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 >

第424章

新宋-第424章

小说: 新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管不到的事情,他都不能漠然视之,何况,在名义上,他还是“应当”管得了的。
  “三千多人……”段子介的语气,仿佛是在自言自语。
  “什么?”蔡京没有听清,追问了一句。
  “三千多人。”段子介抬起头望着蔡京,苦涩地说道:“今年,不到一年,皇城司办了一千多件案子,三千多人牵涉其中。现在审完的,只有三成,还有七成还拖着未办。结了的案子,定罪的不到二成……相比而言,舒亶不算什么。百姓不比品官之家,官司缠身,就算最后被判无罪,许多人家也已经被闹得家徒四壁了……”
  段子介如同白开水一般地说着,平平淡淡,声音没有任何的波动,但众人却听到心里发紧。蔡京对百姓的生死并不关心,却是一直盯着段子介的眼睛看,仿佛想从那双茫然的眼睛中,看穿段子介的内心。
  “皇上曾经亲口说过,皇城司之设置,本只是为了防止兵变,最初只管军政。但如今已有卫尉寺与职方司,这皇城司却为何还要保留?勾当皇城司本来有四到七名,内侍与武官参任,互相制衡,为何今日皇城司之权力反集于一人之手,其余几个勾当只能唯唯而已?祖宗之法,皇城司本当受在京房辖制,为何今日在京房竟不敢以一纸公文至皇城司?”段子介自顾自地质问着。
  “本朝制度周密详备,本来皇城司不当成存在,即使存在,也不能为恶,更不敢似今日这么般为非作歹。”桑充国忽然接过了段子介的话,“但任何良法存在、发生作用,都需要有人敢去维护它。真宗之前,皇城司本可以四处探事,只因士大夫抵制,察子到了地方,便被绑送京师,甚至直接杖毙,真宗时遂下诏皇城司探事不准出开封府界,从此便成为定制……”
  “桑山长说得极是。自古正进则邪退,邪胜则正退。今日奸佞能如此猖狂,是我辈之过。田烈武一介武夫,尚敢为国不惜性命;我辈却只会斤斤计较得失利害……”吕大临慷慨激昂地说着。
  蔡京把目光移向王谷,却见王谷也正在看着他,二人目光相接,互相苦笑了一下,各自转过头去。蔡京手里端着酒盏,中指轻轻敲击着杯面,心里翻来覆去地想着刚才那个冒出来的念头——段子介是在京房同知事,他可以安排皇城司兵吏的轮调。太府寺左藏库是大宋最重要的财库之一,按新官制,左藏库历来都要由皇城司派出两名亲事吏监督,半年轮换……如果……
  蔡京又瞥了段子介一眼。如果段子介肯帮忙,又能找到可以收买的亲事吏的话,他就可以看到左藏库的出入账目。有了这个账目,蔡京就可以估算出方泽们挪用了多少公款……他又看了一眼王谷,倘若能够得到司马光的支持的话,果真大干一场,也不是不可能的!看看杨时、吕大临,便是让他们与吕惠卿同归于尽,他们只怕也不会迟疑。
  旧党也已经被逼急了。蔡京在心里说道,“必须要设法见一次司马光!”
  
