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827章

大唐极品闲人-第827章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

长平之战时,赵王启用赵括,一上任就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

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杜学良就算日后不至于像赵括那么不堪,但却也是个成不了大事的,他待下人苛责,下人偶有小错,他便动辄伤人,为此杜睿不知道责罚了他多少次。

最让杜睿接受不了的是,杜学良居然还嘲笑怛罗斯战败的苏定方,时常夸夸而谈,直指苏定方是唐军大败的罪魁祸首,那一次杜睿险些一怒之下,将杜学良杀了。

怛罗斯一战,苏定方确实有过错,他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唐军最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而且异地作战,最不利于防守。

唐军饱经战争洗礼,最厉害的就是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所以才能在数十年间,纵横天下,所向无敌。

当时的情况是,大食人本土作战,利于坚守。如果苏定方能够一开始就发动进攻,凭借着唐军的精锐,或许可以一战而胜。

可是由于苏定方不熟悉敌情,担心贸然进兵,会致使唐军失败,就采取了主动坚守的策略,以图与大食军拼消耗,让大食军知难而退,但是谁也没预料到,当时大食军的统帅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对峙就是三个月,让怛罗斯之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双方有意识的战略决战和战略消耗战。

唐军远离本土作战,后勤保障很难跟得上,由战役演变为战略决战就已经输了一半,可是苏定方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换而言之,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没能一开始就展开决战,让整个战争陷入当僵持阶段,苏定方就应该主动推却,以图保住唐军最珍贵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精锐的部队,才是上策,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人想到这一点,为唐军精锐部队的覆灭做好准备。

由于物资、军队的大规模消耗和对垒,使当时唐军的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李义府威逼苏定方,苏定方无奈只能选择进攻,只可惜最佳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双方的对垒阵式已经完全形成,唐军是必输无疑了,只是看输多少和输多大而已了。

但是,当苏定方决定发起进攻之时,他又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也或者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错误,即“以身殉国,抵死反抗”,虽然是做错了,当时相对于历史上的一群群无耻的汉奸,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就是他的敌手,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也是敬佩不已。

正是由于苏定方的拼死的反击,唐军虽然败了,但是却一样给大食军造成了空前绝后的伤亡,这也为此后杜睿西征,击败大食,鲸吞中亚打下了基础。

怛罗斯之败,苏定方是有责任,但是苏定方无疑是让人敬佩的,尤其是当最后龟兹城之围被解的情况下,苏定方最终杀身成仁,选择用死来洗刷他战败的耻辱,告慰十数万唐军将士的英灵,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杜睿敬佩苏定方,岂能容忍自己的儿子肆意诋毁,虽说杜睿对待子女都是一视同仁,但是杜学良品性不善,却是让杜睿甚为忧心不喜。

如今杜睿即将出征,此战胜负难料,杜睿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归来,因此临行之时的一番嘱托自然是少不了的。

杜睿还没说话,就看见站在一旁的杜学良跃跃欲试,似乎都打算要自荐了,谁都知道杜睿一旦出征,家中定然要选出一个主事的才好。

以往杜睿离家,家中都要交给汝南公主和宝钗两人打理,但是这一次不同,子嗣都长大了,自然也该轮到他们了。

杜学文这个嫡长子不在家中,杜学武又远在澳洲道,虽说他上面还有众多的兄长,但是轮身份,谁能比得过他,小小年纪便袭爵莱国公,又是太后的外甥,当今圣上李贤的表弟,他的身份无疑是最为尊贵的。

杜睿心中一叹,道:“学仁!”

杜学仁没想到杜睿居然会点到他的名字,忙拱手道:“父亲!孩儿在!”

杜睿道:“学仁!你性子沉稳,待人宽厚,为父将要离开长安,远征大食,如今你大兄,四兄不在长安,二兄,三兄又是那个温和的性子,实在难以理家,为父离开之后,府上诸多繁杂事,便要托付与你了!”

杜学仁可没想到杜睿居然这般看重他,隐隐有些激动,忙道:“父亲叮嘱,孩儿敢不尽心!”

杜睿点点头,道:“好!学言,你五兄理家,你要多多帮衬,可记下了!”

杜学言对此倒是并不意外,忙道:“孩儿遵命!”

杜睿接着又道:“学贤,学烈,学柯,学山,学征,你们五人跟在为父身旁研习武艺,兵法,时候也不短了,小小年纪,便吃着国家的俸禄,如今也该到你们为国效力的时候了,此番为父西征,想着将你们五人带在身旁,也去见识一番,你们可敢去走一遭!”

其他人都还没说话,杜学柯却忍不住兴奋道:“爹爹,孩儿愿往!”

其他四人反应过来,也是兴奋道:“爹爹但有差遣,孩儿自然愿往!”

杜睿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道:“好!不愧是我杜睿的儿子!”

杜学柯笑道:“爹爹!孩儿兄弟几个前些日子还想着要跟爹爹面前央求,随军出征,爹爹如今倒是先说出来了,孩儿们岂能不愿意!”

杜睿笑道:“偏你是个会说的,好,不过有句话为父要说在前面,到了战场之上,为父可不会回护你们,若是犯了军规,便是我杜承明的儿子,也难逃军法处置!”

五兄弟闻言,忙一脸肃容道:“孩儿遵命!”

杜睿接着又道:“为父出征,你们在家的也不可懈怠,枉生祸端,若是被为父知道,便是王法不处置你们,为父也容不得!”

