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牧场主 >

第48章

大牧场主-第48章

小说: 大牧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警察还算客气,让宾利从公交车道上先走,反正公交车还堵在后面。

    其他司机见怪不怪,因为这里是纽约,好像有钱人享受特权是应该的。

    有个黑人堵车耽误自己事情,和警察争论不休,老警察觉得他有袭警嫌疑,立马拔出枪,周围很快静下来。

    往前道路变得通畅,十多分钟后到达曼哈顿艺术古玩中心,韩宣往外看去,两边有不少画廊和古董店,还有家博物馆建筑十字路口拐角。

    和在潘家园玩时候不同,这里没什么小摊贩,至少也是几平方的店铺,卖些“工艺品”给游客。

    从二十多层老楼旁巷子开进去,将车停到地下停车场,搭电梯上到三楼,门刚打开,几百平店铺进入韩宣视线。

    里面跟珠宝展览会一样,各种古董锁在橱窗中,纯白灯光打在上面,玻璃看起来很厚实,拐角监视器跟着他们俩移动,黑衣大汉将铁门打开,发出轻响。

    不知怎么的,韩宣脑袋蹦出昨天电影里某种交易画面,幸好还有其他顾客端着香槟闲逛,这才打消他的顾虑,心里感觉好笑,自己可是亲孙子。

    最前面放着个二十多厘米青铜器,韩宣看了眼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朱雀造型特征太显眼了,走过去瞧瞧,上面明码标价,六十五万美元。

    韩老爷子除了做生意,就这么一个爱好,大概是以前来过,专挑新货仔细看。

    韩宣来到他旁边,里面是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别问韩宣为什么认识,标牌上用中英双文清楚写着呢。

    再不认识,底下还有日文。

    “这东西我知道,89年时候在香港卖了2035万港币,现在才卖220万美元?”韩老爷子嘴里嘀咕着。

    韩宣接口说道:“现在汇率一比七点七五,算下来还便宜了?”

    “差不多吧,拍卖价格有虚高。”对孙子说完招手:“女士?请把这个拿给我看下。”

    “先生,你真有眼光,前两天刚到的,很多人都来问过它。”

    韩宣听到她说话,摸了摸下巴。

    “这下像在潘家园了……”
………………………………

第78章 买古董不捡漏

    中年女人招手叫来主管,两人各自拿把钥匙,共同打开玻璃橱柜。

    带上手套,细心把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捧出来,递到韩老爷子手里。

    这里古董都上过保险,并没有说什么放下再拿的行话。

    古董都是在这里寄卖,每件店主能拿买家百分之二,卖家百分之五的纯利润,有钱人脾气都古怪,万一强硬起来,觉得是在看不起他,立马就走人,熟鸭子不就飞了?

    经济不景气,卖古董的人多,买的人少,再说也分是谁买,中年女人看了眼老爷子,嘴里轻声说道:“已经给亚尔弗列德老板打过电话,他就在不远处,让我问候您,韩先生。”

    “真是个帅气的男孩,这是您孙子吧。”主管模样的男人,俯下身子:“韩宣,请问你要喝什么,我帮你去拿。”

    “水就好,谢谢你了。”韩宣说道,目光看向爷爷手里的釉里红大碗。

    女人安静站在一旁,双手重叠放在腹部,穿着深灰色职业装,很有修养的样子。

    也不知道老爷子懂不懂,反正韩宣觉得他看的很认真,半晌出声:“帮我介绍下它吧,卡米尔。”

    听见顾客询问,女人熟练开口:“它是在华夏明代,朱元璋国王执政时期烧制成的。”

    原话差不多是这样,韩宣总觉得怪怪的,自动脑补成皇帝,只听她继续说道:“工艺和烧制青花瓷一样,只不过把钴换成铜做呈色剂,两者花纹图案也差不多。”

    “元朝中后期,釉里红的特点是颜色暗淡,仔细看有些发黑。这件颜色很纯正,由于是国王自己使用,数量非常稀少,现在瓷器行情很不错,它之前在香港拍卖出现过,手续很齐全。”

    老爷子翻看完碗底釉料,交到卡米尔手里:“帮我包起来吧,等下一块结算,你们老板什么时候来?”

    “抱歉先生,他马上就到了,请去休息几分钟,吃点东西怎么样?”