  第八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
  第三十一节
  
  熙宁十七年十月一日烧衣节。吕惠卿早早起来,小妾一面服侍着他更衣洗漱,一面笑道:“相公说这是不是好兆头,昨日园子里面,竟开了几朵花……”
  “十月孟冬,民间叫小春,开几朵花不值得大惊小怪,过几日天气转寒,便凋了。”吕惠卿挑了挑眉毛,淡淡说道,“官家的风疾越来越严重,叫了几个老太医回来看病,也拿不出好法子。昨日政事堂已颁下敕令,向全国求医……这个当儿,不该说的话,你不要乱说。”
  “是,相公。”小妾连忙欠身答应了,继续认真地给吕惠卿梳着头。
  铜镜里,吕惠卿蹙着眉头,心事重重。
  十天前,王厚与慕容泽带了一批火箭与霹雳投弹,先行去了益州,说来也奇怪,九月底,益州的局势好像平静下来了。但这种安静,让吕惠卿非常的不安,但高遵惠、高遵裕也罢,陈元凤也罢,都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难道益州这一关,真的就能这么顺利地熬过去了?
  益州之外,从汴京到陕西,也有令人感到宽慰的消息。物价依然上扬,但涨价的幅度开始变小;交钞的信用越来越低,但交钞对铜钱的比价缓慢下跌之后,似乎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稳定期。吕惠卿与薛向商议过后,认为这可能与秋收与秋税有关。
  从目前各路报上来的情况来看,东南诸路都是丰年,这被各大报纸广为报道;加上为了平抑汴京的粮价布价,韩忠彦在汴京由开封府敞开卖粮卖布——粮价布价一旦稳定,其余的物价,涨势也就得到了抑制。
  而另一方面,政事堂也再三颁布敕令,严令各地官府不得拒收交钞。宋朝的旧制,原本除了东南诸路从十月一日开始征收秋税外,北方诸路都是从九月一日起纳,但因陕西、河北、河东、益州如今都是享受边境区待遇,可以迟至熙宁十八元月十五日之前征纳完毕,因此这几路的秋税,百姓实际交纳的日期也是十月以后,只有极少数富裕地区,才可能在九月份就把秋税收上来。有了九月下旬政事堂的敕令,交钞的价格也暂时稳定下来——不过,秋税是以征收粮食等实物税为主,钞钱为辅,朝廷回收的交钞有限,且百姓也要看着下面的胥吏来征税时究竟是什么打算,断不肯轻易相信几道敕令……因此,情况也只是暂时稳定而已。
  吕惠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益州路、陕西路、河北路,都只是中等年份的收成,少数地区甚至还需要赈济。偏偏又是这些地区承担着苛重的供给军需的重任!
  但无论如何,吕惠卿也承认老天实在是帮了自己一把。这让他在与旧党的斗争中,维持住了自己的优势。
  高太后忽然令韩忠彦与陈衍去看望司马光,令得旧党士气大振;吕公着离奇失踪,朝中已有官员怀疑是舒亶谋害了吕公着,舒亶也非常狼狈——说吕公着畏罪潜逃,那是没有人相信的;说吕公着畏罪自杀,那他自杀总不能连去押解他的使者也一起自杀吧?说被强盗劫杀,却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更不可思议的是,查阅沿途州郡五年来的卷宗,当地竟没有强盗出没的记录!舒亶只好把失踪地的州县长官与驿吏抓来应付;而司马康更是个硬骨头,用尽百般手段,也抵死不开口,朝野质疑之声越来越大,舒亶已有点焦头烂额。更糟糕的是,王安石离汴京已经越来越近了。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吕惠卿再也承受不起益州的任何风吹草动了。王厚与慕容谦离京前,吕惠卿亲自送出万胜门,亲口许诺满足他们一切要求,又给他们许了无数功成封赏的诺言,千叮万嘱要他们持重用兵……但即使这样,吕惠卿还是无法放心,他甚至有点后悔——王厚与慕容谦毕竟是石越的人,而石越又是如此的不可靠!
  而更让吕惠卿无法高兴的,还是高太后的举动。
  与那个逆子不同,吕惠卿一点也不信任雍王赵颢。尽管在朝野之中,雍王有着“贤王”的美誉,但朝中大臣同样也认为“二王皆贤”!与其选择自己绝无好感的赵颢,还不如拥立曹王赵頵……但这么做谈何容易?赵頵完全没有自己的势力,一向谨小慎微毫无野心。不过,这很可能反而是赵頵的优势。若事情走到必须立长君的地步,朝中大臣与向皇后都未必会选择野心勃勃的赵颢。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野心勃勃、苦心经营的藩王被朝中大臣抛弃的事。
  若是天上掉下一个皇帝的宝座给赵頵,赵頵还能不对他吕惠卿感激不尽?
  只是,在现在的局面下,吕惠卿已没有精力来对付赵颢,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查出吕公着的下落,撬开司马康的嘴巴!
