渐渐沉了下去。

赵语沉思到底怎么样才能解开赵种心中的怒火:“父王建立高台,本来就是为了,彰显我大赵的军威。燕王不高兴,也属于正常“。

“正常?我看燕王这是嫉妒。嫉妒我赵国,同时也嫉妒寡人。北方的异族,好不容易无力南下。在我们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的时候,它燕国却因为地处偏僻,实力为七国之末。所以才酸溜溜的什么比兵力之多寡,比不过齐国。比国土之浩大,比不过楚国。比弓弩之锐利,比不过韩国。比步卒之勇武,比不魏国。比国内尚武之风,比不过秦国。笑话、寡人才不上他这当,高台寡人建定了“。越想赵种越感觉是这个道理,好一个燕王没想到居然这么心眼,此仇他日必报。

赵緤看向赵范,好似明白了什么,随即两人递给对方一个眼神。赵范上前一步,对着故作无意间的询问:“父王、儿臣从封地返回的时候,听邯郸城中有人传言。嫣儿妹妹已经返回燕国,不知道父王在路上遇见了没有“。

“燕国的渔阳云氏,寡人又岂止遇见了“。刚刚下去的一点怒火随即再次升起,赵种想到渔阳云氏一声冷笑。

赵緤心中大定,看来此事果然和他们两人所想的一样:“听父王之言,难道父王不仅遇见了渔阳云氏,还……“。

“还?那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当年他们来我邯郸避难,寡人厚待他们。如今寡人返回邯郸,在路上遇见渔阳云氏,把关于高台的事情告诉他们。结果他们不仅没有指责燕王,反倒寡人的不是,你他们是不是白眼狼“。赵种越越气愤,当初真是瞎了眼了,居然如此厚待他们。

赵范心中一喜,连忙接过话:“父王所言在理,大哥、二哥不如我们告诉一件喜事给父王消消气,你们感觉如何“。

“哦、喜事?既然是喜事,你就不需要征得他们的同样,直接给寡人听就好“。赵种有些惊讶,目光看向赵范既有疑惑也有期待。

赵语好似感觉到了他们要什么,想阻止却找不到借口,思来想去偷偷把目光飘向身后的宦官。

宦官会意,随即向后面递了一个手势。有人好似得到命令,偷偷摸摸的离开迎接的队伍,一溜烟的往邯郸城中跑去。

赵范故意清了清嗓子,对着赵緤和赵语一笑,又看向赵种:“父王您去会盟也许不知,就在十天前。我和兄长们在薛谦薛都尉府中,看见四弟乘坐战车,带着步卒前来赴宴“。

“战车?步卒?赴宴“。每一个词,心中就多一点惊讶与疑惑。赵种目光扫视眼前的三位儿子,与他们身后的百官,好似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赵緤连忙接过赵范的话,一脸笑意的看向赵种:“父王三弟要和您的喜事,还在后面呢“。

“还在后面?范儿你继续下去“。赵种压下心中的那些疑问,耐着性子吩咐赵范继续下去。

赵范连忙一震神色,目光偷偷看了一眼赵緤,随即继续往下:“宴会之后,我们一同游猎。四弟勇武过人,猎杀了两头猛虎以及一头巨熊,所以儿臣才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听见赵范起这件事情,百官想到自己孩子的那些话,连忙出言恭贺。

“启禀大王,三公子所的事情,臣也听家中犬子提起过。都四公子勇武过人,带着十名步卒就猎杀了两头猛虎,以及一只巨熊“。

“臣听这件事情的时候还不相信,专门去太子哪里求证,这才深信不疑“。

“大王您是没有看见,那两头猛虎威武雄壮,那只巨熊又体型庞大。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臣恭贺大王,获得如此勇猛的佳儿“。

