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 >

第261章

新宋-第261章

小说: 新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恩的悲剧,不能再重演。
  “是。”潘照临聪明地闭上了嘴巴,他也知道自己的才干与长处在哪里。只不过如他这样的聪明人一向不喜欢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到别人手上,甚至包括石越。一时间,潘照临有点惭愧,他知道,在这一点上,他的气度不如石越。
  石越也不再说话。
  碧池之畔,再度陷入寂静之中。
  然而,似乎是老天无意让石越享受过多的宁静。隐藏在暗处的亲兵的高声厉喝,将石越、潘照临、侍剑都吓了一跳。
  “奴家是碧月坊的私妓李清清,冒昧求见石学士,盼这位大哥能代为通报一声。”一个柔美的声音清晰的传来。
  “私妓?求见石大人?”石越带在身边的亲兵,都是朴实的乡野农夫出身,不似京城石府的仆人见过世面,此时的反应,竟似是听到什么海外奇谈一般。不过在他们眼中,一个私妓的身份,与一个朝廷三品安抚使的身份,也确有天渊之距。
  “是。”李清清带着浓重秦音的官话中,透着十足的坚定。只听声音,石越就已经感觉这个女子一定是非常有主意的人。
  “石大人没空见你,快走吧。”石越亲兵的态度虽然不是十分凶恶,却也已经带着不耐烦与轻蔑。
  声音停了一小会,正当石越等人以为李清清已经被赶走了的时候,忽然听到她大声唤道:“久闻石学士是当今名士,为何拒见奴家一小女子?”
  “别嚷嚷了!”——亲兵的吼声突然中止,侍剑走出水榭,望了那个自称为李清清的私妓一眼,见她一身素衫,容貌非常并非十分出众,却也颇为清丽,惟一双眸子中,闪着倔强的光芒,侍剑只觉得这眼神似曾相识,不由怔了一下,方说道:“别赶她。你求见石帅何事?”
  李清清见着侍剑,微微一敛衽,笑道:“奴家有退敌之策,要献予石帅。”
  旁边的亲兵顿时笑了起来,被侍剑一瞪眼,吓得连忙收住笑容,正襟站立。却见侍剑彬彬有礼一抱拳,朗声说道:“如此有请。”
  李清清从容还了一礼,微笑着走入水榭之中。
  
