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769章

大唐极品闲人-第769章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此前杜睿三番两次的叮嘱他,对待土人要安抚为主,但是安抚并非一味的施以恩德,要是土人不识趣的话,立威自然是少不得的!

“好!”众将齐声赞好,大是欢喜,他们都是军人,最担心的就是因为一些仁义道德的狗屁事,被束缚了手脚,有了薛仁贵这话,他们就能放开手脚了。

“既然如此,本帅率领十万大军,从图尔登陆,拖住大食军队!”薛仁贵声调转高,道,“杜承学和薛讷,你们两个率领三万辽东军,一万天竺军,一万禁军,另外本帅再给你们五千把燧发枪!命你们去偷袭塞得港,亚历山大港,不单单如此,本帅还要你们将大食人在埃及的首府开罗,也一并占了!”

“末将遵命!”杜学文和薛讷这个青年将军闻令,不禁振奋异常,齐声领命。

散了军议,一出府门,杜学文和薛讷两个就迫不及待的找了一处唐人开的酒肆,饮酒庆贺去了。

“兄长!此番你我兄弟两个总算是要让那些人都大吃一惊!”薛讷说着,满脸掩饰不住的兴奋。

二人从军也有些年头了,出身将门的两人在军中也颇立功勋,只可惜,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们的努力,根本就不够看,因为有他们的父亲在哪里,无论他们做什么,人们都把他们和父辈比较。

这让薛讷一直都十分不忿,总觉得自己的努力完全被人给忽视了,甚至有的时候,他都忍不住和杜学文抱怨,恼恨自己这个将门虎子的身份。

现在总算是有机会,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了,难怪薛讷会如此兴奋,其实何止是他,杜学文身上的压力岂不更大,薛讷的父亲是薛仁贵,杜学文的父亲,可是杜睿啊!

杜学文饮了口酒,道:“丁山!不单单是我们,还有苏牧,苏岩,秦钰,总有一天,我们兄弟要超过我们的父亲,成为大唐帝国的顶梁柱,用我们手中的刀枪,撑起这个大帝国!让我们的父亲为我们感到骄傲!”

薛讷闻言,不禁大感振奋,道:“兄长说得不错,以前大唐是舅舅,姨夫,还有我爹爹他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扬国威于域外,现在该轮到我们弟兄了!兄长!这次偷袭塞得港,亚历山大港,还有开罗,皆听兄长调派,小弟无有不从!”

杜学文闻言,喜道:“好!那为兄便不推辞了!”

两人商议了一番,接着又说到了薛仁贵所领的那一路,薛讷不禁有些丹心道:“兄长!此番劳师远征,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我真担心我爹爹,他~~~~~~~”

杜学文笑道:“丁山无需担心,姑父乃是大唐名将,从征多年,量那些大食人也奈何不了姑父,况且大食在埃及的诸军不过十数万人,再加上总归还要驻守地方,能调集的兵力最多十万人,双方兵力相当,只要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塞得港,亚历山大港,再与塞浦路斯和克克里特岛上的诸军联系上,断了大食人的海路,而后南下夹击,大食人绝对构不成威胁!”

薛讷听了,心中也是稍稍宽慰,道:“兄长言之有理,是小弟多心了!”

古埃及,在后世与华夏文明一同被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这个古国,却早在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几乎没有遇到波斯人抵抗的情况下,被埃及人当成解放者占领了这片土地的时候,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亚历山大的继承者托勒密仿照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机构,定都亚历山大。这座城市试图展现希腊统治者的权威,并以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为核心,成为了文化和学术的中心。亚历山大灯塔照亮了许多船只的航程,保证了城市间贸易的畅通。

希腊文明并没有取代埃及的传统文明,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扶持埃及历史悠久的传统以保证人民的忠诚。他们建立了埃及风格的神庙,维护传统的宗教仪式,把自己描绘成法老。两种文明的许多传统融合了,希腊和埃及的诸神融合为兼具多重神性,如塞拉皮斯。古典希腊风格的雕塑也影响了传统埃及的艺术题材。尽管希腊统治者试图缓和埃及人的情绪,托勒密王朝还是面临叛乱、家族权力斗争,以及伴随托勒密四世之死而来的亚历山大里亚的暴乱。此外,由于罗马严重依赖埃及的粮食进口,罗马人对埃及的政治状况也大有兴趣。持续不断的叛乱、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强大的叙利亚对手动摇了王朝统治,以至埃及沦为罗马的保护国,并最终成了一个行省。

屋大维在亚克提姆海战中打败了马克?安东尼和托勒密王朝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后,埃及在公元前30年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人严重依赖埃及海运输出的粮食,罗马军队在皇帝任命的长官的控制下,镇压叛乱、强征重税、打击强盗,而后者此时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亚历山大里亚逐渐发展成为东方重要的商业中心,充满异国风情的埃及奢侈品在罗马销量旺盛。

虽然罗马人比希腊人更加敌视埃及人,但很多传统如木乃伊和对传统神灵的崇拜保留了下来。法尤姆画像艺术繁荣,一些罗马皇帝也将自己描绘为法老,虽然不及托勒密统治者的程度。罗马统治者远离埃及,无法履行国王的职责。地方政府机构风格上罗马化,更加接近本土埃及王朝。