  要抢在皇帝驾崩之前,至少将司马光逼出汴京,这样吕惠卿才有信心掌控皇帝驾崩后的局势。皇帝病情转重,烧衣节,本来应当给百官授衣,赐给木炭等物,并且举行大宴会,但今年的烧衣节,却没有任何人有心思来搞这些事情了。政事堂除了维持大宋朝的正常运转以外,就是给皇帝求医、祈祷——今天,吕惠卿就要替皇帝去大相国寺祈福。那些旧党还真是无孔不入,有人还想趁机请求大赦天下……“相公……”小妾的唤声让吕惠卿猛地回过神来,他这才发觉头已经梳好了。他站起身来,隐隐约约听到外头传来吕升卿的声音,似乎是在询问自己好了没有。
  “大相国寺!”吕惠卿在心里轻轻哼了一声,一想起大相国寺,他总是会想起智缘,于是又会想到王安石与石越……汴京城东南,陈州门附近。日出时分。
  蔡京坐在某座酒楼楼上临窗的位置上喝着酒,眼睛却一直注视着窗外的街上——顺着他的视线,可以看到一座在汴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建筑,那店铺外面的招牌上,写着“永顺钱庄”四个大字。
  蔡京在心里计算着时间,今天是烧衣节,朝中的重要官员都会随吕惠卿、韩维一道,分道去重要的寺观给皇帝祈福,汴京城的百姓,也会出城扫墓。当吕惠卿率领大臣们走进大相国寺的时候,便是动手的时候了。
  固子门之会的当晚,蔡京就向王谷提出要设法求见司马光一面。第二天,蔡京被王谷悄悄带进了司马光府——蔡京一五一十地当面向司马光说出了自己的怀疑。他离开司马光府没多久,便传来了消息,高太后遣使探望司马光!
  蔡京当时就意识到,机会来了。
  果然,当天的深夜,王谷就来找他了……
  蔡京轻轻地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手心里尽是冷汗。
  司马光采纳了蔡京的建议,据王谷暗示,很可能这次冒险还得到了高太后的支持——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前提的!
  这是计划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风险,将全部蔡京一个人承担!若这一步成功了,那接下来的事情,蔡京几乎就可以袖手旁观了;若失败,司马光与王谷就会当没事发生。不仅仅是打草惊蛇,蔡京还要自己独自承担吕惠卿接下来的报复……按理说,这一步的风险也不会太大。但是,是蔡京自己建议,必须当机立断,不能久拖——所有的阴谋,都是越快实行越好。蔡京必须赌一把运气,为了怕打草惊蛇,蔡京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对永顺钱庄进行细致的调查。
  他只有赌运气。
  蔡京以太府寺丞的身份,悄悄行文给开封府,怀疑永顺钱庄虚造账目、偷税漏税、违法交易交钞。韩忠彦不动声色调出兵力给蔡京,趁着十月一日烧衣节的时候,突然查封永顺钱庄……永顺钱庄至少有三本账——第一本是与吕和卿、方泽们往来的账;第二本是钱庄借给东南商人们的账;第三本是应付太府寺的假账。蔡京自然不指望能找到第一本账,但是,他至少要拿到第二本账!若是拿不到这本账,那这就只是一次平常的查账。过个十天半个月后,蔡京就可以离开汴京了。也许吕惠卿会让他在某个偏僻的小镇上,查一辈子盐贩子的税。
  有了这本账,才会有蔡京的前途!
  司马光可不会无条件地相信蔡京,在这个时候,他比任何人都更加谨慎。
  “铛……”陈州门城楼上的钟声响了起来,蔡京腾地站起身来,手中酒杯里的酒,洒了一地。
  隅中时分。
  司马光府的侧门打开,王谷在盯梢的皇城司察子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走进司马光府,直接被仆人带司马光的书房。
  “找到了账本了?!”一向稳重的司马光,这时候声音也有点颤抖。
  “没有。”王谷笑道,“但找到了几张借契,一共一百五十余万贯!以五分息借给泉州的十几家商号,都是九月借出的——据拿到手的那本账,永顺钱庄全部财产加到一起,也不足二十万贯!”
  司马光把手轻轻地放在了书案上的一张白纸上。
  “永顺钱庄的掌柜,看来要好好想想如何交代这些钱的来历了。蔡京正派人在清点永顺钱庄的库房,审问钱庄一干人犯……相公,右藏库也该动手了,再晚一点,吕、薛就要从大相国寺回来了……”
  司马光轻轻抚摸着那张雪白的白纸,终于抓起一支笔来。
  大相国寺外。
  方泽焦急地搓着手走来走去,脸色惨白。永顺钱庄掌柜沈七家的小员外,一大早就跑来找自己,说有官兵封了钱庄与沈家各处宅院,到处搜查,沈七也被抓走。他好不容易打探明白,才知道是开封府的人。但却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何事……方泽当时就好像被人打了一闷根,半晌说不出话来。永顺钱庄进出账薄、一应契据凭条,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能致人死命的。他一面派人出去继续打探消息,派人通知吕升卿、吕和卿,一面急急忙忙往大相国寺来。
  但到了寺外,他也只能干着急。还生怕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