  第八章 大安改制
  第六十三节
  
  石越第一眼见着李清清,便愣住了。这个女子的眼神,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故人,那个被埋葬在他最初出现在这个世界的那个小村庄的女子。
  “李姑娘不必多礼。”石越很快压抑住想走近几步的冲动,彬彬有礼的说道。他很想亲切一点,但客气的语言后面,却是一种习惯性的居高临下,语气更不由自主地变得有些僵硬。
  但是李清清好像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她笑吟吟的起身,望着石越,笑道:“奴家虽在边陲偏僻之地,亦早闻石学士之盛名,数年以来,每日只恨无福相见。今日冒昧求见,实是死罪。”虽然口称死罪,但也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
  当时歌妓地位甚低,较之奴婢亦远远不如。石越心伤楚云儿之死,在朝廷时,曾经数度建议皇帝提高歌妓的法律地位,但却一直未被采纳。此事天下人甚少知闻,而歌妓地位也一直没有得到过任何改善。这时候见着李清清如此大胆,石越与潘照临、侍剑都不由暗暗称奇,石越更是依稀感觉到几分楚云儿的风采。不过李、楚二人却并不相同,楚云儿外柔内刚,眼前这个女子,却是一口秦腔,显得非常豪迈。
  石越的手指下意识地在古琴上轻轻抚摸着,口中却问道:“李姑娘适才可是说有退兵之策?”
  “有一雕虫小技,或可退兵。”李清清含笑说道。
  “愿闻其详。”石越心中其实未免将信将疑。
  “这几日西贼在城外骂阵,奴家亦略有耳闻。”李清清抿嘴笑道,却不继续说,只是用一双妙目,大胆地凝视石越。
  石越顿觉尴尬,两军对垒,自然骂出来的话甚是难听。这其中不少话题,都是涉及石越的私隐,比如骂石越是石介的私生子,骂石越与楚云儿有旧却坐视其死,又骂石越与清河有私情而故意陷狄咏于死境——这等等事情,石越自然不会因此而勃然大怒,中慕泽之计,但是若当面被人提起,却也会觉得有几分恼怒。须知这种闺闱之事,最易被谣传,而流传出去,实是颇损令名。
  李清清见石越如此,心中更觉有趣。她早闻石越之名,因此故意试探,须知这样的话题,若是别的官员被一个妓女提起,难免不会恼羞成怒,说不定就要受皮肉之苦,她也是干了风险才说出来。但是石越虽露出尴尬之色,却毫无迁怒之意,久历世情的李清清,不禁也觉得这个石学士确实与众不同。忙笑道:“有道是他做初一,我做十五。他西贼能造谣辱骂,难道我大宋便找不出他们的污秽事么?奴家十三岁入勾栏,环庆与夏国交壤,往来客人说起西夏的阴事,却也不少。”
  听她这么一说,石越与潘照临都笑了起来,连侍剑亦不禁莞尔。只觉得这个女子十分有趣,却也过于天真。“难道骂几句私隐,便能令西贼退兵?”
  李清清也知石越不信,笑道:“学士可知西贼的统帅是何人?将领又是何人?”
  “统帅是仁多澣,将领是慕泽。这又有何相干?”
  “学士可知这仁多澣实是仁多族的族长,一向亲附夏主,颇为梁乙埋所忌?而慕泽不过一降将,在夏国立足未稳?”
  “那又如何?”话说到这里,石越不由心中一动,转目去看潘照临,却见潘照临的目光亦正好投向自己。
  “夏国如今实是女后当权,梁太后淫荡不堪,有许多丑事,都难以宣诸于口。若是将这些丑事一一骂将出来,学士以为仁多澣与慕泽当如何?”李清清笑道:“这些事情,在大宋流传,自然无关紧要;在西夏私下流传,亦是无关紧要。让旁人听见,亦可能是无关紧要,唯独是让仁多澣与慕泽听见,却足以让他们如坐针毡。”
  玩弄这等阴谋权术,人性心理,潘照临最是得心应手,此时听李清清提起,潘照临已不禁击掌赞道:“正是如此。不管梁太后会如何想,仁多澣与慕泽都不能不惧。这是数万人亲耳所闻,亲眼所见,都知道仁多澣与慕泽知道了梁太后的阴事。虽然除去此二人亦不过是欲盖弥彰,但是总好过放任此二人逍遥自在,成为眼中钉、肉中刺。仁多澣纵然是仁多族的族长,亦不能不疑惧;而慕泽一降将,更不待言。”
  “正如这位先生所言,梁太后虽然未必因为此事便要杀仁多澣与慕泽泄愤,但以仁多澣与慕泽所处之地位,却不能不怕。”李清清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奴家相信,经过此事,仁多澣绝不敢再一个人去兴庆府。”
  “只可惜这等毒计用多了便不灵。”潘照临充满恶趣味的感叹道。
  这一刻,石越竟然开始替仁多澣担心起来。不过,对于真实的效果如何,石越依然将信将疑——但是这件事情,不管怎么样,对自己一方是不会有什么损害的。
  “侍剑,速请丰参议与贾、张二位将军前来商议。”石越当即向侍剑吩咐道,一面站起身来,向李清清恭恭敬敬的一揖,谦声道:“无论能否退兵,石某都要替庆州百姓向姑娘道谢。”
  李清清不料石越竟会如此,慌忙避开这一拜,敛衽还礼,“不敢。学士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奴家一介女流,能有报国的机会,是奴家之幸。”
  一天之后。庆州城外。
  西夏中军帐中,仁多澣眯着眼睛,踞坐帅椅,听一个书记小心翼翼地念着一封书信:“……将军向怀忠义,而今夏国牝鸡司晨,权臣当道,此越窃为将军所忧者。使将军不建寸功,固必遭奸佞之害;便立功于外,亦不免招致梁氏之忌!将军处此两难之地,虽忠臣义士,不暇谋身,然则将军欲置夏主为何地?使夏无将军,兴庆易主,指日可待矣。中国与夏,本为君臣……”