    “算了,我再看看吧,不用管我。”挥挥手,老头说道。

    “好的,有需要请叫我们。”

    等卡米尔离开,韩宣小声问道:“不还价?也不检验?”老爷子迷糊了:“为什么?不都是这样吗,等下会给我发票,出问题来找他们就行。”

    韩宣默然无语。

    以后回国旅游是必然的,心里想出去逛街,可要看好老爷子才行,万一天价买个现代工艺品,当猪宰完之后,他们可不认发票,这叫什么来着,对了,打眼!

    整个大厅七八十件藏品,有一半都是从华夏流传出来,当真是艺术无国界,谁拿在手里算谁的,往上追溯百年才能找到苦主,有本事让他来找我要回去。

    独自转了圈,看得出来,这里都是些精品,连法国画家保罗-塞尚的《玩纸牌者》也在这里出售,透过厚厚玻璃往里看,12后面跟七个零。

    好家伙,一点二亿美元,漏是別想捡了。

    等它升值这段时间,韩宣有上百个办法,能让这么多钱翻几倍,太不划算。价格标牌一个个看过去,不时咂咂嘴,感叹83年一出生就过来才好,这几年古董价格涨得太快,总感觉有些亏了。

    幸好还不算晚,古董生意就像股票,而现在是牛市,涨到这个价格,人们总担心会往下跌。

    自以为聪明,想趁高价出手的不少,他们可不像韩宣,知道以后不是高价,是天价。

    大概是把买古董当成放松,就像平常人没事洗个桑拿,出去散个步,韩老爷子左顾右盼,寻找心仪的古董。

    此刻正抱着清乾隆料胎画珐琅彩黄地浮云飞凤牡丹纹包袱瓶不放开,看来又要落到他手里了,男主管在他旁边介绍着,脸都笑皱了,这可是一大笔提成。

    书画区大部分是西方油画,韩宣站在其中一幅跟前,看了好久。

    卡米尔以为他喜欢:“这是美国新锐画家的作品,并没有多少历史。”

    韩宣扭头问她:“塞西莉亚夫人对吧,我认识。”

    伸手接过韩宣递来的杯子,卡米尔知道这桩生意落空了,自己认识画家,当然不会再来买,笑着开口:“是的,非常出色,这两年她的画一直都供不应求。”

    “那这个呢,这张是什么?”指着柜子里半遮掩的书法字帖,韩宣问道。

    “华夏宋朝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它太长了,加上其他收藏家写的字和印章,总共有十五米。”

    仔细想想清明上河图似乎才五米多,虽然是毛笔字,但也太长了,尤其还是宋朝保存至今,大声喊道:“爷爷!这边!”

    韩老爷子回过头,左手拿着刚才的珐琅彩包袱瓶,右手抱住青花九龙在天天球瓶,往这边走过来,男主管眼睛都笑没了。

    韩宣见到愣了愣,心想怎么又多出一个,还真当是买白菜了。

    “叫我干嘛?”老头发现抱两个太重,看起来也傻,都递给那男的,拍拍手问道,似乎很是过瘾。

    “你看这幅字,宋朝的,十五米。”

    “谁写的?”老爷子嘴里说道,目光看向卡米尔,她也不清楚,望着主管。

    主管正傻眼,身后传来洪亮声音:“是黄庭坚的《砥柱铭》,有位宝岛收藏家从RB有邻馆买来,放到我这里试卖的,你想要2200万美元拿去,韩。”

    顺着声音往后看,韩宣发现个跟爷爷岁数差不多的老头,应该就是这里老板亚尔弗列德,正往这边走过来。

    韩老爷子迎上去和他拥抱,嘴里说着:“真是黄庭坚的?”

    “恩,几十年前就在有邻馆藏着了,我派人问过,错不了。”亚尔弗列德摸摸韩宣脸蛋:“经常听韩说起你,第一次见面,想要什么就拿去吧,你爷爷是我常客,算是见面礼。”

    韩宣下意识看向保罗-塞尚的《玩纸牌者》。

    “……”

    亚尔弗列德哭丧着脸:“你眼光倒是好,这个不行。”

    “帮我一起包上吧,所以这次叫我来,是有什么好东西?”老爷子隐秘对韩宣使个眼色,撇撇不远处玻璃柜台。

    “当然是有好东西。”

    亚尔弗列德说道:“跟我过来,为了留给你,我都把它收到保险室里了”

    “所以想好了吗?你想要什么?韩宣”

    “那个!”