此言一出,百官同时醒悟纷纷一礼:“恭贺大王,获得如此勇猛的佳儿“。

“我赵国能有如此勇猛的公子,寡人与众卿同喜“。虽然赵种有许许多多的疑问,但是在百官的恭贺之中,也只能暂且压下。

百官看向赵种再次齐声:“我赵国既有如此勇猛的公子,何愁不能制霸天下“。

“制霸天下“。四个字一出口,赵种嘴角出现一丝笑意,这可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

赵緤眼看事情的发展就要出乎意料之时,连忙看向赵范。

赵范心领神会,对着赵种再次一礼:“父王是不是有些惊讶,为什么四弟会赴宴、为什么四弟有战车、为什么四弟有十名步卒“。

“寡人也很好奇,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他是不可能有这些东西的。还有薛谦,他的府邸难道是在城外“。一个个疑问,在赵范的询问之下从心中浮现。赵种顺着他的话,询问出来。

百官听闻感觉话锋不对,一时之间面面相窥。赵緤连忙出言,对着赵种解释:“据儿臣所知,四弟之所以有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因为渔阳云氏。十天前太子带着一封云嫣的竹简,前去城外寻找四弟。第二天四弟就乘坐战车带着步卒,前往城中薛谦、薛都尉府中赴宴,所以才在游猎之时一鸣惊人“。

“渔阳云氏……原来是这只白眼狼在搅风搅雨,是谁、是谁让这个逆子入城的“。听见渔阳云氏这四个字,赵种的火气突然涌了上来。当初赵无铭大闹祭祖大典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弑母之仇者寡人?难道你这逆子想凭借着个人的勇武,想像百官证明有你弑父的能力吗?。

见赵种突然大发雷霆,百官心中一沉。赵语的深深的看了一眼,站在自己旁边强忍笑意的两位弟弟,心中五味俱全:“父王“。

“住口、城中将士要是没有你监国太子的命令,又怎么敢眼睁睁的看着那逆子进城。此事寡人以后再找你清算“。见赵语开口,赵种直接一顿训斥,目光扫视前方。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随即对着左右的将士大声吩咐:“传寡人旨意,把那逆子给我带过来“。

“遵旨“。一名将领躬身领命随后带着数百禁军,往赵无铭居住的方向奔去。

第二十四章重责

沉重的脚步声传来,一名名身披铠甲的禁军士兵把赵无铭的房前围的水泄不通。中年将领看着站在前面的孙不二以及那十名亲兵,突然露出一丝争锋之意。

以将领的眼光不难看出,前面站着的都是千里挑一的勇士,面对数百名身披重甲的禁军不仅不惧怕,反而敢持枪对持。要不是考虑这一次是奉大王旨意,还真想和他们较量一下:“大王旨意,诏四公子前往东门见驾“。

“既然是大王的旨意,只要派遣一名使者传达就好,可是为什么要让禁军佩剑前来“。青雀和范顺看着气势汹汹的禁军,下意识的往孙不二的后面退了退。

将领也不理睬两人,对着门继续大喊:“四公子还请你速速见驾,要不然就别怪末将不客气了“。

话音一落禁军拔剑,霎时利剑出鞘之声不绝于耳。孙不二和十名亲卫的掌心,不由得冒出丝丝细汗。

此时门突然大开,赵无铭身穿锦袍,腰间佩戴公子之剑目光直视眼前的禁军:“申屠将军、十年不见你请人的方式,任然是这么霸道“。

“是不是霸道本将不知道,本将只是知道,这十年未见,四公子猎虎杀熊到是越发的威武了“。申屠休虽然对着赵无铭一礼,可语气中却没有半点恭敬。

赵无铭看向申屠休,心中怒火不停的涌动。目光中好像有一股,一往无前的力量:“十年不见,看来我那父王还是这么的心谨慎。申屠将军、你气势汹汹的带着禁军,包围本公子的房屋,可是来杀我的?“。

“四公子是大王的骨血,末将怎么敢行大逆不道的事情“。此言一出禁军士兵心中一颤,纷纷把青铜剑收入剑鞘之中。申屠休连忙躬身再次一礼,语气也随即变软。

赵无铭得势不饶人,继续质问:“既然不是带着大王的诛杀令,你们不仅包围本公子的房屋,还拔剑相迫。难道是欺负我们大赵王室公族无人?竟然容你等在此放肆。就算本公子死了,那也是赵王赵种的第四个儿子。应该以公子之礼下葬的赵国四公子,又岂是你们能为所欲为的“。