杜睿说着,还特意看向了杜学良,杜学良连忙低头,满心的不忿也不敢说出口了。

…,

第七篇永徽第六十四章大军出,天下动

大唐的战争准备已经完成,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出征迫在眉睫,杜睿在这段时间也是越发的忙碌起来,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军营中度过,大军就要出征了,出征前几天是将领们最繁忙的日子,关系到四十万人马的事情,没有人敢大意。

即使大军出征后,所有人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杜睿这样的主帅如此,其他各领军将领也一样,或许只有大军凯旋班师的那一天,将所有军务交割了,他们才能放下心来。

杜睿早已经不是第一次率军出征,但是肩负着重要之责,他不敢有什么的马虎,因此在这些天,他大部的时间都在军营中度过,府中都很少回去。

杜睿人还未离开长安,但大多时间都没在府里出现,他的一众妻妾心里可不是滋味了,安康公主和晋阳公主两个更是如此,但她们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在杜睿偶尔回来的时候,大发一通牢骚罢了。

看到妻妾们幽怨的眼神,杜睿的心里也挺内疚,他也只能利用难得的回府时间,多陪陪她们,陪着她们说说话,给妻妾们一些实际的安慰,多给孩子们一点儿父爱。

因为要照顾太多人的感觉,杜睿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体力,这样也弄得他有点儿疲惫了,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有些后悔,后悔给自己加的担子太重了,可是没办法啊!

两代帝王的重托,古往今来,何人曾有过这样的恩宠!?

周公没有过,霍光没有过,诸葛亮也没有过。

所肩负的越多,身上的担子就越重,杜睿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重于泰山。

出征前的一天,杜睿等主要的将领可以回府与家人告别,杜睿也以实际的行动与妻妾们好好告别了一阵,当然告别的场面非常荒唐,他可以说累倒在了一群女人中间。

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果真不是虚言。所幸大军终于要出征了,杜睿也“暂时”解脱了!

出征选在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承天门前。

长安城的百姓早早的就到了,他们知道大唐帝国对这个世界新的一轮征服,又要开始了,虽说此前薛仁贵西征埃及的时候,大唐已经吹响了战争的号角,但是杜睿亲自领军出征,总归还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像在后世,两部大片同时争夺暑期档,一部是黄渤出演,另一部云集了刘德华,周润发,周星驰,虽然都是影帝,但是人们的期待肯定是不一样的。

薛仁贵虽然也是名将,但是和杜睿相比,终究是差了一些。

杜睿是谁?

大唐战神!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代名词。

长安的百姓都记得,当初唐军在怛罗斯惨败,西域震动,几乎连长安都暴露在了大食的兵锋之下,关键时刻,又是杜睿力挽狂澜,不但将大食人赶出西域,更是一举杀入中亚。

所以说,他们对杜睿的期待,要大的多,而且更有信心。

他们都在期待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大胜,说起来,他们倒是比杜睿这个主帅更加自信,战争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预定了胜利。

大唐皇帝李贤早早的就出现在了承天门的城楼上,他将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仪式,未来的皇后,杜睿的爱女杜太平就站在李贤的身边,他们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就在杜睿得胜回朝之日。

此外朝中的重臣、致仕的散官及出征将领的秦束也都参加仪式。

前些天刚刚下了一场秋雨,天气渐渐的有些冷了,即使在暖阳照耀下面也是如此。但这样冷意袭人的日子里,承天门外依然很热闹,数万的将士们在承天门外宽大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来送行的出征将领的家人及看热闹的百姓数量也数以十万计,放眼望去,无数的战旗飞扬,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和马,耳边是震天的锣鼓响。

雄壮的《秦王破阵乐》在一遍遍的奏响,许多将士跟着哼唱,群情激昂。大唐男儿就应当奔赴边疆,为国征战,战死疆场,马革裹尸,那才是大丈夫的归宿,如今就要出征了,他们的心情止不住的阵阵激动。

与出征将领们意气奋发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的是,送行的家人们都是一副哀伤的面容,一些出征将领的妻妾,还有子女们,在那里不停地哀泣。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谁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还活蹦乱逃的亲人们,还能不能安然地回来,此时的一见,很有可能就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看着在那里比谁眼泪多的出征将领的家眷们,杜睿心里不由的想到这两句诗,还真不是滋味。更让他不是滋味的是,他看到了自己的妻妾子女们同样在那里哀哀哭泣,作为西征军大总管的他,站在大军的最前面,能qingchu的看到附近大部送行的出征将领的家眷,包括自己的亲人,其他人的哀伤样子不会引得他太多的伤感,但自己的家人这样,还是让他的心情低落的。

簇拥在杜睿身后的杜学征等人,也是不禁眼圈泛红,只不过在杜睿的身边,他们可不想表现出自己懦弱的一面。

带着五个儿子出征,杜睿的一众妻妾都是极为反对的,在她们看来,儿子们都是堂堂贵公子,如何能身涉险地,到疆场上学着武夫一般搏杀。

其中反对最为jiliè的就是宝钗,和当初反对将杜学武留在澳洲道一样:“夫君便是当真这般心狠,学征他们年幼,如何能受得了那般苦,夫君若是当真要带着亲子上战场,便将学义和学桢带去,他们两个是兄长,能在长安成享尽安乐富贵,却要弟弟们上疆场去拼那个九死一生,怎么都不是个道理!”

对此杜睿也只是反驳了一句,便让宝钗没话说了:“正因为他们是我的儿子,所以必须跟着我这个做父亲的去拼命,他们是贵公子,自小便是锦衣玉食,享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难道就因为如此,他们的性命,就要比那些平民子弟金贵,他们在大唐得到的多,自然也要复出的多!”

虎毒不食子!

杜睿对待子女的态度,或许当真是有些苛责了,但是公而忘私,古人都能做到,他如何便做不到。

前世读史,杜睿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