公元1世纪中期,基督教在亚历山大里亚扎根并传播。与其他宗教不同,基督教试图使异教徒皈依,威胁到当时流行的传统宗教,引来了对基督徒的迫害,在公元303年戴克里先的大清洗中达到顶峰,但基督教最终获胜。因此,埃及的传统宗教逐渐没落。尽管埃及人仍然说他们的语言,但随着神庙祭司的减少,能读懂象形文字的人越来越少。而神庙有时也会改建为教堂或遗弃于沙漠。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被分成东西两部分,埃及属东罗马帝国,继续归“新罗马”的皇帝管辖。再后来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至12世纪,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

正处在本土文明逐渐被外来文明取代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样的民族是最容易被征服的,所以杜睿才会在皮纳尔前来长安求援的时候,想到了要将埃及纳入大唐版图的念头。

一个文明古国,彻底被另一个文明古国征服,吞并,这是何等的功绩,杜睿不想错过。

第七篇永徽第三十四章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后世人都知道,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当这些民族已经创造出了璀璨文明的时候,那些在后来自诩来自闻名世界的西方人的祖先,还在玉米地里“吱吱呀呀”的学猴子叫。

中国自然是文明古国,埃及也是,而且据有记载的史料考证,埃及文明的诞生比之中国,还要早上六百年的光景。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最为强盛时候,才达到后世的埃及领土。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很长时间以来,都不为人知。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文辞并不优美,和《楚辞》相比,简直就是幼儿园的水平,古埃及人似乎也没啥学问。

埃及的地理位置使得埃及虽有降水但不多。从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征是:高身材,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阔肩膀,黑皮肤,体魄健壮。他们的体形、外貌与古代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不同,与古代的亚细亚人也不同,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要征服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过真正的埃及文明早就已经断绝了近千年的时间,想要了解埃及的历史,却也不是见容易的事情。

薛仁贵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杜睿曾对薛仁贵讲过一些埃及的历史,但是杜睿毕竟也不可能知之甚详。

就在薛仁贵挠头之际,张泽给了他一个惊喜,他居然找到了一个古埃及祭司家族的后裔,严格意义上来说,一个真正的古埃及人。

薛仁贵大喜过望,立刻将这个人请到了自己的临时帅府,当他详细的听了那个古埃及人后裔,述说了关于古埃及的历史之后,薛仁贵都不禁震惊了。

如果说华夏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的话,古埃及的历史也不遑多让,同样伴随着动荡,战乱,统一,反叛,外族入侵,民族复兴,错综复杂,精彩纷呈。

根据那个古埃及后裔的说法,古埃及数千年的历史,从美尼斯统一埃及开始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止的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个王朝,又在此基础上将上古埃及史分为个时期: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第三中间期、后王朝时期,然后埃及的文明便基本上断绝了,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分别成了这里的主人。

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埃及就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到了约公元前3500,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在一些地方,阶级分化十分jiliè。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在埃及出现了国家。这时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称这种小国家为斯帕特,在当时的埃及,这样的小国家有若干个。

这时,王权已经形成,象蝎王权标头上的蝎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首领,并兼任祭司长,主持祭祀,领导农业,兴修水利。不过,这时埃及国家刚刚形成,贵族的势力必定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力大概还要受到贵族的约束,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早王朝时期,古埃及人以名为“米尼”的国王作为他们历史的正式开始,他们认为是这位国王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

随着美尼斯统一埃及全境,法老开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称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国时期主神是鹰神荷鲁斯,后来改为太阳神拉,中王国时期则主要崇拜阿蒙,新王国时期拉和阿蒙相结合,形成主神阿蒙拉。在国家统一崇拜主神的同时,各个地方仍然崇拜原来地方的神。

由于古埃及人极重视宗教信仰,所以他们建造巨大的神庙来崇拜天神。在新王国时期,埃及通过武力扩张积累了空前的财富,但在几代法老在位期间都被用来修建神殿。

在早王国时期的约公元前3150年,第一位法老巩固了他在下埃及的统治,定都孟斐斯。在那里他们可以控制富庶的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和劳动力,以及利益丰厚的通往黎凡特的商路。法老们不断膨胀的权力和财富反映在他们精心制作的石室坟墓和考究的埋葬仪式,这些用于歌颂死后被神化了的法老。法老们建立了强大的王权以使他们对国家土地、劳动力、资源的控制合法化,而这些对古代埃及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古王国时期建筑、艺术、科技取得惊人进步的基础,而完善的中央政府使这些成为可能。在“维齐尔”的指导下,国家官员征税、协调水利工程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征用农夫进行建筑工程,建立司法系统维护和平与秩序。富裕和稳定的经济保证了财政的盈余,使国家有能力主持建设纪念性质的巨型工程和让皇家工场委托制作杰出的艺术品。乔塞尔、胡夫和他的子孙们修建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令人难忘的象征。

中央政府重要性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是被法老承认土地拥有权并供养的官吏和书吏阶层。法老也会将土地用于修建陵寝或赠与地方神庙以保证死后对自己的崇拜。这样的五个世纪的封建统治逐渐削弱了法老的经济实力,到古王国后期,法老已经无力维持庞大的中央机构。法老的权力下降了,地方统治者随即开始挑战法老的权威。再加上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150年的严重干旱,最终导致国家陷入被称为“第一中间期”的长达140多年的饥饿和动荡之中。

第一过渡时期,古王国后期中央政府崩溃后,政府已经无法维护经济稳定。地方统治者无法依靠国王帮助及时化解危机,接着发生的食品短缺和政治辩论升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