    这下回答倒是快,老店主转身看了会儿,点点头答应下来,让卡米尔拿给他。。。。。。。
………………………………

第79章 帝国大厦等你来跳

    绕过圆桌酒吧台。

    韩宣拿了片西瓜放进嘴里,右手摸着亚尔弗列德送给他的小礼物。

    触感圆滑温润,大概有200克左右重,一两田黄一两金,那是老早的说法,如今它的价值,还没真正体现出来,明十七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就这么被送人,不知道再过些年,这位老板会不会躲在家里哭。

    很快韩宣就不这么想了,他早就被保险室尽头,柜子里的那个东西给惊呆了。

    这下亚尔弗列德先生未来不是哭,帝国大厦顶层都给他留好位置,直接跳吧。

    瓷器上的题材很少有故事情节,古代华夏文人也很少画带有情节的。

    画出情节的画都是国宝,比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鬼谷下山”是著名的历史军事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纷起,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军事人物。

    王羽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军事奇才,号称“鬼谷子”,大名鼎鼎的孙膑就是他徒弟。

    当时燕国和齐国交战,孙膑是齐国这边的领将,被燕国给俘虏。齐国求他的师父鬼谷子下山救徒,青花罐画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

    画有人物故事情节的元代青花罐,非常罕见,全世界仅有八个,本以为自家老头买到“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算是走了狗屎运,花光今生运气。

    没想还有能来回踩的人。

    面前这个不是大罐,是梅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这样的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个,做工比鬼谷子下山大罐更加精美。一个在金陵市博物馆,当成镇馆之宝,号称十亿不卖,除了眼前这个,还有一个流失海外,下落不明。

    凑到柜子前观赏它,此前这件梅瓶几十年没有出现,不由有些眼热,想提醒老头把它买下来,等看到爷爷眼神,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韩老爷子眼睛都已经发光。

    “怎么样,就说是好东西吧,我这么多年卖出去的华夏瓷器不少,像这样精美的还真少见。”

    亚尔弗列德从口袋掏出把钥匙,打开厚重玻璃门,继续开口:“上个月刚看到这件元青花,我就想起你了。”

    “梅瓶是从哪来的?”老爷子静下心,梅瓶基本上都是明代高等级墓葬的陪葬品,比如金陵那件,是1959年从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墓发现,来路不明怕有麻烦。

    “韩,我是不会骗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它就离开华夏,是个RB人送过来卖的,你知道,在美国价格要高点。”

    亚尔弗列德耸肩说道,本来不应该透露卖家消息,可这买古董跟批发似的老顾客,自然不能按常理来算。

    韩老爷子戴上手套,仔细看了很长时间,像是拿不定主意,跟卡米尔要来放大镜,一处一处观察细节。

    旁边几个人安静等待二十多分钟,老头终于站起身,扭头问道:“那个RB人要价多少?”

    心头一动,问价格就是要买了,亚尔弗列德跟他做了十多年交易,很清楚这个华人老头的性格。

    “3000万美元,他要价3000万美元,这次我收他8%的提成,你的那份可以不要。”

    韩老爷子歪嘴,被抢去自己再买,等于白送那人钱,不过心里是真的喜欢这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错过了可能这辈子都再也遇不到,总不能指望他发挥人道主义精神,不要钱送回来吧。

    “我那鬼谷子下山图罐才多少钱?他要的价格也太高了,刚才黄庭坚的《砥柱铭》只有一件,2200万我认了,这东西有三个呢!”

    亚尔弗列德愣了几秒,反应过来老头是在耍无赖,哭笑不得:“你给我个价格,我去打电话问问他。”

    “2500万。”

    “不,2400万。”

    “……好吧好吧,等下告诉你结果,卡米尔、艾丹,你们把梅瓶带出去吧,韩先生买下它了。”

    韩宣暗地里翻个白眼,爷爷套路还真被人给摸得透熟,现在只剩价格问题,估计能便宜点,但也差不到哪去,幸好总的来说还是赚。

    把田黄石装进皮衣口袋,伸手轻抚梅瓶,学着英国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