“末将不敢,只是……“。听着赵无铭的厉声呵斥,只感觉一股肃杀之气迎面扑来,好似身处千军万马的包围之中。申屠休在心中懊悔不已,眼前的四公子。哪里有十年前在宫中的那种懦弱之气,看来还是自己太大意了。

不等申屠休完,赵无铭一声冷笑。看着眼前的禁军,对于那位没有见过面的父王,好感度瞬间为零:“只是?仅仅只是一次见驾,你们居然敢拔剑请一位公子?难道你们是想向列国证明在我赵国,公族已经弱到了这样的程度吗?“。

“末将莽撞,还请公子恕罪“。当初的三家分晋,不正是因为公族没落这才被分为三国的吗?。想到这件事情的后果,申屠休和禁军突然跪地,以求恕罪。

赵无铭懒得继续和他们计较,随即带着孙不二以及青雀、范顺往前面走去。

申屠休大舒一口气,偷偷平复下心情,带着数百禁军跟在赵无铭一行的后面,也往东门方向走去。

一连串的马蹄声响起,赵种停止了话语,抬头正好看见翻身下马的赵无铭,随即脸色一沉:“来啊、给寡人把那逆子带过来“。

赵种身边的禁军得令,走出两名身披重甲的禁军士兵,押着赵无铭就往赵种的面前走去。

面沉似水的赵种看着眼前的赵无铭,目光如一道道寒冷的刀锋:“是谁让你进入邯郸城的?难道你忘了寡人的旨意了吗?“。

“身为赵国的四公子,居然被禁军押着面见赵王,这天下间的怪事还真是让人应接不暇“。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闪过,一双冷漠的眼睛从心底浮现,赵无铭下意识的一声冷笑。

听见赵无铭如此不知好歹的话语,赵种怒极反笑:“好一句赵王,你等会是不是还要像十年前。在祭祖大典上,指着寡人出同样的话,弑母者寡人“。

“赵王要是心生忌惮,可以赐我一死。昔年晋国忌惮公族势力庞大,自己亲手摧毁公族,才有三家分晋之事。我赵国既然是如此得国,赵王为什么不赐死我,然后效仿之“。一股无名的情绪蔓延在心中,赵无铭挣脱禁军的束缚。头发不知道在何时已经散乱,双目直视赵种。

赵种怒视赵无铭,双目渐渐泛红显然以是怒极:“你既然一心如此,寡人又怎么能不成全你这一点的心愿,来啊……“。

“大王不可“。

“王若无缘无故杀公子,则我赵国尽失民心“。

“若诸国得知大王无缘无故弑杀亲子,必会以暴而称之“。

“诸子百家之中的史家弟子,游走天下诸国。若他们听闻之后,把这件事情记载到史策上面。大王无端杀亲子,那让后世的人,怎么样看待我赵国“。

眼见赵种就要下旨诛杀,百官连忙相劝。无罪而诛公子,此事万不可为。

听着一声声的劝诫,赵种强制压下心中的怒火,十年前不杀这逆子又怎么不是因为这些顾忌。要是仅仅只因为子骂父、父就杀子,那自己不仅会失去民心与军心,恐怕就连在列国之中的名声都会臭不可闻:“十年不见你这逆子,到是越发的尖牙利嘴了“。

“全拜赵王所赐,无铭愧不敢当“。赵无铭毫不示弱的看向赵种,得罪赵王的后果?那就是一个笑话,难道他还能让自己过的更惨吗?至于王位,那区区赵王又比得过汉王或者汉皇霸气吗?。

看着赵无铭的态度,赵种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再次升腾起来:“好、好一个逆子。你是不是认为寡人不敢杀你?你就有恃无恐了“。

“不敢、十年孤苦凄凉,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