  “好了,不必念了。”仁多澣轻轻挥了挥手,书记忙将书信合上,垂首退立一旁。却听仁多澣笑道:“这是石越劝我退兵哩。”此时站立在中军帐中的寥寥数人,尽皆是仁多澣的心腹,他说话也并无顾忌。右手轻轻摩挲着刀柄,一面环视众人,问道:“你等以为如何?”
  “若要攻克庆州,眼下来说,也并非没有办法。”说话的人是清远军守将嵬名讹兀,与梁氏一向不合,“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嵬名讹兀迟疑了一下,说道:“石越亲自坐镇庆州,而宋军兵力却如此之少,那么宋军主力在何处哩?”
  “自然是在绥州。”众将对嵬名讹兀提出如此常识性的问题,显得非常的不屑。须知平夏城距此不远,战报还可以互相通报——虽然只是许多天以前的战况,但是也可以断定,平夏城的兵力也并非是宋军主力。
  嵬名讹兀眯着眼睛笑了笑,望着仁多澣,说道:“不错,正是在绥州。但这意味着什么,统领可曾想过?若末将猜得不错,宋军早已知道我军三路进攻的方向,并且知道我军主力将会进攻绥州!”
  听到这句话,连仁多澣都不由一震,一双眼睛瞬时睁开,露出迫人的光芒。
  “有奸细?!”
  “这个末将不敢妄言。”嵬名讹兀缓缓摇头,道:“不过这无关紧要。”他话中的语气,摆明了是说有没有宋军的奸细都不关他屁事,“要紧的是,平夏城梁乙逋占不到便宜,绥州只怕要吃大亏,换句话说,三路大军,唯我们这一路能胜!”
  “那不正好立下大功?!”另外几个将领都兴奋起来。
  但是仁多澣的表情却变得严肃起来。
  “两路皆败,唯独统领得胜!”嵬名讹兀嘿嘿笑道:“这可并非好事。况且万一宋军狗急跳墙,我军也免不了损失惨重。眼下的天气,也是说变就变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太多。一旦我军损失稍大,这场胜利,只怕会成为催命符。”
  他话说到这里,仁多澣已经是了然于胸。如果出现两路受挫一路独胜的情况,只要他的力量不能超过梁乙埋,就只会激化双方的矛盾,梁乙埋一定会急于将他除掉,以防止军中出现威信很高的敌人。石越的书信,虽然是说辞,但是说辞之所以能游说人,却正是因为它有道理。兼之就在昨天,他收到同是拥护秉常的另一重要人物禹藏花麻的书信——那还是在环州之战前写成的,禹藏花麻在信中的话,与石越说得几乎是一般无二。
  仁多澣唯一不知道的是,身为清远军守将的嵬名讹兀,这两年来收受的大宋职方馆的金钱与物品贿赂,总价值至少超过八千贯!仁多澣再度眯起眼睛思索起来。攻不攻庆州城,在他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退兵,可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况且军中还有一个让人生厌的降蕃慕泽……他刚刚想到这里,便听一个将领说道:“但是现在退兵也不成,更会落人口实。况且还有慕泽那个野人在那里堵河……”
  “一个降蕃而已。”嵬名讹兀阴恻恻的冷笑道,话语中冒出一股杀气。
  仁多澣思忖了一会,沉声说道:“将慕泽召回来,明天见机行事。”退不退兵,仁多瀚还在迟疑之中,但是慕泽这样的人物,对仁多瀚来说,始终是一个麻烦。如果是打败仗,他倒是一个替罪羊;但是没必要在打胜仗的时候留着他来争功,更没必要在做某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之时,留着这眼中钉。“是该解决麻烦的时候了!”仁多瀚在心里发出一声冷笑。这样想的时候,他身上并没有一丝杀气,因为慕泽这样的麻烦,对他而言,实在提不到“杀”的层面,正如人们更喜欢说“捏死一条虫子”,而不习惯说“杀死一条虫子”。
  次日。
  慕泽踌躇满志的踏进中军大帐,他这两天都是不眠不休地亲自率军堵河,想到数天之后,庆州城就会成为泽国,而生擒石越这种大功,竟被自己立下,慕泽连走路都觉得有点飘。尽管此时庆州城兀自巍然屹立,石越也还好端端地呆在城中。
  但是很快,慕泽就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
  仁多瀚高倨帅椅,正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注视着他。而帐中诸将看他的眼神,都非常的古怪,好像,好像是在看一只待宰的羔羊——慕泽心中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下意识地去摸佩刀,不料却摸了个空。这时候他才想起进帐之前,武器都全部解掉了。
  “末将慕泽,参见统领。”感觉到危险气息的慕泽一面抱拳行礼,一面警戒地注意着帐中的反应。这时再后悔为什么没有让部族的人马保持戒备也来不及了。
  然而,出乎慕泽的意料,仁多瀚的笑容十分的温暖,“慕将军辛苦。”
  “不敢。不知……”
  仁多瀚笑着打断了慕泽的话,“昨日军中截获一个奸细,从他身上搜了一个蜡丸,其中有十分有趣的军情,所以召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